底部构建为什么如此纠结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拉升大金融是不现实的


  主持人:泛舟上周观点明确,大金融到位了,无论大盘是否还会跌,它们不会再跌。市场很给你面子啊!大小银行一起上,甚至保险都来凑热闹了,这架势不像是散户行为,先请泛舟说说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泛舟:这些大银行基本都到了下跌的极限区间,肯定会引发资金关注,而且这些资金我觉得还不是普通机构,因为按照7月初的估值看,长期投资收益远大过风险。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大银行的股价居然都有反弹了15%以上的。这个幅度有点大了,比如建行,都从极限区间一口气涨到离第一目标位只差5%左右的位置了,实在太快了。这在技术上也有休整的需要,毕竟估值跌到位,不代表就此发动一轮反转,我感觉未来这些大银行的股价会依据我判断的标准为中枢,来回震荡,用时间来消化筹码。
  主持人:小范今年4月这次基本面量化大法,确实好使。不过我发现,除了银行外,你当时在讲基本面投资时,也给了其他三大板块,其中离投资区间最近的就是中小创公司,4月份股价还在25元左右,你直接看到15元左右才是长期投资的最佳时点。该公司股价7月初已经离投资位相差不到10%了,可惜,一周就给你弹了20%,直接回到了20元上方。
  泛舟:这也没啥可惜的,机会多得是,如果确定市场企稳转强了,就会有大把的公司走出长期向上的趋势。4月份在北京讲的这四个板块,是相对确定的行业中相对确定的公司,属于比较稳健的。这些公司的历史股价都是围绕着价值波动的。
  主持人:咱们把话题谈深入一点,刚才说建行短期再涨5%以上就一把到位了?
  泛舟:这个到位也不代表会就此开跌,只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投资是相对安全的。方法我都和大伙讲得很透,目标公司也都选了出来。知行合一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这段时间不仅只有这些阳春白雪,也有不少强势股脱颖而出。
  主持人:指数连跌那么多周,但几乎每周都有连续四个涨停以上的股票。这与以往不同。
  泛舟:因为现在的资金越来越多了,手法也相当纯熟。这些资金对于管理层的政策和市场心态把握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高。知道何时该干嘛。好比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一直和大家说,接下去就是次新股的时代,因为次新股是最不容易被尚方宝剑打压的板块,也不会被解禁等问题困扰。这就给了市场游资充分的发挥余地。可以说,今年至今的牛股中,次新股占了至少八成。未来趋势依然如此。有一点你说的保守了,近几周是周周都有连续五个涨停的股票出现。它们为稳定市场人气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还是那句话,永远不要说市场没机会,而是你还没有到发现这些机会的层次,或者说没有发现这些机会的眼力。看对还要买对,买对还要卖对,这才是整个完整的交易过程,唯有不断练下去,才会有出路。
  对于短期指数的观点,我不变,只看创业板的机会。主板按照现在的成交量,连续拉升大金融是不现实的。金融是基石,搭建完舞台后,就轮到人气股表演了。

二次探底进行时


  主持人:板块轮动依旧,从中兴引领的科技开始,到周期涨价概念风潮涌动,但是大盘又受到汇率影响,有点节节败退的感觉。
  海风若雨萧萧:本周行情并不理想,但我并不是说汇率影响到了市场走势,上周开展的反弹本来就需要一个二次探底的过程,我一直都认为,底是平的,只有顶才会是尖的,纵观2015年6月以后的市场底部,震荡少则十个交易日,多则二十五个交易日,2691到今天,才十个交易日而已,由于这一轮调整力度大,所以二次探底的时间周期相应的会比较长,从市场调整过程来看,成交量持续缩减,倒是符合底部震荡的基本特征。目前行情的快速轮动说明还是在寻找市场共识的板块。本周从科技成长板块到周三的泛周期涨价概念卷土重来,行情持续性并不好,期间金融股受到货币松动利好影响,也出来搅局,盘面其实还是比较乱的。我认为,这种快速轮动导致市场没有赚钱效应和主流板块才是最主要问题,市场进行了6个月的调整,超跌的板块很多,周期和科技等等,都有理由涨,但是资金面上的硬伤又不支持多个板块一起上。
  主持人:市场现在最流行的是炒作超跌反弹低价品种。
  海风若雨萧萧:市值小花钱少板子多,主流资金基本都是按兵不动的局面。
  主持人:央行降准,除了拉低了市场利率之外似乎对股市资金面没什么影响。
  海风若雨萧萧:现在的市场,政策面利好已经很多了,连板品种关小黑屋的也很少了,但政策措施只是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资金流出防御性很强的消费板块,流向了科技成长等板块个股,市场体现的是一种存量资金板块间流动现象,并没有看到新增资金入场。至于汇率贬值,这与货币放水也是很正常的因果关系。贬值对贸易争端带来的出口压力构成利好,外资一直在持续流入国内市场,贬值对市场压力更多体现在市场情绪上。而且汇率已经连涨六周,出现严重超买,很可能会很快出现技术性的修正。

