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特殊天象组合期

来源 :地震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lmm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依据太阳活动的长期变化规律来看,目前正处在太阳活动第22周(偶数周)峰年之后。按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平均值来看,1989年(峰年)为157.6,1990年为142.1,1991年为145.3,1992年为94.3,1993年后越来越小。预计1995年,太阳活动将继续减小,但不会是极小,即本周期尚未结束。据已有的研究,太阳活动双周中,地震的频度与强度都比单周中的高得多,且越趋向谷年期,新疆附近,北京以东和川滇省的大部分地区越可能发生大地震。这些历史情况也值得注意。
其他文献
根据中俄地震科学技术合作1993年度计划安排,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俄罗斯大地物理联合研究所“伯洛克”地球物理观象台(伯洛克科学城)举行了中俄地震预报研讨会。中方代表团由8人组成:团长孙其政,副团长张肇诚(兼翻译),团员有张国民、何世海(兼翻译)、罗兰格、陈立德、车兆宏、黄剑发;俄方代表团由9人组成:团长G.A.Sobolev,团员有A.G.Prozorov,A.D.Zavyalov,A
期刊
本文基于1897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7级大震实际观测序列,对7级大震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针对不同时期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引入了地震危险随时间增长的加权韦布尔中期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大陆7级大震序列是一个准泊松过程,大震连发是造成该序列具有非均匀特性及其它现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权韦布尔中期预测方法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加权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
期刊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供了一个探寻临界破裂区的良好时机。依据1960—1980年资料总结的中期地震危险性估测方法称为“诱发前震图象”,1981—1992年的地震资料完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期刊
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多分维数的推广G-P法;讨论了无标度区的选取,认为无标度的上限受边界效应的影响,下限受定位精度的限制;最后给出中国东部几个地区的地震多分维谱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中强震之前多分维数D_q(q=-2,0,2)均有下降过程,特别是q<0的D_q值在震前有明显变化(变化幅度在0.4以上)。这显示D_q谱较好地揭示了震前地震空间分布的演化。
期刊
本文应用公元1600年以来新疆及边邻地区6级以上强震资料,详细讨论了1882年后本区经历的地震活跃期强震活动情况。指出了期中地震能量积累、大释放、剩余释放三阶段各自不同的特点;给出了划分活动期的统计模式;讨论了强震轮回的持续时间、关系、强度及存在的韵律现象;估算了本地震活跃期的大致结束时间;并对未来强震活动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这些结果可为研究新疆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形势的估计与预测问题提供线索。
期刊
本文利用1970—1992年山东及邻区11次震群资料,对其单项及综合指标作了计算和研究,据《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判断其前兆性。同时对前兆震群与未来强震距离、间隔时间作了统计,并对其预报的成功率、虚报率、漏报率进行了贝叶斯估计。
期刊
1987年8月2日,江西省寻邬发生M_s5.5地震。本文研究了这次地震和震前的各种异常现象,研究发现,震前该区地壳形变和地震活动出现了中、长期同步变化,短临阶段,出现了异常地震活动和宏观现象。根据岩石破裂实验结果和地震前兆理论,对这次地震的孕育过程作了阶段性的划分。
期刊
利用最大熵谱和带通滤波方法分析处理了北京白家疃井约6年的地热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在频率域上有丰富的地热地震前兆信息;井—含水层系统的固有频率特性与地震活动存在一定关系。某些周期的振幅异常与200km范围内M_L≥4.0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特别是1989年10月18日大同M_s6.1地震前,用本方法处理地热观测资料,发现有明显的中期、短期和临震异常。 文中讨论了井—含水层系统产生响应频率特性的物质
期刊
1993年10月26日托来6.0级地震发生在甘肃河西前兆台网控制范围之外。本文在研究河西中西部地区前兆台网综合监测能力及总结震例的基础上指出,前兆台项少,持续时间短,空间分散是托来地震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的显著特征,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通过对渤海海域历史地震及近代地震活动详细分析,认为该区已出现多项中期地震活动异常指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