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阅读现状及能力培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微信疯传的《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还真让不少人紧张出不少冷汗。“现在你的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些似乎耸人听闻的话,尽管也遭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却是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等人的真实想法,并且高考实施的可能性极大。由此可知,阅读将成为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
  为什么今天会把阅读放到这样的高度上来要求我们的学生呢?
  众所周知,阅读是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出现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阅读与人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时至今日,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一种十分普遍的活动,从事智力劳动的人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诚然它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谓阅读?阅读就是从信息符合中获取意义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是获取信息、占有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开发人类智力潜能的有力工具,是拓宽思维空间、培育远见卓识的有效途径,是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的良师益友。这种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不仅需要各种智力因素,比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的积极参与,而且各种非智力因素,比如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在阅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学习语文的角度来说,阅读是天生重要的,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学习,因为阅读是我们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接触了那些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和各种文体的典范之作,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获取了生活之中的大量语文信息。不会阅读的人,难以很好地走进语文这方神奇的天地;不会阅读的人,不仅学不好语文,更重要的是,他会在社会生活和自我塑造上遇到障礙。因此学会阅读,不仅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将来。
  然而,由于长期受“重理轻文”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理工科普遍不开设语文学科的事实,部分学生对语文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方法把握不够,语文学习在学生当中总是难以形成一种良好的气候。就拿阅读来说吧。阅读,看起来非常容易,只要认得一些字,一字一句念下去不就行了吗?当然,这也是阅读,但这是非常初级的阅读。我们所说的学会阅读,是指学会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学会高效地筛选和掌握阅读信息,学会在阅读中分析和领会,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欣赏和品味。一句话,学会阅读意味着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从近年来语文考试的情况来看,学会阅读不仅不容易,而且恰恰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不少考生在阅读题上失分最多,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既是难点,就有突破的必要。然而,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信息扑面而来,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取这些信息,往往只会碎片化阅读。他们阅读只是为了消遣,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和任务。阅读的材料要么以情节取胜,要么以人物见长,想必只有积累一些饭后谈资的份儿。至于如何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语文知识、发展语文思维、培养语文能力恐怕是没有深思熟虑过。也有不少学生学不好语文的原因,并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不能把自己所学到的各种语文知识融合在一起。虽然他们阅读了不少课外书籍和大量的语文材料,脑子里也装了不少语文知识,但一直是零零碎碎的,变不成一种整体的能力,始终做不到举一反三,结果大量的语文训练都是白费功夫,只是加重了自己的负担。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认为必须特别强化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朱子读书法》概括了朱熹对读书方面的有关论述,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前两句容易理解,而所谓“虚心涵泳”就是说要认真仔细地研究,要反复琢磨,反复体会书文的内容。“切己体察”则是说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联系实际去体会书文的内容。所谓“著紧用力”是说要抖擞精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去读书。“居敬持志”就是说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
  具体说来,则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

一、明确方向,确立目标


  高尔基在《论文学》中曾经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一般来说,阅读目标对我们的阅读活动有以下几点作用。
  第一,阅读目标愈明确,其需要就愈清晰,阅读的范围和内容也就相应地愈具体。没有目的的阅读对有用信息也会视而不见,而有目的的阅读则像一根粘了胶水的木棒,放到哪里都能将有用的东西粘到身上以丰富自己。所以,只有根据一定的目的去读书,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阅读目标愈明确,阅读的紧迫感就会愈强烈,阅读的自觉性就愈高。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就因为他有明确的阅读目标,也就是他所说的那千古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将读书和献身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阅读目标愈明确,思维触角的灵敏度就愈敏锐。
  第四,阅读目标愈明确,还便于随时调整那些背离目标的行为,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阅读效率。

二、“由博返约”“以约驭博”


  就是说,一个人打基础的阅读应该广博,在有了一定的底子后,就要朝着专深的方向努力;但是围绕着专深,仍然要有广博的阅读。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博读能有效地掌握知识。我们想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就必须深入弄清它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博读有利于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已知的东西越多,他的视野越开阔,这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就会愈加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因而渴求未知的欲望就越强烈。
  第三,博读能奠定做学问的坚实基础。古语说:“水深则所载者重,土厚则所植者藩。”博读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引人深思,有助于全面考虑问题,甚至能举一反三,有利于提高联想能力。

