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认为,前理解以前有、前见和前把握三种方式存在。前有,就是读者的生活、社会、文化背景等在接触文本之前已客观存在;前见,指读者在接触文本之前,已经有了一种先行的立场或视角;前把握,指读者在接触文本之前,会预先对内容作出假设。可见,阅读行为中,前理解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阅读行为产生并发展的重要凭借。不可否认的是,前理解一般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这种先入为主的主观性很容易演变为一种成见或偏见,从而影响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判断。如何避免前理解的消极影响?
一、避开文章体裁的干扰
“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同版本教材以下只标注年级和册数)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说明。
一位教师研读文本后,考虑到编者把这篇经典的文章放在说明文单元之首,加之文章介绍的内容多,于是把理清说明顺序预设为全文的教学重点,并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是如何介绍苏州园林的。实际上,这个问题不难把握,只要抓住关键句段,就很容易发现文章先总说后分说、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事实上,学生确实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教学时间还很充裕,教师就要求学生介绍本地的风景名胜,先说一说,再写一写。最后,这节课就这么平平淡淡地结束了。
这位教师对这节课很不满意,但他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出在前理解对教师的干扰上。这位教师受说明文这种体裁的干扰,纠结在说明顺序这个并不难把握的教学点上,从而忽略了文本更有价值的地方。笔者反复研读文本,又翻阅了叶圣陶先生写作此文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为这篇文章的关键之处在于作者围绕“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采用多种说明方法、用生动的语言而做的精彩解说。因此,笔者教学时,以说明方法为载体,把语言赏析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一读,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匠心,真正明白蘇州园林建设的巧妙之处,进而学会欣赏苏州园林乃至其他园林。这样教学,内容饱满,课堂很有张力。
二、避开文章题材的干扰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为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人物传记。一位教师围绕题目设计了一组问题:谁的悲剧?为什么是悲剧?为什么是伟大的?作为解读文本的钥匙,这三个问题可谓切中肯綮。课中的大部分时间,教师都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三个问题,进而挖掘出了几位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最后教师又拓展开去,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英雄人物。整节课,师生都在对文本做架空式分析,教学几乎没有出现兴奋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执教教师受到了前理解中文章题材的干扰,认为传记类文章的教学焦点在于挖掘品质。挖掘品质本没有错,但只停留在这个点上而忽略了文本中其他同样有价值的地方,就得不偿失了。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了一位教师教学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时的情况。前半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演讲的背景和主要观点,了解演讲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的特点;后半节课,教师抓住演讲词语言的鼓动性特点,重点引导学生赏析语言。因为演讲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佳的宣传说服效果,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北大学子,你觉得文中哪个地方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品一品。这种假设让学生很有代入感,所以学生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朗读课文片段,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并情境朗读课文,尽力还原蔡先生当年演讲时的语气、神态和情感,从而完成了文道合一。这样教学既充分关注了题材、体裁的特点,又没有完全囿于题材之中,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避开个人好恶的干扰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文章风格,比如有的喜欢讲散文而不喜欢讲小说,有的喜欢讲文言文而不喜欢讲现代文等。出现这种情况,抛开兴趣爱好不谈,主要与教师的前理解有关,因为前理解往往容易干扰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判断,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散文单元,包括《谈生命》《那树》《地下森林断想》《人生》四篇文章。教学这个单元之前,笔者受到“披文入情”“形散而神不散”等前理解的干扰,对如何教曾一度陷入了迷茫。几经思索,笔者抛弃了这些大而化之的理论,开始专注于每个具体的文本。结果发现,《谈生命》语言优美、深沉、含蓄,且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适于采用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进而认识生命的本质,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那树》运用托物寓意的方法,描述了一棵树的生命历程,适于采用品读法,引导学生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地下森林断想》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适于采用美点寻踪法,引导学生体味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进而体会文本深刻而普遍的哲理;《人生》通过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以喻说理,适于采用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从中培养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每篇文章都重点突出,都有基本适用于该文本特点的教学方法,且这样的教学是笔者所熟悉的,教起来可谓轻车熟路。
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呢?笔者进一步研读文本,又有了新的发现:四篇文章同是散文,在结构、语言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采用单元整合教学法。围绕这个思路,笔者确定了两个教学点:一是理清每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二是赏析散文的写作特色尤其是语言特色。第一个问题,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每篇文章的文首文末、段首段末以及过渡句等,迅速理清了每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帮助学生解决了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第二个问题,笔者针对每篇文章的不同风格,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重点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引导他们理解了文本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效果不言而喻。笔者曾多次反思这次教学的心路历程,如果按个人的喜好,采用常规套路教学,怕是达不到类似的效果吧。
