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扎在人性的站台 写生动的警察故事

来源 :啄木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警二十余年来,李晓重曾在乘警、反扒、治安等多个一线岗位历练,正是缘于这些经历,他善于刻画警察,尤其是小警察。尽管是小人物,却包涵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涵,由此铸就了晓重作品的鲜明特色。而《驻站》可以说是晓重历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2016年11月16日下午,李晓重长篇小说作品研讨会在全国公安文联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张策主持,铁路公安局副局长、政治部主任赵炳军,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徐忠志,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刘玉琴,《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王山,《中国艺术报》副总编辑康伟,天津市作协副主席王松,《啄木鸟》杂志社主编杨桂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包明德,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解放军报》文化部“迷彩书屋”主编张书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建军,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副院长、秘书长朱竞,《中国作家》杂志社主任颜慧,著名作家雁宁,著名作家李迪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张策副主席在致辞中说,公安是文学的沃土,近几年来,公安部党委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各级组织、领导、专家的扶持和鼓励下,一批优秀的公安作家走出基层,走出公安,走向全国,晓重就是他们当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驻站》倾注了晓重大量的心血,这其中既离不开晓重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为晓重以及公安文学指点把脉,以期他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写出更多更好的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徐忠志副主任认为,《驻站》是一部非常真实、贴近生活的作品,非常故事化,非常生活化,非常有公安味。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警察在晓重笔下活灵活现,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了基层民警的情义与责任。作品看似是写一个人物,实际上写的是我们当下的社会。在众多的公安文学作品中,《驻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意味着公安作家的创作正在迈向主流创作的方阵中。
  李朝全副主任认为,《驻站》这部作品体现了当下非常好的写作倾向,即“温暖现实主义”。晓重写出了人间的正能量,写的是人间正气,写的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常胜这个驻站公安是我们当代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特别暖心。这样的人物在群众身边,群众就会觉得社会是非常有希望的。
  刘玉琴副总编辑说,晓重把视角聚焦于铁路公安的基层民警,描写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生活,运用一系列错位法巧妙设计人物和排演故事,显示出很强的结构故事能力,铺得开、拢得住,收放自如、生动传神。
  梁鸿鹰总编辑认为,《驻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本小说,可以看出晓重写作时是真诚的,他不想涂抹现实,也不想拔高,就是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来写,这样的作品才不会让读者有距离感。作者没有对主人公进行任何刻意的美化和升华,但随着故事的发展,随着主人公的成长,他的升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王山主编说,《驻站》让我们沉思,让我们感动。晓重的叙述平和、亲切、扎实,语言具有穿透力,让人觉得意味无穷。他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平常又温暖的故事。常胜这个形象折射出的,是警察骨子里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肯定和推广。
  王松副主席认为,公安作家写公安作品有先天的优势,这是很多社会作家无法比拟的。再加上晓重的语言天赋,二者结合,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康伟副总编辑谈到《驻站》时说,这是一部独具风格的长篇小说,有强烈的代入感,尤其是有张力的语言和幽默气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幽默是非常高级的艺术手段,《驻站》里的幽默不轻浮、不油滑、不低俗,是有品质、有智慧、有生活的健康的幽默,是真诚的幽默。
  杨桂峰主编介绍说,2010年,《啄木鸟》杂志第一次刊发了李晓重的长篇小说《危情列车》(见《啄木鸟》2010年第3、4期),并在当年的“恒光杯”全国公安文学征文大奖赛上获奖;2012年,刊发了他的长篇小说《发现》(见《啄木鸟》2012年第3、4期),再次获得极高评价;2016年推出了他的最新长篇力作《驻站》(见《啄木鸟》2016年第3、4期),标志着晓重的文学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驻站》是晓重写作生涯中的大写意,通过一个小站警察的视角,展现出的是一幅社会画卷。我们倡导公安作家要走出去,以社会作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这点上看,晓重做到了。
  包明德委员认为,《驻站》突破了行业题材类型小说的同质化现象,把个人记忆个人经验和群体记忆公共经验,乃至当下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关注相叠合,很有艺术个性。《驻站》的细节描写非常精致精准,幽默诙谐,真实亲切,灵动可感,精彩纷呈,妙趣横生。通过小说可以看出晓重的思考、关注和凝视。
  胡平副主任认为晓重的创作可以代表公安文学整体上新的进步。
