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潜能”生而有之,人的超越性、非规定性决定了人不懈地追求潜能的实现。教育的本真正是充分、全面地发展人的潜能,使人成为人。人潜能的实现以及实现何种潜能都要取决于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人的潜能是有理知潜能,它有实现相反潜能的可能。当今的教育的统一化、标准化使得教育本真偏离,人潜能的遮蔽。教育要回归本真,不仅要面向“抽象的人”,发展人的“类潜能”,更要面向“具体的人”,发展人的“种潜能”,使得人的潜能得以去蔽与实现。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潜能;实现;教育;本真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2-0098-07
收稿日期:2013-11-18
作者简介:肖京林(1986-),女,河南信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应对“应试的”、“应职的”教育,功利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教育,“遮蔽潜能”、“毫无个性”等教育顽疾,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发展,这都要求我们反思教育的源头,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潜能实现理论这一哲学视角来探索教育的本真。
一、潜能与实现
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著作《形而上学》中,探讨了“作为存在的存在”,并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在他对存在进行论述时,提出了两对主要范畴:“质料与形式”、“潜能与实现”。
(一)潜能与实现的内涵
“潜能”一词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动变之源”。即“潜能或能就是使它物变化的动因,…类似于一种内在矛盾了”[1]。事物自身自己能被作用或作用于它事物的内在矛盾或原理。第二,可能,“只是偶然发生的,可有可没有,可遇可不遇的某种‘能’”,即事物具有的可能性[2](P114)。第三,能力,指“做好一项工作的才干”[2](P113)。如,人有说话、走路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潜能”概念与现代意义上的“潜能”有一定的区别。可以说,前者包含了后者。现代意义上的“潜能”主要指“能力”,即事物具有的潜在的机能、技能、智能等。而亚里士多德的“潜能”具有“动变之源”、“可能”、“能力”三种涵义。但严格意义上讲,他的“潜能”主要是指一种“动变渊源”,即事物内部具有自身“动变”或者是促使它物“动变”的内在矛盾与原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可以联系“质料与形式”这对范畴。“质料与形式”、“潜能与实现”,这两对范畴从不同的角度对存在进行着解释。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本体可分为“质料与形式”。“质料”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材料。如,玻璃杯是由玻璃构成的。“形式”是事物的本质。玻璃杯的本质是一种盛水的容器。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潜能与实现”是本体的两端。“潜能”对应“质料”,“实现”对用“形式”。“潜能”是未实现的“形式”,“形式”是实现了的“潜能”。
由此,“潜能”总的涵义是事物具有运动变化的根源,它能促使事物运动变化或者使自身作为他物而运动变化。但它是未实现的本质,是蓄而未发的状态,应有而未有的性质。“潜能”具有无定性、接受性、可能性。
“实现”是“潜能”实现的现实,是已经存在的事物,是显而已发的状态,应有而尽有的性质。“实现”具有规定性、非偶然性。
(二)潜能的类型
1.主动潜能与被动潜能
从作用来源可将“潜能”分为:主动潜能与被动潜能。主动潜能“即是不因别事物的作用(或将自己当作别一事物)而变坏以致毁灭的动变渊源”[2](P193)。事物具有不因他物作用而主动动变的能力,它的潜能就存在与自身中。如“热出于具有热能的事物,而建筑术存在于能建筑的人”[2](P193)。
被动潜能指的是“接受别一事物的作用(或将自己当作别一事物所发生的作用),而被动变的性能。”,“一类潜能存于受作用事物,这些物质内含有动变渊源,各因其所作用的事物而发生相应的动变”[2](P193)。被动潜能是被作用物,它接受或承受来自外界事物的作用而运动变化。但是被作用物的运动变化还受到自身性质的限制。也正是由于物质的内在性质,才使得潜能得以动变。如木材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木材的内在本质决定其有燃烧的可能。但木材不能自己燃烧,它必须受到一个外力促使其发挥“燃烧的潜能”。
2.有理知潜能与无理知潜能
从潜能作用主体的性质来看,亚里士多德将其分为:有理知潜能与无理知潜能。有理知潜能的主体对应的是灵魂生物,它是人类所特有;无理知潜能的主体对应的则是无灵魂生物。
有理知潜能与无理知潜能不仅在主体上存在差异,在作用结果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具有理知公式的各种能力可起相对反作用,而每一无理知能力只会起一种作用”[2](P194)。即对于有理知生物(人类)来讲,其潜能包含着两相矛盾的实现。如,医生可以治愈病人,也可能使病人病情恶化。对于无理知生物来讲,其潜能只起一种作用,如冷只作冷,热只作热。
(三)潜能向实现的转化
潜能的实现不是无条件的,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得以成为现实。
首先,有理知潜能需要“操练”或“實习”。对于有理知潜能来说,潜能的实现“必先经操练”,如吹奏乐器,必先经过长期的练习。至于无理知潜能来说,由于“非理知潜能之内涵于蕴受者,不假操练而自备”[2](P198)。如树木内在本质中就有成长的潜能,这是不需要经过练习或外力就可以得以实现的能力。
