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莲:用大美国学浸润童心

来源 :青年时代·千校万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371236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中国,学习英语的热潮一波胜似一波,许多小学生张嘴Yes,闭嘴No,英语成绩提高了,英语氛围浓了。与此同时,学生娇气的多了,礼让的少了;熟悉Christmas的多了,知道端午节的少了;知道蜘蛛侠变形金刚的多了,懂得孔子孟子老子的少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徐莲时时问自己:小学英语教学除了教学生英语外,还应该教些什么?
  “Teacher”与“天地君亲师位”
  时间回溯到1998年的某个早晨。
  8岁的徐莲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到客厅,看见早餐摆在桌上,蓬头垢面的她顾不上洗漱,把手伸向饭桌,打算先抓几颗花生填填肚子。手还没有挨到菜碟,“啪”地一声,外婆手中的筷子敲在了她的手上,紧接着是严厉的批评:“女孩子家,要懂规矩!”
  紧接着,外婆开始喋喋不休地唠叨开来:“坐下去的时候,凳子不要发出声响,双脚要并拢,双手放在两腿之上;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拿筷子的手要将小手指微微翘起,夹菜时不要在碟子里随意乱翻;一盘菜夹了一筷子后不要马上夹第二筷子;饭食一定要等递到嘴边才张开嘴,送到嘴里后再小口小口地咀嚼;吃饭的时候不能露出牙齿,更不能发出声响……”
  外婆幼时是封建地主家的小姐,家教严厉,从小接受的是《女论语》“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等女德教育,直到今天,虽然已80高龄了,外婆的一言一行仍然几十年如一日,永远那么大方、端庄、得体。从小,外婆就经常对徐莲进行耳提面命的“训诫”,将古圣先贤的教诲和许多礼仪规范强行灌输给她:不许惹事生非,不许打架闹事,不许大声谈笑,不许不认真读书;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裙子的长度要过膝……16年后的今天,儿时发生过无数次的一幕幕,在徐莲的脑海里仍清晰如昨。外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的教诲,就像一粒粒种子,悄然种在她的心中,随着流年日深,生根发芽,花开心田。
  2013年9月,徐莲大学毕业后,到汪家寨镇中心校做了一位老师。到学校后,与许多学生接触后,徐莲感觉,现在的孩子智商虽然越来越高,情商却未见明显提升。于是,她萌生了给孩子们精神“补钙”,在英语教学中把外婆教给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给孩子们的念头。
  三年级一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太,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外地,很小就成了孤儿,由年迈的外公外婆收养。由于出生于特殊的家庭,小太的性格孤僻而叛逆,上课时不是走神发愣就是和老师作对,有一搭没一搭地大声插嘴、顶撞老师,逗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扰乱了课堂纪律,老师怎么批评教育也不起作用。徐莲经过一番思考斟酌后,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给三(1)班上的第一节课上,徐莲教孩子们学习“teacher”这个单词,并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农村都有一间房子,叫做堂屋,堂屋里面有一块长方形的牌子,上面写了什么呀?老师也不知道。同学们都回家看一下,明天来告诉老师。”第二天上课时,徐莲特别点小太起来回答问题,小太回答:“那块牌子上写的是‘天地君亲师’五个字,就是香火嘛,我外公家就有。”徐莲问小太知不知道这五个字是什么意思?小太一句“是迷信”的话把同学们逗得笑声不断,徐莲将小太表扬了一番,给孩子们讲解天地君亲师的含义。
  徐莲告诉孩子们:在中国,人们供奉和祭祀的对象有“天地君亲师”牌位,这种牌位或放于家族祠堂之上,或供于家庭堂屋之中,也有写在红纸上贴在墙上的,每到过节的时候,人们就要对之焚香祭拜,因而“天地君亲师”牌位也俗称“香火”。
  “天地君亲师”牌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包含了忠孝仁义礼智信廉耻等价值观,其铸成了中华民族“天地君亲师”这一文化体系,突出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规范,已渗透在中华民族家教家传的言行举止中,几千年来深受中国人所尊崇。之所以每到过节的时候,人们都要焚香祭拜,是因为焚香祭拜的行为寄托了人们对天
  地的敬畏之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对先祖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体现了中国人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国爱家、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不是宗教行为,更不是封建迷信。
