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老屋因塘而名,曰乍波塘。塘基在东,曲岸于西。
乍波塘不曾绘入过哪张地图,也不曾写入哪篇文字。然而,没有哪处名胜能替代这个小地方在我心中的位置。万水千山走过,那一碧水塘,那一脉青山,那一片错落的黑色屋宇,如同我长不大的乳名,散不去的乡音。
儿时的记忆里,塘之西南端撑一株巨大的古樟。根扎于草石,数人合抱的树干,湿黑地立在天宇之下,俯视着四周的竹林、屋脊,亦超拔于对面山顶的丛林。
没有人知道樟树的年纪,它立在岁月里,遇见过我遥远的先祖。
古樟,曾是乍波塘的标志。你赶一头水牛,或背一筐柴薪;推一车沙石,或挑一担谷子,抬眼能看见那冠盖的风姿,亦如月行中天。其树干略略向塘中倾斜,茎、枝、叶与水面便成为美的构图,生出一种张力。披着黑白羽衣的喜鹊们,日日衔来小树枝,在枝叶间筑起黑而大的窝巢。乍波塘的远山曙色,总被鹊儿喳喳叫醒。慵懒的午后或落寞的黄昏,树上立着的那两只小鹊,正与对面山上的那一对,家长里短,高谈阔论。无心的乡炊听着,悠然的云霞听着,一朵晚云亦静静地听着。
喜鹊,古樟,静水。远山,飞鸟,流云。
那是乍波塘的寂然无波的时间。
疯狂与荒谬的岁月,终于打破这份亘古的寂静。上世纪70年代的伐木终结了古樟的生命。在那个沉闷的夏日午后,“轰”的一声,古樟应声倒在池塘中。巨大枝干,溅起几丈高的浪。
一树记忆,一个时代,在那一刻,轰然坍塌。乍波塘的历史,从此失去了生命的参照。
二
古树是塘的生命,石头亦然。
塘之北端,铺一条长长的麻石跳。高低三级,以应春夏水涨,秋冬水落。
每天,当太阳从对面山上马尾松尖升起时,石跳上便出现洗衣的女子。那是乍波塘的女性。母亲,姐姐,抑或隔壁的婶婶,邻家的少女。
浣衣女子,蹲于青石跳上。捣衣声掠过水面,在山野之间,一声,一声,清脆地回响着。阳光从女子的身后投下来,刚好勾勒出她捣衣的侧影,那立在身旁的木桶,放在脚边的脸盆,亦被朝霞烘托,如一幅油画。
邻家女子年少,她们的捣衣节奏,轻巧而柔和,仿佛一款起伏的心事。或许,她们并不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朝夕相思,也不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水阔山长,她们素朴的心事只如阡陌上疯长的紫云英。
那是女子们此生最绚丽的开放,开在那样的清晨,开在贫寒而苍白的时代。然而,也是转眼之间,她们一个个又从乍波塘嫁到了别的村落,乍波塘从此又成了她们的娘屋。石跳的记忆,是浣衣的记忆,亦是洗菜的记忆,濯足的记忆。
乍波塘的水很清,很清,清到可以洗菜。春寒料峭的时候,竹制的菜篮或笠箕,盛着从地里新摘的菜蔬,茎叶上似乎见得到露珠的痕迹。碧绿的莴笋,耳状的冬苋菜,凝玉的包菜,草色四季青,瓷白的芽白,金灿灿的韭黄,蓬勃的菜薹,秀发般的子,大蒜叶……洗菜的时候,水波轻轻晃动。那些碎的菜叶便飘向塘中。倏忽间,那儿旋起一个急急的水窝。一片绿色菜叶,瞬间就被塘中巡游的草鱼卷走。
日暖水清的日子,父亲从田间上来,便弯腰在这石跳上。随手从塘边扯一撮青草,细细擦洗腿肚上的春泥。孩子们则不同,一屁股坐在石跳上,双脚静静泡在清水里。不一会儿,细小的鱼虾,会用嘴在脚上轻轻碰触,左右嬉戏,那种若有若无的麻痒快感,叫人生出莫名的怜爱。
三
月出短松岗,塘基是纳凉的最佳去处。
乍波塘这个大屋,几家人断断续续吃过晚饭,男,女,老,少,收了晚工,次第从内屋走出来。老人们着一袭月衫,婶子们摇一把蒲扇,中年人端一缸凉茶,年轻人搬一把椅子。塘基上,由南往北,铺着好几个竹铺,经年的汗水早将其色浸成老旧的暗红。