其次,有理知生物(人类)在实现潜能时,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理知潜能的实现要通过“意志”、“愿望”来进行选择。该潜能可以产生相对反的作用,但相矛盾的潜能并不能同时实现。那么有理知潜能如何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由于“意志”或“愿望”在起作用。“当一动作于两个事情必须有所抉择时,意愿就成为决定因素而选取适合于受作用的对象与适合其潜能的方式”[2](P198)。有理知事物在实现其潜能的过程中,具有“意志”、“愿望”,该“意志”将选择最适合于潜能实现的途径。 再次,潜能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事物都具有潜能,为何有的潜能得以实现,有的却只是潜而未发?这是因为“一个潜在事物有思想的效果而成为完全实现的存在者,其分际在于那作用者与被作用者,若别无外因为之阻碍,则作用者意欲如此,这就实现;另一方面,如以那被治愈的病人为例,则倘无内因为之阻碍,这就实现为健康”[2](P201)。故潜能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尽管每一潜在事物,都可能会实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潜能都能实现。第一,事物的外部条件制约潜能的实现。如医生有治愈病人的潜能,但有时需要医疗设备的辅助才能得以实现。第二,事物的内部条件限制潜能的实现。“并非每一事物均可用医疗技术或由于幸运而治愈。只有那能治愈的事物才可说是潜在地健康的事物”[2](P203)。一个要有被治愈的可能,其自身必须是能治愈的;如果自身不能治愈,那么恢复健康的可能也就无从谈起。第三,事物潜能的实现还要遵循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并不是所有的潜能都可以实现,如月亮有坠落到地球上的“可能”;发明永动机是“可能”的,但是它们只是意识上可能,即“可思性”,但不具备“可能性”。黑格尔认为:“象这类的关于可能性的说法,主要是用抽象形式的方式去玩弄充足理由律”[3](P156-157)。
最后,实现与活动是有区别的,即“埃奴季亚”(实现)并不等于“隐得来希”(完全实现)。对于正在进行的,尚未实现其目的或形式的动变,亚里士多德称其为“活动”。如步行、减肥、学习等活动,这些持续性活动的实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马上进行就马上得到实现目的。但有些动作,其活动与实现是同时进行的,如“看与见,想与想到”。所以,实现是已经达到“形式”这一目的;而活动是正在进行的动变,它尚未完全地实现,只是部分地有“形式”,但没有完全占有“形式”。
(四)潜能与实现的关系
首先,潜能与实现的关系相当于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将潜能比作“质料”,实现比作“形式”。潜能或质料是“底质”,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潜能(质料)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如,木材可以做成木制品,但不能作成铁制品,这是因为其潜能(质料)的制约,即手段制约着目的。但潜能的极因(目的因)是追求实现(形式),臻于实现(形式)。每一潜能都趋向实现,都努力向实现迈进。如果潜能没有得以实现,潜能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实现是潜能的动因,是潜能的目的因,是潜在的终极目标。
其次,实现先于潜能。亚里士多德认为从公式上看,实现先于潜能。即事物的公式中已经包含着实现。“例如说具有‘建筑技能’,我就指那建筑者,说‘具有视能’就指那些能视者”[2](P203)。从时间上看,实现先于潜能。即人先于种籽,谷穗先于谷粒。从本体上看,实现先于潜能。如大人先于小孩,因为大人在本体上更接近于人的形式,所以大人就先于小孩。
最后,潜能与实现是可以相互转换、互为条件的。潜能较之于低层次的实现来说,是该实现的实现;较低层次的实现又是较高层次實现的潜能。“由已实现事物产生潜在事物,而这潜在事物又成为实现的事物”[2](P198)。由此可以看出,潜能与实现形成了一个循环,即潜能-实现-新的潜能。
尽管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潜能与实现”过程中体现了很多朴素的辩证思想,但是他的第一哲学最终回到了“原动者”——“神”那里。他认为世界是有“第一推动力”,即“神”建立了世界,万事万物都由之而来。他认为形式高于质料,形式是十全的,完美的、无缺的,而质料是无定性的、可能的、残缺的等。事物之所以会有残缺、罪恶、毁灭是因为质料的缺陷。这样一个形式世界与质料世界与柏拉图的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一样。形式就像理念世界一样是永恒存在、不灭的,而质料如感觉世界一样是可灭的、残缺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样使得他深深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里,不能自拔。但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闪现着智慧的光芒,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科学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其潜能、实现理论中,亚里士多德解决了非存在到存在,从无生有的哲学难题,提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可能与实现。同时,潜能的实现,实现何种实现,这些都有赖于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以及事物的“意志”与“愿望”。事物的内外部因素制约着潜能的实现;事物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地对潜能的实现进行选择。最后,潜能与实现是一组循环往复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二者互为条件,互相转化。这些思想对我们探索教育的本真具有借鉴意义。
二、教育的本真:人的潜能的实现
从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实现的观点来看,人生而具有人的“潜能”,人的发展就是“潜能”得以实现的过程,人的实现就是达到了人的“形式”(本质)。但人的潜能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教育。所以,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它是人的潜能充分而全面的实现。
(一)人的超越性要求人的潜能的实现
海德格尔认为“超越”,即把人能够从具体存在者中绽出与世界整体合一的精神品性[4]。超越的本质就是把人从“在场”中脱离出来,凭借想象,进入到未来“不在场”,从而使得人类由“有限”进入到“无限”。超越性是人类对自身完善的终极追求。
