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发展,传统的纸质图书馆也出现了新的形势——电子图书馆产生并得到发展。纸质图书馆是电子图书馆的母体,两者将互为补充,共同发展,不会因为电子馆的发展而弱化了纸质图书馆的发展。恰恰相反二者的共同发展反而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大程度上方便读者,使读者有更广阔更自由的阅读环境和阅读空间。
关键词:纸质图书馆;电子图书馆;长期并存
电子图书馆是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图书管理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具有共享性、即时性,便捷性,打破时空限制等优势,其别具一格的馆藏方式、借阅方式等特点已经得到图书馆界普遍重视。有学者提出电子图书馆将以十分便捷的方式取代纸质图书馆,由此引发关于纸质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生死存亡的争论。答案是否定的。电子图书馆以很快的速度在全国各地建立,缺乏科学的分析是电子图书馆无法取代纸质图书馆的主要原因,仅仅是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纸质图书馆将和现代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图书馆长期并存。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互相配合,各展其长,将会更好地为各个层次的读者服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
1纸质图书馆长期存在的理由
电子出版物兴起伊始,有研究者提出,我们将很快进入“无纸化图书馆”时代,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支持无纸化图书馆理念的研究者们认为,未来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方面仅仅保存经计算机处理过的数字化信息,以图书、期刊文献等载体的实体馆藏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缩微文献、电子图书等。也有学者认为计算机终端在办公室和家庭日渐普及,纸质图书馆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在网络上自由地、实时地获取需要查阅的资料、阅读的图书,无须再到纸质图书馆进行图书的借阅与归还。随着读着对纸质图书馆利用频次的减少及纸质图书利用率的降低,其数量及规模将会逐步减少。还有的研究人员认为新世纪到来了,纸质图书馆就将消亡掉。这种认识缺乏科学理性的思考,缺乏对图书馆性质、特点、功能的了解及正确的认识。如果把公元前人类记录两河文化和集中保管泥板文献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开始,由此计算图书馆的出现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象征人类知识文明的图书馆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古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三个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学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一门学科。
图书馆将记载人类文明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编目使之有序化并妥善保存,使之人类文明的积淀得以传承。这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文化及科学文化水平,同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及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纸质图书馆可以组织学术讲座,举办学术报告会,传播学术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纸质图书馆举办读书交流会,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拉近读着之间的物理距离。图书馆还可以走进基层建在社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活动,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
当然,纸质图书馆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出来,纸质图书馆受到馆藏设施等物理条件的限制,读者需求迅速的要求与纸质图书馆服务速度缓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受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影响,纸质图书馆停留在到馆服务层面,服务到“手”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图书馆管理方面,图书文献的保存也需要满足一定的保存条件,否则存在保管不善造成霉变、虫蛀鼠咬等问题。另外纸质图书馆一直遭受经费来源不足,书库不堪重负等现象。这将严重地阻碍着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这是纸质图书馆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2电子图书馆的优势及不足
电子图书馆是以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由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结构有序的集成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它是由网络上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资源组成的一个虚拟概念。读者通过计算机终端就可以很方便的获取电子图书馆中的文献信息。它不仅可以查阅数据库、下载检索信息、邮寄联机检索结果,还可以查阅到商业信息、新闻报道、数目数据库、图书馆资源、政府出版物及其它类型的信息。它是世界各国地区的图书馆及各种各样的文献信息机构组成的,打破了文献信息贮存和检索的地域疆界,可以超越时空获取信息。因此它所提供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纸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范围和服务能力,成为一种更加普及和深入人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电子图书馆将以很快的速度得以发展。
但电子图书馆也存在信息载体保存时间短、安全系数小、内容易失真、内容还原不保证和版权受限制等不足,这充分显示出电子图书馆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它要求读者要有相当的基本条件,才能进行网上阅读。网上阅读是一种有偿服务,包括用户接入权限进行阅读的费用、购买及使用移动终端的费用等。
(1)电子图书馆的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终端设备才可以阅读,比如个人计算机,便携式平板电脑及移动智能手机。当然仅仅有这些设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基本的操作技能,限制了读者的随意性。现实生活中,计算机并不是家家都有,平板及手机相对常见,但是对于广大农村,手机发挥的主要功能还是以短信及电话联系为主,娱乐功能利用相对较少,整体步入数字阅读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2)网络信息冗余日益增多,信息时效性差,信息查准率查全率偏低。网络信息也可能伴随着病毒、磁化、停电等因素而删除,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临时性故障也给电子图书馆的利用带来很大不便。
(3)有偿获取所需信息费用不可忽视,另外电子图书馆提供的内容受到版权保护,我们还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4)计算机软硬件更新速度迅速,存在计算机软硬件兼容问题,为文献资源的长期保存提出新的难题。
3电子图书馆和纸质图书馆将长期并存的原因分析
3.1纸质图书馆是电子图书馆得以发展的母体条件
