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职业素养培育之纲 张立德树人之目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工院校育人的目标,就是要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突出立德树人、工匠精神,德技双修,为用人单位培养素养高、技能精的实用型人才。为此,技工院校要增强职业素养培育的使命感,围绕目标,正确面对职教现状,积极探索技工院校职业素养培育途径,加强基础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全方位、严细实,制定和落实科学系统的学生校本职业素养培育措施。
  关键词:使命感 教学体系 全方位 严细实 和鸣共振
  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制造大国向中国制造强国迈进的基础。技工院校如何立足实际,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摆在千千万万技工院校人面前的一道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难题。本文就技工院校如何有效达到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目标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新形势,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使命感


  宏观上,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相对缓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认可度不断提高,而且社会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渴求程度。但是由于多年来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转变,需求侧急需大量中高级技能人才,供给侧则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到了“饥荒”的程度,劳动者整体素质不能适应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
  微观上,从近年来社会和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看,除对求职者有职业能力要求外,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作为职业素养的根基,在选人、用人中的占比相当高,且呈上升趋势。
  因此,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实现学生个体成功这一现实目标,都要求通过系统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现在技工院校职业素养培育的诸多要素并不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从目前技工院校学生看,他们普遍文化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院校本身软硬件看,还没有形成完备系统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院校基础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教师职业素养、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第二课堂活动等等远不能满足职业素养培育目标实现的需要。要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对主要承担培养劳动大军任务的技工院校而言,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软硬件体系建设,提升培育质量,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责无旁贷。技工院校必须增强使命感,以强大的行动自觉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投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程。

二、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扎实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基础


  职业素养培育是技工院校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培育质量的因素和环节很多,需要精心规划,认真落实。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培养目标匹配的办学基础条件和完备的校本治理体系,是技工院校提高职业素养培育质量的保障,因此,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各种资源为依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不断创新发展,构建起符合技工院校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软硬件体系。
  在“硬件”建设方面,除了根据专业设置特色不断优化人员配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还要注重利用好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弥补特殊教学人才、经费、高端实训设施以及生产场景等的不足,满足新技术、新产品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特别是在遵循知行合一原则下,技工院校需要建设如“鲁班工坊”式的实训室,以特有的教学模块让学生在实训体验中树立“工匠精神”,培养“以终为始”的思维习惯和研究创新能力。
  “软件”建设须注重校本治理体系建设,要建立起明确的教育战略目标、措施、制度,方能统领全局,形成合力。“软件”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以生为本、德育为先、技能为重”的办学理念,创设 “积极向上,全员育人”的学校氛围,提高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时效性。软件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知行合一原则,坚持思想教育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原则。要制定具有院校特色的、详尽的职业素养培育实施方案,要将职业素养培育目标分解为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各个部门、每个人员工作的子目标,明确达到各个子目标的路径和具体措施。同时要构建全员全过程教育教学质量控制、考核、评价、反馈、激励等制度体系。这样才可统筹协调,调动激发技工院校各种资源要素,围绕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这一终极培养目标,高效协调运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夯实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的基础。