  而老师之所以能名列牌位受人们尊崇,是因为父母给了我们肉体,而老师却给了我们知识和思想,使我们“知诗书,达事理,进而闯五洲,通六艺”(即“双亲付之吾以物,吾师教之吾以神”)。老师是我们成长的领路人,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我们会有近二十年的光阴在校园度过。这二十年,一个个老师薪火接力,为把我们从一个牙牙学语的蒙童培养成人格完善、知识丰富的有用之才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因此,我们要感恩老师。而要感恩老师,就要尊重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不顶撞老师,课堂上不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用不断进步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因此中国向来“师”、“父”并用,尊重老师,是孝道的延伸。徐莲还给同学们讲述了子贡守墓、程门立雪、毛主席向老师敬酒、朱德给老师让座、周恩来不忘师恩等古今伟人感恩老师的故事。
  讲完之后徐莲对全班同学提出了几点要求:见到老师可以不举手行少先队礼,但是一定要90度鞠躬,头朝下,并说“老师好”;上课迟到可以不喊报告但是一定要走到讲台旁边对老师90度鞠躬;从教师办公室出去时一定要对老师90度鞠躬。这节课,得到老师肯定的小太听得很认真,整节课下来没有插过一次嘴。让徐莲欣慰的是,三(1)班的同学,包括最桀骜不驯的小太在内,从那天以后一直严格遵守这几条要求。学校里好多老师都说,三(1)班的学生比以前乖多了,老师上起课来轻松多了。
  徐莲知道,给一群八九岁的孩子讲国学,他们不一定听得懂,但时时讲天天讲,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润物细无声,他们一定会慢慢理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著名作家余秋雨就说过:“在孩子们还不能对国学经典充分理解的时候,就把经典教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更是直接指出: “如果孩子生下来第三天才开始教育,那你就晚了两天。”   “LOVE”与“仁者爱人”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徐莲面带微笑,心情愉悦地来到学校,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这天,是三(3)班的英语课。
  徐莲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封信,打开一看,是一封匿名“情书”,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徐老师,我爱你,我将来一定要来娶你。”
  看完这封“情书”,徐莲忍俊不禁,快乐地笑了。参加工作才一年的徐莲不仅课堂上能把英语课上得生动活泼,课后还常常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本身就是一个“90后”“大孩子”的她深谙儿童心理,用最贴近孩子的方式和他们交往,也因此,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位大姐姐,对她产生很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经常用不同的方式向她表达他们对她的喜爱。三(1)班的小强,因为听其他孩子传言厕所里有蛇,担心徐老师害怕,下课后跑来邀请徐莲“一起上厕所”,说是要“保护徐老师”。
  开始上课后,徐莲拿出这封“情书”念给大家听,一群孩子笑得前俯后仰,乐不可吱。待孩子们笑够后,徐莲又开始了她因势利导的教学:“老师今天很高兴,收到了一封不知名的小朋友给我的信,说他很爱老师。虽然我不知道这位同学是谁,老师还是要说,谢谢你的信任,老师也很爱你,爱你们所有同学。”
  徐莲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英语单词“LOVE”和汉字“仁爱”:“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爱’的英语单词‘Love’和汉语的‘仁爱’。Love,由四个英语字母组成,L代表Listen(倾听),它告诉我们,爱就是要倾听对方的需求,并给予自己最大的协助。O代表only(唯一),它告诉我们:爱,必须是百分百地纯正的,对自己所做出的承诺必须说到做到。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是展现我们的尊重,表达体贴,真诚地鼓励,悦耳地赞美,尊重他人的选择。E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地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与错误,并帮助他改正。而仁爱,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发生的。‘仁’字从拆字意义上理解是‘两个人’或‘人与人’。两个人相处,人与人之间,最佳的境界是什么?当然是相爱,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爱爸爸妈妈,哥哥爱弟弟,弟弟爱哥哥,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老师爱同学们,同学们爱老师,大家和和睦睦,亲亲热热,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这,就是咱们中国所说的‘仁者爱人’。”