首先,超越性使人成为“人”。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他的超越性。作为一个生命体,人与动物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具有动物的一般机能,遵循动物的遗传与生长规律。这一点从人类的进化得以佐证。人类由古类人猿进化而成,但正是人类的超越性决定了人类的诞生。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一次次地超越自己从而获得了“人”的“形式”。从古类人猿到直立人再到智人,最后形成今天的人类。人类正是在一次次的挑战自我、发展自我中得到了新生。动物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一旦降生到自然界,它就是一个完成了的、确定性的存在,它能够依靠“本能”,依照“预成”的生命历程自足地适应环境,延续生命。而人的自然生命却是未完成的、非确定的。人生而蕴含的“潜能”决定了人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人是由自身去书写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中成为人。 其次,人在超越中创造着人类的世界。从社会形态来看,在一次次的超越中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人类的发展历史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从生产力发展来看,从采集食物者到食物生产者,从工具使用者到工具创制者;从刀耕火种到个体手工业的产生,从家庭工作作坊的形成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电话机的使用,从电脑的发明到智能产品的普及……每一次人类生产力的进步都是一次自我的超越,都是人潜能的实现。从文化发展来看,从语言文字的创造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从思想的贫乏到古希腊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说,人类在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中创造世界、改变世界,实现人的“类潜能”。
第三,人在超越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从个体的人来说,人在超越自身中实现着作为人的价值。婴儿从出生到牙牙学语,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世界,从进行基础学习到独立完成科学研究等等。在一次次超越中,人实现着自身的“潜能”。人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只有人才能赋予生活予以意义。在一次次的超越中,人逐渐接近于完满的人的“形式”,实现着自己“种潜能”。在一次次的潜能实现中,人获得了意义感。又在一次次追寻潜能的实现中,人获得了目标感、幸福感。如果人类失去了超越性,那么他们将以本能去生活,失去“潜能”,那么世界将无从改变,自身也无以追求,人将体会到空虚感,形成“无根”的状态。
最后,人的生物特性是超越性的前提。人之所以有超越性,是因为人类拥有其他动物所无法匹敌的大脑,即人类智慧。正常人的脑细胞约140亿—150亿个,但这些细胞是孤立的,不能进行思考。人从出生后,不断生长的突触将大脑神经细胞连接起来。这种连接,到成年全部完成。所以,高度发展的大脑是人超越性、主动性的生物前提,人类大脑成为人学习、思考、探索成为可能。
(二)教育是发展人的潜能的活动
在英文中,教育为Education,它源于拉丁词Educoatus,意思是引导、引出。即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发展潜能。先哲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就是利用引导的方式,让人们自己发现事物以及自身的本质。教育的本真就是“助产”人的潜能,使“潜能”得以诞生,得以发展与实现。
首先,只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才成为“人”。人生而蕴含着“潜能”,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人性中有许多胚胎,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自然禀赋均衡地发展起来,让人性从胚胎状态展开,使人达到其本质规定。”“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出的东西外,他什么都不是”[5]。所以,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成之为人。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只有人的“质料”(即血肉之躯),而没有人的“形式”(即人的本质)。如果没有教育,人就和动物差不多。很多兽孩如狼孩,由于没有接受过教育,人只能依靠本能去生存。
其次,人通过教育可以发展各种“潜能”。人类有各种各样的“潜能”。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湎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6]。人并不知道他具有何种潜能,在进行教育活动中,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以及能力,并不断“操练”,从而使得“潜能”得以实现。教育活动正是通过使人认识自身、掌握技能、发展能力,而实现自身的潜能。
最后,教师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正是教师的教育作用使得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实现。“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5]。教师是已经接受过教育的成人,他们拥有较全面的知识、受过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技能的培训、心智发展成熟,较之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具有“人”的形式。学生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潜能”,但是学生并未发现,这需要教师这一“假手者”激发、训练之。
(三)人的潜能实现的条件
人具有超越性,但是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潜能与实现”范畴的论述中说道的,“潜能”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的内外部条件的,“可能性和现实的联系,要以有无一定的条件为转移,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的可能性,就和现实发展的必然性发生联系,随着条件的增加和充实,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充实”[3](P158)。所以,人之初生,便携带“潜能”的种子,这种通过遗传得来的种子只是一种可能性,它并不是随着人的出生而无条件的实现的。这需要后天的环境、教育的陶冶与培育以及个人的主观努力才能被诱发出来。
1.潜能实现的内部条件