(作者单位:宜昌市第九中学)
一、避开文章体裁的干扰
“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同版本教材以下只标注年级和册数)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说明。
一位教师研读文本后,考虑到编者把这篇经典的文章放在说明文单元之首,加之文章介绍的内容多,于是把理清说明顺序预设为全文的教学重点,并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是如何介绍苏州园林的。实际上,这个问题不难把握,只要抓住关键句段,就很容易发现文章先总说后分说、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事实上,学生确实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教学时间还很充裕,教师就要求学生介绍本地的风景名胜,先说一说,再写一写。最后,这节课就这么平平淡淡地结束了。
这位教师对这节课很不满意,但他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出在前理解对教师的干扰上。这位教师受说明文这种体裁的干扰,纠结在说明顺序这个并不难把握的教学点上,从而忽略了文本更有价值的地方。笔者反复研读文本,又翻阅了叶圣陶先生写作此文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为这篇文章的关键之处在于作者围绕“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采用多种说明方法、用生动的语言而做的精彩解说。因此,笔者教学时,以说明方法为载体,把语言赏析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一读,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匠心,真正明白蘇州园林建设的巧妙之处,进而学会欣赏苏州园林乃至其他园林。这样教学,内容饱满,课堂很有张力。
二、避开文章题材的干扰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为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人物传记。一位教师围绕题目设计了一组问题:谁的悲剧?为什么是悲剧?为什么是伟大的?作为解读文本的钥匙,这三个问题可谓切中肯綮。课中的大部分时间,教师都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三个问题,进而挖掘出了几位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最后教师又拓展开去,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英雄人物。整节课,师生都在对文本做架空式分析,教学几乎没有出现兴奋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执教教师受到了前理解中文章题材的干扰,认为传记类文章的教学焦点在于挖掘品质。挖掘品质本没有错,但只停留在这个点上而忽略了文本中其他同样有价值的地方,就得不偿失了。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了一位教师教学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时的情况。前半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演讲的背景和主要观点,了解演讲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的特点;后半节课,教师抓住演讲词语言的鼓动性特点,重点引导学生赏析语言。因为演讲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佳的宣传说服效果,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北大学子,你觉得文中哪个地方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品一品。这种假设让学生很有代入感,所以学生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朗读课文片段,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并情境朗读课文,尽力还原蔡先生当年演讲时的语气、神态和情感,从而完成了文道合一。这样教学既充分关注了题材、体裁的特点,又没有完全囿于题材之中,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避开个人好恶的干扰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文章风格,比如有的喜欢讲散文而不喜欢讲小说,有的喜欢讲文言文而不喜欢讲现代文等。出现这种情况,抛开兴趣爱好不谈,主要与教师的前理解有关,因为前理解往往容易干扰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判断,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散文单元,包括《谈生命》《那树》《地下森林断想》《人生》四篇文章。教学这个单元之前,笔者受到“披文入情”“形散而神不散”等前理解的干扰,对如何教曾一度陷入了迷茫。几经思索,笔者抛弃了这些大而化之的理论,开始专注于每个具体的文本。结果发现,《谈生命》语言优美、深沉、含蓄,且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适于采用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进而认识生命的本质,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那树》运用托物寓意的方法,描述了一棵树的生命历程,适于采用品读法,引导学生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地下森林断想》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适于采用美点寻踪法,引导学生体味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进而体会文本深刻而普遍的哲理;《人生》通过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以喻说理,适于采用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从中培养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每篇文章都重点突出,都有基本适用于该文本特点的教学方法,且这样的教学是笔者所熟悉的,教起来可谓轻车熟路。
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呢?笔者进一步研读文本,又有了新的发现:四篇文章同是散文,在结构、语言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采用单元整合教学法。围绕这个思路,笔者确定了两个教学点:一是理清每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二是赏析散文的写作特色尤其是语言特色。第一个问题,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每篇文章的文首文末、段首段末以及过渡句等,迅速理清了每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帮助学生解决了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第二个问题,笔者针对每篇文章的不同风格,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重点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引导他们理解了文本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效果不言而喻。笔者曾多次反思这次教学的心路历程,如果按个人的喜好,采用常规套路教学,怕是达不到类似的效果吧。
(作者单位:宜昌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