  徐莲继续对“仁爱”进行阐释:“父母对子女的爱叫做‘关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叫做‘孝顺’,哥哥对弟弟的爱叫做‘善待’,弟弟对哥哥的爱叫做‘尊敬’;丈夫对妻子的爱叫做‘恩义’,妻子对丈夫的爱叫做‘听从’;长辈对晚辈的爱叫做‘慈祥’,晚辈对长辈的爱叫做‘听话’……这,就是《礼记-礼运》中所说的‘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作为孩子,爱的第一表现,首先是要感恩父母。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从呱呱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给了我们博大无私的爱。我们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牵着父亲的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满满的幸福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母之爱山高水长,我们感激不尽。感恩父母,并不是要我们为父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理解父母关爱之心,孝敬父母,感激父母的付出。每天早上,当爸爸给我们挤牙膏时,我们要懂得说‘谢谢’;当妈妈给我们炒了一道小菜时,我们要学会说‘味道真不错’;在发生紧急事情时,如果妈妈紧张,我们要学会安慰她不要着急;当爸爸妈妈上班劳累时,我们要劝劝他们多休息,别累坏了。此外,我们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把自己的卧室整理干净,顺手把垃圾带下楼倒掉等等,虽然都是些小事,却会让父母感到欣慰。”
  这天,徐莲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回家后用英语和汉语给爸爸妈妈说一声“我爱你”。第二天,孩子们来到学校,围在徐莲的身边,叽叽喳喳地告诉她他们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后爸爸妈妈的反应:“我爸爸摸了一下我的头。”“我妈妈愣了。”“我妈妈说我懂事了。“我妈妈哭了。”……
  徐莲认为,“爱”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缺少而又举足轻重的元素。对于学生,我们不但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被爱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只有在“爱”与“被爱”的双重环境下,我们的下一代才可能健康地成长起来。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爱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English”与“国学之美”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国学之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与英语相比,汉语所表达的意境更加开阔。一方面,一个字可以有多种的意思;另一方面,同一个意思能用不同的字词来表达。比如形容一个人长得好看,汉语就可以用美丽、漂亮、端庄、优雅、妩媚、柔美、婉丽、清新、天生丽质、如花似玉、娇婉、气质非凡、秀而不媚、明艳动人、天生尤物、美若天仙、风华绝代、秀色可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词。而在英语里,我们经常用到的词语也不过beautiful、attractive、lovely等区区几个。”徐莲说。所以,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习惯了汉语丰富多样、意境深远的语言表达美,即使是像她这样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英语学习之人,仍会觉得英语有浅俗之感。
  关于“English”的浅俗和“国学之美”,徐莲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前段时间,她在上网时,看到有人用多种文体对一首英语诗进行了翻译。
  英语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这首诗,如果用英语来理解,是很平淡的。而相同的意思用汉语来表述却让人大开眼界。
  普通版翻译:“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你说你喜欢风,但清风扑面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我害怕你对我也是如此之爱。”
  文艺版翻译:“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诗经版翻译:“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离骚版翻译:“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君乐风兮栏帐起,君乐吾兮吾心噬。”
  五言诗版翻译:“恋雨偏打伞,爱阳却遮凉。\风来掩窗扉,叶公惊龙王。\片言只语短,相思缱倦长。\郎君说爱我,不敢细思量。”
  七言绝句版翻译:“恋雨却怕绣衣湿,喜日偏向树下倚。\欲风总把绮窗关,叫奴如何心付伊。”
  七律版翻译:“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夏日微醺正可人,却傍佳木趁荫凉\霜风清和更初霁,轻蹙蛾眉锁朱窗\怜卿一片相思意,犹恐流年拆鸳鸯。”
