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追求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uangwu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联系生活、反映生活的基础学科。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语文课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逐步认知社会,感受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在语文课堂上成长起来。教师只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才会鲜活起来,动感十足。
  1 亲近文本,品析语言文字,发掘文章内涵,促进学生成长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对美的发掘。现在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经典美文。对小学生而言,感性多于理性,对于美的感受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文字。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从而达到体会文章内涵的目的,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的过程。
  例如,笔者上朱自清的《匆匆》一文,在轻柔舒缓的钢琴伴奏声中,以一段入情入境的朗诵感染着学生,开启学生美文欣赏的灵性,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让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独特的体验,体会作者笔法的精妙,并尝试感情朗读。通过这一环节情感的铺垫,引导学生发掘文章内涵,懂得珍惜时间,珍爱生命这一深刻道理便水到渠成。
  再如《钓鱼的启示》一文,让学生走近这对父子:“如果这个孩子换作是你,当父亲用严肃的神情命令你放掉那条得之不易的大鲈鱼时,你会怎么做?”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感情朗读父子的对话,捕捉父子二人的表情,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体会父亲这么做的深刻道理,从而在道德和利益之间做出选择。这是无痕的道德教育。通过对这篇课文内涵的发掘,不光使学生学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有力地指导着他们以后的成长轨迹。这就是语文课的魅力,让学生从课堂上认识了社会,形成了良好道德,终生受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对语言文字感受的能力,解读这些文字,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背后带给我们的启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 创设宽松环境,大胆交流感悟,培养深厚的语文根基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励。”魏书生也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语文最贴近生活,语文课是最好的说话课,要随时随地唤醒学生说话的欲望,激励鼓舞学生多说,说好,大胆交流感悟,从而培养深厚的语言功底。
  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民主的环境中学习。首先,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教会他们把话说完整再到具体,尽最大能力表达清楚,因为说话是为了让别人能听懂。刚开始可能由于胆怯、害羞等原因,站起来回答问题就一两个字。教师应降低难度,适时加以评价引导,让学生把话说完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这样一步一步,点滴积累,学生由简短的几个字,到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说几句话,甚至最后能说出一段话,他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演说家。
  例如学完老舍先生的《猫》一文,有老师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一位学生回答说:“老舍先生把这只猫写得太可爱了,我想老舍先生一定和这只猫有着亲密的接触,甚至把它当成自己的朋友,家里的一份子,就连在他的稿纸上捣乱也不生气,还说‘踩印了几朵小梅花’。尤其是刚满月的小猫,简直就是一个淘气包,像我弟弟,老舍先生是多么的喜欢这只猫呀!”你听,说得多好,他准确地把握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揣摩到了表达上的特点,并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样放手让学生有感而发,自主言说,真正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实,语文课就应该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只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首席。在大胆说,会说,说好的鼓励下,一定要锻炼学生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活跃起来,充满生命力。
  3 及时进行课堂小练笔,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哈罗德·泰勒指出:“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而随时动笔,记录想法与所思的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实践证明,写成文字的东西会产生无穷的力量,也加深了这种经验在人脑中的印象。笔者把这一点运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就要抓住这个契机,创设情境,适时插补,进行有效练笔。把课文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能力,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文字,在课堂这学习运用语言的主阵地得到扎实训练。
  例如学习《去年的树》一文,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学完本文,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学生一气呵成:“这只小鸟没有背信弃义,几经周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真是一只重情重义的鸟。我不禁想,鸟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呢?更应该讲诚信,重情义,对于朋友,我也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这段文字真实记录了这位学生内心的想法,看过之后笔者非常感动,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大的感化力量,这个孩子人性中将会多一种美德,他会不断走向完善。
  这就是小练笔的魅力!书面语言充分表达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们学有所得,丰富了精神世界。
  4 师生编排课本剧,再现课文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课本剧表演正是语文实践能力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尤其适合低中段学生。儿童是表演的天才,骨子里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生动表演,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生活化,丰富学生口语,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虽然有难度,可乐在其中。
  例如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一文,有的教师组织学生成立了编剧组,从台词,背景音乐的设计到动作、表情、神态的编排,都由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导,最后这个课本剧表演很成功。当哥哥坐在轮椅上和妹妹一起怀念已逝的母亲,配上哀怨悲伤的钢琴曲,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观众,孩子们入情入境地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以及兄妹俩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课文真是活化了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再现课文内容,情感的体验会更深一步。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表演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凸显了活力语文课的张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因此,在不断探索语文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不断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这种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笔者坚信,语文课堂经历这样的实践过程,必定会充满生命力,必定会迸发生命的火花!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回顾了语言测试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语言测试方法,我们会发现,人们在不同时期对语言能力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语言测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体系。本文着重阐述了Bachman的交际测试的理论,结合前人的理论实践及笔者的研究,笔者认为交际测试法将成为未来语言测试的主流。  【关键词】 语言测试 历史 现状 交际测试法  根据语言测试的四个主要方法,语言测试可被粗略分类为:①语法翻译测试法;
期刊
【摘 要】 高中的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是反思性教学。高中语文要通过反思性教学,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反思性教学  1 绪言  反思型教学是一种在当下高中教学阶段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教学手段,它又可以称之为是反思想教学或者反思
期刊
【摘 要】 面临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针对黑龙江省中职学校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积极探寻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着力于创新办学体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多元主体评价模式,以期通过新一轮课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校办企业 理实一体化 课程
期刊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的确,教师就是一片平凡的绿叶,平凡而无悔,平凡而无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着自己的人生,我们与学生一起分享着每一份喜怒哀乐,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在教与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快乐地成长。教书难,教好书更难;教学生难,教好学生更难。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课,爱上语
期刊
阳春三月,万物竟春,受生机勃勃气息的感染,真想在工作中更上一层楼,但受视野的局限,苦苦思索而不得法。恰逢其时,市教育局特意邀请浙江名师到广安献课,又组织了广安同行进行了市联教活动,我有幸观摩了他们的示范课,感慨颇多。  1 教学利器——现代教学技术  这次献课的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现代教学技术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技能,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则是其主体。为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中能如此广
期刊
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恰当、准确、规范的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思想交流的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能力为核心,并同时发展学生科学、艺
期刊
教育家眼里并没有差生。在当前全社会呼吁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准的形势下,“差生”——一个巨大的黑名被强行背在千千万万个无辜的职高生的身上。而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使我们制造着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未成年人的命运悲剧。对职高生的成功教育做出的贡献绝不亚于把那些学习的佼佼者送进清华北大。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新世纪,培养和提高中职高学生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我校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
期刊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鉴于上述的认识,小学生
期刊
设而不求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很有用的手段,采用设而不求的策略,往往能避免盲目推演而造成的无益的循环运算,从而达到准确、快速、简捷的解题效果。本文将对设而不求的常见类型加以归纳,以供借鉴与参考。  1 整体代入,设而不求  在解决某些涉及若干个量的求值问题时,要有目标意识,通过虚设的策略,整体转化的思想,绕开复杂的运算过程,可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例1:已知等比数列 {an}中,Sm=16 ,S2m
期刊
有人说语文教师是最难当的,这话不假。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很有个性,一堂好的语文课,肯定会熔铸进语文老师很多的汗水。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杂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才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但语文教学到底该从何处入手呢?众所周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因此,语文课堂“边角时间”的利用,可以从对学生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