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从名校毕业的普通人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mao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名校读书的孩子们大多数不算太快乐。
  心理问题太常见了,我身边有抑郁倾向在吃药的朋友就有四个。
  我有个搞数学奥赛的学妹,能上清华没有去,能上复旦的经院管院也没有去,选了数院。
  她也知道清华牌子更大,金融赚钱更多,但她就是喜欢数学。
  她和我说,相信数学里面必定有某种永恒的规律存在,而学数学这件事,让她感受到美。
  我听完就觉得太好了,按说这种人是应该热爱着学术一直走下去的,一直追逐梦想。
  结果她休学了一学期,原因是做不下数学题了。
  她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就算是搞数学,我发现比我有天赋的也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还不满足。我们有个学术特别优秀的博士生助教老说自己傻,可是那这么一比,我不就更傻了吗?”
  大二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个女孩跳楼了,我当时不知道原因,觉得很震惊,很惋惜,也很害怕。
  大四我上知乎,看到了一个她朋友后来写的回答:
  “她明明复旦英语测试一次得A,四级一考700分,接待过艾奥瓦州的教育部长。她不止一次跟我讲,没有朋友,因为不愿意装作兴致盎然的样子。专业课分数很高,但加公共课就变成倒数。然而在复旦,好像一个学生不野心勃勃就不正常似的。一个学生没有对未来的规划或是对自己的要求,她就是复旦的异类。”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不值得啊,这都不算事。
  但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她。

  毕业时我们总要祝彼此前程似锦,但我还想再加一句:愿你在平凡处也获得喜乐安定。

2


  太辛苦了,因为就算毕业了也不大能快乐得起来,就连赢也很难幸免。
  我有个本科和研究生一直拿国奖的学长,真的是那种不怎么学都能考好的人。
  毕业以后去了游戏公司当内容运营,头一年工资一万,今年去了别的公司一万五,女朋友觉得和他在一起看不到未来,和一个家里条件稍好一点的男生在一起了。
  一周前我们一起吃夜宵,我为了写毕业晚会的稿子采访他,我问:“你觉得复旦塑造你了什么?”
  他没回答我,他说:“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是复旦的。”
  有些人想到毕业的生活已经提前焦虑了,我有个学弟,微信签名是“追上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就问他,谁对你有厚望了啊。
  他说他们家里就出了他这么一个大学生,他妈他爸特别为他骄傲,觉得他毕业了就能在上海大展宏图。
  说到这儿他又苦笑了一下,他说你知道吗,我们这个工科专业,毕业平均起薪6500,别说买房子了,我怕是连自己都养不起。

3


  名校里的分野真是很明显,塔尖上的就那么几个,几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失败者却遍地都是。
  学习好的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
  艺术特长生觉得自己绩点不行,怕受人歧视。
  那个人缘很好的学生会主席的人生危机直到毕业才来,女友想安定了,他发现自己家里的所有积蓄,甚至都付不起一套房子。
  多遗憾,年少的时候你觉得一切都在自己手上,觉得抓到了录取通知书就拥有了一切闪亮的未来。
  好不容易进入了梦想的学府,還没飞起来就啪地落地了。
  发现自己原来这么普通,这么弱小。
  你想,我怎么就不特别了呢?

4


  可是谁又告诉我们,我们就是最特别的那一个呢?是最有天赋、最聪明、最容易获得幸福的那一个呢?
  我曾经以为我也很特别,我觉得我考上复旦太不容易了,全省文科第47名,千万个考生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可是你知道,复旦的在校本科生有多少吗?13361人。交大是16221人。只按照高考分数这个粗浅的标准,我和三万人都是一样的,前面还有清华北大加起来的两万五千人。
  但我又想,我是小县城学霸啊,和北京上海的考生不一样,我是真的一张卷子一张卷子做出来,才到现在的。
  出于表达自己的心理我写了《上了985、211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
  我想你们都不痛苦,只有我痛苦。结果那篇稿子300万阅读量,发出去以后很多人来加我微信,说“你怎么想得和我一样啊”。
  你看我就连痛苦也不特别了。
  当时也有一些压力,我就不做了,那时候没回头,觉得不就三百万阅读吗,我是很特别的人,随手写一写肯定还行的。
  大二的我还没看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不知道里面有个法国上尉一辈子就写出了一部《马赛曲》的故事,人吧,星星砸脑袋上的这种机会只能撞上一回,多了就没有了。
  后来我再也没写出过那么红的稿子。
  我觉得我大学经历够特别了,当过网红创过业,最酷的是我本来有个可以月入几万的机会,我放弃了,我是个有新闻理想的人。
  我去面南方报业,没有要我。
  给顶级杂志投了三封简历,千字作文情深意切,结果也觉得我不行。
  后来兜兜转转还是新媒体收留了我,谈offer的时候HR给我开了一万工资,拿北京税后工资一除,7400,我当时相中一个单间要4000,我说姐姐一万二可以吗?
  申报了两天,HR小姐姐温柔且坚定地告诉我:
  “不行。”
  成长一定是伴随着失落的。
  不怕大家笑话,我十岁看完《哈利·波特》,真的一直在等来自霍格沃滋的猫头鹰。结果等到13岁也没来,我才知道,原来我是没有魔法的。   我就觉得,哦,那我也是个普通人。