  ……
  这些翻译,字字彰显了国学之美,汉语之美。看到这些翻译,徐莲大赞“有才”的同时,也感叹:不知道这世界上是否还有第二种语言能像汉语这样,产生出如此极具美感的文字来。“事实上,英语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因此,当我们不假思索地跟随者众人疯狂地学习英语、韩语、日语等外来语种的时候,其实应该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欣赏一下我们自己的文化,静下心来品味一下国学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感动。”徐莲说。而她,则希望自己在教给孩子们英语这种“工具”的同时,能成为带领孩子们感受国学之美的“引路人”,让国学与英语并肩前行。
  “Tool”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2014年10月16日下午,又到了汪家寨镇中心校少年宫开展活动的时间。徐莲负责的国学课准时开课。教室里,来自不同年级的孩子在徐莲的带领下,摇头晃脑地诵读《弟子规》,琅琅的读书声让教室外的同学深受感染,趴在窗外探头探脑往里看。待孩子们读罢,徐莲就一字一句给他们解释:“首孝悌、次谨信”的意思是说,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语行为都要小心谨慎,讲求信用……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明确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汪家寨镇中心校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少年宫活动中推行国学教育,在不占用上正课的时间的前提下,每星期开展四次国学经典诵读。校领导知道徐莲对国学有一定的研究后,交给她一项任务:除了负责班级的英语教学外,担任少年宫经典诵读班的辅导老师。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显示了诵读的重要性。在徐莲看来,在小学的低段,读和背的时间应该比理解的时间多,这符合低龄儿童的认知规律,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慢慢懂;在小学的高段,读的时间可以减少,理解、感悟的时间应该加强。上国学课的老师也不必字字求解,而不妨像《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有会意,就是有所理解、感悟,如果还能将道理与生活相结合,那就更好了。”徐莲说。
  徐莲认为,《弟子规》、《论语》等经典比一些课文更有背诵价值,尽管孩子们现在不理解,但以后可以慢慢反刍,这个年龄背下的东西和以后背下的东西相比,记忆要深刻得多。因此,在诵读班,徐莲充分运用各种手段,通过范读、引读、比读、配乐读、轮流读、边想像边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尽情地读,在读中领略大自然万物生灵的神奇与壮观,在读中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经典国学的美妙意境,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在读中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在读中感受经典国学所描写的亲情、友情、兄弟情、家国情……
  每次看着孩子们摇头晃脑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中华经典时,徐莲总是特别开心。她认为,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经典国学,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利的。
  徐莲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国学能够使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儿童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学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养。三(1)的小太因为出身于特殊家庭,性格很叛逆,经常和外公外婆顶嘴。经常诵读《弟子规》后,他逐渐改正了自己的这个小毛病,他告诉徐老师:因为《弟子规》让他懂得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更何况,这是外公外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留下的故事千千万万。除了在少年宫经典诵读班上教孩子们学国学,徐莲还经常利用课前的三两分钟,用简短的英语加上丰富的态势语,给孩子们讲述国学中的经典故事:孔融让梨、东郭先生、守株待兔……这些故事,在教材中、互联网、幼儿英语都可以找到,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英语听力能力,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国学教学开启了另外一种模式,使他们成长为“讲流利英语,塑圣人美德”的新型阳光少年。
