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df45sd6546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了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5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和成果,探索并总结出了“334”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与实践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通过设计一套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好的企业合作伙伴,编制一系列好教材,选聘一批好教师等系列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融合
  作者简介:梁爽(1976-),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卲玉(1964-),女,辽宁抚顺人,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辽宁 抚顺 1131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8-0029-03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历史很短,同时由于其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模式必然要有别于一本甚至是二本院校,那么如何才能把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为社会真正需求的合格人才?这是目前困扰三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的难题。
  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雏形,如果独立学院还是按照二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的话,那依然会陷入传统的“厚基础、宽口径”的“精英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去,致使当今计算机主流技术进入不了培养过程,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脱节,也就是学生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自2005年开始便不断探索、研究与实践,经过两届学生的完整体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套能与社会需求人才接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改革成果已获2009年辽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一、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背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1,2]具体体现在以下五点。
  1.学生基础不一,差别较大
  在全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在三本,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上大学之前对计算机接触较少,很多连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都不会装,而来自大城市的部分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个别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能力甚至超过了部分专业教师,这种在学生方面存在的基础差别较大,增加了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度,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2.人才培养方案不能适应现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高校为了使学生能有更宽的就业面,更愿意把自己的学生培养为“全才”,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目标,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往往强调了学生的基础——“厚基础、宽口径”,这样导致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而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却难以全面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由于三本学生基础差,故对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不感兴趣,从而学不好这样的课程,另一方面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实用的课程却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导致这样的课程学不到,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
  3.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学生动手能力差
  传统的教学就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做实验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应用到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编程学习中,就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内容,等到做实验时,已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只能是在做实验时按照老师给出的实验步骤再重新学一遍,甚至部分学生敷衍了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从而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4.师资队伍需要加强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大部分教师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也就是基本上是校门对校门,他们没有参与项目设计、开发的经验,所以他们也就很难把自己讲授的课程与实际的项目紧密结合,至于把项目开发经验穿插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更是无从谈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课的质量。同时由于我校教师教学压力较大,每年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过多,教师基本上没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和自身业务水平的进修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授课的质量。
  5.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进
  当前的三本多是从二本发展出来的,所以大多三本都基本沿用了二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是在某些课程上稍加调整,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当前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方法、手段等各个方面都比较相似,从而造成培养的学生差别不大,动手能力不强,没有体现三本学生的特点。此外,计算机行业的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传统的三本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从而造成了一面是大多数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一毕业就失业,一面是IT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掌握一定新技术的工作人员,两者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只能依靠改革现有的IT人才培养模式来逐步缩小差距。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经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探索并总结出了“334”(3:三个融合;3:三项能力;4:四项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加强对学生基础、教学方式、方法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在“应用为本,学以致用”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在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重视能力培养、强化素质养成,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社会人才需求,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1.做好“三个融合”(即理论与实践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是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基础
