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身处于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实现全民阅读是提高国民全民素质的有效方式。本文在探究实现全民阅读的途径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别对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氛围和倡导碎片化阅读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实现全民阅读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全民阅读;阅读培养
一、引言
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要想发展,书籍的作用性是不容置疑的。一个民族想要前进,想要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个民族中的人们是否喜爱阅读、他们的阅读水平如何。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如果你不进步就会被时代所淘汰的社会,你可以选择原地踏步,但是时代和社会以及一直努力的人们不会在原地等你。“不进则退”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是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如何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上提高生存技能谋求一席之地,最终实现每个人的个人人生目标,是整个社会和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在书籍中得到答案。也就是说,阅读已经成为了人们实现人生理想,完成人生目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而在我国全民阅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已经上升为国家对于未来发展的战略要求。因为全民阅读是否普及,已经能够直接影响到国家中文化、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等软实力的竞争。在党的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在报告中已经发出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号召。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要将认真学习、努力读书,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任务。而李克强总理也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民阅读”,并且还明确的表示出“还会继续”。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借助互联网这个浪潮,对图书馆要制定全新的发展目标。而如何有效的发掘图书馆当中蕴含的信息资源和正能量,进而促进全民阅读的有效开展,已经成为了国家和全社会人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图书馆界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以及为创新发展而担负的使命。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全民阅读的途径
2.1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氛围
2.1.1文化引领阅读习惯的养成
实现全民阅读,让社会所有民众都养成阅读的习惯,不是读了一本书或是本书就算实现的,而是要将阅读当做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要将阅读像人们每天都需要吃饭和睡觉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某一个机构、某一个团体或是政府,以及个人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这需要用文化来引领阅读习惯的养成,只有全社会都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文化和阅读环境,才能够让民众的阅读习惯保持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中,并且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形成社会民众的共识,通过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来引领社会风尚。为了引导全社会民众养成阅读习惯,政府以及公职人员要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首先,各地政府要给予当地公共图书馆、文化机构,以及一些公共机构进行财政拨款的支持,以此来向社会民众宣传阅读的益处,为全社会营造一个阅读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够推进全社会全民阅读的实现。其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以及全体公职人员党员要起到先锋和引领的作用,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多读书,读好书,最终体现读书好。通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培养自身的阅读习惯,增加读书和阅读的数量,给全社会民众做出榜样和示范作用。
2.1.2崇尚阅读是社会价值观的有效体现