  梁启超曾说过:“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而尊重爱护本国文化,必须从小学生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徐莲认为,现在和未来,自己要做的,就是让国学与英语在并肩前行中,当好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播种人”,让孩子们既能掌握英语这门Tool(工具),又能通过学习经典国学,“把这些经典嵌在脑子里”,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其他文献
一     即使在深夜三点  眼睛还明晰得好像没有近视  城市刚刚尘埃落定  靜得好像在等待一根针的坠落  二  孤单就是依稀记得温暖时滑落的哀愁  好似土豆泥一样软的柔情  在整个房间蔓延开来  散落在不眠的夜里  三  此时  过去仿佛千百年的回头  那时我是书香一阁  贪吃地恋上农夫家的果子  酸酸甜甜  凄楚甘凉  咬一口  溢出浸心的汁  时而甜蜜了心房  时而又苦涩了双眸  四  高原
期刊
睡醒了  我们就进去  吃饱了  我们在里面  困了  上面有床  饿了  里面觅食  寻自己倾心的喜  卸自己甘心的怒  還自己满足的哀  找自己痴迷的乐  让自己认了祖宗  给子孙立了墓碑  没有来路和归宿  结婚生子两不误  掉网如缺氧  断电如丢魂  丢了手机  如丧偶  风花雪月  随心所欲  缔造自己的专属王国  做自己的上帝  光着身子度日  敞着灵魂独居
期刊
在教学生涯中,我们通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的学生反应特别敏捷;有的学生反应好像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有时候老师说到前面去了,他还在想之前的问题;有的学生好像对错别字特别敏感,比如有的同学发音错误或者是写错了字,他不说出来那是非常的不舒服,一定要说了才高兴。  其实,同样的现象在生活中用心的观察也会发现。这是因为我们从外界接受到的信息经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通常称为外感官),传入大脑
期刊
夜晚  是黑色的鸟  静静地驱散了  阳光与热  它的羽翼镶嵌宝石  挂满绸丝  它的喙齿啄下云彩  赠人以梦  它轻轻地  从每个跳动的心脏上  扯下回忆的薄膜  让爱随着星星流淌  直到黎明初生  风语者  我能听见  风在呼唤  它不问我的名字  只是亲昵地  用无形  却有触感的长袖  轻抚我的脸  怂恿着我  纵容着我  飞上天空  去某个想去的地方  于是  我想  我想  寿命将尽时
期刊
秋夜  绵绵幽幽夜,轻轻素素风。  邻舍稚子笑,窗下行人空。  河道氤氲起,浅浅老钓翁。  茫茫江河水,裹愁向江东。  今晨上班  朝日不出云,禾豆两岸平。  霞橫三千里,惊了沙鸥鸣。  路人匆匆起,江岸促促行。  几人肯登高,一抒山河情。  昨 夜  灯下花重影,江上梵音高。  春色沾满园,小月出树梢。  昨夜散步有感  枯亭影对半,月在风后高,  江曲三千里,一舟任波涛。  登峨眉山感怀·其一
期刊
我曾在十年前到过九溪,印象中的那个村落,石头的房子,石头的墙,石头的路面,石头的巷子……那是一片灰白图案的石头世界,透出六百年岁月的沧桑,厚重淳朴。  然而,十年后的2014年9月的这天,再度漫步在九溪的深巷、古街,我却发现,那些不知何时新建的贴着瓷砖的混凝土砖房、小洋楼混迹于石头房之间,一些新铺的水泥路也取代了原先的石头路,这种不协调让人对九溪历史遗存的未来深感担忧:经历了六百年风雨的屯堡,它们
期刊
疾风骤雨  那天的狂飙吹折了未放的花蕾,那日的暴雨打碎了心境的闲逸。  闪电雷鸣的怒吼,让你在惶恐中瑟瑟发抖、战战兢兢不知所以。  你裸露的双臀伤痕累累,撕心裂肺的惨叫如利剑穿破我的胸壁。  我听见窗外的冷风都在悲啼,却道鞭子是轻轻放下而高高举起。  餐桌上你从此不敢吭气、默默无语,房间里你蜷缩在黑暗里饮泣。  我再看不到你绽放灿烂的笑容,我再听不见你飘出清脆的笑语……  何处安居  你从异乡漂泊
期刊
从大漠到草原,从戈壁到高山,1500公里的旅途,跨越两个省份。一辆吉普车,三个人的自驾之旅。  相对于“旅游”,我更喜欢“旅行”这个词。“旅行”不似“旅游”,浮于表面,走馬观花,更多的是深入挖掘旅途中的美好,这也是我们选择自驾游的原因。旅行,往往由各种惊喜与意外组成。在旅程的前一天,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北部,江浙沪的各大机场陆陆续续取消了航班。我们一行三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抵达了禄口国际机场,不时关注着
期刊
天色已晚,雨还在下,泡上一杯淡淡的清茶,我独自一个人慵懒地陷在柔软的沙发里,赏窗前的竹影摇曳,听窗外的雨声滴答,看杯中的水雾氤氲,忆曾经的往事如烟……  杯中的茶葉一片片绽放,浮动,坠落,轻盈如飘落凡尘的仙子;水雾袅袅地升起,飘逸似一个朦胧的轻梦。这时想起唐代大诗人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的诗句,顿觉趣味盎然,形象生动!我虽不是诗客僧家
期刊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欢在孩子睡觉前给孩子讲故事。但专家表示,讲睡前故事看似很简单,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孙怡表示,常听睡前故事的孩子会更活泼、开朗,更愿意和别人沟通、交流,增加彼此的信任,而且处事能力也会比较强,长大了常常能成为社交高手。  一说到讲故事,很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妈妈(或爸爸)和孩子一起斜靠在枕头上,手里拿着一本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