  (1)理论与实践融合是信息工程人才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方法。“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要求学生毕业之后就要“会做事,能做事,善做事”,而要做到这几点,就必须在学校为其提供可以做事的平台,让学生真正能实践起来,并不是把实践作为理论的简单验证,而且将实践提高到一个主要的教学过程中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要进入企业每天完成几百上千行代码的编写任务,如果他们在校期间没有这样的练习,那他们就不可能很快地适应企业对他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新建了6个计算机实验室,所有与程序设计相关的课程都在实验室小班上课,这样可以做到边讲边练。在讲课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案例引出原理,不是靠单讲原理而让学生们弄清楚原理,而是靠验证让学生们懂得原理,这样就可以把这些理论通俗化、简单化,同时也可以告诉学生这些理论到底可以用在什么样的场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认识实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2)学校与企业融合是对“理论与实践融合”基本方法的进一步发展,适应社会对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自2005年开始同ATA(美国微软中国总代理)实行校企合作。在该项合作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我们摒弃了那些理论内容较深,不太适合三本学生的内容,而是引入了微软的认证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案中,企业提供课程,我们的学生使用微软公司统一出版的教材,参加微软的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微软的认证证书,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到微软、海辉国际、上海微创、中国万网等大型企业实习和就业。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类学生还逐步实现了“3+1”的订单式培养,如图1所示。
  我们既给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又为学生构建了就业渠道,很多学生都通过该渠道,走上了令大多数人羡慕的岗位。
  (3)教学与科研融合是“理论与实践融合”这一基本方法的提高,是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我们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老师进行科研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科研奖励办法,并要求每个老师每年要从社会上拿到一个横向课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而学生从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分配给各个老师,老师从大二一直带到这个学生毕业,这种分散的毕业设计方法,将毕业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通过实施这种方式,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普遍增强,而且老师的科研项目也逐年增多,从而走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是奠定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学习能力。“学习”是人一生中永远不变的主题,只有学会了学习的人,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取得佳绩。所以大学阶段不只是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有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会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让部分学生上台当老师,将新的知识点讲授给台下学生,也会在考试前让所有的学生都自己出考题,根据考题的质量还可以给出题的学生加分。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提高能力。
  (2)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只在课堂上的45分钟,而是存在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更多地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科研中;组织更多的学生参加兴趣小组、举行科技竞赛;通过参加各类竞赛和自己组织的竞赛,让学生参与到自制实验设备中去,等等,都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
  (3)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其实是一项非常宽泛的能力,它体现在几个方面:掌握科技技术知识的能力、个人能力、人际协调能力以及个人能融入到社会和企业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中去的能力。在这些能力中,最能体现就业能力的就是学生毕业后如何用最短的时间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把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目标必须与就业形势相匹配,通过“334”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时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从而达到提高就业能力的目的。
  3.四项基本措施保障三个融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为了保障三个融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如下四项具体措施:设计一套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好的企业合作伙伴;编制一系列好教材;选聘一批好教师。
  (1)设计一套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与企业合作制定的,并经过了几轮的修改,最终确定软件工程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如图2和图3所示。
  (2)建设一批好的企业合作伙伴。目前我们计算机类专业已同多家企业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不但可同我们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还可为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提供场所。目前同我校计算机专业合作的企业有微软(中国)、ATA、海辉国际、中软国际、神舟数码等100余家企业,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就业难题。
  (3)编制一系列好教材。由于我校计算机专业引入了新的课程体系,所以将程序设计类课程分得很细,故目前市面上不太容易看到能够适合我们的教材。为了能和教学改革同步,我们的老师也自己编写了多本能够适合独立学院学生使用的教材,例如《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NET框架程序设计》、《数据库访问技术》、《C#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此外,我们也正在编写《Java程序设计》、《J2EE应用开发》等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教材。
  (4)选聘一批好教师。所谓的好教师,就是既懂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自己或他人的实践经验很好地融入贯穿到授课过程中,尽量把授课的内容采取项目驱动或者案例教学的方式;所谓的好教师,就是真正想把教师作为毕生的职业,对教法的研究坚持不懈地进行,与时俱进;所谓的好教师就是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很好地为学生服务,一直为成为学生满意的教师而努力。我校为了能真正选聘出一批好教师,采取了优胜劣汰的教师上岗机制,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及时解聘,让全校教师形成一种危机意识,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改革成果
  通过5年的实践证明,我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取得初步的成果。
  1.从就业率情况看教学改革
  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就业情况如下: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的学生也正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2.从全国性大赛成绩看教学改革
  微软每年都会举办“校园之星”大赛,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参加该赛事的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200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王德新在2007微软“校园之星”大赛为冠军组成员;2008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李艳、王勇、王世久、陈汉卿在2008微软“校园之星”大赛华北赛区复赛中获第二名;2008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崔园园、曹镇凯、石孝川、杨哲超在2008微软“校园之星”大赛决赛中获全国总冠军;2009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章家强、徐海龙、杨立彬在2009微软“校园之星”大赛决赛中获全国总冠军。
  同时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在2008年10月同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福州大学一起获得了微软IT学院计划 Advanced 会员的资格。而且,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起被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批准为“微软2008-2009年度高校创新联盟成员”。
  由于我校学生在大赛中的突出表现,微软公司、上海微创、海晖国际和中国万网等计算机软件公司对我校的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好评。
  毫无疑问,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我们所实行的教学改革。没有教学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不到这么大的提高,也就不会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
