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合过程引发钛合金水基润滑的超低摩擦特性

来源 :材料研究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dh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Ti6A14V盘和Si3N4球为摩擦副、以魔芋葡甘聚糖溶液为润滑剂,使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分析在干摩擦跑合和硼酸跑合条件下钛合金魔芋葡甘聚糖溶液水基润滑的摩擦特性,研究了跑合过程对钛合金水基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跑合过程中Si3N4球上形成的磨损区域是实现超低摩擦的关键,两种方式跑合后使用魔芋葡甘聚糖溶液润滑均可达到摩擦系数小于0.01的超低摩擦状态.干摩擦跑合后魔芋葡甘聚糖溶液的浓度较高,且在试验转速较高的条件下较强的流体动压效应可实现超低摩擦.硼酸跑合降低了摩擦副表面的粗糙度,且硼酸离子与魔芋葡甘聚糖分子中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更加稳定的水合分子层,在魔芋葡甘聚糖溶液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依靠水合分子间的斥力仍可实现超低摩擦.
其他文献
某埋地钢质管道与地铁线路并行,受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严重,地铁站内轨地电位(铁轨对接地电位)保护装置频繁合闸。通过同步监测轨地电位和管道通/断电电位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合闸和未合闸状态下,管道受地铁杂散电流的干扰程度和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轨地电位保护装置合闸后,通过地铁站接地网泄放和吸收杂散电流,管道通/断电电位波动幅度变大,造成管道的受干扰程度上升,欠保护管道长度增加,靠近地铁站接地网的管段和远离的管段互为杂散电流的流入流出点,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合闸后,地铁站接地网成为地铁系统的主要杂散
CVD金刚石涂层表面粗糙度高、颗粒大,不能满足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和应用,降低CVD金刚石涂层表面粗糙度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阐述了激光抛光CVD金刚石涂层机理,对比了微观抛光和宏观抛光的差异,总结了国内外激光抛光金刚石涂层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激光抛光金刚石涂层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难点。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施工往往受耕地征用、青苗补偿、道路建筑阻断、线路走廊限宽等条件制约,提高杆塔桩基自然接地的散流能力对降低接地电阻和节约施工成本具有实际意义。用柔性石墨防腐蚀材料的杆塔桩基紧凑型接地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杆塔桩基散流计算模型,针对单桩基、双桩基及全塔四桩基外敷方式的接地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了引流线位置对外敷电极分流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单个混凝土桩基,引流线位置对接地电阻以及桩基散流特性影响较小;当杆塔采用双基坑和大开挖单基坑施
为明确X60管线钢在高流速、高含盐、高含CO2湿气条件下的顶部腐蚀行为和规律,采用高速湿气环路系统对X60管线钢进行湿气顶部腐蚀模拟评价试验。通过腐蚀前后试样的失重量评估X60管线钢湿气顶部腐蚀的情况,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和不同Cl-浓度对X60管线钢湿气顶部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MPa CO2、气体流速10 m/s、Cl-含量分别为13000
为了提高内燃机用GH4169镍基高温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用不同型号砂纸打磨的方式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然后进行850℃温度下的抗氧化性能试验测试。对各试样进行了氧化增重测试,同时对氧化的截面微观形貌进行了SEM观察,并对氧化产物结构组成进行XR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00号砂纸进行打磨处理的试样达到了最小氧化速率,经过表面抛光后的试样达到了最快的氧化速率,总体表现为表面粗糙度增大后,合金氧化速率发生了减小。以200号砂纸打磨处理后的试样具有强度很高的基体衍射峰,形成了厚度较小的氧化膜,只存在少量的氧
为了解决某天然气输送管线的腐蚀穿孔失效问题,确定造成输气管道腐蚀失效的主要因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S、XRD等分析方法,对某天然气输送管线失效位置进行了宏观形貌、微观形貌、材质及腐蚀产物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失效管段处于低洼易积水处,局部腐蚀及穿孔主要发生在6点钟方向。通过元素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分析,确定管线材质符合标准要求。腐蚀产物分析表明:腐蚀产物中有硫化物和碳酸盐的存在,且含量较多,管道底部积水诱发的H2S电化学腐蚀和碳酸盐的沉积结垢引起的垢下腐蚀是导致腐蚀穿孔的主要原
将低膨胀高温合金GH2909分别在500℃、600℃和650℃时效2000 h,研究了长期时效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H2909合金在550℃和600℃时效2000 h后其组织稳定性较高,强度略有提高,塑性基本不变。而在650℃时效2000 h后合金的拉伸强度明显降低,室温塑性下降,尤其是在室温下断面收缩率明显降低,但是高温塑性却显著提高。其原因是,GH2909合金在650℃长期时效过程中析出了大量贯穿晶粒且呈魏氏组织形貌的针状ε/ε″相,而强化相γ′相明显减少。同时,在该温度下γ′相明显长大
建立多尺度模型阐明了镁合金薄板再结晶和织构演变机制.先用有限元法数值计算异步温轧工艺过程,得到了等效塑性应变、应变速率等结果,并以此作为初始边界条件引入基于位错密
将CeO2纳米粒子负载在介孔氧化硅(W-mSiO2)支撑体上,制备了核壳结构的W-mSiO2/CeO2双相光催化复合颗粒。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氮气吸脱附、STEM-EDX mapping、Raman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分析样品的结构和性质,考察了复合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颗粒中介孔氧化硅内核的尺寸为180~200 nm、比表面积高达1627
在分别控制应变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10%Cr钢的高温低周疲劳实验,用SEM和TEM分析了 10%Cr钢实验前后的表面形貌和亚晶粒结构.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应力-应变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