  李建军研究员则着重指出,《驻站》是一部浪漫理想主义和温暖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赵炳军副局长结合自身三十年的铁路公安工作经历与感悟,谈了他读《驻站》的心得。他说,在铁路公安工作中,驻站是一项枯燥的工作,默默无闻,又容易遭人诟病。驻站民警是一个亟待被关注的群体,许多同志在《驻站》中都能发现自己的影子,感觉书中写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故事。这部作品弘扬了警队当中的正能量,展现了铁路民警的精神面貌、工作生活状态,这样的好作品值得在铁路公安系统大力推广,让更多的同志看到这部写他们自己的故事。希望晓重继续创作更多更优秀的反映警营生活的作品,为公安文化的繁荣再添亮色。
  会议最后,李晓重感谢在座领导、专家对自己创作的鼓励与支持,同时表示,要再接再厉,通过自己的笔、自己的叙述,把警营火热的生活用文学的方式记录下来。他说:“我来自铁路公安最基层的派出所,紧张的工作之余,文学成为我心灵的慰藉。通过写作,我体会着身边人们的苦与乐、喜与悲、英雄气和儿女情,感受着警察这个职业带给我的痛苦和快乐、荣耀和梦想。我享受着文学带给我的一切,也愿意为文学奉献我自己。”
  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希望中国作家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写好“中国故事”。晓重的创作一直走着这样的道路,一直致力于写好“中国故事”,写好新时代中国警察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驻站》的探索,值得所有公安作家借鉴。
  特约编辑/刘心莲
  责任编辑/季 伟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汉字中的大部分字可以据形推义,也可以因义推形,汉字还可以据义推音。  高语第一册的第五单元先秦历史散文中,课文正文下边的注释部分,编者在2005年出版的修订版课本中对有些字音进行了一些改动,但有些需要改动的注释却并未改动,笔者想谈谈一己之见与读者共勉。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两个字的字音进行了改动。一个字为“汜”,一个字为“阙”。在2003年出版的课本中,它们分别读fan和jue,但
郑直请田文在老街“枕云阁”喝茶。  茶已沏好,雨前毛尖,汤色明亮,香气高爽。  田文把身子陷进沙发,夕阳余晖透过后窗折射在茶几上。  田文的语调慢声细气,郑直,监察委主任请人喝茶可都不是啥好事啊。要不是老同学的身份,我都得准备完后事才敢来赴约啊。  郑直端起茶杯,今年的新茶。老同学,尝尝。  田文喝了口茶,不会只是叫我来品茶吧?  郑直说,品茶,聊诗,可以吧?最近有什么新作?  田文说,整天忙得屁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虽可在深入了解学情和钻研教材后预设其可能的目标和过程,但其过程的流向和目标的实现却有一定的或然性,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生成的,要靠一定的机缘。而契机的抓住,则完全依赖我们教师,要求教师把握准教学流程的收放之度:使语文教学既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又紧扣文本和语言文字;既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让语文教学流成一条充满活力
原料:沙参15~30克(新鲜沙参30~6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沙参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  功效:养胃、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及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者。  摘自《大河健康报》 夏乐敏/文
不少患者经常问医生:空腹血糖重要,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重要?我们的回答是:两者都重要。    在糖尿病的诊断中    首先,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如果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临床表现,只要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只要空腹或餐后血糖证实达到上述标准,
许多教师在教学上,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堂时间,努力学好功课。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万万不可忽视早读。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但我发现,早读课堂内的时间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学习效益的提高。  现象一  教师认为早读是学生的事,教师只是按时到班“看”早读,只要学生读就行。教
一  斯黛拉警长看完案情通报,发现受害者和嫌疑人的情况一目了然,事实清楚,只等抓捕嫌疑人。虽然嫌疑人在逃,抓捕归案也只是时间问题。作为重案组的警长,她还是要到现场看看的。  老搭档布雷恩把车停在案发现场,巡逻车也在这里。这是一栋小洋楼,一排楼房连在一起,坐落在澳大利亚南澳州基尔伯镇布伦街。他们朝守门的巡警亮了一下证件,然后走进受害者的屋内。一女警正陪着一位满头灰发的女士讲话,身边散落着很多用过的餐
网友铁皮鼓说他缺乏上公开课的天赋,无论是语音、语感,还是现场机变。其实我也怵公开课,除了迫不得已,能推掉就推掉。  这次执教《秋水》公开课,颇多感受,整理一二,权作一种教后反思吧。    1. 公开课就应该作秀吗?    人说公开课就是看一个老师表演,就是看这位老师如何“秀”。我有幸聆听过省语文优质课比赛,一堂堂课下来,让人叹为观止,但细一琢磨,这种“精品课”很难成为“寻常课”的,谁能够把公开课进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这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本次语文课改的闪光点之一。所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允许完全属于个人的阅读感受存在,它一反传统阅读教学中“标准答案”和“教师话语霸权”的现象而闪耀出人性化的光辉。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正视阅读中的“多元”现象。  说到阅读中的“多元”现象,可以上溯到古代。古人论读书时,很早就有“作者未必然,读
静听“笑声”  《孔乙己》这篇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孔乙己又是在“笑声”中消失的——他“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从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表演,在笑声中谢幕。这“笑声”此起彼伏,始终伴随着孔乙己。那么,是谁在笑?为什么要笑?这些笑又说明了什么?  小说围绕“我”的“笑”和“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