三、推行教育教学质量全过程管控,落实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目标实现机制


  技工院校各项制度的执行、各种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各项目标的达成,除加强顶层设计,对教育教学质量全过程适时有效地管控,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关键。在实践过程中,技工院校要在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目标细化分解的基础上,按时间节点,适时安排,加强督导。每个月都要有重点活动内容,每个内容都要有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评价、活动总结,包括树立活动标兵等,将教育落实在日常工作和具体活动中,通过教育过程的严格管控保证教育质量。
  另外,技工院校要加强探索并研究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激发学生自我内省的科学培养机制、评价机制。
  四、突出全方位严细实,达成各种要素和鸣共振
  职业素养培育是技工院校一项复杂艰巨的硬任务,是一定阶段内的一场持续攻击战,既要坚持战略目标,又要逐点突破,既要用足非常之力,又要坚守恒久之功,要突出全方位严细实,抓紧、抓好、落实各项具体任务,达成各种要素和鸣共振。
  1.突出核心價值观引领,树立理想信念之魂
  “脑袋指挥屁股”,思想决定行动,格局影响人生。技工院校立德树人,要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使师生在思想上不“缺钙”,共同强壮起来,把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融入新时代国家和民族大业中。要开展理想信念励志教育,培养学生坚强自信、珍爱生命、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可通过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中国革命历史教育、改革开放的国情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活动等途径进行。   2.创新德育教学方法,职业素养培育全方位渗透
  一是创新德育主渠道教学方式。对各年级分层开设的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等国家规划的德育课程,以及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专题教育、工匠精神、爱国教育、敬业教育、诚信教育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选修课,以专设教研室牵头,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性、学生文化基础和心理特点等进行专题研讨、规划设计,将课程内容打碎揉烂,适当增减,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学生中心、能力为本、工学结合原则,探索出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线的一系列专题教育课件,融一体化教学思想于教学过程中,用角色扮演、案例示范、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德育课教学,以改变传统教学刻板乏味的状况,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要挖掘其他课程中培育职业素养根基的元素和内涵,有机渗透职业素养根基培育内容,使各类课程与德育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例如体育课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团结友爱、机智灵敏等意志品质;语文课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实习实训课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讲安全、懂规则、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行为习惯。通过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3.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习惯、劳动习惯等。不同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相应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较长时间的不断体验固化才能形成。因此除了课堂、实习教学过程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培育,技工院校还要注重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为重点,创新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校园校舍的安全、整洁、绿化、美化,无声中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广泛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志愿服务等活动,利用各类仪式、典礼、纪念日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定期开展运动会、艺术节、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设置彰显学校特色的校训、校徽、校歌、校标、校报、板报、宣传栏、文化墙,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富有教育意义的精美橱窗等,開展征文、演讲、辩论、讲座、读书批阅、摘抄感悟箴言、撰写心得等健康活动,使师生养成勤奋读书、深入思考的好习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升职业素养内涵。
  4.注重风险防控,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安全保卫工作等纳入职业素养培育工作范畴,加强校园综合治理,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发生。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建立违法犯罪预警机制,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障碍和伤害事故的发生;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学生自治、自救、自护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与培训,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进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合好校园周边关系,保证学生身心不受伤害,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忻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日前,广东省技师学院携多项专利技能作品参加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学院近年来在职业培训、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这是一个集人才、智力、技术、项目和管理为一体的国家级、国际性的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在广东省人社厅厅长黄汉标、副厅长杨红山、葛国兴等的陪同下到广东省技师学院展区视察,并与学院院长夏
中职阶段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心理特点定型的青春期,这时候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剧烈变化,自我意识凸显,独立精神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但是,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成绩较差,综合素质不高,有的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班主任工作对于学生整个中职阶段的教育成败和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技师学院是培养高级工和预备技师的摇篮,“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技师学院重点教学内容,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笔者认为,要使工匠精神在技师学院“安营扎寨”,而不仅仅是“口号化、标签化”,技师学院应从六个方面入手培育工匠精神。一、将工匠精神融入办学理念  淄博市技师学院的校训是“厚德、明理、精业、尚能”,这里面蕴含着工匠精神的“德、理、业、能”四要素。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
编者按:温家宝总理今年7月在成都调研时强调:“重视发展民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这应该是我们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在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当中,民间投资已经超过50%;在工业企业当中,民营企业的数量、产值、资产总量和就业人数都超过了国有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民营企业对扩大就业、推动市场化进程和我国科技创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摘 要: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发挥语文的基础性学科作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服务产教融合,培养核心和职业素养。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职业素养 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是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在一段时间里,文化课被定位为“够用就行”,够用不够用却无法衡量,语文课程重要性被降低。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 城轨运营专业 过程化认证  “新型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参与教学,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传授技能,培养人才的模式。如何将新型学徒学习过程可视化,让学徒感受到学习过程中技能水平的积累与提升,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一、试点新型学徒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职业教育的公共意识缺失  新型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行业内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
当前,技工院校大力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一般编排在一体化课程之间开设,或者围绕一体化课程,并将其融入到具体的一体化课程中。这种插空补习式的教学安排,会使得任课老师感到自己是“跑龙套”的角色,对专业基础课的基础地位不予重视,课程的教学方式单一乏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改革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提升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应当引起技工院校高度重视。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涉及专业通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
在高邮中等专业学校的图文信息楼前坐落着一块景观石,景观石上的“人本·乐业”四个大字飘逸俊美,浓缩了“人本为先,乐业为天”办学理念的深刻内涵。    何谓“人本为先,乐业为天”?吴荣平校长向记者解释道:“人本为先”是指学校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乐业为天”是指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学生乐于学业、苦练技能、一专多长,未来就业有门、创业有路、出国有桥。  高邮中等专业学校始终秉持着这个辦学理
【编者按】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推动扩大2020年技工院校招生规模,提高招生质量。目前,许多家长和学生对就读技工院校未来发展不是很了解。为此,本期杂志选择了5位从技工院校里走出来的大国工匠,通过这些大国工匠的成长故事,使家长和学生增进对技工院校的了解,并积极选择技工院校就读,学习一技之长,走向辉煌人生。  从一名技校生到全国劳动模范,从独创高效
2010年6月12日,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联合发起的“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以下简称协作会)在杭州成立,西子湖畔由此埋下了一粒两创教育的种子。五载寒暑,厚积薄发。现如今,在国家助推新一轮创业创新热潮的集结号下,协作会作为探索和改革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行者,以其整合之优势,驱动着高职两创教育阔步前行。  正如协作会名誉会长、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晋峰所说:“协作会建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