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轻负高质”的大环境中,作业布置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作业应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
关键字:作业布置 轻负高质
【中图分类号】G620
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已成了学生们形影不离的“朋友”。学生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验方式,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得当,会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布置失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机械应敷,事倍功半。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科学作业布置。
一、作业的布置要保质保量。
所谓精选数学练习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课本和练习册中,精选练习题,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练习题,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
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练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
就“量”而言,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练习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二、个性化的作业落实减负
(一)作业的布置体现层次性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成绩中下学生认真听课但如果作业太难,中下生仍不会做,布置作业太易,优生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会使其有"吃不饱"的感觉。设计作业时要兼顾整体和弱、优势群体的发展。教师应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针对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 可以把作业设计成自选式模式, 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 也可各种类型自由搭配, 做到因人而异, 各取所需。让学困生能独立完成作业, 尖子生有知识能力提升的空间, 使学生在自觉自愿、心情愉快地过程中完成作业, 形成能力。这种自选式的作业形式可设置三类题目: A类为基本题,作业以单一机械的基础练习为主, 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 B类是提高题, 这类作业主要从单一机械练习和综合多变练习中选一些中等难度的习题, 让学生能“跳一跳, 够得着”; C类是发展题, 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多样性。自选式作业的分层设计, 需要教师恰当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科学选择作业内容, 激发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
但要注意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要求教师关心并认真调查学生,找到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广泛收集题目并有针对性的出题。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通过这一系列作业的练习有效地巩固知识, 优等生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中等生有了奋斗的目标;学困生也可以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二)作业的布置内容体现实践性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 训练量大,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 作业的设计形式应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 与做、演、读、说、探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 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 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帮助理解并获得数学知识, 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中的理解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多样性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而且把完成数学作业变成愉快的活动,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感情。
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到增效、提质
(一)用数学的眼光去审题
个性化的作业改变传统标题,对作业进行华丽的粉饰和包装。如把过去的填空、选择、判断等标题换成“知识之窗”、“欢乐ABC”“真假美猴王”等,通过设置情境图,以使作业图文并茂,鲜艳华丽等。
鲜艳生动的场景图和可爱的卡通形象一下子扣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发了学生兴趣。但结果呢,由于过多的画面渲染,孩子竟一下子无所适从。作业中的情境创设设计,不仅要关注情境的趣味性,更要关注情境的简约性与导向性。
(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个性化作业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将作业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作业。可是,有多少孩子在按照自己的真正能力选择作业呢?由于缺少了对作业数量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很多积极性不高或自主性不强的孩子处于自流状态,作业反而表现出了懈怠和潦草应付的现象。笔者就曾做过几次自主性作业的尝试,检查时发现,各层次的学生往往都只做必选题,只做基本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自主性作业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元认知监控能力,如果盲目地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等同于放任自流,反而会走向消极,与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怎样才能扬长避短,让学生进入自主确定作业的境界呢?我想,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有自主的能力;其次应该诱发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需要;更应该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会自主的方法。
(三)学会独立完成
“合作型作业”打破了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完成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调动了积极性,同时还学会了交流、合作,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了发展,是一种值得倡导的作业方式。但合作型作业也有其特殊的原则,如果应用不当,盲目合作,反而弊大于利,弱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得不偿失。
总之,合理适量的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布置务必少而精,形式多样,高质、高效,富有启发性。轻负高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肯于刻苦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参考文献:
1、胡波. 浅谈减负增效背景下的作业设计[J]. 新课程(教研), 2010, (05) .
2、顾亚龙,曹维娜. 紧紧抓住“减负增效”之根[J]. 现代教学, 2009, (06) .
关键字:作业布置 轻负高质
【中图分类号】G620
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已成了学生们形影不离的“朋友”。学生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验方式,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得当,会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布置失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机械应敷,事倍功半。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科学作业布置。
一、作业的布置要保质保量。
所谓精选数学练习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课本和练习册中,精选练习题,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练习题,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
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练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
就“量”而言,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练习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二、个性化的作业落实减负
(一)作业的布置体现层次性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成绩中下学生认真听课但如果作业太难,中下生仍不会做,布置作业太易,优生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会使其有"吃不饱"的感觉。设计作业时要兼顾整体和弱、优势群体的发展。教师应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针对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 可以把作业设计成自选式模式, 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 也可各种类型自由搭配, 做到因人而异, 各取所需。让学困生能独立完成作业, 尖子生有知识能力提升的空间, 使学生在自觉自愿、心情愉快地过程中完成作业, 形成能力。这种自选式的作业形式可设置三类题目: A类为基本题,作业以单一机械的基础练习为主, 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 B类是提高题, 这类作业主要从单一机械练习和综合多变练习中选一些中等难度的习题, 让学生能“跳一跳, 够得着”; C类是发展题, 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多样性。自选式作业的分层设计, 需要教师恰当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科学选择作业内容, 激发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
但要注意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要求教师关心并认真调查学生,找到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广泛收集题目并有针对性的出题。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通过这一系列作业的练习有效地巩固知识, 优等生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中等生有了奋斗的目标;学困生也可以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二)作业的布置内容体现实践性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 训练量大,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 作业的设计形式应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 与做、演、读、说、探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 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 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帮助理解并获得数学知识, 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中的理解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多样性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而且把完成数学作业变成愉快的活动,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感情。
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到增效、提质
(一)用数学的眼光去审题
个性化的作业改变传统标题,对作业进行华丽的粉饰和包装。如把过去的填空、选择、判断等标题换成“知识之窗”、“欢乐ABC”“真假美猴王”等,通过设置情境图,以使作业图文并茂,鲜艳华丽等。
鲜艳生动的场景图和可爱的卡通形象一下子扣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发了学生兴趣。但结果呢,由于过多的画面渲染,孩子竟一下子无所适从。作业中的情境创设设计,不仅要关注情境的趣味性,更要关注情境的简约性与导向性。
(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个性化作业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将作业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作业。可是,有多少孩子在按照自己的真正能力选择作业呢?由于缺少了对作业数量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很多积极性不高或自主性不强的孩子处于自流状态,作业反而表现出了懈怠和潦草应付的现象。笔者就曾做过几次自主性作业的尝试,检查时发现,各层次的学生往往都只做必选题,只做基本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自主性作业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元认知监控能力,如果盲目地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等同于放任自流,反而会走向消极,与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怎样才能扬长避短,让学生进入自主确定作业的境界呢?我想,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有自主的能力;其次应该诱发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需要;更应该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会自主的方法。
(三)学会独立完成
“合作型作业”打破了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完成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调动了积极性,同时还学会了交流、合作,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了发展,是一种值得倡导的作业方式。但合作型作业也有其特殊的原则,如果应用不当,盲目合作,反而弊大于利,弱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得不偿失。
总之,合理适量的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布置务必少而精,形式多样,高质、高效,富有启发性。轻负高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肯于刻苦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参考文献:
1、胡波. 浅谈减负增效背景下的作业设计[J]. 新课程(教研), 2010, (05) .
2、顾亚龙,曹维娜. 紧紧抓住“减负增效”之根[J]. 现代教学, 2009,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