底部构建很纠结


  主持人:人民币加速贬值,市场连续调整,周五的绝地反击出人意料,为什么底部构建如此纠结?
  骄阳:大家都是人精,历史表明,社会投资增速上不去的时候,是不会有太大机会的。那怎么办呢?只能依靠仅有的确定性来做行情。目前什么是确定性呢?A股的整体低估值,2700点就是低估值底部区域,所以在这个位置,市场依然有理由继续折腾,政策上也会有助力。所以一批真正好的品种中长线资金至少敢于在这里建个底仓观察观察,游资也敢于在这里玩玩题材股倒腾倒腾。就算市场基本面有问题,但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会,真正好的公司是有可能利用潜在危机来逐渐壮大自己的。这也是为什么周五能绝地反击的原因,如果单从技术上看,下周20天周期开始继续扣低,也有利于底部结构的整固。
  主持人:未来的机会在哪?
  骄阳:一方面细分化业绩增速出现明显提高的行业龙头还是可能逆势崛起的。另外就是消费,从目前的消费趋势上看,谁的专注度好,谁就更可能脱颖而出,比如三只松鼠,贵州茅台,海天味业,桃李面包,爱尔眼科,都是专注于自己的本行,再通过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升级,用各种营销策略推广自己的品牌产品。最终快速成长为行业巨头,所以消费这块细分化领域的龙头公司,确实有可能穿越牛熊带来中长线投资机会。最后就是年初就开始说的产业升级。要想实现国际突围,要想占领世界市场,要想打破垄断,要想提高生产力,真正实现科技立國产业技术升级是必须的,也是美国人最怕的。所以这块不管道路多么艰难,都是要走下去的,工业互联网、云计算走势明显强于大盘,就是这个原因。预期存在,并且确定,就会造就机会。
  主持人:怎么结合上述思考去操作?
  骄阳:利用确定性来反向思考布局,比如消费起来了,如果你不能及时发现,又不能初次盘中回调介入,那么你不妨等上两天看看科技股,如果科技股属于上升中的合理回调,那很可能后面资金又会回到科技上面。反之如果科技冲高后,消费没动,那么很可能资金会短线兑现利润流入消费。这个是从心理层面上,利用市场有限的结构性来思考的例子。同类板块中,关注协同效应,比如芯片起来了,你不用去刻意追,看看信息技术是否有机会,反之信息技术起来了,你回头看看5G或者芯片的活跃公司是否具有接力拉升的意思。
  主持人:从技术上怎么分辨风险收益比?
  骄阳:游资近期一直在打超跌,机构一直在做确定。对于前者,我们虽说不知道哪些超跌个股突然能够启动,但是我们能够确定长期超跌后的扭转结构,如果在低位有扭转结构,又符合类似上述三大有逻辑的行业,那么成功率就好一些,因为低位扭转的资金不敢轻易做空,有可能有游资相中。对于后者,更多看的是估值和技术结构位置。只要找寻到合适的标的在估值合理区间的下沿附近,结合技术,比如MACD金叉等,去介入,拉高卖出即可,一旦资金回补得厉害,出现放量拉升,你或许还会享受一次坐火箭的体验。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在目前不论是平台的市场渗透率,还是移动APP端的用户数,斗鱼都呈现出领先之势的大背景下,虎牙这种经营战略上的积极转变能否保证其从惨酷竞争的直播产业中杀出来,仍是需要时间和市场去检验的。  小米的护城河也许难以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小米的生态链的立体推进,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相关领域巨头的市场,这个过程探索出的成功方法和策略才是小米的护城河,但这一切到目前还没有体现出来。  平安好医生背
期刊
最近有一篇热门文章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破碎自我、头脑自我及内聚性自我。笔者以为,这样的认知分层可与投资者层次阶段相类比。  在前述文章中提及的“破碎自我”层次,是指一个人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自我,日常生活只盯住某种东西或需求,不能做完整思考。这和做投资时人云亦云追涨杀跌,今天看到某大神荐股无脑买入、明天又来了个新热点割肉再追的投资者状态何其相似。归结起来,处于这一阶段的投资者对投资
期刊