躺在竹铺上,萤火点点,星斗满天,夜空幽蓝而干净。月亮,如刚刚梳洗过的女子。清辉悲悯,亦有禅意。而此时,近处在草丛、田畴、水圳,远处在泥地、庄稼,虫子们开始热闹地合奏。或高而悠远,或低而浑厚;或稀落数语,或众声鼎沸。灯火深处,偶有狗吠声传来。
“这时候,你想,有故事多好。”婶婶说,“我爷爷最会讲故事。”她爷爷以雕刻为业,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字好,文亦佳。他讲故事的时候,操一口稍别于当地方言的长沙官话,慢条斯理,不疾不徐。爷爷故去之后,我那上过朝鲜战场的叔叔,也喜欢坐在塘基上给我们几个孩子讲当年的战场经历。他喜欢抽着烟,幽幽讲述异国战场上的那些惊险,语气里交织着物是人非的沧桑。
多少年了,坐在乍波塘塘基上讲故事的老人,一层一层,先后故去。当年在故事里入迷的孩子,也人到中年。
乍波塘没有记录历史,草木就是时光的表达。桃花的红,李花的白,紫的扁豆花,黄的丝瓜花,以及水面飘零的那些叶子,它们,都是如水日子的见证。
乍波塘是故土的眼睛。一个屋场里的喜与欢欣,痛与隐忍,可能全在塘的映照里。
每一寸岁月就这样,融入了水天之间。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4年第4期)
【赏析】
乍波塘是作者故乡老屋边的一处小小的水塘,是故土的眼睛,见证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文章以古樟、麻石跳塘基为切入点,描写了乍波塘周围的乡村野景,记录了乍波塘边发生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乡思。文章层次清晰,语言清新素朴,写景如诗如画。
(孙伟玲)
老屋因塘而名,曰乍波塘。塘基在东,曲岸于西。
乍波塘不曾绘入过哪张地图,也不曾写入哪篇文字。然而,没有哪处名胜能替代这个小地方在我心中的位置。万水千山走过,那一碧水塘,那一脉青山,那一片错落的黑色屋宇,如同我长不大的乳名,散不去的乡音。
儿时的记忆里,塘之西南端撑一株巨大的古樟。根扎于草石,数人合抱的树干,湿黑地立在天宇之下,俯视着四周的竹林、屋脊,亦超拔于对面山顶的丛林。
没有人知道樟树的年纪,它立在岁月里,遇见过我遥远的先祖。
古樟,曾是乍波塘的标志。你赶一头水牛,或背一筐柴薪;推一车沙石,或挑一担谷子,抬眼能看见那冠盖的风姿,亦如月行中天。其树干略略向塘中倾斜,茎、枝、叶与水面便成为美的构图,生出一种张力。披着黑白羽衣的喜鹊们,日日衔来小树枝,在枝叶间筑起黑而大的窝巢。乍波塘的远山曙色,总被鹊儿喳喳叫醒。慵懒的午后或落寞的黄昏,树上立着的那两只小鹊,正与对面山上的那一对,家长里短,高谈阔论。无心的乡炊听着,悠然的云霞听着,一朵晚云亦静静地听着。
喜鹊,古樟,静水。远山,飞鸟,流云。
那是乍波塘的寂然无波的时间。
疯狂与荒谬的岁月,终于打破这份亘古的寂静。上世纪70年代的伐木终结了古樟的生命。在那个沉闷的夏日午后,“轰”的一声,古樟应声倒在池塘中。巨大枝干,溅起几丈高的浪。
一树记忆,一个时代,在那一刻,轰然坍塌。乍波塘的历史,从此失去了生命的参照。
二
古树是塘的生命,石头亦然。
塘之北端,铺一条长长的麻石跳。高低三级,以应春夏水涨,秋冬水落。
每天,当太阳从对面山上马尾松尖升起时,石跳上便出现洗衣的女子。那是乍波塘的女性。母亲,姐姐,抑或隔壁的婶婶,邻家的少女。
浣衣女子,蹲于青石跳上。捣衣声掠过水面,在山野之间,一声,一声,清脆地回响着。阳光从女子的身后投下来,刚好勾勒出她捣衣的侧影,那立在身旁的木桶,放在脚边的脸盆,亦被朝霞烘托,如一幅油画。