  3.从其他方面看教学改革
  从“以知识授予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体”的课程模式。
   从“学校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唯一培养单位”变为“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培养任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参与,在课程体系中深度植入了目前比较流行的Java程序开发课程,该方案更贴近企业用人需求,更有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经过5年的努力,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目前已与20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目前该专业每年都有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
  教师队伍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中有MCT讲师3名,微软金牌讲师1名,银牌讲师2名。
  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能拿到毕业证,还能拿到职业认证证书,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Oracle的认证证书,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可获得MCTS证书,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可获得思科的CCNA证书。
  四、进一步研究方向
  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要想真正提高编程能力,最重要的还是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真正实现大量的编程,故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把完成上万行编程语句逐步分解到各个课程和实训中去,从而真正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目前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仍是我们下一步要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何红,李政.高校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5,(1):35-38.
  [2]张昌凡,刘安民,宋宝丰.面向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24-27.
  (责任编辑:刘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在向专业化、学术化迈进的进程中,学生事务人员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其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文章分析了美国学生事务人员参与教学的发展背景及实践模式,建议我国应重视和提升学生事务人员的教育作用,并加强学生事务人员和学术事务人员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教学活动;合作  作者简介:苗玉凤(1977-),女,陕西榆林人,西安邮电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王大力(196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出现了滑坡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下降。如何保证和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成为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为此,潍坊医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论文阶段的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实践  作者简介:王雪净(1981-),女,山东昌邑人,潍坊医学院研究生处,助教;鞠学红(1963-),男,山东诸城
期刊
摘要:科学管理是管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管理理论,对高等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高等教育管理具有其内在的特殊性。文章主要从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及其主要内容入手,根据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特点,分析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科学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评价  作者简介:温文君(1986-),女,江西赣州人,江西师范大学高教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徐娜(1988-),
期刊
摘要:通过对参加过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的学生的访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认真研究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的现状,总结出了其在文化课考试、专业技能考试以及面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以及多元智能观出发,结合实际对高职单独招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待为我国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单招考试;改革  作者简介:刘晶(1985-),女,湖北仙桃
期刊
摘要:双语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全新尝试,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逐步成为新的焦点。从开展“电路”双语教学的意义出发,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指出“电路”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电路  作者简介:卞玉萍(1979-),女,安徽合肥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讲师;章心因(1978-),男,江苏溧阳人,南京
期刊
摘要:针对嵌入式应用系统课程教学,分析了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改革措施,并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过程考核等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表明,所提出的教改措施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嵌入式应用系统;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单芳芳(1984-),女,河南郑州人,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助教;李晓楠(1983-),
期刊
摘要:为提升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查找当前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题班会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主题班会;改革  作者简介:王志松(1980-),男,江苏常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江苏常州213164)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8-0022-02    主题班会
期刊
摘要:对“控制工程基础”在高职、高专应用电子专业中的教学进行探讨。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学生的基础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运用MATLAB仿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注意教学理念、模式及考核方式的更新。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应掌握有关自动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建立系统模型,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设计,并能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  关键词:控
期刊
摘要:“制冷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文针对该专业的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制冷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梁庆(1984-),男,河南永城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刘靖(1971-),男,山东莱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介绍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采用“发现式”互动教学方法,引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重视实践环节,以网络技术构建网络课程教与学的互动平台,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  关键词:发现式教学;网络技术;工程应用  作者简介:任风华(1975-),女,湖北秭归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