受贸易战升级影响,本周股市大跌。滬指转债指数继续下挫,但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上证转债跌0.7%,中证转债跌1.11%,深证转债跌1.68%。个券下跌更多,且部分跌幅较深。在交易的77只转债中,仅9只上涨。安井转债上市首周涨7.5%,康泰转债本周走出疫苗事件影响,涨4.11%;辉丰转债跌7.69%,湖广转债首周上市跌7%,道氏转债跌6.19%。可交债上涨为主,17桐昆EB大涨5.53%,16皖新EB
期刊
“头条系”版图中一部分对标Facebook,一部分对标百度,还有一部分对标YouTube。这样一家公司值不值传闻中的450亿美元?  独角兽今日头条上市的消息被官方否认后的7月11日,该公司上线了现金贷业务。在今日头条“我的钱包”的第一个九宫格中加入了“放心贷”板块,其最高贷款额度为20万元,日利率0.03%起。两天之后的7月13日,今日头条又上线了游戏栏目,对游戏进行分发,并推送相关文章。  这
期刊
我们不必对房地产行业过度担忧,很多优秀的企业会在这轮金融去杠杆中存活下来。7月就是房地产板块的底部,利空几乎已经出尽,只要人民币不大规模贬值,房地产板块就能触底反弹。  6月份以来,地产股头顶乌云,无论是A股地产股还是港股内房股,都历经了较大幅度回撤,个股表现更是泥沙俱下,少有幸存。一轮大跌下来,A股地产股估值已经到了“地板价”,而港股地产股的估值更是创下了所有行业板块的历史最低值。  聚焦地产股
期刊
从大规模大趋势资金流向来看,当前的股市下跌很有可能是类似于2001-2005和2011-2013年的大跌。在笔者看来,这种下跌底部是深不可测的,历史上2005和2014年大底都出现过1-4元股票占20%的规律,如果此次调整翻版历史,那现阶段谈底毫无意义,“不放水进股市没底可谈”。A股大涨需具备三要素  2005年6月6日股市跌穿1000点,这是上证指数20年来唯一一次跌穿1000点。当时笔者正好路
期刊
对话人:艾古 满明  主持人:我记得你去年的课讲得不错,效果很好。以现在这个市场形势,下周的课估计不轻松,我真为你捏把汗啊。  艾古:哪年的课压力都很大,从来就没觉得轻松过。不过说真的,我倒觉得,今年的课可能会比较容易讲些。  主持人:怎么说?  艾古:我的课,我从来不担心内容不好,内容肯定每次都是精彩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形势,如果对市场不能有个明朗乐观的预期,那么听众难免就会失望。这几年由于市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军品业务与民品业务两部分,以军品业务为主,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45574万元用于迫击炮弹及光电对抗弹药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便携式单兵火箭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引信及子弹药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高强度锚固体系技术升级扩能改造项目。  基本面介绍:公司是我国重要的迫击炮弹、光电对抗弹药、单兵火箭、引信、子弹药、火工品的研制和生产基地,是我军迫击炮弹、光电对抗弹药、
期刊
在今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期间,《红周刊》专访到了芒格先生和李录先生,这次专访是由李录先生从中协调、沟通才得以实现的。本次专访历时两个多小时,并最终以视频和文字两种形式呈现。与之前我所看到的其他媒体采访芒格的视频相比较,我认为《红周刊》的采访视频所体现出来的效果是最好的,内容丰富、思想透彻,李录先生与芒格先生十多年交往形成的亦师亦友的关系,使李录先生成为芒格思想和价值观的传人,李录先生和芒格先
期刊
编者按  从本周市场表现来看,各路资金的拉锯战仍在持续,没有达成共识的迹象。在本刊特约作者玄铁看来,市场一直热议的“估值底”其实是个善意的谎言,一轮大熊市的预期一旦形成,若无强大的政策救市措施配合,很难因为估值创历史纪录就见底。此外,当前互联网金融和债市正进入风险集中爆发期,市场只有在诸多金融结构性泡沫破灭之后,才能知道多数A股股票的重估底在何方。  在深沪股市近30年历史上,“估值底”三个字从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