邻家女子年少,她们的捣衣节奏,轻巧而柔和,仿佛一款起伏的心事。或许,她们并不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朝夕相思,也不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水阔山长,她们素朴的心事只如阡陌上疯长的紫云英。
那是女子们此生最绚丽的开放,开在那样的清晨,开在贫寒而苍白的时代。然而,也是转眼之间,她们一个个又从乍波塘嫁到了别的村落,乍波塘从此又成了她们的娘屋。石跳的记忆,是浣衣的记忆,亦是洗菜的记忆,濯足的记忆。
乍波塘的水很清,很清,清到可以洗菜。春寒料峭的时候,竹制的菜篮或笠箕,盛着从地里新摘的菜蔬,茎叶上似乎见得到露珠的痕迹。碧绿的莴笋,耳状的冬苋菜,凝玉的包菜,草色四季青,瓷白的芽白,金灿灿的韭黄,蓬勃的菜薹,秀发般的子,大蒜叶……洗菜的时候,水波轻轻晃动。那些碎的菜叶便飘向塘中。倏忽间,那儿旋起一个急急的水窝。一片绿色菜叶,瞬间就被塘中巡游的草鱼卷走。
日暖水清的日子,父亲从田间上来,便弯腰在这石跳上。随手从塘边扯一撮青草,细细擦洗腿肚上的春泥。孩子们则不同,一屁股坐在石跳上,双脚静静泡在清水里。不一会儿,细小的鱼虾,会用嘴在脚上轻轻碰触,左右嬉戏,那种若有若无的麻痒快感,叫人生出莫名的怜爱。
三
月出短松岗,塘基是纳凉的最佳去处。
乍波塘这个大屋,几家人断断续续吃过晚饭,男,女,老,少,收了晚工,次第从内屋走出来。老人们着一袭月衫,婶子们摇一把蒲扇,中年人端一缸凉茶,年轻人搬一把椅子。塘基上,由南往北,铺着好几个竹铺,经年的汗水早将其色浸成老旧的暗红。
躺在竹铺上,萤火点点,星斗满天,夜空幽蓝而干净。月亮,如刚刚梳洗过的女子。清辉悲悯,亦有禅意。而此时,近处在草丛、田畴、水圳,远处在泥地、庄稼,虫子们开始热闹地合奏。或高而悠远,或低而浑厚;或稀落数语,或众声鼎沸。灯火深处,偶有狗吠声传来。
“这时候,你想,有故事多好。”婶婶说,“我爷爷最会讲故事。”她爷爷以雕刻为业,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字好,文亦佳。他讲故事的时候,操一口稍别于当地方言的长沙官话,慢条斯理,不疾不徐。爷爷故去之后,我那上过朝鲜战场的叔叔,也喜欢坐在塘基上给我们几个孩子讲当年的战场经历。他喜欢抽着烟,幽幽讲述异国战场上的那些惊险,语气里交织着物是人非的沧桑。
多少年了,坐在乍波塘塘基上讲故事的老人,一层一层,先后故去。当年在故事里入迷的孩子,也人到中年。
乍波塘没有记录历史,草木就是时光的表达。桃花的红,李花的白,紫的扁豆花,黄的丝瓜花,以及水面飘零的那些叶子,它们,都是如水日子的见证。
乍波塘是故土的眼睛。一个屋场里的喜与欢欣,痛与隐忍,可能全在塘的映照里。
每一寸岁月就这样,融入了水天之间。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4年第4期)
【赏析】
乍波塘是作者故乡老屋边的一处小小的水塘,是故土的眼睛,见证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文章以古樟、麻石跳塘基为切入点,描写了乍波塘周围的乡村野景,记录了乍波塘边发生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乡思。文章层次清晰,语言清新素朴,写景如诗如画。
(孙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