崇尚阅读不能仅仅靠政府,不能是政府发布一次命令,社会就宣传一次全民阅读,如果单纯的只靠政府提倡,那么就会出现每下达一次行政命令就会出现短时期内的阅读宣传活动热潮,而在宣传阅读活动的热乎劲儿过了以后,全民阅读又会像以前一样偃旗息鼓、没有生气、没有生机。这样的阅读宣传模式,只能达到短时间内的全民参与到阅读的活动中来,而不是长期的保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单纯的只靠政府并不能达到实现全民阅读的有效方式,全社会要拉動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宣传阅读,将阅读成为一种社会上公认的正能量的价值观。首先,要让社会民众认识到阅读不仅仅是生活当中的必需品,还要将阅读作为一种社会公认的价值观,起到崇尚和推举的地位。因此,为了更好的宣传阅读,崇尚阅读社会公众人物和名人就要带头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在社会各界的名人,无论是娱乐界、演艺界、文化界、还是商业界、体育界、知识界,所有社会各界的名人都要崇尚阅读,每一个名人都要为阅读起到带动的作用。尤其是很多体育界、娱乐界的明星,他们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这些人作为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阅读文化很好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去引导青少年人热爱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当阅读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上公认的价值观的体现方式的话,不仅仅在图书馆可以体验到阅读文化,还能够在互联网上、电视节目当中、广播中、书报亭中等等,都会很自觉的来传递崇尚阅读的社会行为,甚至一些公共场合,比如公共汽车站、地铁站、飞机场等等,都会成为人们阅读读书的场所。只有这种自觉的将崇尚阅读传递给每一个人,将这种崇尚阅读文化的影响在社会各个角落传播,才能够让社会民众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受到阅读文化的影响,最终实现全民阅读。
2.2倡导碎片化阅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更努力的工作。因此,一个人每天的主要时间都会用在工作上,尤其是当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工作已经成为职场上常用的工作模式。虽然,人们在新入职场在签工作合同的时候没有明文规定,每一个职场工作人员都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但是这种工作模式已经成为了职场上的惯例模式。因此,在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中,人们没有大块的休闲时间,也因此不会利用大块的时间来进行休闲和阅读。因为无法利用大块的时间来进行阅读,那么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将成为社会大众现阶段,以及未来阶段阅读的主要模式。那么如何能够正确的引导民众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例如:在工作与工作之间、工作与休息之间、工作与生活之间,抓住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好好利用这些零散的时间进行阅读是全社会所面临的重点课题。我们常说:“积土成山”,就是来说累土可以堆成山,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土积少成多也会变成一座大山。读书也是如此,如果大家都能够利用好闲暇时间的碎片化时间,阅读正能量、有益于自身成长、有益于提高人们素养的阅读文化产品,那么通过日积月累的阅读方式,最终人们也会在阅读当中受益终身。在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中指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紧密的联系定制公交,一小时通勤圈跨省通行成为了当今市民主要的通勤方式。因此,居民通行也代表着一个城市,在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上是否便利的主要考量方向之一。在报告中指出在北京、深圳、重庆等一线大城市,它的通行半径高达40公里。而在上海和天津,它的通行环境也分别为39公里和37公里。根据调查显示,在北京平均通行的距离高达11.1公里,也就是说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城市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职住分离度最高,平均人均出行需要超出6.6公里才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从家出来到工作单位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通行时间。在报告中显示,北京单程平均的通行时间为52.9分钟,而在东莞和深圳这两地的单程平均通勤时间也非常的长,分别可以达到48.5分钟和47.0分钟。这个时间只是单程的从家到单位的通行平均时间,如果算上来回及从家到单位去上班,下班再从单位回到家中的时间会接近两个小时。在人们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这个时间也可以说是大段的时间了,那么如果很好的利用通勤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进行阅读看书,同样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收益。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象是,很多人在乘坐公交车、等地铁等交通工具进行出行时,大部分人是通过利用手机进行微信聊天、看视频、看电视剧、听音乐等方式来度过通勤时间的,很少有人会选择在通勤的过程中进行看书和阅读。当然也会有很多人说,因为在通勤的路上公共交通类的人比较多,比较拥挤,在通行的过程中,基本都是站立的状态,很少是有坐着的情况下,因此站着看书不是很方便。但是也有很多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回来的人都说,自己在那边生活,在那边工作,在利用交通出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外国人无论是在坐火车还是乘坐地铁,大多数的外国人都在这个时间在看书、在读报,很少有人会看手机。当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反驳的意见,那是因为在国外的地铁火车等一些交通工具上没有信号,导致于外国人只能通过看书看报的方式来度过通行时间,而不是通过看手机、聊微信的方式度过这些通勤时间。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对于阅读这件事情来说,欧美国家的一些人确实要比我们国家的民众,无论是在阅读时间,阅读数量以及阅读方式上都要好很多。欧美国家更多的人愿意利用大段的时间来进行阅读,这也是一个事实。 2019年10月31日是先贤王明阳诞辰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当中,宁波图书馆开展了首个“书香宁波日”活动,并推出了“到图书馆去”主题地铁专列。在图书馆推出的“到图书馆去”的地铁专列中一共设计了6个阅读车厢,并分别设置了6个不同的主题,分别是少儿亲子、甬图活动、天一约书、好书推荐、勇图文创、数字资源。