5


  可是太奇怪了,认识到且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不会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以后,我反而就快乐了。
  或者说,我突然觉得大家上名校、上大学的意义,可能不是在名校里继续优秀呼风唤雨,而是就在名校里(以后到社会上)受挫打滚,然后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
  这不是说我觉得我这样就可以了,能够安心地混吃等死,也不是说什么放弃梦想甘心平庸,我觉得是终于认清了自己和世界。
  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也很值得,就好比一条小鱼终于从河流游到大海,然后它看到鲸鱼,看到水母,觉得自己如此渺小,惶惶不可终日。
  可是它忘了,至少此刻它置身海洋。
  而且认清了自己也很普通以后,我反而更加被燃起了斗志。
  从“没希望了,作为一个过去的天之骄子居然堕落到这种程度”转换为:“虽然我现在普通,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个是从特别高的地方pia叽摔下来,一个是低到尘埃里再开出花,不再给自己加那么多苦大仇深的戏后,我突然就释然了。
  最重要的是,我终于变成了一直向上走,不再想那么多的“我本应该了”。

6


  考上好大学和人生比起来,也好像小鱼和海洋。
  高中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考上好大学就有了一切”。
  现在即将从所谓的top3毕业的我,要特别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这真的就是句善意的谎言。
  考上好学校也许前途会顺利一点点,但它和必然的幸福没有一丁点关系。
  人生太大了,我们有那么多的问题要解决,和毕业以后的挑战比起来,“我曾经很优秀”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要面对生存的挑战,面对社会的难题,面对你自己存在的疑问“我是谁去哪要干什么”;
  面对为人父母的的难题思考,如何去塑造新的生命;你也要面对亲人的离别,好友的四散。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马不停蹄地在奔向你,过两年你就会察觉——年轻也不是永恒的。
  我们早晚要衰老,然后某一天死亡。
  真的到那一天来临,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必然会有所审问——到底什么才是人生?
  如果相信着所有问题的钥匙都藏在语数外政史地的课本里,相信着“学好数理化,考入前三甲”,就能顺利地逃避掉一切人生疑问的话。
  那人生未免也简单得太过荒谬了。
  它那么宏大,那么美,问题与解开谜题的喜悦一同到来,我们都像是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
  又怎么能不负责任地说,考上好大学就一定幸福呢?