三、“取法乎上”,选择阅读

  中国有句古语,叫“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意思是说向高水平的人或者读物学习,得到的一般只有中等水平的知识,向中等水平的人或者读物学习,所得到的也许就只有低等水平的知识了。故所谓“‘取法乎上’,选择阅读”,就是说要选择高水平而且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来阅读,而不是不加选择地阅读。近年来,自然、社会、人文、科技等读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考试也注重取向它们,所以选择并加强这方面材料的阅读显得非常重要。

四、以读为主,全面培养


  语文是一门听、说、读、写、思和创新紧密结合的学科。要做到听、说、读、写、思和创新多种能力并举,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通过阅读辐射到其他几个方面,通过发散思维,以读带说,以读促写,边读边思,以阅读来推动创新,以创新来带动阅读。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将其他几种能力融会贯通并举起来,从而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发展语文思维能力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五、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前面讲到,阅读要选择。根据不同的内容,则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果为了使知识广博,就可以采用概读法、泛读法或略读法。如果为了使知识专深,就应当采用精读法。另外,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应该根据不同文体的阅读要求灵活把握,区别对待。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种阅读方法,都必须注意理解。一个人阅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他的阅读速度、理解深度、记忆牢度和联想广度这四个方面。而理解深度又是其中的关键,它既是记忆牢度和联想广度的基础,又对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理解在阅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六、立足课堂,把握体系


  高考命题不是取自课文内容,致使有的学生对课本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产生一些动摇思想。殊不知,课内基础不扎实,课外难于求发展,语文学习始终处于积重难返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把讲读课文当作数理化的“例题”一样来学习,发挥它的示范作用,是培养语文迁移能力的关键。因为所命的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不管题型怎样变化,都脱离不了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这样一个知识体系。所以,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抓住语文的知识体系,将它们系统化、综合化,并将知识的掌握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此外,跨越“学习高原”(又称学习的“高原现象”,就是指在阅读、学习或练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其成绩发生停滞的一种现象),克服不良习惯(比如好高骛远、见异思迁、信马由缰等),合理利用时间,优化阅读环境,提高阅读速度都是战胜阅读障碍所必须努力做到的。
  總而言之,无论从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现实情况来看,还是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这一必然趋势来看,阅读都成为了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必须努力培养。
  ★作者通联:广东韶关市南雄中学。
其他文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荆轲刺秦王》第二段开头有这么一句话:“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句中的“请”字作何解释?本人认为,这里的“请”不能理解为“请求”之意,释为“谒见、拜见”有辞书释义为依据,更符合句意,更符合原文语境,也可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得到印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荆轲刺秦王》第二段开头有这么一句话:“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2005年采用静态箱法,在水稻分蘖期天气晴朗的条件下,全天观测了有、无水稻植株两种情况下稻田CH4的排放.结果表明:无论水稻种植与否,稻田CH4排放通量的昼夜变化均表现为单峰
为提高数控机床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比,提出了绕组串并联换接的方案。阐述了绕组串并联换接的实现方法,对串并联换接造成电机参数和运行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搭建了实验平台
基础会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等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备好课,是这门课在开放教育条件下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上好第一次课,是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吟着这首诗,迎着清秋的风,行走在江边,望着眼前那一片清明的芦花荡,记忆把我带回到过去的时光。刚上初中时,时间变得特别
绍了XJZ1320-N离心机,并详细讲解了如何用西门子产品组成离心机的控制系统。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之前,通过简单的语言、行为或方式,引导学生较迅速和积极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魏书生老师曾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在教学中,精彩恰当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带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所学的课文的情
高中论述文写作的最大价值其实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而这两个能力的背后是靠思辨能力支撑的。可以这么说,学生如果缺少思辨的能力,他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就很容易出现“浅表化”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我们在批改学生的论述文时,不难发现,学生对一个作文材料的认识达到了惊人的相似程度。我不禁想,是什么让四五十位同学乃至上百上千名同学对一个作文材料的认知如此相似呢?关
语文学科与生活紧密相关。无论是文本内容,还是写作实践都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初中语文教师将阅读写作教学融入生活中,使学生在阅读写作中能够够融入自己生活的真情实感,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听说读写与生活实践相互联系,语文教师有必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色彩,让真实的生活走進语文课堂,让丰富的社会内容走进课堂。让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与课外多彩的生活相联系,使文章充满生活
M公司成立于2015年,起初只是通过海外众筹平台预售自己的产品,通过几款产品的运作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开始帮助有需求的中国企业在海外众筹平台预售产品并筹集资金,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