首先,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内部發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状况限制着潜能的实现。人生而蕴有“各端”,但是这些可能性并不是都能实现的。最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发展人。不同的阶段人的智力发展有所不同,不同的个人智力也有所差异。我们不能要求一年级的学生掌握中学数学知识。它违背了学生智力发展规律,也就是忽视潜能实现的内部条件。不合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只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导致潜能的遮蔽。所以,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规律,了解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学生智力间的差别,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发展人的可能性。
其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是高度发展的动物,具有发达的大脑,有自我意识,能对事物进行反思,并进行选择。教育活动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技能,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有着“自我意识”,能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建构,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同时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活动,它需要学生不断地“操练”、“实习”,如果没有学生自身建构知识的活动,没有个人的努力,那么教育活动也无法使学生潜能得以绽放。
2.潜能实现的外部条件
首先,教育观念是影响人的潜能实现的关键因素。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动。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教育政策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教育政策制定者心目中,已经有了人之成为人,教育之成为教育的形式。于是这一潜在的形式经由政策的制定与颁布实施,形成了教育实践活动,便使政策制定者心中的人的本质、教育的形式成为现实。从微观层面来看,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假手者”,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必然影响他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果教育政策制定者、教师对教育本真理解上具有偏差,这将导致人发展的“片面化”、“单向度”,从而导致人之潜能的晦暗。如果认为教育是培养“知识人”,那么教师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用知识获得的多少来衡量学生;如果认为教师是培养“道德人”,那么教师着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道德标准来评价学生。所以,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教师都要对教育的本质有正确的理解,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充分地发展人的潜能”、“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观。 其次,教育条件制约着人的潜能的实现。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资源的支持,没有硬件支撑的教育活动其教育水平也难以保证。这就像“种子”需要土壤一样,肥沃的土壤的“种子”可以茁壮成长,而贫瘠的土地上的“种子”较之于前者更孱弱。教育活动也需要“土壤”,在发达地区的学生,由于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对教育的投入也更多,学生能享受到的资源也更多,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等。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资金少,教育活动经费受影响,学校的硬件设施难以得到保证、教师工资水平低等一系列因素都制约着这一地区教育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的潜能的实现。这就要求国家要均衡发展教育,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补助。
最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影响着学生潜能的实现。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他们传授知识、澄明学生的潜能并促使潜能得以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也影响着学生潜能的实现。教师只有拥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对课堂的掌控能力等,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出其潜能,促使其全面而充分地发展。教育教学的高水平是以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基础的,没有专业知识为基础了,教育教学活动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根基;而只有专业知识,没有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不能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将会遮蔽学生的潜能,使其处在潜而未发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加大学习的力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育本真的回归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是有理知的动物,人的潜能即有理知的潜能。亚里士多德在“潜能与实现”中提到,有理知潜能与无理知潜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理知潜能可有起相对反作用。即教育有全面发展人的潜能之可能,也有片面发展人的潜能的可能。由此可见,教育活动有实现相对反潜能的可能。