我们理解的电子图书馆,说到底不过是现代信息技术下,图书馆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新的存在状态,无论它的表现形式与纸质图书馆有多大差异,它与纸质图书馆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的工具,它们通过有效的文献传递实现人类社会的交流,而这一点恰好是图书馆『生质的本质所在。从而决定它们相生相存的环境。 电子图书馆是纸质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发展,纸质图书馆是电子图书馆形成的基础和主要信息来源。当前,电子图书馆的内容主要有两种来源,第一种为纸质图书、过刊数字化生成,第二种主要是通过数字化系统直接生成的电子图书期刊等,比如纯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馆是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目前的电子图书馆建设现状来看,很大部分依然是图书的数字化生成,尽管这个工作已经开始交给第三方的机构加工,但是委托机构主体是纸质图书馆。
3.2纸质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之间的互补作用
从技术角度及投入产出角度,电子图书馆收集到的文献信息完整性的可能性不大,要把纸质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文献加工转换成数字化形式的文献,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完成。数字化转换工作完不成主要是纸质图书出版速度快,已经累积的文献资料比较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数字化工程缺乏整体规划,存在重复数字化的问题即不同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字化,整体数量增长过快,而实际有效工作增长速度放缓。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失衡与区域内经济建设水平层次不齐,决定了纸质图书馆的长期存在。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较低,接受现代化教育的人群比例小,因经济因素导致没办法接入互联网的“网络难民”还很多。还有相当部分人要利用纸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电子图书馆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数量比较多。基层数字图书馆仍然停留在熟悉适应阶段,距离熟练使用电子图书馆获取有效信息还很远。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纸质图书馆优势的不可替代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新型图书馆或其他机构能代替其发挥原有功能。通过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吸引了更多读者到图书馆学习。应该说电子图书馆是纸质图书馆的完善和补充。
从读者利用习惯来看,电子图书馆是纸质图书馆的有效补充。电子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文献资料,方便快捷。纸质图书馆的馆藏以图书期刊等为主,可以很方便记录读书心得。与纸质图书馆比较,电子图书馆服务对象类型数量迅速增多,服务形式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
笔者认为,纸质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协同发展阶段。国家不会因为电子图书管的蓬勃发展而弱化纸质图书馆的投资力度。电子图书馆的方便快捷收到用户欢迎,纸质图书馆在国家文化布局,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纸质图书馆需要作出调整以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转变管理理念及服务方式。加快图书馆自动化、智能化,将网络信息有效组织,把内涵丰富的馆藏文献迅速数字化并送上互联网提供广大用户使用。还可以把互联网上众多而杂乱的信息加工成为有序的信息提供给用户,有效地运用网上资源,使电子图书馆与纸质图书馆有机结合成为共存互补的混合的“智能大厦”。以此繁荣祖国的图书馆事业。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电子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将取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纸质图书馆;电子图书馆;长期并存
电子图书馆是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图书管理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具有共享性、即时性,便捷性,打破时空限制等优势,其别具一格的馆藏方式、借阅方式等特点已经得到图书馆界普遍重视。有学者提出电子图书馆将以十分便捷的方式取代纸质图书馆,由此引发关于纸质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生死存亡的争论。答案是否定的。电子图书馆以很快的速度在全国各地建立,缺乏科学的分析是电子图书馆无法取代纸质图书馆的主要原因,仅仅是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纸质图书馆将和现代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图书馆长期并存。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互相配合,各展其长,将会更好地为各个层次的读者服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
1纸质图书馆长期存在的理由
电子出版物兴起伊始,有研究者提出,我们将很快进入“无纸化图书馆”时代,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支持无纸化图书馆理念的研究者们认为,未来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方面仅仅保存经计算机处理过的数字化信息,以图书、期刊文献等载体的实体馆藏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缩微文献、电子图书等。也有学者认为计算机终端在办公室和家庭日渐普及,纸质图书馆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在网络上自由地、实时地获取需要查阅的资料、阅读的图书,无须再到纸质图书馆进行图书的借阅与归还。随着读着对纸质图书馆利用频次的减少及纸质图书利用率的降低,其数量及规模将会逐步减少。还有的研究人员认为新世纪到来了,纸质图书馆就将消亡掉。这种认识缺乏科学理性的思考,缺乏对图书馆性质、特点、功能的了解及正确的认识。如果把公元前人类记录两河文化和集中保管泥板文献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开始,由此计算图书馆的出现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象征人类知识文明的图书馆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古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三个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学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一门学科。
图书馆将记载人类文明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编目使之有序化并妥善保存,使之人类文明的积淀得以传承。这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文化及科学文化水平,同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及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纸质图书馆可以组织学术讲座,举办学术报告会,传播学术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纸质图书馆举办读书交流会,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拉近读着之间的物理距离。图书馆还可以走进基层建在社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活动,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