这个以阅读为主题的地铁专列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在地铁专列中,每一个主题都会根据宁波地方的文化特色进行布置,并通过简洁明快的且色彩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加以装饰,这些活动既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引导大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不让大众将点滴的通勤时间进行浪费,又结合了宁波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色。因此,也为宁波的建设增添了书香色彩。之所以将地铁专列称之为以阅读为主题的阅读专列,就是因为人们在地铁上就可以体验多种图书馆的功能应用,比如,热门图书的推荐、免费下载论文、免费扫码阅读图书等等,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功能,原来只能由民众来到图书馆进行操作,但是当“到图书馆去”地铁专列开通后,人们只要在坐地铁的时间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扫码进行下载,或者是阅读。这种只需要民众动一动手指头,就可以体验到图书馆进行阅读的服务,在全宁波市的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宁波的市民体验到了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利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因此纸质图书纸质、报纸、杂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不景气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铁报。地铁报大多是由当地的地铁建设指挥部与当地的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的主办方推出的,这样的报纸就是希望人们可以利用在地铁上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2006年4月24日上午,沈阳地铁建设指挥部与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联合创办<沈阳地铁报>的协议》,并在当天推出了全国第一份的“地铁专刊”报纸,双方还定于沈阳地铁1号线开通之日起推出《沈阳地铁报》。由于当时沈阳的地铁还没有建成,因此根据协议,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和沈阳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创办的沈阳地铁专刊和沈阳地铁报,将会分为两个不同时间进阶段的运营方式。在第一阶段,沈阳地铁1号线在通车之前,也就是在沈阳地铁1号线建设中,《沈阳今报》上推出了以沈阳地铁建设的深度、解读性新闻为主,其他地铁信息和服务类、文化类专题为辅的地铁专刊。双方将联合成立沈阳地铁专刊部,定期出版;而在第二个阶段,也是双方在协定1号线正式开通之日,推出了拥有沈阳地铁内部唯一平面纸媒体发行版权的《沈阳地铁报》。无论是在哪一个运作阶段,沈阳地铁报都将围绕地铁的建设经济,地铁的文化开始展开。沈阳地铁1号线是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当中的第1条线路,为中国东北地区开通运营的第1条地铁,作为沈阳城市交通的地铁1号线,它开始修于2005年11月18日,并于2010年9月27日开始载客试运行,正式售票运营时间为2010年10月8日。至沈阳地铁一号线开始售票运营那日起,《沈阳地铁报》全面推出。当沈阳地铁1号线售票运营的那日起,人们有了这样的体验,上班的人们可以不用单纯的使用公交车这种交通工具来进行出行的唯一方式,而是可以选择地铁这种方式,人们在地铁站外可以买一份可口的早餐,一杯热乎的豆浆、一份美味的鸡蛋饼,并且在站台前可以领取一份精美的《沈阳地铁报》。人们可以在地铁的车厢里体验物质和精神双重的满足,这是当时沈阳地铁一族的人们在清晨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来很形容的提出了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那么最先能够体验到初春江水回暖的就是在水中嬉戏的鸭子。这首诗也很好的体现了人们对于市场敏锐度,对于经济敏锐度的特点,让人们率先的发现利用在地铁上进行阅读的模式,可以正确的引导大家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有效的促进全民阅读的实现,同时也为在地铁上阅读带来了良好的商机。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不仅仅是利用交通工具通勤的时间进行阅读,还可以在中午的休息时间、节假日的休闲时间、晚间睡觉前的空闲时间等等。因此,碎片化的时间没有特定的限制,必须是在某一个时间段的某一个时间点,而是当人们认为在某一个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内,都可以“碎片化时间”。因此,如果人们能够很好的有效地利用起这些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看书、看报,甚至是用其他的方式进行阅读,比如听书、听报、看新闻等等,只要长时间的坚持下去,只要在这样的短时间内去阅读具有正能量、有知识、有文化的书籍,那么长此以往,都会为自己的文化素养的积累和个人素質的提高带来良好的成果。
三、结束语
实现全民阅读并不单单是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的。全民阅读是将阅读当做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来对待,这就需要三方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全民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为了保证人们对于全民阅读始终保持兴趣和热度,这就需要社会各方努力,改变民众对原有阅读模式的理念和方法,逐渐培养起民众对于阅读的爱好,通过对民众阅读习惯,阅读爱好的有效鼓励和引导,让人们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全民阅读还是一个有利于当代,促进国家发展,引领社会进步,提高全国国民素质的有效方式,因此,全民阅读也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实现全民阅读可以有效的帮助国民个人素质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不断的吸收和掌握文化知识。只有培养民众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必需品,让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开的一部分,那样才能够最终达到全民阅读的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全民阅读;阅读培养
