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实效的基本途径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pl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实效,就是要正本清源,立足根本,落实好语文新课标,转变作文教学理念,抓实作文教学环节,增强学生主体体验,在宽松的作文环境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作文教学 理念 实效
  作文,是长久以来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难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作文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很多人在探索研究,似乎都在寻求一条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然而却鲜有收获者。
  我认为,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实效,不能舍本求末寻捷径,而要正本清源找根本。就是要落实好语文新课标,转变作文教学理念,抓实作文教学环节,增强学生主体体验,在宽松的作文环境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设宽松的作文环境
  不少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可以滔滔不绝,但一到写作却难有片言,除了有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的心理转换机制问题外,更多的原因是教师对写作给了太多的规则束缚。一些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作文教学规律,不能按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过严,不切实际。在学生作文评价中,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学生作文,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文学作品的标尺去衡量学生作文,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失望情绪,让学生对自己产生否定性评价。不切实际的拔高要求,人为设置限制,使学生觉得作文高深莫测,进而望“文”生畏,严重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把减少限制、降低要求作为作文教学理念变革的一个走向。从功利到人文的位移,从降低要求、淡化文体到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和个性化写作,都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一个自由、自然、宽容、宽松的支持环境,使作文教学获得本质上的返璞归真。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内容、形式、过程、策略和方法的一系列变化,广大一线教师对这些变革要理解和接受,进而切实把握。只有自觉把它们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取得改革的实效。
  教师转变一下思想,给学生一个更宽松的表达环境,就会发现更多的精彩,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也有利于消除教师的悲观情绪,达到师喜教、生乐学的境地。在应试评价体系中负面的评价,换一种评价体系看却可能从中找出更多的积极因素:“思想不够健康”的文章,可能看出学生不盲从的独立思想;“粗糙”中可能蕴涵率真;“无厘头”其实不失幽默;“白日梦”也许是一种想象力。所以,当学生对作文感到信心不足的时候,与其指责他们,让他们对作文更加畏惧,还不如换用更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用宽容的多元作文评价体系,更立体、更准确地评价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能力,尽量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质。对于那些畏惧甚至厌倦作文的学生来说,他们更迫切需要知道的不是自己的缺点,而是自己的优点在哪里。这对于写作信心的树立和写作兴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没有写作的信心和兴趣,写作水平的提高就只能是空谈。
  二、抓实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的作文指导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意见,完整的作文教学环节应是:写作前指导——学生习作——写作中指导——学生修改——讲评赏析。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简化成:指导——习作——批改。就是这样简化了的环节,执行起来也易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写作前指导环节,教师纸上谈兵,或者干脆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阅读,把作文指导变成阅读指导;习作环节,因写作前指导环节的不到位、写作中指导环节的缺失,学生得不到有效练习;讲评赏析简化成批改,批改简化成打分,这一环节变得毫无指导意义。
  教学环节的缺失和落实不到位是中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这既暴露了我们课程设计的一些缺陷,也反映了教师缺乏作文指导的良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设想在教材中增加一种训练内容,这种训练内容必须符合所有学生的认知规律,贯穿在作文教学的五个环节中,既对各个环节提出纲领性的要求,又要易于操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作文教学程序被简化,而且可以避免因授课教师的水平而使作文指导效果大打折扣;其次,要提高教师作文指导的能力,增强指导的操作性,使学生可以按教师的指引一步步迈入会写、乐写的境地。
  课程研究是个深层次的课题,这里主要谈谈增强教师作文指导有效性的体会。我们在实践中增强指导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是提高中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比如引导学生观察,有经验的教师会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观察事物,如何捕捉到事物与众不同之处。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步骤进行观察练习,就很容易掌握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再比如指导学生积累,大部分教师强调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我们的作文指导应该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指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怎样分门别类摘录平时阅读中自己感兴趣的典型素材、名篇佳句、妙词警语等等;怎样有选择地记录生活花絮;怎样在作文之前,围绕作文命题搜寻有意义的材料;怎样鉴别材料的优劣;怎样更有选择地积累材料,减少无效劳动。这样指导,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积累的方法,进而付诸行动,动手去积累材料。
  三、突出主体体验,增强学生的生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习作要突出主体体验,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但是,当前中小学生普遍感到生活枯燥,缺乏生活感悟。为了成绩,学生成天在试题的海洋中游弋,每日重复着家、校两点一线的直线运动。他们的生活局限在这样一个狭窄的空间,怎么能感知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感觉周围的人情冷暖?加之一些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心理惰性,使他们对一些生活现象熟视无睹,让很多好的写作素材成了过眼云烟。由于学生对生活感到陌生和麻木,写作文时只能是满纸假话、空话、套话了。
  教学的重要使命是让学生的心灵直接面对生活世界。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向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应该和家长一道,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尽情地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我们可以在明媚的春光里,让学生到山间、田野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带学生去田间果园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分享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可以鼓励学生到市场、社区去逛一逛,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地方观察社会百态。只要学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与体验,我们就会发现与往日不同的令人欣喜的局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个性飞扬的习作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耿红卫,张丽娟.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2]石启奎.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新课程(教师版),2006,(8).
  [3]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王铭.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
  [5]冯静.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及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2002,(1).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木兰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临床表现有典型的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血性。但有少数病例由于出血部位及脑组织损害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
我科用沈阳药学院从辽宁清原县蝮蛇提制的清栓酶,经动物实验后,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27例并与过去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17例对照。治疗方法:采用清栓酶针剂(每ml含清
国家计委顾问、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最近应本刊记者请求,就承包经营责任制发表重要谈话。他说,长期以来,有些同志对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总是感到不托底,总认为它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少先大队组织各中队开展了“关爱女孩”活动,发动队员们针对现今“男女比例失调”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并写出报告;号召队员们救助一名家庭贫困的女
期刊
本文分析了成组技术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快的原因,指出实施成组技术必须与人们的传统观念、习惯势力作斗争,必须与企业的体制改革相结合。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成组技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其发病率为0.5~2%,占脑血管病的5~12%。发生在老年人者,因出血部位及脑组织损害度度不同,临床表现可不典型,每易造成误诊。
彻底推翻了传统私人和公共空间的划分,把重点放在街后的墙面改造上,让住户享有不受干扰的独特城市景观,能够看到海湾和几个花园。后墙通过部分拆除并采用新的方式表达,棱角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使人们的生命观、健康观和疾病观发生了改变。一个人不仅仅要求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且要求
吸入不同浓度氧对COPD病人血气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研究所(重庆630037)周泽云陈琰陈健赵自强王长征钱桂生目的:观察吸入不同浓度氧对COPD病人血气的影响,尤其是高浓度吸氧是否造
造价管理一直以来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单纯的造价管理对项目控制投资、节约成本的作用不够全面系统。从分析造价管理问题入手,探讨了项目管理中多领域的造价管理。 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