当然,纸质图书馆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出来,纸质图书馆受到馆藏设施等物理条件的限制,读者需求迅速的要求与纸质图书馆服务速度缓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受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影响,纸质图书馆停留在到馆服务层面,服务到“手”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图书馆管理方面,图书文献的保存也需要满足一定的保存条件,否则存在保管不善造成霉变、虫蛀鼠咬等问题。另外纸质图书馆一直遭受经费来源不足,书库不堪重负等现象。这将严重地阻碍着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这是纸质图书馆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2电子图书馆的优势及不足
电子图书馆是以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由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结构有序的集成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它是由网络上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资源组成的一个虚拟概念。读者通过计算机终端就可以很方便的获取电子图书馆中的文献信息。它不仅可以查阅数据库、下载检索信息、邮寄联机检索结果,还可以查阅到商业信息、新闻报道、数目数据库、图书馆资源、政府出版物及其它类型的信息。它是世界各国地区的图书馆及各种各样的文献信息机构组成的,打破了文献信息贮存和检索的地域疆界,可以超越时空获取信息。因此它所提供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纸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范围和服务能力,成为一种更加普及和深入人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电子图书馆将以很快的速度得以发展。
但电子图书馆也存在信息载体保存时间短、安全系数小、内容易失真、内容还原不保证和版权受限制等不足,这充分显示出电子图书馆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它要求读者要有相当的基本条件,才能进行网上阅读。网上阅读是一种有偿服务,包括用户接入权限进行阅读的费用、购买及使用移动终端的费用等。
(1)电子图书馆的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终端设备才可以阅读,比如个人计算机,便携式平板电脑及移动智能手机。当然仅仅有这些设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基本的操作技能,限制了读者的随意性。现实生活中,计算机并不是家家都有,平板及手机相对常见,但是对于广大农村,手机发挥的主要功能还是以短信及电话联系为主,娱乐功能利用相对较少,整体步入数字阅读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2)网络信息冗余日益增多,信息时效性差,信息查准率查全率偏低。网络信息也可能伴随着病毒、磁化、停电等因素而删除,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临时性故障也给电子图书馆的利用带来很大不便。
(3)有偿获取所需信息费用不可忽视,另外电子图书馆提供的内容受到版权保护,我们还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4)计算机软硬件更新速度迅速,存在计算机软硬件兼容问题,为文献资源的长期保存提出新的难题。
3电子图书馆和纸质图书馆将长期并存的原因分析
3.1纸质图书馆是电子图书馆得以发展的母体条件
我们理解的电子图书馆,说到底不过是现代信息技术下,图书馆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新的存在状态,无论它的表现形式与纸质图书馆有多大差异,它与纸质图书馆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的工具,它们通过有效的文献传递实现人类社会的交流,而这一点恰好是图书馆『生质的本质所在。从而决定它们相生相存的环境。 电子图书馆是纸质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发展,纸质图书馆是电子图书馆形成的基础和主要信息来源。当前,电子图书馆的内容主要有两种来源,第一种为纸质图书、过刊数字化生成,第二种主要是通过数字化系统直接生成的电子图书期刊等,比如纯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馆是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目前的电子图书馆建设现状来看,很大部分依然是图书的数字化生成,尽管这个工作已经开始交给第三方的机构加工,但是委托机构主体是纸质图书馆。
3.2纸质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之间的互补作用
从技术角度及投入产出角度,电子图书馆收集到的文献信息完整性的可能性不大,要把纸质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文献加工转换成数字化形式的文献,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完成。数字化转换工作完不成主要是纸质图书出版速度快,已经累积的文献资料比较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数字化工程缺乏整体规划,存在重复数字化的问题即不同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字化,整体数量增长过快,而实际有效工作增长速度放缓。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失衡与区域内经济建设水平层次不齐,决定了纸质图书馆的长期存在。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较低,接受现代化教育的人群比例小,因经济因素导致没办法接入互联网的“网络难民”还很多。还有相当部分人要利用纸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电子图书馆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数量比较多。基层数字图书馆仍然停留在熟悉适应阶段,距离熟练使用电子图书馆获取有效信息还很远。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纸质图书馆优势的不可替代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新型图书馆或其他机构能代替其发挥原有功能。通过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吸引了更多读者到图书馆学习。应该说电子图书馆是纸质图书馆的完善和补充。
从读者利用习惯来看,电子图书馆是纸质图书馆的有效补充。电子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文献资料,方便快捷。纸质图书馆的馆藏以图书期刊等为主,可以很方便记录读书心得。与纸质图书馆比较,电子图书馆服务对象类型数量迅速增多,服务形式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
笔者认为,纸质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协同发展阶段。国家不会因为电子图书管的蓬勃发展而弱化纸质图书馆的投资力度。电子图书馆的方便快捷收到用户欢迎,纸质图书馆在国家文化布局,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纸质图书馆需要作出调整以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转变管理理念及服务方式。加快图书馆自动化、智能化,将网络信息有效组织,把内涵丰富的馆藏文献迅速数字化并送上互联网提供广大用户使用。还可以把互联网上众多而杂乱的信息加工成为有序的信息提供给用户,有效地运用网上资源,使电子图书馆与纸质图书馆有机结合成为共存互补的混合的“智能大厦”。以此繁荣祖国的图书馆事业。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电子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将取得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