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新课改下的教学体会与反思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信息技术新课改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本文作者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经过参与培训与研讨以及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TP3-4
  信息技术课是我国近十来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资源和环境的应用,是知、行、情三者的交互过程。它是一门考查学科,受重视程度不如考试科目高。要上好这门课程还是有难度的信息技术新课标指出:学生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信息技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信息技术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过程。近年来,在参加各种新课程培训以及学校的校本教研的活动中,让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走进信息世界,在实践中激起兴趣,在探索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信息,体会信息技术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巨变。现对自己近年来在新课程培训交流中的感受,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反思作出分析与探讨。
  1 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
  1.1 多引导、少灌输。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石,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引出新课,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需求,把外需转化为学生的内需。将过去的“导入新课”改成“创设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情境上的设计要注意事实的严谨性、趣味性、科学性,还可以把过去的“传授新课”改为“探讨新课”,把传统的“巩固与回顾”换成“实践与疑问”等。这些改变能让新课程理念与信息技术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获得更好的整合。如:我在讲授PowerPoint的插入剪贴画时,通过欣赏一些其他同学的优秀演示文稿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觉插入图片原来可以使演示文稿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创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提出如何插入自己心仪的图片?通过探讨,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下一步设置动画打下基础。
  1.2 多探究、少强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过于强调操作,只能使学生生搬硬套,毫无想法。但如果注意知识技能创作的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自我探究的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如教授EXCEL的插入函数公式内容时,我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通过菜单插入函数选项,而是让学生观察编辑栏上的函数公式与其他单元格的不同来掌握函数公式的使用。
  1.3 自评互评,实施多主体评价。长期以来的我们课堂教学往往是这样的格式: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再评判对还是错。教师扮演一个权威,而学生只会等待老师的正确答案,不愿意多思考。这样的教学不但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而且效率也不高。学生处于被动的被评价者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自评活动,例如,新课的学习时,我们可将所学的主要内容交给学生去归纳小结。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自我反思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学生的自评,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上和方法上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1.4 多些激励、少点批评。学生需要鼓励。面对人生的成功或者失败,小孩都需要大人的鼓励和安慰,就如同教师的教学需要学校领导的鼓励和关心一样。如果教师能对表扬学生,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要直接说“对”或“错”,而应让有不同看法的其他学生也发表意见,再由学生对不同的看法做出评判而实现互评。在他评的过程中,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会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自评。例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时,演示插入图片及艺术字——图文并排,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插入外部图片如何操作?(2)自选图形能否输入文字?(3)艺术字能否变换颜色及版式?(4)文本框中是否还可以嵌套多个文本框及图形?(5)在同一框中可否出现横排和竖排文字?
  学生回答问题后,如果觉得不够完善,可以问其他同学:“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还有其它看法吗?”特别是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更应该问问其他同学的看法。一个问题若有不同方法答案,应让学生对不同的答案做出评价、比较。“你觉得哪一个方法好?”“你同意哪一种答案?”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都能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欢快的教学氛围,这样才使学生能激起智慧的火花并有真正的思维碰撞。因为激励性的评价能使学生贴近教师的教学,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和不怕困难的斗志。
  2 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
  从课堂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上看,课堂教学行为是考察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如果课堂充满了无效或者低效教学行为,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以至于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仍出现这样的问题:(1)多余的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于短暂;(2)经常出现过多的演示操作;(3)过多的班级团体教学活动,造成学生多用嘴巴,少用双手;多用耳朵,少用脑袋;多了些识记,少了些想象的空间;(4)小组探究低效。如有时小组成员思维刚刚展开,成员刚刚进入情境,教学活动就匆匆收场。有些小组探究因缺少探讨的主题,缺乏指导而组织不起来,或讨论无头绪,小组成员无所事事;(5)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这种不良的教学环境的影响,时而还存在着“教不懂,就练到懂;练不懂,就考到懂”的传统教学方法。
  3 对信息技术教科书教学的建议
  3.1 注重信息技术教科书中穿插的阅读材料。千万别小看这些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有的是介绍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有的是给学生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的是介绍信息技术前沿动态等等。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3.2 注意每章节最后的扼要回顾。教科书对每章的练习题都设置了活动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程度的习题,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不要错过挑战自我的机会。
  3.3 注意正确认识“拓展题”。这类题目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协作探究精神,使他们学会探索,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来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4 重视任务学习。教科书中选择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供学生学习。教师切不可忽略教学的设计和引导,因为它有助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在任务中学到和理会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也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和克服困难的情感经历。
  3.5 重视学生与教科书的交流。教科书中很多章节,在重点知识处,提出一些问题或利用“任务”、“练习”、“观摩”和“拓展”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了解与反思,老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认真地对待它,积极地与教科书进行“对话”,从中体验到无师自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赵涓涓,杜麒麟,屈明月,强彦 .智能小车的无支路循迹算法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06).
  [2]陈伟钱.一种时间记录寻迹智能小车的设计[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2(01).
  作者简介:吴志强(1978-),男,福建诏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福建诏安 363500
其他文献
“气”对人们来说,是最熟悉的概念了。当然,一般人们心目中的“气”,自然只会是生活中的“空气”、“氧气”、“水蒸气”等等,因为这些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你知道中医所说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成为广大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如何提升有效教学模块效率,优化高中地
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克服传统经济评价的片面性,构建了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框架,并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评价标准的确
经济新闻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新闻报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已不再只是满足少数专业人士需要的经济信息传播,而是传递大量具有
21世纪医学类院校的公共俄语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分析了目前医学类院校大学俄语教学的特点、前景展望,并分析、指出了努力方向,以此指导我们的教学。
1979年,美国人A·Piltz和R·Van Bever写的《生物钟》一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在中医界引起轩然大波。为什么这样一本小册子会使中医受到如此大的震动呢?原因是它使人们想起
一天快下班时.接到一个年轻人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他述说了自己的故事和困惑:“我今年23岁.毕业后刚刚参加工作。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袒露自己。因而,我在交际方面
学生机房属于公用机房,为确保机房中每台学生机文件系统的安全,一般的学生机房都会安装还原精灵软件。鉴于此,上机作业文件就不应保存在学生机中,而每次保存上机作业文件又是
“全感参与”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创新的教学设计,借助多种直观材料和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交往、实践,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全感参与”为学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教师自主学习”的理念,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是外在于自我的工具性发展和受他人规约的被动式发展,他们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专业发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