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现状的分析、解剖、归纳,从而总结出对当今高职院校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文化育人工作发展思路,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特色及社会长远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育人教育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全面教育;人人成才
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指出,“文化素质教育要纳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之中。”[2]这一系列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新形势下更好地秉承文化育人的新理念,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新举措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只重视“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在学校发展中急功近利、盲目扩大规模;在学生培养中追求市场需求的短期绩效,忽视了内涵发展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化育人工作中,认识不够充分,缺少育人机制,文化育人的平台建设投入不够,校园精神和价值取向尚未成熟[3]。另一方面,高职生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本质和内涵模糊不清,对文化育人功能了解不透彻。许多高职学生注重自身的一技之长和“专才”的学习,片面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文化素质教育被边缘化,文化知识贫乏,人文素养不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与相对扎实的专业技能差距甚远。多方面原因造成文化育人工作举步维艰:
1.1意识形态教育文化育人不协同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来自于“自媒体”的影响尤其突出,高职生群体在“自媒体”平台上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对激发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一定好处。但同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部分大学生否定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否定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面对来自于不同方面的挑战,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要在深刻理解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代内涵的基础上,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通过文化育人工程的“灵”承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精神的思想引领与协同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1.2狭隘和功利的社会需求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功利主义以市场经济为载体和手段,以势不可挡之势对思想、文化进行了价值观念的渗透,市场经济最能满足大学生对利益的追求和就业创业等方面需求。于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了应用性、技能型等的实用主义上,文化育人成为高职院校讲效益、求增值、重实效等功利性价值观念的摆设。
1.3高职院顶层设计不具战略思维
高职院校领导往往将办学重点放在如何办好技能特色专业、提高学生技能职业竞赛力、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等方面,而在学校内涵建设和文化育人方面则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毕竟在文化素质教育和技能特色专业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往往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二、改变办学理念助推文化育人
2.1培养模式由精英教育变为人人成长成才
人人成长成才理念研究的现实意义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区域、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功能和独特优势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和谐的质量观,可持续的质量观,整体的质量观,全面的质量观[4]。
2.2以提高人文素养为目标,以掌握职业技能为方向
我国普通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长期处在低水平的现状,主要还是“应试教育”惹的祸,长期的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导致进入大学期间的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文素质更是渐行渐远。另一方面是西方主流价值观渗透到中国各个家庭,一些片面的、负面的价值取向甚至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三观”。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首先生源质量不佳,其次人文素质不能跟上新时代潮流。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忘高职大学生的初心,牢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建立起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長城”[5]。
2.3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增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过程,不单单是教师讲授的水平,也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发挥的主导作用,而应该还具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具备后者的充分发挥,首先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大学生错误的运用,产生能动性的意识不强,这与当代大学生的朝气蓬勃、活跃思维的特性才能相结合。[6]。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还不成熟,需要大学这个“大熔炉”提供较好的孵化平台,比如“三创教育”理念就能很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不能急功近利,只求学术上竞争力,而忽视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三、创新文化自信着力点,提升文化育人成效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核心是改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人成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盘陀茶文化特色小镇,漳州系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686年(唐垂拱二年)建州,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历史上人才荟集,俊贤辈出,走出了林语堂、黄道周等文化名人。学校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近年来,学校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总成绩在全省民办院校排名稳居第一、52所参赛高职院校中排名前十;曾先后荣获漳州市青年创业大赛暨大学生电商达人赛冠亚军、新华网首届全国创客挑战赛季军、首届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等。
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探索文化育人教学实践中的“五个一”工程。学校自开展弘扬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来,以弘扬三种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为主轴,围绕“五个一”:一套教材、一个基地、一种文化、一个阵地、一个网络,对全校师生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广大师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在全校形成了人人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格局,并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
站在复兴中华优秀文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高度,高职院校努力构建适合专业特点、学生特色及社会长远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育人教育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更好地让高职教育真正实现从以培养单一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到以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主;从以一般性学历教育为主,转变到以较高综合素质教育为主;从以一次性学习教育为主,转变到终身学习教育为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同样,高职院校要实现全面教育、人人成才的理想也需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高校文化育人的荛原则和实现途径,2017-01-2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29.
[3]李阳荣,姜友维.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初析——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244-245.
[4]林丽萍.浅析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67-68.
[5]蔺伟,苟曼莉.高校文化育人的工作原则和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7-39.
