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式英语是一种畸形的英语,它的存在是我国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块绊脚石,严重地影响到我国与英语国家的交往和对外宣传的效果。因此,应研究语言迁移的本质,寻找Chinglish的产生源头,努力摆脱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语言迁移;中国英语;中国式英语一、 语言迁移的本质及其理论研究
   语言迁移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源语言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包括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还包括语言以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语言的迁移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学习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传统课题,许多心理学家对此做过大量的研究。早期的迁移理论研究认为心理官能的训练是迁移发生的根本条件,比如通过拉丁语的训练,言语能力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他语言的学习中去。桑代克的共同要素学说认为客观成分是语言迁移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内容与以后的迁移内容之间共同成分越多,相似性越大,则越容易产生迁移。如英语与法语两种语言的共同成分较多,因此比较容易产生语间迁移。认知理论则认为迁移的知识经验是储存于学习者头脑中的抽象的主观认知结构或图式,迁移则是该认知结构或图式在不同情况中的应用。行为主义理论则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将母语与外语进行比较,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而预测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负迁移,由此来预测学习的困难程度。虽然定义和解释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迁移不是一种“全”或“无”的现象,而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体现了学习者个体主动的心理加工过程。
  二、 负迁移及中国式英语的产生
   迁移是不同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同样也存在于语言学习中。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存在迁移。也就是说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能不受来自母语的语言习惯的影响。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就语言迁移而言,既包含不同语言之间的迁移,即语间迁移:如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迁移;也包含同一语言内部的迁移,如:英语词汇学习对听力、阅读理解的迁移等。无论语间迁移,还是语内迁移,都存在着正负两种同化性迁移。而汉语作为母语向英语各个层面上的正、负迁移更是为人们所熟知。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学习珠算有利于心算,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掌握立体几何等,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等都是正迁移。 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如在初学英语语法时,总是出现用汉语语法套用英语语法的现象。如:My mother go shop every day就属此类;再如:汉语中朋友见面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吃了饭没有? ”“你上哪儿去?”等,如在英语中采用同样的问候“Have you eaten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等则属于负迁移的范畴。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分层次严密地组织好的,在学习新知识时,不仅能够迅速地找到起固定作用的知识,而且也容易辨别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新知识的同化,有助于学习迁移。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原有的认知结构可利用性越高、可辨别性越大、稳定性越强,就越能促进新知识的迁移。汉语丰富的词汇结构和语义结构体系不仅反映了汉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而且还集中体现了汉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等信息。对于已掌握了汉语言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其外语词汇和语义结构的学习必然受到母语词汇和语义知识的影响;再者,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和话语结构,母语中已有的这方面的知识必然会以种种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程度地影响新的交际方式和话语结构的习得。研究发现,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误51%来自母语干扰。由此可见,汉语在外语习得过程中有着相当复杂的作用。如何利用学生的汉语知识,促进正迁移,减少负迁移,是外语教学界认真思考的课题。
  三、 中国式英语及其表现
   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葛传在《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首先提出了Chinglish的概念,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英语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类似于“四书”( Four Books)、 “五经”( Five Classics)、“八股文”( eight-legged essay)、“翰林院”(Hanlinyuan)等例子说明:“所有这些英译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 Chinglish,而是China English。英语民族的人听到或读到这些名称的时候,一时不懂,但一经解释,不难懂得。”同时,葛传首次提出了 Chinglish与 China English的概念。即中国英语 (China English)是一种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域的特有事物,主要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进入英语交际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的英语;而 Chinglish,也即 Chinese English,却是一个贬义词,与中国英语有着根本的不同。首先,中国式英语是一个不完整的语言体系,是一种病态的语言现象。其次,是由对英语了解不够的中国人用英语单词硬套汉语语法习惯主观编造出来的,不合英语语法或有悖于英语文化习惯的英语。如把“Good morning , teacher !” 作为对老师的问候语,这是与英语习惯相悖的。第三, Chinglish最常出现在口头交往中。当使用者把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语时,这种现象可能会大大减少。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二者都是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具有中国特点,但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其构成和使用范围远比中国式英语丰富和广泛,其对英语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外宣传的进一步扩大而增强;而中国式英语却是一种畸形语言现象,其构成和使用范围既不稳定也不广泛,在对外交际和文化交流中必将起阻碍作用,而且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化,这种畸形语言会日趋减少直至消亡。由于受汉语的影响,Chinglish最常见地表现在词汇和文化等层面上。
  1、 词汇方面
  由于词汇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 Chinglish的现象所占的比例比较突出。归纳起来表现如下:
  (1)同义词、 形义词混淆而造成词义不明。在学习掌握某个单词时,只根据汉英或英汉词典中的汉语形式来掌握某一单词,将英汉两种词义机械对立,结果造成望文生义。如:She has a considerable husband,应为 She has a considerate husband 。
  (2)词的搭配失当。由于生搬汉语中的词组的搭配,造成画蛇添足的现象。如:let’s go and eat meals。事实上eat已经包含了吃饭的含义,所以正确的句子应为let’s go and eat。
  (3)词的外延、内涵不清。外延是词的字面意义,而内涵是词的隐含或者附加意义。Chinglish的现象在于只抓住了词的外延,而忽略了词的内涵,不了解词的语体色彩是褒是贬、是书面语还是口头语、正式非正式等。如 politician和 statesman两个词都是“政治家” 的意思,但两者的语体色彩却不一样。politician是“政客”的意思,含有贬义;而 statesman是褒义词,含有“公正贤明的政治家”的意思。
  2、 文化方面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地道的语言,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文化规约准确得体地使用该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在价值观念、 思维模式、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学习者会不知不觉地将母语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目的语文化上,从而发生文化负迁移。换言之,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直接且根本地影响和决定了语言的语用原则和表达方式,影响到学习者对该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因此,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由于受汉语的影响,Chinglish在文化上主要表现为对英语国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硬套汉语习惯就会产生如下 Chinglish的现象。
  (1)不了解英语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惯而造成的错误,如: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can you earn a month? How old are you? 这一类在汉语中随便询问的寒暄之词往往会引起西方人的误解,被误认为探听别人的隐私而被认为不礼貌。
