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2侵袭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酶TMPRSS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来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244732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SARS-CoV-2侵袭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酶TMPRSS2进行预测和分析,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为该蛋白的研究及其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通过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 4.0 Server、SecretomeP 2.0 server、TMHMM Server v.2.0、SOPMA、SWISS-MODEL、MEGA-X等软件对TMPRSS2基因及蛋白进行结构、功能、进化、生物过程等方面的预测,综合各软件得出的结果做出分析及论证。
其他文献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和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到目前为止,关于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仍以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和肺炎链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为主。然而靶向特定荚膜多糖的肺炎链球菌疫苗的选择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肺炎链球菌荚膜转换,导致了不同荚膜抗原突变体的产生,进而造成
目的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对甘肃省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探讨甘肃省鼠疫菌地区分布特征。方法选取1962-2014年间甘肃省各市县(区)不同生态型的鼠疫菌198株,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4+1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确定每对引物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的拷贝数。应用BioNumerics 5.10软件对菌株的VNTR位点拷贝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甘肃省鼠疫菌分为10个群,群内的菌株依据分离地点继续细化为5-28个分支。10个群分别为:阿拉善黄鼠疫源地
目的为制备NSP5多克隆抗体及进一步研究NSP5的功能和在轮状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的技术构建出原核表达蛋白质粒NSP5-pGEX-6P-1和真核表达质粒NSP5-pFLAG-CMV-3,其中NSP5-pFLAG-CMV-3转染细胞后通过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观测NSP5在293T细胞里的表达和定位;NSP5-pGEX-6P-1经转化E.coli BL21(DE3)后从IPTG浓度、温度及历经时间3个方面摸索出最优化的诱导蛋白表达条件,并经GST琼脂糖树脂纯化蛋白且用
目的观察花生四烯酸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的杀虫效果。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被随机分为给药组、溶剂组和未处理组。给药组小鼠在不同给药时间点,以300 mg/kg的剂量连续2 d或连续7 d灌服花生四烯酸溶液,溶剂组小鼠在相应时间点灌服玉米油,各组小鼠于感染后42 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肝内虫卵并计数,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300 mg/kg花生四烯酸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28~35 d)有杀虫效果,减虫率超过40%,肝内减卵率超过70%,与溶剂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技术预测分析Omp2b蛋白的优势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筛选T-B联合抗原表位,探讨其免疫原性和激发免疫应答的特点,为开发有效的布鲁氏菌疫苗奠定基础。方法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rotParam,SOMPA,SWISS-MODEL,Rasmol,DNAStar,SYFPEITHI和IEDB来分析Omp2b蛋白的结构,预测T细胞和B细胞的优势表位以及T-B联合表位;2)ELISPOT法检测细胞中IFN-γ阳性细胞数;3)ELISA检测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中针对Omp2b蛋白的T-B联合肽的特异
目的为掌握上海市犬只狂犬病免疫状况、抗体水平和流行情况,评估犬只狂犬病流行风险。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上海市2011-2020年犬只狂犬病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海市注册犬只狂犬病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3.8%(95%CI:83.3%~84.3%),流浪犬抗体平均合格率为17.7%(95%CI:15.8%~19.6%),一犬伤多人事件(伤人数≥2)犬只狂犬病病毒阳性率高达94.1%;从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情况看,各年份、各区、各监测场点犬只狂犬病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流浪犬与城镇犬、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布鲁氏杆菌病的关键失调免疫基因和分子机制。方法从GSE69597中获取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全血转录组表达数据。通过差异分析筛选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和对照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利用immport数据库调取DEGs中免疫相关的基因集(immune-DEGs)。通过Enirchr在线富集工具对immune-DEGs进行富集分析。构建immune-DEGs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并鉴定网络中的高度互联的核心(hub)基因。利用qRT-PCR验证hub基因的表达,并绘制
【摘 要】 目的:观察内痔患者经止痛如神汤坐浴联合肤痔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5例内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使用肤痔清治疗,观察组使用肤痔清联合止痛如神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0d后便血和痔疮体积评分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d后,两组便血和痔疮体积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
在应对全球大流行的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过程中,对患者、疑似感染者或接触者进行SARS-CoV-2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认感染、管理感染者、预防病毒扩散的重要措施。核酸检测不仅反映了检测对象的病毒感染状态,大部分检测结果还能够对阳性样品进行定量。理论上多种病毒疾病中,病毒载量与患者潜在感染性、疾病转归等密切相关。本文拟简要介绍实时荧光RT-PCR和数字PCR测定SARS-CoV-2病毒载量的原理及特点,探讨病毒载量在宿主体内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分析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患者感染性以及与疾病
目的对陕西省分离的77株布鲁氏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了解其遗传特征及进化关系。方法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测定77株陕西省地区布鲁氏菌分离株的7个管家基因、1个外膜蛋白基因及1个基因间区的序列,确定各菌株序列型(STs),运用BioNumerics(Version 7.6)构建最小进化树,分析菌株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74株分离株(47株羊种3型、10株羊种1型、7株羊种2型、10株羊种变异型)序列型为ST8型,2株分离株(牛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