一、引言
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要想发展,书籍的作用性是不容置疑的。一个民族想要前进,想要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个民族中的人们是否喜爱阅读、他们的阅读水平如何。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如果你不进步就会被时代所淘汰的社会,你可以选择原地踏步,但是时代和社会以及一直努力的人们不会在原地等你。“不进则退”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是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如何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上提高生存技能谋求一席之地,最终实现每个人的个人人生目标,是整个社会和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在书籍中得到答案。也就是说,阅读已经成为了人们实现人生理想,完成人生目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而在我国全民阅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已经上升为国家对于未来发展的战略要求。因为全民阅读是否普及,已经能够直接影响到国家中文化、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等软实力的竞争。在党的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在报告中已经发出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号召。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要将认真学习、努力读书,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任务。而李克强总理也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民阅读”,并且还明确的表示出“还会继续”。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借助互联网这个浪潮,对图书馆要制定全新的发展目标。而如何有效的发掘图书馆当中蕴含的信息资源和正能量,进而促进全民阅读的有效开展,已经成为了国家和全社会人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图书馆界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以及为创新发展而担负的使命。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全民阅读的途径
2.1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氛围
2.1.1文化引领阅读习惯的养成
实现全民阅读,让社会所有民众都养成阅读的习惯,不是读了一本书或是本书就算实现的,而是要将阅读当做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要将阅读像人们每天都需要吃饭和睡觉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某一个机构、某一个团体或是政府,以及个人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这需要用文化来引领阅读习惯的养成,只有全社会都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文化和阅读环境,才能够让民众的阅读习惯保持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中,并且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形成社会民众的共识,通过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来引领社会风尚。为了引导全社会民众养成阅读习惯,政府以及公职人员要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首先,各地政府要给予当地公共图书馆、文化机构,以及一些公共机构进行财政拨款的支持,以此来向社会民众宣传阅读的益处,为全社会营造一个阅读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够推进全社会全民阅读的实现。其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以及全体公职人员党员要起到先锋和引领的作用,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多读书,读好书,最终体现读书好。通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培养自身的阅读习惯,增加读书和阅读的数量,给全社会民众做出榜样和示范作用。
2.1.2崇尚阅读是社会价值观的有效体现
崇尚阅读不能仅仅靠政府,不能是政府发布一次命令,社会就宣传一次全民阅读,如果单纯的只靠政府提倡,那么就会出现每下达一次行政命令就会出现短时期内的阅读宣传活动热潮,而在宣传阅读活动的热乎劲儿过了以后,全民阅读又会像以前一样偃旗息鼓、没有生气、没有生机。这样的阅读宣传模式,只能达到短时间内的全民参与到阅读的活动中来,而不是长期的保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单纯的只靠政府并不能达到实现全民阅读的有效方式,全社会要拉動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宣传阅读,将阅读成为一种社会上公认的正能量的价值观。首先,要让社会民众认识到阅读不仅仅是生活当中的必需品,还要将阅读作为一种社会公认的价值观,起到崇尚和推举的地位。因此,为了更好的宣传阅读,崇尚阅读社会公众人物和名人就要带头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在社会各界的名人,无论是娱乐界、演艺界、文化界、还是商业界、体育界、知识界,所有社会各界的名人都要崇尚阅读,每一个名人都要为阅读起到带动的作用。