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到我家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一出生,就被爷爷奶奶“小皇帝”似的供着。婆婆追着他喂吃的,一直追到7岁多。只要哪天孩子胃口稍微不好,老人们就着急得不行,千方百计地刺激他多吃上一口。
  可越是这样,儿子就越挑食。不喜欢的东西,他吃到嘴里了还会吐掉;装进碗里的饭,有时他象征性扒几口就剩在那里不管了。我偶尔指责几句,婆婆就不高兴了,说:不就碗里那点事吗?咱家几个大人养一个孩子,又不差那几个钱,何必让孩子受我们过去那个苦呀!
  有奶奶撑腰,儿子也就更加肆无忌惮。餐桌上,碰到好吃的就狼吞虎咽,不喜欢吃的,他就随便糟蹋。当时我觉得孩子还小,就没有重视,中间又有婆婆护着,也就没多管教。
  儿子上初中以后,我选择给他上了一所封闭式管理的私立学校,目的是让他离开被宠爱的环境,好好锻炼一下独立生活的能力。
  开学第一周,我给了儿子200块钱,估算着就5天时间,怎么吃都够了。然而,才到星期三的时候,他就打电话给我说没钱了。
  不能够啊,怎么花这么快?儿子轻描淡写地说:食堂那饭能吃吗?我去校园餐馆炒几个菜就花掉了!
  一个中学生,每天一个人去吃点菜,这也太奢侈了吧?就算我们眼下还供得起,可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将来会怎样?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决定立马儿纠正他这不良习惯。
  我先做好了老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配合我的教育,谁也别再姑息孩子的恶习了。
  第二周开始时,我还是给了儿子200块,并严肃地跟他说:这周还是这么多钱。如果你不计划着用,后面几天就等着挨饿吧!
  儿子点头答应了。可到了周四上午,他又发来短信说:妈妈,伙食费没了。我饿!
  我狠了狠心,回过去:那就饿着吧,谁叫你饱时不忘饿时饥!
  周五下午去接儿子回家时,他一见我发火了:妈,你还真不给我送钱过来,这也太狠心了吧?害我到处找同学借钱,好没面子!
  我冷笑着说:你还真有办法!不过,下周你就得勒紧裤腰带了。还债的钱,还在那200块里!
  真小气!小心我长大了这样对你!儿子恨恨地说,乐坏了旁边两个老人。兴许他们认为这只是孩子的赌气话而已,觉得可笑。而我却从这句话里发现了大问题: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儿子已经从不懂节约发展成不懂感恩,不懂爱了。
  是时候好好教育他了。当晚,我在网上找到一些资料和视频,叫儿子过来一起看。
  资料显示,全球有30多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单在索马里,每天就有250名儿童死去,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个生命夭亡……当儿子看到这些具体数字时,明显地流露出吃惊的表情。我趁机告诉他:宝贝,你随手扔掉的一个包子(他吃包子总是只吃馅儿),也许可以救活一个非洲难民呢!
  儿子听了,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接着,我点开了视频。视频里,是一个个身体骷髅似的,因营养不良,肚子涨得鼓鼓的孩子,他们排着队在等待政府发给他们一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还有一个镜头,是一个小女孩挣扎着去救济站,一路上被同样饥饿的秃鹫虎视眈眈地盯着,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看着这些画面,儿子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我知道,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的心灵被触动了,肯定就会有所转变。
  果然,再回学校时,儿子再也不去餐馆吃饭了。他开始精打细算,跟同学们一起去食堂排队。到了周末去接他的时候,他老远就自豪地喊:妈妈,这周我没有超支啦!
  看到儿子的进步,我非常高兴,决定趁热打铁,利用周末假期带他去老家农村体验一下生活,让他好好感受一下粮食生产的不易。
  这个季节,播种早一点的农家稻已经开始成熟了,我便带上儿子一起帮忙去。儿子起先很是兴奋,抢着去割稻子。可才干了一会儿,由于没用惯镰刀,小手很快就被磨破了皮,他嚷嚷着要回去,我便派他抱送稻穗去打谷子场。可来回才走了几趟,他就连声叫累了。我趁机教育他:儿子,今天你经历的劳动,还只是种粮中极少的一部分。我们吃的大米还得经过耕地、播种、插秧、施肥、除虫等一系列的工作,劳动量起码是今天的好几倍呢!
  听了我说的话,儿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回家以后,儿子明显地变了:吃饭时不再挑三拣四,还千叮万嘱让我们每餐别做多了;有好吃的,也主动让给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是从农村出来的,以前一定吃过很多很多的苦;去了学校,他将伙食费迅速降了下来,还主动跟老师请缨,要求当上班里的生活委员,专门监督同学们浪费粮食的行为。
  我仍然每周给儿子200块钱,他也不拒绝,但用不完的都会仔细存下来,碰到有意义的捐款活动,他总是冲锋在前,表现突出。
  偶尔带儿子出去吃饭,他总是主张去吃自助餐,说这样才不至于浪费粮食。看到别的顾客剩下一点食物,他都会善意地提醒人家吃光盘子里的东西才走,不管会不会惹来人家对他“多管闲事”的不满白眼。
  有一次,老公来了个多年不见的朋友,为了体现盛情,我们全家请他去酒店吃饭。吃完饭后,儿子大叫服务员拿袋子来打包。我见剩菜已经不多,便劝他算了。儿子说:“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妈,你out啦,回去我好好地给你上一课!
  哟,这小人精可真够潮的啊!在场的人全都笑了。我更是发自内心地高兴:谢天谢地,儿子终于长大了!