[6]徐雷.以科学成长成才观推进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07-109.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全面教育;人人成才
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指出,“文化素质教育要纳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之中。”[2]这一系列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新形势下更好地秉承文化育人的新理念,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新举措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只重视“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在学校发展中急功近利、盲目扩大规模;在学生培养中追求市场需求的短期绩效,忽视了内涵发展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化育人工作中,认识不够充分,缺少育人机制,文化育人的平台建设投入不够,校园精神和价值取向尚未成熟[3]。另一方面,高职生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本质和内涵模糊不清,对文化育人功能了解不透彻。许多高职学生注重自身的一技之长和“专才”的学习,片面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文化素质教育被边缘化,文化知识贫乏,人文素养不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与相对扎实的专业技能差距甚远。多方面原因造成文化育人工作举步维艰:
1.1意识形态教育文化育人不协同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来自于“自媒体”的影响尤其突出,高职生群体在“自媒体”平台上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对激发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一定好处。但同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部分大学生否定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否定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面对来自于不同方面的挑战,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要在深刻理解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代内涵的基础上,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通过文化育人工程的“灵”承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精神的思想引领与协同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1.2狭隘和功利的社会需求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功利主义以市场经济为载体和手段,以势不可挡之势对思想、文化进行了价值观念的渗透,市场经济最能满足大学生对利益的追求和就业创业等方面需求。于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了应用性、技能型等的实用主义上,文化育人成为高职院校讲效益、求增值、重实效等功利性价值观念的摆设。
1.3高职院顶层设计不具战略思维
高职院校领导往往将办学重点放在如何办好技能特色专业、提高学生技能职业竞赛力、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等方面,而在学校内涵建设和文化育人方面则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毕竟在文化素质教育和技能特色专业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往往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二、改变办学理念助推文化育人
2.1培养模式由精英教育变为人人成长成才
人人成长成才理念研究的现实意义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区域、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功能和独特优势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和谐的质量观,可持续的质量观,整体的质量观,全面的质量观[4]。
2.2以提高人文素养为目标,以掌握职业技能为方向
我国普通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长期处在低水平的现状,主要还是“应试教育”惹的祸,长期的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导致进入大学期间的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文素质更是渐行渐远。另一方面是西方主流价值观渗透到中国各个家庭,一些片面的、负面的价值取向甚至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三观”。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首先生源质量不佳,其次人文素质不能跟上新时代潮流。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忘高职大学生的初心,牢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建立起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長城”[5]。
2.3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增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过程,不单单是教师讲授的水平,也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发挥的主导作用,而应该还具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具备后者的充分发挥,首先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大学生错误的运用,产生能动性的意识不强,这与当代大学生的朝气蓬勃、活跃思维的特性才能相结合。[6]。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还不成熟,需要大学这个“大熔炉”提供较好的孵化平台,比如“三创教育”理念就能很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不能急功近利,只求学术上竞争力,而忽视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三、创新文化自信着力点,提升文化育人成效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核心是改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人成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盘陀茶文化特色小镇,漳州系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686年(唐垂拱二年)建州,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历史上人才荟集,俊贤辈出,走出了林语堂、黄道周等文化名人。学校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近年来,学校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总成绩在全省民办院校排名稳居第一、52所参赛高职院校中排名前十;曾先后荣获漳州市青年创业大赛暨大学生电商达人赛冠亚军、新华网首届全国创客挑战赛季军、首届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等。
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探索文化育人教学实践中的“五个一”工程。学校自开展弘扬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来,以弘扬三种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为主轴,围绕“五个一”:一套教材、一个基地、一种文化、一个阵地、一个网络,对全校师生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广大师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在全校形成了人人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格局,并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
站在复兴中华优秀文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高度,高职院校努力构建适合专业特点、学生特色及社会长远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育人教育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更好地让高职教育真正实现从以培养单一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到以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主;从以一般性学历教育为主,转变到以较高综合素质教育为主;从以一次性学习教育为主,转变到终身学习教育为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同样,高职院校要实现全面教育、人人成才的理想也需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高校文化育人的荛原则和实现途径,2017-01-2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29.
[3]李阳荣,姜友维.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初析——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244-245.
[4]林丽萍.浅析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67-68.
[5]蔺伟,苟曼莉.高校文化育人的工作原则和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7-39.
[6]徐雷.以科学成长成才观推进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