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心脏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历史发展rn瑞典临床学家Henschen在1899年首先描述。一些学者喜用运动员心脏征侯群(Athletic heart syndrome)。Henschen通过叩诊认为心脏增大是基于扩大和肥厚基础上的。Bramwell(1931)用心音图发现S1延长,在马拉松运动员可听到舒张期杂音。Keys等(1938)用x线透视发现运动员心搏有力。Reindell(1984)用x线,确认心脏增大,并称为调节性心脏增大。Becker等(1954)用ECG证实运动员存在节律及传导紊乱。Morganroth等(1975)用M型超声心动图发现力量项运动员多见左室向心性肥厚,耐力项运动员多见离心性肥厚。Dickhuth等(1983)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认耐力项运动员有心脏增大。Ector.H等(1984)用动态心电图发现窦缓(30~40次/分)。Milliken等(1988)应用MRI提出耐力项运动员左室数量增加的看法。Moroe等[1](1995)发现运动员中异常SAECG相对增高。
其他文献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指在无明显阻力及容量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心肌发生肥厚,临床表现为晕厥、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猝死。
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糖尿病患者罹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和心血管病发生率均在与日俱增,同样,糖尿病在冠脉成形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率也明显增加[1],其中的机理尚不明。高胰岛素
由左室收缩功能受损引起的慢性心衰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美国共有近五百万慢性心衰患者,而且每年增加40~70万新患者,每年用于心衰的直接支出为200~400亿美元[1]。在我国虽然缺乏详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代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的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为急性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导
期刊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能产生多种生物效应,如免疫刺激、调节机体的抗菌作用、蛋白激酶C的激活和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生长的基因表达的激活[1]。L
尽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取得了很大进步,并广泛开展了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但仍有许多冠心病患者未能获得有效治疗。为了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分子生物学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临床心血管病的重要发展原因,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各种因素和细胞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致病机制的中心
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1]首先报导一组因特异性室速(VT)导致猝死的患者,其体表心电图(ECG)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右胸导联ST段抬高的病征,而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其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