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教学应密切联系现实生活。那么如何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历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深刻问题。
历史教学课堂生活化诚然,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可以说是我们人生路上里程碑。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及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课堂生活知识的整合和获得过程,也是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协调和整体发展过程。历史作为过去生活的重建,本来就与人的生活世界、与当下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历史课的教学作为一种教育,作为历史唤醒人对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生存的意义的领悟的一项活动,理应创建一种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课堂教学新生活。学生的课堂生活涉及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交往中的道德生活。历史教学也应当从学生生活涉及的三大领域来创建课堂生活,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结合,从而改变只有紧张的认知关系,却遗忘学生的生活与精神世界的课堂模式,真正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本文着重来谈谈历史教学的课堂生活的内容问题。
一、历史课堂生活的内容应该是:历史知识的生活化
历史知识的生活化是要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知识的获得过程与生命的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就教学内容来讲,要最大限度地展示历史知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解读历史知识中包含的思想品质、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使历史教学在呈现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鲜明地指向学生的三大生活领域。
第一点,是对历史的理解与分析:我们对理性生活的关注。历史教学的理性生活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灌输过程,而是认知活动基础上的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学生理智感的体验与满足。这样,历史的理性就取得了生命的意义,成了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说,我们在学习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着重分析英美等国对日本侵华态度的变化。为什么英美对日本的态度一再发生变化呢?这主要取决于日本是否损害了英美在华的利益,从而我们得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从它的根本利益出发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实现了历史知识对学生理性生活的关注。
第二点,是对历史的感悟与体验:我们对审美生活的关注。历史教学中的审美生活是以历史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为审美对象的情感体验。历史是鲜活的,是过去了的人类生活的再现。历史教学活动呈现鲜活的生动的历史时,学生便能激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
第三点,是对道德生活的关注。历史教学中的道德生活,是以历史自身蕴涵的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为依托的意志活动。它不是牵强附会的道德灌输,而是创设道德情景,体验道德生活形成道德判断,我们在进行殖民主义的侵略与扩张的教学时,对殖民主义者的道德做出判断,它摧毁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大量屠杀和驱赶印第安人,对亚、非、拉地区野蛮的掠夺造成当地的贫困与落后。使教学活动将学生置于历史进步与道德选择的价值冲突中,在建构道德意识的同时,也在建构学生的辩证思维,推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的形式应该是:生活状态的历史化
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在课堂生活中赋予它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还要关注学生基本的课堂生活的形式和生活空间。由于人的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是以人在世的精神的鲜活和丰富程度来衡量的,由于历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所以,学生的课程生活世界在构建历史的过程中存在下去,无论是历史课上的理性生活,还是审美与道德生活,都是对客观历史化,使他们的生活世界在构建历史的过程中存在下去。无论是历史课上的理性生活,还是审美与道德生活,都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构建,都涉及认知基础上对历史的理解、阐述与体验。在上述课堂生活的例子中,我们已经点出了一些基本的课堂生活形式;对历史材料或历史结论的理解与阐述、阐述与体验。从而起到一个凭借历史唤醒自己对世界和生命意义予以关注的作用。
其实,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中的。关注课堂生活也必须关注空间组织形式及环境的布置,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运用则是学生生活空间的基本支柱。所以,我们的教学将马蹄形作为主要的空间组织形式,或采用半圆形,T形的排列方式,在灵活和机动中营造一种探究的、合作的教学氛围。教师活动在学生中间及周围,穿梭、巡视、对话都显得比较灵活自在,还能营造一个宽松自在的心理环境。
另外,我们历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可以用历史图片布置场景,让墙壁也叙述历史;通过一段音乐、一则故事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课堂,也是生活状态历史化得主要方式。教学手段上的幻灯投影和影视资料的运用,还可使学生拥有体验想象出“往日的真实生活”。
总之,我们历史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而不仅仅是关注历史知识及其量化的教学效率,这是学生生命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注。只有着眼于学生课堂生活的理性生活、审美和道德生活三大领域,创建历史知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生活状态历史化得活动形式,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推动当代学生在历史沉浮、社会理论、感情体验等领域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个体从狭隘的知识领域走向宽阔的生活领域。
