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不干预:一种“小政府”导向的监管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ology_leo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金融海啸,打碎新自由主义者的梦想和一直以来奉若圭臬的信念,对他们来说,没有比格林斯潘在传媒面前说“我错了”这一幕更震撼。英美这几年在房产业、证券业、银行业等领域上灾难连连,然后欧洲因为积重难返的债务问题而破产,这股笼罩在西方世界上空的阴霾不但没有消散,还陆续影响到世界其它国家,中国也隐然感受到出口下降的压力。似乎全球资本主义秩序又一次陷入了巨大危机。
  但对南中国海一隅的香港来说,也许这种危机并非全然陌生,这城市一向见惯了经济风暴,曾多次身陷其中,虽然它处于与美元挂钩的强大阴影中,而美元币值又因为“量化宽松”而江河日下,然而凭借稳健的金融政策,依然岿然不动。前港府决策顾问和经济学家顾汝德,就以《严防金融海啸重临:香港监管文化的启示》一书探讨香港监管文化的秘诀。
  香港曾深受英美利伯维尔场思想影响,推崇“小政府”(或“最低限度政府”)和“大市场”原则,在金融证券业方面,作者指出,香港基本上接受英美“道德市场”(virtuous market)和“道德风险”(moral risk)的传统信念,即相信市场既是理性的,即可自行约束,后者则意味着市场会惩罚那些妄顾风险的投资者。基于这两种信念,香港财政及金融官员即使在市场发展过热及金融风险加剧时,仍不愿意介入干预,因而曾经获得英美经济学家及金融专家的赞誉。
  但在“不干预”的幌子下,香港政府其实一直扮演最低限度的大政府角色。在财经金融事务上,香港一直奉行积极不干预,但这“积极”所指的往往就是干预市场行为。作者梳理了六十年代郭伯伟爵士(Sir John Copperwaite)、七十年代夏鼎基爵士(Sir Philip Haddon-Cave)和八十年代彭励治爵士(Sir John Bremridge)的财经金融政策,发现在基础奠定者郭伯伟的政策中,其实有很多干预政策的影子,但香港金融界一直抗拒“干预”及凯恩斯主义的事物。矛盾的是,香港一直相信市场的迷思,却奉行一套天壤之别的金融政策,而本身信奉利伯维尔场的彭励治,在1982年股灾过后,亦很快采用了截然相反的政策,即使他依然声称香港政府奉行不干预政策。
  这种操作逻辑随着大陆和香港经济关系日趋紧密而日益明显,一方面香港受金融风波以及多间证券公司在八十年代相继倒闭(如闻名遐迩的“佳宁案”)影响,对金融、证券机构采取监管措施,如成立证监会等机构;另一方面因为中国金融业以至全国经济发展需要香港发挥国际融资中心及牵头作用,香港政府必须保证有健全的银行及金融业发展,此举亦可让中央政府信任香港的银行及金融业角色。第二点对回归十多年的香港的发展尤为关键,顾汝德指出,香港为承担中国经济发展责任而担当的金融业角色,甚至写入《基本法》之中。然而为数甚多的英美经济学家对此不甚理解,甚至质疑香港政府背离了“市场至上”和“不干预”的原则。
  话题至此,不得不说点相关的题外话,因为这种“积极不干预”塑造了今日香港的面貌。香港政府基于稳定香港社会作为国际金融城市的基础,必定会基于经济管治思维实行最低程度的公屋及社会福利政策。香港政府将银行金融业列为首要事务,其后所关注的依次为住屋及房产,还有确保生活必需品的运输业等;它不能让社福政策喧宾夺主,以致破坏了自由金融市场的运作。结果,香港人只能活在个人消极自由的消费空间中,大凡公共事务无不仰赖政府及大财团鼻息,政府在金融房产方面的“积极”亦造就了港人生活上的“消极”。
  说回来,这二十年来,英美又如何呢?这两个最信奉自由主义的国家,目睹冷战后的经济荣景,对市场、风险等问题一直不过问。从历史看,英美本身有不信任政府的民主传统,这种反对干预的态度反过来就是过分信任市场,即使像格林斯潘般的经济学家,也从不怀疑市场有自我调节的作用。基于这种心态,在2000年前后,两国政府本可藉个别事情加强监管力度,结果却对这些微小事件视而不见,例如英国的北岩银行(North Rock Bank)事件及美国的安然(Enron)案。以自由主义者的逻辑,本来信任市场没有错,但当这个市场弊病丛生时,纵容市场便后患无穷。也许对顾汝德来说,英美的新自由主义在本质上其实没有错,关键只在于两国政府对市场弊病撒手不管而已。
  可是这种“撒手不管”的态度恰好就是新自由主义的基调,他们只看到“管”的后果,看不到“不管”的后果,更看不到什么时候该“管”,什么时候该“不管”。当然这种“撒手不管”源于文化上先入为主的定见,一种主导的意识形态;但如果像作者般只强调英美监管机构的定见,就忽略了其官商勾结的复杂程度,尤其是美国,因为新自由主义的其中一个结果,是拉近了公共机构与大财团的关系。
  顾汝德也讨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银行业发展,指出在周恩来影响下,国内银行业得以植根香港以保持与西方同业的联络。然而作者亦指出,或许因为政治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一直是开放的禁区,所以改革步幅甚微,政府亦未进行金融改革。与英美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由于政府严格调控而呈稳健发展,虽然秉持自由主义论调的国际货币基金仍告诫政府不可过分干预。
  从以上这些例子思考,虽然大陆和香港目前能够维持稳健的监控,那也许是因为香港在国际经济中影响脆弱,而大陆民众经济理性观念薄弱,一场金融灾难动辄令无数民众破产,基于对社会失范的恐惧,所以两地的银行及金融部门牢牢把关。相反,英美金融问题与代议政治息息相关,而且有百多年证券市场运作基础,一场金融危机也许意味着选举失利,却不会引起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灾难性后果,所以即使已陷入重大危机,国民需勒紧裤头过活,却不致引起严重社会危机。然而顾汝德从香港监管文化思考全球经济问题,却值得读者思考。
其他文献
