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题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鉴赏是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2016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稳中有变,出现了一些新的考查视角。因此同学们要引起重视,做到有备无患。
  [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多用于场景描写,即将最能表现题旨的景物要素作为“点”安排在最突出的位置上,把其他起补充、陪衬、铺垫、烘托以及联接过渡的材料作为“面”来谋篇布局。一般而言,“面”的勾勒辅写,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广度;“点”的传神勾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深度。点面结合能多方烘托,相互映衬,使描写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 西湖春暮
  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解析 本题要从具体的诗句中分析出诗句所运用的技巧,要抓住题干中“暮春之景”找出诗中相关语句。如“香红渐渐稀”是面,而“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也是细节描写,由此归纳出点面结合、细节传神等要点。此外还可从诗句中分析出“以景起情”或“景中寓情”的表达方式。
  示例 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比兴手法]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比兴手法多见于《诗经》。
  例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解析 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桃夭》比兴手法的辨认不难,每一节前两句均为“比兴”;但此题缺乏背景交代,赏析难点在于对思想感情的把握,依据“归”的意义可知,《桃夭》写的是婚恋嫁娶。全诗以桃来比新娘,喻指新娘的美丽贤淑;第一节写桃花盛开,喻指夫妻婚姻和睦;第二节写桃树结果,喻指夫妻生儿育女,子孙繁衍;第三节写桃叶茂盛,喻指家族兴旺。题目要求从比兴手法的角度赏析,必须关注比兴手法的作用,如联想巧妙,形象鲜明等。
  示例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身份索隐]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大观园不仅体现了曹雪芹高深的古典园林设计美学,更把入住其中的红楼儿女的不同身份及性格命运融入其中。的确,不同身份、不同品位的人自有其独特的立身行事,其居住的环境往往也与其审美趣味、独特身份一致。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的诗歌,同学们要学会由表及里,探秘索隐,深入挖掘, 隐中求义。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解析 “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亦隐也。
  示例 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典故探源]
  诗歌与典故密不可分,用典常常与诗歌相伴而来。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更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同学们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出处和使用方法,避免曲解。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被酒①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②之舍三首(其二)
  苏 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③。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②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③翁:苏轼自称。
  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
  解析 本题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它启示同学们一定要回归课本。诗中“舞雩”一词典出《论语》: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答案 《论语》
  对于典故,同学们平时应该有所积累:比如“琴心”之典源于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一般用于男女相爱,而不是亲情或友情;又如“望帝”这个典故渲染的是一种悲哀的气氛,不会用于喜庆;“楚狂”“接舆”,语出《论语》,喻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五湖客”“五湖扁舟”“五湖归云”“五湖烟水”,表示功成名就后便激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南冠”“楚囚”,指被羁绊的正义之士,或指诗人身陷囹圄;“请缨”指自告奋勇请求杀敌;“王谢堂前燕”,以王谢家族盛衰为喻,寄托吊古伤今的情怀;“天狼”,表示有战事;“折桂”,指登科及第;“采薇”,表示隐退之志,以示高洁;“式微”,表示国势或门祚衰落,或自己政治上不得意,打算归隐田园。
  同学们还要知道典故的变式表述,如:“高山流水”的典故,在古人诗词中就有各种各样提法:“子期”“知音”“弦断”“高山一弄”“钟殁废琴”“流水高山”“琴曲流水”“流水心”“断弦人”“弄琴牙”等多种用法。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刊2010年第七期《录取场报告》刊载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本社副总编辑郭小川编著的《看透录取规则》一书的序言部分,即《招生章程,有一种阅读叫看透》一文。该文主要告诉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要读懂各大学当年的《招生章程》。尤其是其中的“录取规则”部分。文章刊出后,很多读者打进采编部电话咨询。在这些咨询中,他们有共同的疑问:高考录取中究竟有哪些规则值得注意,又如何去看透这些规则……同时,
期刊
答 1. make;make sb. do sth.;make sth done;make sb. sth.;make sb.+ adj.  不用带to的动词不等式作宾补;一般也不用现在分词作宾补。  2. have;have sb. doing;have sb.+adj. (It had the salesmen busy around.)  have sb. do sth.;have sth.
期刊
Jon: As a reward for staying on your diet, I’m going to allow you to have some sugar with your coffee today.  Jon: Let me rephrase that.  【参考译文】  乔恩: 作为你坚持节食的奖励,今天我允许你喝咖啡时加些糖。  乔恩: 我得重述下所说过的话。
期刊
“美德,挥洒出去,便无人问津;但你的善良,终会在世间留下脚印。”纪伯伦如是说。  嘉言善行,为人称道,更易被人忽视,受人冷落。但当善良的脚印拭去了历史的尘埃,当美德的痕迹洞破了时光的瞳孔,一切真、善、美,便被人铭记。我们应坚信:善行,终会留下痕迹。  两个身影跨越历史的长河,从唐宋缓缓走来,我惊叹,那是善的使者,更是美的化身。  白居易,一篇《琵琶行》发人感叹,一首《长恨歌》引人深思。但伟人之所以
期刊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重要意义想必我们都能懂。志愿也一样,要想成功,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并慎重对待。所以,志愿填报来不得半点差错,否则就会给考生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我们不希望在苦读多年后,由于某些细节的原因而使志愿失败,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事实上,从每年一些志愿失利者身上,可以找到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细节上出了问题。为了让考生的志愿不再输在细节上,这里我们特约请了多位高校招办主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推出“最佳公益行动”评选活动,下列3项公益行动被推荐参加评选:  (1)医院附近的饭店倡议来店就餐的顾客自愿购买“爱心饭菜”,并将“爱心饭菜”的菜单贴在墙上,家庭贫困的患者或家属可根据需要取下幕单领取免费食物。“墙上的餐桌”既为助人者提供了方便,也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  (2)某公益组织制作了主题为“动物也是易碎品”的绘本书,书中绘有十几
期刊
答 如果从句的主语与主句的主语相同,而且从句的谓语中含有动词be的话,那么这些从句中的主语和动词be都可以省略。  While (they were) in Beijing ,they studied Chinese. (时间状语从句)在北京期间他们学习了汉语。  He won’t come unless (he is) invited. (条件状语从句)不邀请他,他不会来的。  Although
期刊
《天龙八部》中有一名武功高强却深藏不露的“扫地僧”,而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也有这样一名被称之为“扫地僧”的44岁保安张永辉。平日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大学大门的安保执勤工作。而2016年6月29日,张永辉主动与同事调班,以便能参加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典礼。在这次的硕士研究生授位仪式上,张永辉作为一名在职研究生,接受了“拨穗礼”。  据介绍,张永辉曾当过兵,修过坦克,退伍后,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到电子科
期刊
在诗词作品中,衬托艺术手法的运用屡见不鲜,它也是高考诗词鉴赏中一个重要的考点。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或艺术手法。通常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就是运用其他事物与突出事物之间的类似特点或属性,来正面衬托主要事物;反衬,就是运用其他事物与要突出的事物之间的相反特点或不同情况,从反面衬托主要事物。  正衬,亦称旁衬,实际上是烘云托月法,常用的正衬手法有:  
期刊
鉴赏咏史怀古诗,在宏观上要把握两点:一是要知人论世,二是要品赏韵味。所谓“知人论世”,就是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为诗文者无不“为时而作”“为事而作”。写咏史怀古诗,作者大都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在引典中委婉含蓄地抒写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因此,解读这类诗歌必须要根据诗词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分析作者抒情的角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