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学校管理;环境;学生;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26—01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学校作为群体,它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周边环境和内部物质的、精神的环境。学校自然环境指的是学校领导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空间及其物质设备条件;精神环境指影响和作用于学生心理的一切意识形态的因素。青少年作为学校的主体,其成长和学校周边环境、内部环境是分不开的。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校周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1. 鲸吞或蚕食学校。一些单位或个人,视学校为“肥肉”,他们或强占学校地皮,或公开将学校实物据为己有。学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之交涉,他们却提出种种无理要求,有些事虽然政府出面调解,尽可能满足其要求,可他们仍赖在学校附近不肯搬走。
2. 学生的腰包好掏。城市学校门口经商者紧盯着学生口袋中的钱,有些学校教师家属也参与摆摊设点开饭馆。这些经营者之间的明争暗拉,不但干扰和破坏了教学秩序,而且使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3. 噪音污染严重。学校附近舞厅、酒吧产生了大量的噪音,不利于教学。同时进出这里的人大多文化素养低,他们的言谈举止有形无形地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4. 文化市场管理存在漏洞。在学校附近,一些商贩公开兜售一些宣传暴力、色情、封建迷信活动等低级趣味的书,学生深受其害,有些甚至走上了邪路。
5. 电子游戏厅竞相开张。一些业主充分利用中小学生爱玩好动找新奇的特点,采用巧妙手法拉拢、引诱学生上游戏机,不少学生把大好时光浪费在了那里,还养成了许多坏习气。
6. 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学校附近算命、测字、求签、相面等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发生,上课时常常会听到街道上因婚丧嫁娶而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唢呐声声。
7. 工厂建设不合理。一些厂矿企业不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将有严重污染和大量废水毒气排放的工厂建在学校上风、上游,久而久之,学生身心受到损害。
二、学校内部环境问题
1. 学校活动场地小,教学用房不够,教学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拓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 班额严重超量。大班额学生拥挤在一个教室内学习,课堂上老师无法兼顾到全体,自习课上吵声不断,互相干扰,宿舍里人满为患,饭厅里摩肩接踵。
3. 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被异化。“师道尊严”在学校中往往被异化为“一言堂”,体罚与变相体罚。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知识中蕴含的伦理道德、价值观。
4. 升学压力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虽然大家都在呼吁教育改革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有些学校在教育内容上搞偏科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只围绕少数尖子生转,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宗旨,也造成了学生的畸形心理。
三、治理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
1. 整治周边环境,还学校一片清净的乐土。南北朝思想家颜之推认为:“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心慎交游……”为此,学校应当积极协调和配合公安、工商、城建等部门,整顿治理周边环境,还学校一个良好的办学氛围。
2. 治理校园内物化环境。校园内建筑风格、自然景物特色、设备现代化的层次等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其育人功能是隐性的。学校要增加投入,加强校容校貌建设,增设文化娱乐设施,增添人文景观,将学校建设成花园式学校。
3. 创设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精神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校风、校训等传统文化认识的一致性上;表现在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和奋斗精神上;表现在学生的强烈成才意识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智的提高、品位的升华。
4. 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环境。文化艺术活动能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如,定期播放电影、组织演唱、演讲会和体育比赛、举办文学讲座、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
5. 加强校园制度环境管理。这是一种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有规范化作用的环境,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检查评比、学期或年度考核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学校要结合学生成长过程的阶段性、顺序性和差异性特点,体现制度的有序性、针对性和养成性特征。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4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26—01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学校作为群体,它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周边环境和内部物质的、精神的环境。学校自然环境指的是学校领导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空间及其物质设备条件;精神环境指影响和作用于学生心理的一切意识形态的因素。青少年作为学校的主体,其成长和学校周边环境、内部环境是分不开的。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校周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1. 鲸吞或蚕食学校。一些单位或个人,视学校为“肥肉”,他们或强占学校地皮,或公开将学校实物据为己有。学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之交涉,他们却提出种种无理要求,有些事虽然政府出面调解,尽可能满足其要求,可他们仍赖在学校附近不肯搬走。
2. 学生的腰包好掏。城市学校门口经商者紧盯着学生口袋中的钱,有些学校教师家属也参与摆摊设点开饭馆。这些经营者之间的明争暗拉,不但干扰和破坏了教学秩序,而且使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3. 噪音污染严重。学校附近舞厅、酒吧产生了大量的噪音,不利于教学。同时进出这里的人大多文化素养低,他们的言谈举止有形无形地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4. 文化市场管理存在漏洞。在学校附近,一些商贩公开兜售一些宣传暴力、色情、封建迷信活动等低级趣味的书,学生深受其害,有些甚至走上了邪路。
5. 电子游戏厅竞相开张。一些业主充分利用中小学生爱玩好动找新奇的特点,采用巧妙手法拉拢、引诱学生上游戏机,不少学生把大好时光浪费在了那里,还养成了许多坏习气。
6. 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学校附近算命、测字、求签、相面等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发生,上课时常常会听到街道上因婚丧嫁娶而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唢呐声声。
7. 工厂建设不合理。一些厂矿企业不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将有严重污染和大量废水毒气排放的工厂建在学校上风、上游,久而久之,学生身心受到损害。
二、学校内部环境问题
1. 学校活动场地小,教学用房不够,教学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拓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 班额严重超量。大班额学生拥挤在一个教室内学习,课堂上老师无法兼顾到全体,自习课上吵声不断,互相干扰,宿舍里人满为患,饭厅里摩肩接踵。
3. 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被异化。“师道尊严”在学校中往往被异化为“一言堂”,体罚与变相体罚。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知识中蕴含的伦理道德、价值观。
4. 升学压力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虽然大家都在呼吁教育改革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有些学校在教育内容上搞偏科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只围绕少数尖子生转,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宗旨,也造成了学生的畸形心理。
三、治理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
1. 整治周边环境,还学校一片清净的乐土。南北朝思想家颜之推认为:“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心慎交游……”为此,学校应当积极协调和配合公安、工商、城建等部门,整顿治理周边环境,还学校一个良好的办学氛围。
2. 治理校园内物化环境。校园内建筑风格、自然景物特色、设备现代化的层次等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其育人功能是隐性的。学校要增加投入,加强校容校貌建设,增设文化娱乐设施,增添人文景观,将学校建设成花园式学校。
3. 创设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精神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校风、校训等传统文化认识的一致性上;表现在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和奋斗精神上;表现在学生的强烈成才意识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智的提高、品位的升华。
4. 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环境。文化艺术活动能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如,定期播放电影、组织演唱、演讲会和体育比赛、举办文学讲座、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
5. 加强校园制度环境管理。这是一种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有规范化作用的环境,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检查评比、学期或年度考核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学校要结合学生成长过程的阶段性、顺序性和差异性特点,体现制度的有序性、针对性和养成性特征。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