教育的本真是“全面而充分地发展人的潜能。”然而,当代教育的本真正逐渐走向歧途,它走向忽视个体的“种潜能”,注重人的“类潜能”的实现;走向忽视人的潜能的全面实现,注重人的潜能的“单向度”实现;走向忽视人本真的存在,导致人的“夷平化”。
首先,当代教育注重人的“类潜能”的实现,忽视个体的“种潜能”的实现。当代中国教育实践活动关注的是“抽象的人”,而不是“具体的人”。“‘抽象的人’……是把‘人’当作与客体相对立的独立主体,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由遗传与环境这些不能由发展主体控制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突出教育目标的划一性、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教育过程的操作性”[7]。“抽象的人”对应于人的“类潜能”。我国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看作统一的整体,毫无区别,使用相同的教育方法、用统一的教育标准,实现统一的“潜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学生失去了自身特有的“个性”[8]。这样的教育活动更像是生产线,教育目标是“应试的”,教育衡量标准是“分数”;学生被统一的标准要求,生产出的教育产品是同一的、无特色的;教育不是“育人”,而是“制器”。人异化为“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这样的教育压抑了个体个性的发展,忽视作为“具体的人”的“种潜能”。
其次,当代教育注重“单向度”潜能的片面实现,忽视人的“全面”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潜能生而有之,潜能有各种各样的,有生理潜能、情感潜能、认知潜能、审美潜能、道德潜能等等。我国教育活动只注重人的认知潜能的充分实现,而忽视了其它潜能的发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化知识,把學生培养成为“知识人”。“知识被看成是人的惟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学生是用知识一片一片搭建起来的,充塞于学生心灵的惟一就是知识”[9]。这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出了一批批“知识的容器”,尽管学生学富五车、博学多识,但是它是以其它潜能的“遮蔽”为代价的。学生失去了发展其他潜能的机会,从而培养了一批批“单向度”的人。
最后,当代教育人的“夷平化”。在这样注重共性、忽视个性;片面发展人的认知潜能、忽视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下,培养出的人成为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作为人的存在,生存是人的存在形式,这种形式潜藏着超越存在的可能。但是“此在”可能是本真的存在,也可能是非本真的存在。教育的应然状态是使人本真地存在,使人的潜能或可能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彰显,使人向着未来,向着完满的生活,向着完善的自我发展。然而,在实然状态下的教育却使人异化为“机器”、“容器”,教育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化”。“所谓时代的教化意识也就是在一个时期内支配学术思想的认知模式和教育观念”[10]。教育的统一化、标准化,使每一个学生便成了“没有脸的人”,他们没有表情、没有个性,他们就这样消失在“常人”之中。作为“常人”的他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批判创新的能力,失去了反思的能力,更失去了超越自身的能力。他们在“共在”中迷失自我,却无从知晓;他们在“常人”中沉沦于流行文化、闲言碎语;他们在“教化”中逐渐成为鲁迅先生所说的“庸众”;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将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丢弃在“常人”之中,而“常人”是“无此人”,最终是“无人负责”。于是,在现实中,人的“潜能”被遮蔽了。
“潜能”之于人是与生俱来的,人是面向未来的,具有非规定性、超越性。动物依靠“本能”去生存,而人类依靠“潜能”的实现去生存。然而,潜能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潜能的实现呼唤本真的教育。教育的本真是使人成为人,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能。人在实现自身潜能的同时,不断得到意义感;在追寻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人在一次次超越中实现着自身的潜能,追寻更广阔的世界、更好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幸福。尽管人不可能达到完满的“人”,但可以不断接近完满的人的“形式”。
教育的本真应是面向“具体的人”,面向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不同的“潜能”,他们有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可能。教育的本真就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而不是“他人”;教育的本真激发人的潜能,引导人的潜能、发展人的潜能,使潜能得到全面、充分地实现。
参 考 文 献
[1] 张远宏.亚里士多德“潜能”“实现”思想述评[J].哲学研究,1983(7):61-67.
[2] [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 黄顺基,刘炯忠.论辨证思维的形成和它的范畴体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30.
[5] [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
[6]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9:65.
[7] 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4):7.
[8] 刘楠,姜正国.教学共生—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J].当代教育论坛,2013(3):79.
[9]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3.
[10] 张一兵.教化:今日的被解释状态——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13.