尤其是很多体育界、娱乐界的明星,他们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这些人作为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阅读文化很好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去引导青少年人热爱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当阅读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上公认的价值观的体现方式的话,不仅仅在图书馆可以体验到阅读文化,还能够在互联网上、电视节目当中、广播中、书报亭中等等,都会很自觉的来传递崇尚阅读的社会行为,甚至一些公共场合,比如公共汽车站、地铁站、飞机场等等,都会成为人们阅读读书的场所。只有这种自觉的将崇尚阅读传递给每一个人,将这种崇尚阅读文化的影响在社会各个角落传播,才能够让社会民众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受到阅读文化的影响,最终实现全民阅读。
2.2倡导碎片化阅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更努力的工作。因此,一个人每天的主要时间都会用在工作上,尤其是当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工作已经成为职场上常用的工作模式。虽然,人们在新入职场在签工作合同的时候没有明文规定,每一个职场工作人员都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但是这种工作模式已经成为了职场上的惯例模式。因此,在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中,人们没有大块的休闲时间,也因此不会利用大块的时间来进行休闲和阅读。因为无法利用大块的时间来进行阅读,那么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将成为社会大众现阶段,以及未来阶段阅读的主要模式。那么如何能够正确的引导民众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例如:在工作与工作之间、工作与休息之间、工作与生活之间,抓住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好好利用这些零散的时间进行阅读是全社会所面临的重点课题。我们常说:“积土成山”,就是来说累土可以堆成山,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土积少成多也会变成一座大山。读书也是如此,如果大家都能够利用好闲暇时间的碎片化时间,阅读正能量、有益于自身成长、有益于提高人们素养的阅读文化产品,那么通过日积月累的阅读方式,最终人们也会在阅读当中受益终身。在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中指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紧密的联系定制公交,一小时通勤圈跨省通行成为了当今市民主要的通勤方式。因此,居民通行也代表着一个城市,在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上是否便利的主要考量方向之一。在报告中指出在北京、深圳、重庆等一线大城市,它的通行半径高达40公里。而在上海和天津,它的通行环境也分别为39公里和37公里。根据调查显示,在北京平均通行的距离高达11.1公里,也就是说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城市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职住分离度最高,平均人均出行需要超出6.6公里才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从家出来到工作单位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通行时间。在报告中显示,北京单程平均的通行时间为52.9分钟,而在东莞和深圳这两地的单程平均通勤时间也非常的长,分别可以达到48.5分钟和47.0分钟。这个时间只是单程的从家到单位的通行平均时间,如果算上来回及从家到单位去上班,下班再从单位回到家中的时间会接近两个小时。在人们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这个时间也可以说是大段的时间了,那么如果很好的利用通勤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进行阅读看书,同样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收益。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象是,很多人在乘坐公交车、等地铁等交通工具进行出行时,大部分人是通过利用手机进行微信聊天、看视频、看电视剧、听音乐等方式来度过通勤时间的,很少有人会选择在通勤的过程中进行看书和阅读。当然也会有很多人说,因为在通勤的路上公共交通类的人比较多,比较拥挤,在通行的过程中,基本都是站立的状态,很少是有坐着的情况下,因此站着看书不是很方便。但是也有很多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回来的人都说,自己在那边生活,在那边工作,在利用交通出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外国人无论是在坐火车还是乘坐地铁,大多数的外国人都在这个时间在看书、在读报,很少有人会看手机。当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反驳的意见,那是因为在国外的地铁火车等一些交通工具上没有信号,导致于外国人只能通过看书看报的方式来度过通行时间,而不是通过看手机、聊微信的方式度过这些通勤时间。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对于阅读这件事情来说,欧美国家的一些人确实要比我们国家的民众,无论是在阅读时间,阅读数量以及阅读方式上都要好很多。欧美国家更多的人愿意利用大段的时间来进行阅读,这也是一个事实。 2019年10月31日是先贤王明阳诞辰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当中,宁波图书馆开展了首个“书香宁波日”活动,并推出了“到图书馆去”主题地铁专列。在图书馆推出的“到图书馆去”的地铁专列中一共设计了6个阅读车厢,并分别设置了6个不同的主题,分别是少儿亲子、甬图活动、天一约书、好书推荐、勇图文创、数字资源。