  (2)对英语社会的传统文化不了解,从而对英语中的比喻和成语的生成和使用产生误解。如:把“胆小如鼠”译成“as timid as a mouse”,但正确的应为“chicken hearted”; 把“牛饮”译成“drink like an ox”,实际应为“drink like a fish”。
   (3)缺乏对英语典故的理解而造成理解失误。英语中有不少词都有典故出处,有的出自《圣经》 故事,有的来自古希腊的神话传说,还有一大部分来自文学作品。如: Odyssey, Quixotic, Frankenstein等词均有文化历史背景。如美国的 Time周刊曾把尼克松访华说成是 Nixon’s Odyssey to China。Odyssey原为古希腊人荷马写的一部史诗《奥德塞》,描绘了 Odysseus在古城特洛伊陷落之后所经历的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历程,这里用来喻指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漫长历程。若不了解 Odyssey这一历史背景就很难确切地理解其含义。
  四、 避免中国式英语 ,促进英语学习迁移的主要教学策略
   Chinglish是汉语言的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学习中的体现,是英语的畸胎,它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对外交际。在英语学习中应尽量避免 Chinglish的负面影响。学习英语,是要靠学习而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学习就意味着要有任务感和系统性,其中包括分析英语的音、词、句的结构,分析并发现英语的内在规律,还要努力克服本民族语的干扰。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必然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如果脱离实际运用而单纯孤立地学习语言知识,那么势必导致最初学习时的语言情境与实际应用或迁移情境相差太大,造成迁移受阻。这也是许多学生不能成功地将课堂中学习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原因之一。为此,教学中应考虑到情境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充分创设并利用各种情境,以使语言迁移达到最大效果。
  由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相对不利,缺乏实际使用外语的场合,因此,教师应强调并鼓励学生形成应用英语的意识,使学习者有意识地比较、分析语言输入与母语及已有语言水平的差异,选择、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有意识地主动应用迁移。在语言学习中,迁移之所以难以产生,一方面与学习者本人的认知与元认知水平较低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教学中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关。就学生自身而言,可能缺乏相应的内部动机来主动激活、提取并使用所学习的语言,或不知道何时、何处、如何将课堂中学习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或适当的情境中,课堂中的语言学习与应用是脱节的。就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对有效掌握语言的方法、学习策略给以必要的重视和指导,是否强调所教的语言的实用性和适用条件,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等,这都决定了学生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只有当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提高了,Chinglish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根除。
  参考文献
  [1]李伯利,中国式英语:变体透视 [J],渝州大学学报,2009,(2)
  [2]Ausubel. D. P,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 [M],Holt,Rinehartand Winst on,New York,1998
  [3]宋广文、于国妮,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迁移现象的研究 [J], http:// /www. pep com. cn / zyy/ indext .htm
  [4]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 Ellis. R. and D. A. Allport,Multiple levels of representation for visual objects:a behavioral study [C],in A. G. Cohn and J. R. Thoma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John Wiley,2006
  [7]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8]葛传,漫谈由汉译英问题[A],翻译研究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
  [9]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其他文献
不少学生会认为数学很抽象,难学难懂,看不见、摸不着,远离生活,枯燥无味。感慨学习数学与生活不“搭边”,也因此学习数学兴趣不浓,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其实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现实生活是研究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则是对生活现象、关系和规律的提炼、升华。数学正是由于有了生活才有了不绝的研究源泉,生活正是有了数学才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只有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
期刊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下点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最基本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谈点体会。  一、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   后进生形成的
期刊
从小学到到初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存在很大差异。后进生时刻围绕着初中的教学,后进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 许多差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也差,不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就是课后贪玩,再不就是好抄袭别人的作业。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
期刊
案例背景:在教学中,无论是接哪个班,都会遇上后进生,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并注入更多的感情去对其进行转化教育。   下面是我对本班的后进生进行教育的转化案例:   案例过程:开学进行两周的摸底了解后,我首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后进生。所制定的目标略显层次化,对各类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 对于优者,平时加强训练,使其更优。差者从基础知识抓起,要求进步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在进行“簿改”等项目后,我校有了多媒体电脑备课室,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网络,在这信息化的时代,我校课堂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结合我校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研究成果,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看法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学校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课堂学习、课外作业、测试检查等环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对将要在课堂内学习的知识预先进行学习。这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学习过程。不仅对以后的学习内容、所
期刊
【摘要】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能够辨别美丑,能够在大自然面前,在社会生活中,在艺术领域中感知感悟到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环境中,人际关系中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而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以及负载的人类文明成果所显示的鲜明的人文性,也要求语文课应是涌动着真情,充溢着美感,焕发着生命活力的磁场
期刊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是指对于一项学习任务学生教师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合作完成,是我们在教学境界里的最高追求。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如何实施教学才能达到这种追求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
期刊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是直观教学法中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最具体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重点阐述了体育教学中示范动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针对学员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不单是让学员懂得如何去做,更要让学员能准确把握动作要领的各个环节,以达到培养出高素质学员为教学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动作示范;学员Effect of action demonstration
期刊
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转化后进生。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的指导下,一学年的转化工作,深深地启发了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