(责任编辑 陈剑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潜能;实现;教育;本真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2-0098-07
收稿日期:2013-11-18
作者简介:肖京林(1986-),女,河南信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应对“应试的”、“应职的”教育,功利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教育,“遮蔽潜能”、“毫无个性”等教育顽疾,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发展,这都要求我们反思教育的源头,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潜能实现理论这一哲学视角来探索教育的本真。
一、潜能与实现
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著作《形而上学》中,探讨了“作为存在的存在”,并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在他对存在进行论述时,提出了两对主要范畴:“质料与形式”、“潜能与实现”。
(一)潜能与实现的内涵
“潜能”一词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动变之源”。即“潜能或能就是使它物变化的动因,…类似于一种内在矛盾了”[1]。事物自身自己能被作用或作用于它事物的内在矛盾或原理。第二,可能,“只是偶然发生的,可有可没有,可遇可不遇的某种‘能’”,即事物具有的可能性[2](P114)。第三,能力,指“做好一项工作的才干”[2](P113)。如,人有说话、走路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潜能”概念与现代意义上的“潜能”有一定的区别。可以说,前者包含了后者。现代意义上的“潜能”主要指“能力”,即事物具有的潜在的机能、技能、智能等。而亚里士多德的“潜能”具有“动变之源”、“可能”、“能力”三种涵义。但严格意义上讲,他的“潜能”主要是指一种“动变渊源”,即事物内部具有自身“动变”或者是促使它物“动变”的内在矛盾与原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可以联系“质料与形式”这对范畴。“质料与形式”、“潜能与实现”,这两对范畴从不同的角度对存在进行着解释。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本体可分为“质料与形式”。“质料”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材料。如,玻璃杯是由玻璃构成的。“形式”是事物的本质。玻璃杯的本质是一种盛水的容器。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潜能与实现”是本体的两端。“潜能”对应“质料”,“实现”对用“形式”。“潜能”是未实现的“形式”,“形式”是实现了的“潜能”。
由此,“潜能”总的涵义是事物具有运动变化的根源,它能促使事物运动变化或者使自身作为他物而运动变化。但它是未实现的本质,是蓄而未发的状态,应有而未有的性质。“潜能”具有无定性、接受性、可能性。
“实现”是“潜能”实现的现实,是已经存在的事物,是显而已发的状态,应有而尽有的性质。“实现”具有规定性、非偶然性。
(二)潜能的类型
1.主动潜能与被动潜能
从作用来源可将“潜能”分为:主动潜能与被动潜能。主动潜能“即是不因别事物的作用(或将自己当作别一事物)而变坏以致毁灭的动变渊源”[2](P193)。事物具有不因他物作用而主动动变的能力,它的潜能就存在与自身中。如“热出于具有热能的事物,而建筑术存在于能建筑的人”[2](P193)。
被动潜能指的是“接受别一事物的作用(或将自己当作别一事物所发生的作用),而被动变的性能。”,“一类潜能存于受作用事物,这些物质内含有动变渊源,各因其所作用的事物而发生相应的动变”[2](P193)。被动潜能是被作用物,它接受或承受来自外界事物的作用而运动变化。但是被作用物的运动变化还受到自身性质的限制。也正是由于物质的内在性质,才使得潜能得以动变。如木材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木材的内在本质决定其有燃烧的可能。但木材不能自己燃烧,它必须受到一个外力促使其发挥“燃烧的潜能”。
2.有理知潜能与无理知潜能
从潜能作用主体的性质来看,亚里士多德将其分为:有理知潜能与无理知潜能。有理知潜能的主体对应的是灵魂生物,它是人类所特有;无理知潜能的主体对应的则是无灵魂生物。
有理知潜能与无理知潜能不仅在主体上存在差异,在作用结果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具有理知公式的各种能力可起相对反作用,而每一无理知能力只会起一种作用”[2](P194)。即对于有理知生物(人类)来讲,其潜能包含着两相矛盾的实现。如,医生可以治愈病人,也可能使病人病情恶化。对于无理知生物来讲,其潜能只起一种作用,如冷只作冷,热只作热。
(三)潜能向实现的转化
潜能的实现不是无条件的,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得以成为现实。
首先,有理知潜能需要“操练”或“實习”。对于有理知潜能来说,潜能的实现“必先经操练”,如吹奏乐器,必先经过长期的练习。至于无理知潜能来说,由于“非理知潜能之内涵于蕴受者,不假操练而自备”[2](P198)。如树木内在本质中就有成长的潜能,这是不需要经过练习或外力就可以得以实现的能力。
其次,有理知生物(人类)在实现潜能时,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理知潜能的实现要通过“意志”、“愿望”来进行选择。该潜能可以产生相对反的作用,但相矛盾的潜能并不能同时实现。那么有理知潜能如何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由于“意志”或“愿望”在起作用。“当一动作于两个事情必须有所抉择时,意愿就成为决定因素而选取适合于受作用的对象与适合其潜能的方式”[2](P198)。有理知事物在实现其潜能的过程中,具有“意志”、“愿望”,该“意志”将选择最适合于潜能实现的途径。 再次,潜能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事物都具有潜能,为何有的潜能得以实现,有的却只是潜而未发?这是因为“一个潜在事物有思想的效果而成为完全实现的存在者,其分际在于那作用者与被作用者,若别无外因为之阻碍,则作用者意欲如此,这就实现;另一方面,如以那被治愈的病人为例,则倘无内因为之阻碍,这就实现为健康”[2](P201)。故潜能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尽管每一潜在事物,都可能会实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潜能都能实现。第一,事物的外部条件制约潜能的实现。如医生有治愈病人的潜能,但有时需要医疗设备的辅助才能得以实现。第二,事物的内部条件限制潜能的实现。“并非每一事物均可用医疗技术或由于幸运而治愈。只有那能治愈的事物才可说是潜在地健康的事物”[2](P203)。一个要有被治愈的可能,其自身必须是能治愈的;如果自身不能治愈,那么恢复健康的可能也就无从谈起。第三,事物潜能的实现还要遵循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并不是所有的潜能都可以实现,如月亮有坠落到地球上的“可能”;发明永动机是“可能”的,但是它们只是意识上可能,即“可思性”,但不具备“可能性”。黑格尔认为:“象这类的关于可能性的说法,主要是用抽象形式的方式去玩弄充足理由律”[3](P156-157)。