  责编/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其他文献
有个女子刚刚嫁人,与公公婆婆同住。 有一天她发现冰箱里有一些水果,便顺手拿出果汁机,将它们打成果汁。结果婆婆不但连喝了好几杯,还大力赞美。   从此之后,她时常会把打好的果汁装进水壶,放进冰箱里。每天下班回到家,她都会发现水壶已经空了。她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自己和婆婆交流的方式。   直到有一天,她比平时早了一个小时离开公司,回家时却不小心看见,婆婆竟然站在厨房,把她辛苦打的果汁一股脑地倒进水槽
期刊
一直记得我的“出道之初”——  那时候我们单位刚来了位新领导,全体会上,主任宣布将择日在机关举办一次以如何做好各自工作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因为新来的领导要看看机关干部们的风采。谁不希望给领导一个好印象?散会后人们都去精心准备,寡言少语的我也不例外,连夜撰写演讲稿,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声念。我嘴皮子笨,舌头也似乎比其他女孩子大一圈,有朋友好心提醒我,播音员或主持人们经常练习绕口令,我也可以练绕口令来让
期刊
这段时间,我心情灰暗,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忍不住向好友阿丽大倒苦水。  听完我的倾诉,阿丽笑了:“在旁人眼中条件如此优越的你,竟然会自惭形秽,这是因为你把比较方向选错了!”阿丽接着说:“敏敏,在你的倾诉中,我能感到你非常的争强好胜,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和会交际的阿芳比人缘,你感觉到自己的孤僻;和善于经商的阿苹比较,你发现自己的无能;和善于操持家务的燕子比较,你发现自己的笨拙……你总是用别人的长处
期刊
“出身贫寒”的儿子屡战屡败    找工作之前,耿维生从来没有这么纠结过。爸爸耿文安是在银行任要职,妈妈谭琳也是市政府计划部门有实权的处长,作为家中独子,耿维生从来没有被人低看。  可是在自己即将面临就业这个关口,一切都显得不平静。原因只有一个,他耿维生是个二本生,出身“贫寒”,父亲凭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一直认为经营人际关系网比才能更重要,希望能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帮孩子一把。而母亲却认为靠关系始终不是长久
期刊
从古至今,“结婚”然后“生子”是我们熟知的顺序,反其道而行之,即使在风气日渐开放的当今社会,也颇为尴尬,令人难以启齿。但近几年,奉子成婚却成了一股风潮,某酒店负责人曾感慨地说,在他们酒店举办婚礼的年轻人,7成新娘子已有孕在身。  当“结婚”由“生子”的许可证变为“生子”的附属品,婚姻生活真的像我们道贺时说的那样:双喜临门吗?    孩子,结婚加速器    2006年,我离开宣化,到北京闯荡,随着故
期刊
你喜欢多日阴雨菲菲后的金色阳光吗?你喜欢寒风刺骨冬日里熊熊燃烧的火炉吗?我想你的回答肯定是“喜欢,太喜欢了!”那你也一定喜欢如阳光一样的女人。  只要燕子来了我们单位,就会引起一阵阵欢声笑语,我们单位女性占多数,这大家可以猜出:女人敏感细腻但也有些小肚鸡肠,所以张三喜欢的李四未必喜欢,王五喜欢的孙六可能讨厌,所谓众口难调是也!但燕子是唯一的例外。  论长相,燕子并不是特别漂亮,但她的一脸灿烂笑容让
期刊
去年年度考核,我被评优秀等次。内心高兴的我并没有独享这份快乐,下班进了家门时就像小学生似的向母亲报告:“妈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母亲立即来了精神:“什么好消息呀?”“我被评为年度优秀工作者!”我一字一句告诉母亲。她高兴地说:“好好好!我儿真能干。”母亲又像夸小孩子似的夸我。细心的我看出,之后几天里,母亲心情非常愉快。这样的快乐事,于许多人来说,是不会告诉父母的,只是自己享受着。而我则主动告诉了随
期刊
她和他因网络结缘,在QQ上相识。  两人对文学、对写作的爱好,促使了共同语言如春天的花草一样,繁荣、茂盛。他文笔老道,激情洋溢,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她作为一位师范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又恰好分在市内的一所中学教语文课,业余时间的笔耕生活使她慢慢将他作为“参照物”,不耻下问,虚心求教。  起初,她仅局限于让他帮助修改作品;渐渐地,彼此相互了解,她便让他帮助投稿,联系报刊编辑,收集样报、样刊
期刊
周末,领儿子去吃快餐。购餐台前人满为患。好容易轮到我,那位服务小姐却心不在焉,和同事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   “小姐,我要一份儿童套餐。”我一共说了3遍,她才开始配餐。可我要的是24元一份的,她却给我配了份35元的。我想得了,就别斤斤计较了。  可儿子有意见了。他说,同样价钱的套餐,人家有鸡块,我们怎么没呢?还有,人家赠送玩具,我们也没有啊?我跟其他顾客一核实,确如儿子所说。我生气地端着盘子往购餐
期刊
为攒钱买房,新婚夫妻各自回家住    我和林浩前年“五一”结的婚。我俩家都在郑州,为了过二人世界,我们在碧沙岗公园附近租了个两室一厅作为婚房,房费一个月1200元。虽然我俩工资加起来五六千元,但看着坐着火箭往上蹿的房价,心里未免有些底气不足。  林浩在一家广告公司干设计,我在一家国营大厂上班。我们两家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没什么积蓄,所以,我们婚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想按揭一套自己的房子。  那一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