7


  但是我知道认定自己是个没有主角光环的人也很难。
  这太难了。
  难到很多人要和这样漫长的错觉战斗一生。
  就像吴呈杰不理解付云皓。
  一直都很顺利的天才记者,不理解为什么奥数金牌得主要去当二本教师。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还没有被挫败过。
  他不知道很多时候人生就是有心向往之却不能够的时刻。不是不往高处走,只是真的走不動了,触碰到了那块天花板。
  他不知道天赋就是天赋,差距就是差距,机遇就是机遇,挫败就是挫败。
  但同样地,接受也是真的接受。
  就像付云皓说:
  “在大学的象牙塔之外,有广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人去身体力行。若你头顶光环,身处高塔,或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只有脚落实处,做好每件事,才能积少成多,为社会真正贡献你的力量。”
  “2003年与我同行的五位队友,有两位还在数学的大海中遨游,另外三位则投身了金融行业,这点我在采访时有提到。他们每个人都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我也没有。”
  我也没有。
  我很喜欢写东西,想拿写作当职业,但写作这件事情就更看天分。我当初停更蛮痛苦的,讨厌自己见识浅薄,觉得就算是写作,我也和别人有那么大的差距。
  先是因为差距而痛苦,慢慢地就接受了差距。
  我想创作的美呢,就好像天上的月亮,有的人已经离得很近了,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的人虽然起步和我差不多,岁数也一样,但是就是比我爬得快。
  我知道我没有那么好的天分,我也知道我可能一辈子都够不着月亮。但我也会一直往上攀,一直往上攀,就算够不到,我也能留在我能达到的,离月亮最近的地方。
  B站有个up主叫猪队友小Y,他在一期视频里说过一段话特别好:
  “我知道失败者的故事也许很难引起大家的共鸣,相比如失败者那些可笑可悲的经历,大家更愿意看到成功者们热血励志的奋斗史。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野百合也有春天,失败者也有荣耀。纵使不能光芒万丈,也要倒在追梦的路上。”
  这样想起来那句很老的诗句真是让人落泪:“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现在很难,但真的没关系。
  毕业时我们总要祝彼此前程似锦,但我还想再加一句——愿你在平凡处也获得喜乐安定。
  人生很长,祝你我好运。
其他文献
地理教材的微观分析是指对教材中教学单元(一章或一节)的分析,主要包括教材的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教材的双层系统分析。  一、微观层面的地理新教材分析  1.教材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1)结构分析。即将教材章节划分为若干教学知识点的过程,为教学进程的合理安排(如明确教材内容中地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点的数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的详略等)提供依据。首先,在分析教材教学因子基础上,用知识结构图或框架图形
当地时间7月23日,法庭上的詹姆斯·霍姆斯神情迷离,一言不发,染成橘红色的头发乱蓬蓬。科罗拉多州阿拉帕霍县法院法官宣读霍姆斯面临一级谋杀指控的可能性时,他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正式宣判将在下周一公布。  这是霍姆斯在7月20日奥罗拉影院制造血案被捕后第一次公开亮相。部分受害者家属参加了庭审,紧盯着庭上的霍姆斯看,而后者只是瞅着地板,有时候几乎闭上眼睛。光凭这场听证会,还无法判断其精神状况,也无从得知
【摘 要】索引,最基本的解释是“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在当下信息海量、读者需求多样的背景下,我们认真思考如何“用好权威性、强化实用性、提升服务性”,寻找“索引”这条路径,针对读者认知和工作生活的现实需求,突出实用政策法规的整理归纳,横向求广度、纵向求深度,以事释理、以事找据、以事寻路,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细致、更快速的阅读服务。  【关键词】《
【摘要】本文从分析“天津大学股票投资事件”的起因入手,揭示出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投资与筹资的风险及其成因,从中探索当前环境下高校防范投资与筹资风险的有效途径。  2006年11月21日,天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罢免了天津大学原校长单平第十届全国人代会代表的职务。原因在于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单平等人擅自与深圳某公司签订协议,将1亿元资金委托于该公司,在股票二级市场进行运作。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州日报》在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期间涉及广州城市形象构建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广州日报》对广州城市形象的构建虽然呈现出广州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勤政、廉洁、高效的形象,呈现出良好的市民风貌,以及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特点,却未能体现城市人文气息和自然环境、城市的国际化程度等方面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亚运会 广州 城市形象 内容分析     一、选题背景  2010年11月12日至
下午第三节课,是生物复习课。课前欢快的音乐响过,我闲着无聊,便伸长了脖子,左看右看,没有搜寻到年轻的生物老师董老师的身影,便狡黠一笑,心想:太好了,老师不在,反正没事干,正好看看杂志。天助我也,我的书桌里正好有本《演讲与口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
“穷则思变”出自《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變化,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对于考生来讲,主观性试题始终是一个令他们头疼的问题。从每年高考主观性试题答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考生的得分徘徊在及格线上下,取得良好、优秀成绩的只是凤毛麟角。题目做了一大堆,但实际上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因此,必须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利用好典型题例,进行适当的
少时在西北高原,野蛮生长,读了点书后,在帝都飘流近二十载,后又泛游楚地,长江边听涛。平生三心二意,经常雾里看花,试图搞懂眼前纷杂世界,不易。罢了,如今只顾看春花秋月,似懂了“拈花一笑”大意。  现在,要想起十来岁时对异性迷迷糊糊的幻想,着实不容易。朝三暮四地被许多一晃而过的身形和容貌吸引,但这些形象却仿佛一些时光之风里的花草和露珠,轻而易举地就被吹散了。由此说来,在引发具体痛感的暗恋之前,那些懵懂
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谓细微末节,但板书的作用却不能小觑。板书并不是随随便便在黑板上涂写,而是应该像一瓶浓缩液,是一门高度浓缩的“提炼”艺术。它应是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能展示文章的思路,能突出文章的重难点。借用它,学生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快速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同时,优秀的板书设计应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对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板书设计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在实
【摘 要】“80后”一词开始用于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后来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涵盖了整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8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后,如今悄然步入而立之年,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本文就媒体中“80后”怀旧现象做了简单介绍,并对此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怀旧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80后” 怀旧 游戏  一、“80后”怀旧现象  “后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