参考文献:
[1]沈海林.历史课生活化教学模式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历史教学课堂生活化诚然,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可以说是我们人生路上里程碑。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及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课堂生活知识的整合和获得过程,也是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协调和整体发展过程。历史作为过去生活的重建,本来就与人的生活世界、与当下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历史课的教学作为一种教育,作为历史唤醒人对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生存的意义的领悟的一项活动,理应创建一种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课堂教学新生活。学生的课堂生活涉及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交往中的道德生活。历史教学也应当从学生生活涉及的三大领域来创建课堂生活,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结合,从而改变只有紧张的认知关系,却遗忘学生的生活与精神世界的课堂模式,真正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本文着重来谈谈历史教学的课堂生活的内容问题。
一、历史课堂生活的内容应该是:历史知识的生活化
历史知识的生活化是要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知识的获得过程与生命的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就教学内容来讲,要最大限度地展示历史知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解读历史知识中包含的思想品质、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使历史教学在呈现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鲜明地指向学生的三大生活领域。
第一点,是对历史的理解与分析:我们对理性生活的关注。历史教学的理性生活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灌输过程,而是认知活动基础上的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学生理智感的体验与满足。这样,历史的理性就取得了生命的意义,成了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说,我们在学习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着重分析英美等国对日本侵华态度的变化。为什么英美对日本的态度一再发生变化呢?这主要取决于日本是否损害了英美在华的利益,从而我们得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从它的根本利益出发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实现了历史知识对学生理性生活的关注。
第二点,是对历史的感悟与体验:我们对审美生活的关注。历史教学中的审美生活是以历史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为审美对象的情感体验。历史是鲜活的,是过去了的人类生活的再现。历史教学活动呈现鲜活的生动的历史时,学生便能激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
第三点,是对道德生活的关注。历史教学中的道德生活,是以历史自身蕴涵的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为依托的意志活动。它不是牵强附会的道德灌输,而是创设道德情景,体验道德生活形成道德判断,我们在进行殖民主义的侵略与扩张的教学时,对殖民主义者的道德做出判断,它摧毁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大量屠杀和驱赶印第安人,对亚、非、拉地区野蛮的掠夺造成当地的贫困与落后。使教学活动将学生置于历史进步与道德选择的价值冲突中,在建构道德意识的同时,也在建构学生的辩证思维,推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的形式应该是:生活状态的历史化
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在课堂生活中赋予它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还要关注学生基本的课堂生活的形式和生活空间。由于人的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是以人在世的精神的鲜活和丰富程度来衡量的,由于历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所以,学生的课程生活世界在构建历史的过程中存在下去,无论是历史课上的理性生活,还是审美与道德生活,都是对客观历史化,使他们的生活世界在构建历史的过程中存在下去。无论是历史课上的理性生活,还是审美与道德生活,都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构建,都涉及认知基础上对历史的理解、阐述与体验。在上述课堂生活的例子中,我们已经点出了一些基本的课堂生活形式;对历史材料或历史结论的理解与阐述、阐述与体验。从而起到一个凭借历史唤醒自己对世界和生命意义予以关注的作用。
其实,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中的。关注课堂生活也必须关注空间组织形式及环境的布置,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运用则是学生生活空间的基本支柱。所以,我们的教学将马蹄形作为主要的空间组织形式,或采用半圆形,T形的排列方式,在灵活和机动中营造一种探究的、合作的教学氛围。教师活动在学生中间及周围,穿梭、巡视、对话都显得比较灵活自在,还能营造一个宽松自在的心理环境。
另外,我们历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可以用历史图片布置场景,让墙壁也叙述历史;通过一段音乐、一则故事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课堂,也是生活状态历史化得主要方式。教学手段上的幻灯投影和影视资料的运用,还可使学生拥有体验想象出“往日的真实生活”。
总之,我们历史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而不仅仅是关注历史知识及其量化的教学效率,这是学生生命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注。只有着眼于学生课堂生活的理性生活、审美和道德生活三大领域,创建历史知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生活状态历史化得活动形式,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推动当代学生在历史沉浮、社会理论、感情体验等领域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个体从狭隘的知识领域走向宽阔的生活领域。
参考文献:
[1]沈海林.历史课生活化教学模式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