特别推荐  莱纳·玛丽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奥地利诗人,1875年12月4日出生于布拉格。  母亲给他起名René有“天生”(Re Born)之意,也是为了纪念早夭的女儿。一直到6岁被母亲当作女孩来教育,留长卷发、穿女式洋装以及提供布制玩偶作为玩具。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杜伊诺哀歌》第四首哀歌〈玩偶〉等作品都有提及)。  1895年先就读于布拉格大学
期刊
1995年,李海鹏大学毕业。在那个年代,写作本身没有前途可言,于是他顺理成章进了出版社,后来去了《南方周末》工作。在《南方周末》的这些日子里,朋友们发现,他从大学里那个被称为“写诗的”转变成了“中国最好的记者”。看多了冷酷的黑幕揭发,亲历了无情的人性泯灭,李海鹏开始从昔日的青春不羁中脱身出来,向社会的深处出发。成为《南方周末》的高级记者之后,李海鹏继续为《第一财经周刊》、《智族GQ》写专栏,后来辑
期刊
起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内开始进入一个较为剧烈的动荡时期,当时,从海外传入的各种西方思潮主义正值风起云涌,并且大大地影响了这段期间日本社会的思想文化。其中特别是以明治二三十年代兴盛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为中心,不惟标志着日本古典时代的终结,且亦开拓了后来的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一系列文学思潮共生共存、各领风骚的新局面,在日本近代文艺及美术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治二十六年(1893),诗
期刊
在台北,委实有不少像“Librairie Le Pigeonnier”这样漂亮细致的小店藏身在邻里巷弄内,外头没有非常明显的大型招牌,靠的多半是老主顾的口耳相传,远离闹区、交通僻静,人们唯有以步行探访之。  此处“Le Pigeonnier”乃法文的“鸽舍”,中文店名为“信鸽法国书店”,书店诞生迄今已迈入第13个年头。近年随着台北捷运芦洲线的开通,更使得爱书之人能轻易地来此造访,端从松江南京站走出
期刊
2012年6月6日,金星凌日。  历史上会这样描述2012年台湾的6月:地震连迭,暴雨不断,泰利台风以穿越台湾海峡的路径令台湾经历一场虚惊。为阻挡美国牛肉进口,民进党霸占“立法院”主席台五天四夜。联合报以“关键两年台湾快转”为题推出企划专题。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喊出“三年之后超越韩国三星”。  饮食与宠物书的交相辉映  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说台湾是一个失败的故事。产业失去竞争力,经济衰退,台湾正站在生死
期刊
时间:6月13日(周三) 19:00~20:30  地点:杭州枫林晚图书馆  主讲人:素黑  素黑,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情感的自疗作家,被誉为“以传奇能量传递爱,疗愈爱”第一人。作为心理及情感治疗师的她所治疗的客人来自世界各地,著有《你不是一个人》、《一个人不要怕》及潜意识爱情小说《走出年代》、《好好爱自己》、《好好休养爱》。  她黑色传奇的故事,报章杂志配电视连年访问也发掘不完。曾接受国内多份杂志
期刊
阮义忠因摄影而被人熟知。他是少数几位入选美国权威摄影杂志《当代摄影家》的华人摄影家。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一直以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专注地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因撰写《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他被誉为“将西方摄影潮流引进华人世界的传道者”;又因创办《摄影家》杂志,他成为将中国当代摄影家推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推手。  1995年在英国出版的《当代摄影家》一书中,作者Becky Cho这样评价他
期刊
前不久,光合作用书店因债务问题被一伙供应商哄抢,而导致全盘休业,在业界、政府主管部门、读者心目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来了不少话题。人们更多的是报以惋惜和同情,惋惜的是光合作用从厦门出发,成为民营书业的一朵奇葩,白领阶层的私人书房,读者心目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路走来不容易。同情的是歇业也并非光合不努力,而是大环境出了问题。网络书店等各种新兴平台不断分流读者,使得光合作用往日风光不再;物价,特别是
期刊
“迎接火车,奏乐!”  仪仗队动起来,鼓乐震天。像一个信号,远处传来一串火车的汽笛声。人群骚动起来,很多人只在电视电影里听过这种声音。一个大拐弯处徐徐驶来一辆火车,慢得如同在散步。鼓乐和掌声一直响着,直到火车近了,掌声开始稀落下来。车头后面竟然只有两节车厢,整个火车就像一条被切掉后半身的黑虫子慢腾腾地爬过来,样子很滑稽,惊讶之后大家就笑了。这就是盼望已久的火车,不比生了锈的铁轨新鲜多少。  失望归
期刊
2012年2月,梁文道先生在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用两期节目推荐了一本书。在节目开首,梁文道在批评当下中国书评和文学评论现状时,认为有一部分评论者虽然看似沉浸新锐文学理论,却依然沿用“某种老派的旧腔调”来做评论;或总以判官一样的高姿态去指点,或索性跟风追捧名家大作。继而引出一本书,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对“某种主流说法”的回应。  这本书是凌越的《寂寞者的观察》。白色的书封上,唯一的图案是缠满绷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