这个以阅读为主题的地铁专列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在地铁专列中,每一个主题都会根据宁波地方的文化特色进行布置,并通过简洁明快的且色彩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加以装饰,这些活动既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引导大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不让大众将点滴的通勤时间进行浪费,又结合了宁波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色。因此,也为宁波的建设增添了书香色彩。之所以将地铁专列称之为以阅读为主题的阅读专列,就是因为人们在地铁上就可以体验多种图书馆的功能应用,比如,热门图书的推荐、免费下载论文、免费扫码阅读图书等等,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功能,原来只能由民众来到图书馆进行操作,但是当“到图书馆去”地铁专列开通后,人们只要在坐地铁的时间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扫码进行下载,或者是阅读。这种只需要民众动一动手指头,就可以体验到图书馆进行阅读的服务,在全宁波市的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宁波的市民体验到了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利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因此纸质图书纸质、报纸、杂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不景气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铁报。地铁报大多是由当地的地铁建设指挥部与当地的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的主办方推出的,这样的报纸就是希望人们可以利用在地铁上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2006年4月24日上午,沈阳地铁建设指挥部与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联合创办<沈阳地铁报>的协议》,并在当天推出了全国第一份的“地铁专刊”报纸,双方还定于沈阳地铁1号线开通之日起推出《沈阳地铁报》。由于当时沈阳的地铁还没有建成,因此根据协议,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和沈阳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创办的沈阳地铁专刊和沈阳地铁报,将会分为两个不同时间进阶段的运营方式。在第一阶段,沈阳地铁1号线在通车之前,也就是在沈阳地铁1号线建设中,《沈阳今报》上推出了以沈阳地铁建设的深度、解读性新闻为主,其他地铁信息和服务类、文化类专题为辅的地铁专刊。双方将联合成立沈阳地铁专刊部,定期出版;而在第二个阶段,也是双方在协定1号线正式开通之日,推出了拥有沈阳地铁内部唯一平面纸媒体发行版权的《沈阳地铁报》。无论是在哪一个运作阶段,沈阳地铁报都将围绕地铁的建设经济,地铁的文化开始展开。沈阳地铁1号线是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当中的第1条线路,为中国东北地区开通运营的第1条地铁,作为沈阳城市交通的地铁1号线,它开始修于2005年11月18日,并于2010年9月27日开始载客试运行,正式售票运营时间为2010年10月8日。至沈阳地铁一号线开始售票运营那日起,《沈阳地铁报》全面推出。当沈阳地铁1号线售票运营的那日起,人们有了这样的体验,上班的人们可以不用单纯的使用公交车这种交通工具来进行出行的唯一方式,而是可以选择地铁这种方式,人们在地铁站外可以买一份可口的早餐,一杯热乎的豆浆、一份美味的鸡蛋饼,并且在站台前可以领取一份精美的《沈阳地铁报》。人们可以在地铁的车厢里体验物质和精神双重的满足,这是当时沈阳地铁一族的人们在清晨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来很形容的提出了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那么最先能够体验到初春江水回暖的就是在水中嬉戏的鸭子。这首诗也很好的体现了人们对于市场敏锐度,对于经济敏锐度的特点,让人们率先的发现利用在地铁上进行阅读的模式,可以正确的引导大家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有效的促进全民阅读的实现,同时也为在地铁上阅读带来了良好的商机。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不仅仅是利用交通工具通勤的时间进行阅读,还可以在中午的休息时间、节假日的休闲时间、晚间睡觉前的空闲时间等等。因此,碎片化的时间没有特定的限制,必须是在某一个时间段的某一个时间点,而是当人们认为在某一个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内,都可以“碎片化时间”。因此,如果人们能够很好的有效地利用起这些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看书、看报,甚至是用其他的方式进行阅读,比如听书、听报、看新闻等等,只要长时间的坚持下去,只要在这样的短时间内去阅读具有正能量、有知识、有文化的书籍,那么长此以往,都会为自己的文化素养的积累和个人素質的提高带来良好的成果。
三、结束语
实现全民阅读并不单单是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的。全民阅读是将阅读当做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来对待,这就需要三方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全民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为了保证人们对于全民阅读始终保持兴趣和热度,这就需要社会各方努力,改变民众对原有阅读模式的理念和方法,逐渐培养起民众对于阅读的爱好,通过对民众阅读习惯,阅读爱好的有效鼓励和引导,让人们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全民阅读还是一个有利于当代,促进国家发展,引领社会进步,提高全国国民素质的有效方式,因此,全民阅读也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实现全民阅读可以有效的帮助国民个人素质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不断的吸收和掌握文化知识。只有培养民众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必需品,让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开的一部分,那样才能够最终达到全民阅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