最后,实现与活动是有区别的,即“埃奴季亚”(实现)并不等于“隐得来希”(完全实现)。对于正在进行的,尚未实现其目的或形式的动变,亚里士多德称其为“活动”。如步行、减肥、学习等活动,这些持续性活动的实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马上进行就马上得到实现目的。但有些动作,其活动与实现是同时进行的,如“看与见,想与想到”。所以,实现是已经达到“形式”这一目的;而活动是正在进行的动变,它尚未完全地实现,只是部分地有“形式”,但没有完全占有“形式”。
(四)潜能与实现的关系
首先,潜能与实现的关系相当于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将潜能比作“质料”,实现比作“形式”。潜能或质料是“底质”,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潜能(质料)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如,木材可以做成木制品,但不能作成铁制品,这是因为其潜能(质料)的制约,即手段制约着目的。但潜能的极因(目的因)是追求实现(形式),臻于实现(形式)。每一潜能都趋向实现,都努力向实现迈进。如果潜能没有得以实现,潜能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实现是潜能的动因,是潜能的目的因,是潜在的终极目标。
其次,实现先于潜能。亚里士多德认为从公式上看,实现先于潜能。即事物的公式中已经包含着实现。“例如说具有‘建筑技能’,我就指那建筑者,说‘具有视能’就指那些能视者”[2](P203)。从时间上看,实现先于潜能。即人先于种籽,谷穗先于谷粒。从本体上看,实现先于潜能。如大人先于小孩,因为大人在本体上更接近于人的形式,所以大人就先于小孩。
最后,潜能与实现是可以相互转换、互为条件的。潜能较之于低层次的实现来说,是该实现的实现;较低层次的实现又是较高层次實现的潜能。“由已实现事物产生潜在事物,而这潜在事物又成为实现的事物”[2](P198)。由此可以看出,潜能与实现形成了一个循环,即潜能-实现-新的潜能。
尽管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潜能与实现”过程中体现了很多朴素的辩证思想,但是他的第一哲学最终回到了“原动者”——“神”那里。他认为世界是有“第一推动力”,即“神”建立了世界,万事万物都由之而来。他认为形式高于质料,形式是十全的,完美的、无缺的,而质料是无定性的、可能的、残缺的等。事物之所以会有残缺、罪恶、毁灭是因为质料的缺陷。这样一个形式世界与质料世界与柏拉图的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一样。形式就像理念世界一样是永恒存在、不灭的,而质料如感觉世界一样是可灭的、残缺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样使得他深深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里,不能自拔。但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闪现着智慧的光芒,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科学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其潜能、实现理论中,亚里士多德解决了非存在到存在,从无生有的哲学难题,提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可能与实现。同时,潜能的实现,实现何种实现,这些都有赖于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以及事物的“意志”与“愿望”。事物的内外部因素制约着潜能的实现;事物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地对潜能的实现进行选择。最后,潜能与实现是一组循环往复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二者互为条件,互相转化。这些思想对我们探索教育的本真具有借鉴意义。
二、教育的本真:人的潜能的实现
从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实现的观点来看,人生而具有人的“潜能”,人的发展就是“潜能”得以实现的过程,人的实现就是达到了人的“形式”(本质)。但人的潜能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教育。所以,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它是人的潜能充分而全面的实现。
(一)人的超越性要求人的潜能的实现
海德格尔认为“超越”,即把人能够从具体存在者中绽出与世界整体合一的精神品性[4]。超越的本质就是把人从“在场”中脱离出来,凭借想象,进入到未来“不在场”,从而使得人类由“有限”进入到“无限”。超越性是人类对自身完善的终极追求。
首先,超越性使人成为“人”。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他的超越性。作为一个生命体,人与动物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具有动物的一般机能,遵循动物的遗传与生长规律。这一点从人类的进化得以佐证。人类由古类人猿进化而成,但正是人类的超越性决定了人类的诞生。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一次次地超越自己从而获得了“人”的“形式”。从古类人猿到直立人再到智人,最后形成今天的人类。人类正是在一次次的挑战自我、发展自我中得到了新生。动物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一旦降生到自然界,它就是一个完成了的、确定性的存在,它能够依靠“本能”,依照“预成”的生命历程自足地适应环境,延续生命。而人的自然生命却是未完成的、非确定的。人生而蕴含的“潜能”决定了人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人是由自身去书写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中成为人。 其次,人在超越中创造着人类的世界。从社会形态来看,在一次次的超越中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人类的发展历史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从生产力发展来看,从采集食物者到食物生产者,从工具使用者到工具创制者;从刀耕火种到个体手工业的产生,从家庭工作作坊的形成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电话机的使用,从电脑的发明到智能产品的普及……每一次人类生产力的进步都是一次自我的超越,都是人潜能的实现。从文化发展来看,从语言文字的创造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从思想的贫乏到古希腊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说,人类在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中创造世界、改变世界,实现人的“类潜能”。
第三,人在超越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从个体的人来说,人在超越自身中实现着作为人的价值。婴儿从出生到牙牙学语,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世界,从进行基础学习到独立完成科学研究等等。在一次次超越中,人实现着自身的“潜能”。人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只有人才能赋予生活予以意义。在一次次的超越中,人逐渐接近于完满的人的“形式”,实现着自己“种潜能”。在一次次的潜能实现中,人获得了意义感。又在一次次追寻潜能的实现中,人获得了目标感、幸福感。如果人类失去了超越性,那么他们将以本能去生活,失去“潜能”,那么世界将无从改变,自身也无以追求,人将体会到空虚感,形成“无根”的状态。
最后,人的生物特性是超越性的前提。人之所以有超越性,是因为人类拥有其他动物所无法匹敌的大脑,即人类智慧。正常人的脑细胞约140亿—150亿个,但这些细胞是孤立的,不能进行思考。人从出生后,不断生长的突触将大脑神经细胞连接起来。这种连接,到成年全部完成。所以,高度发展的大脑是人超越性、主动性的生物前提,人类大脑成为人学习、思考、探索成为可能。
(二)教育是发展人的潜能的活动
在英文中,教育为Education,它源于拉丁词Educoatus,意思是引导、引出。即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发展潜能。先哲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就是利用引导的方式,让人们自己发现事物以及自身的本质。教育的本真就是“助产”人的潜能,使“潜能”得以诞生,得以发展与实现。
首先,只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才成为“人”。人生而蕴含着“潜能”,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人性中有许多胚胎,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自然禀赋均衡地发展起来,让人性从胚胎状态展开,使人达到其本质规定。”“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出的东西外,他什么都不是”[5]。所以,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成之为人。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只有人的“质料”(即血肉之躯),而没有人的“形式”(即人的本质)。如果没有教育,人就和动物差不多。很多兽孩如狼孩,由于没有接受过教育,人只能依靠本能去生存。
其次,人通过教育可以发展各种“潜能”。人类有各种各样的“潜能”。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湎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6]。人并不知道他具有何种潜能,在进行教育活动中,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以及能力,并不断“操练”,从而使得“潜能”得以实现。教育活动正是通过使人认识自身、掌握技能、发展能力,而实现自身的潜能。
最后,教师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正是教师的教育作用使得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实现。“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5]。教师是已经接受过教育的成人,他们拥有较全面的知识、受过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技能的培训、心智发展成熟,较之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具有“人”的形式。学生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潜能”,但是学生并未发现,这需要教师这一“假手者”激发、训练之。
(三)人的潜能实现的条件
人具有超越性,但是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潜能与实现”范畴的论述中说道的,“潜能”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的内外部条件的,“可能性和现实的联系,要以有无一定的条件为转移,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的可能性,就和现实发展的必然性发生联系,随着条件的增加和充实,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充实”[3](P158)。所以,人之初生,便携带“潜能”的种子,这种通过遗传得来的种子只是一种可能性,它并不是随着人的出生而无条件的实现的。这需要后天的环境、教育的陶冶与培育以及个人的主观努力才能被诱发出来。
1.潜能实现的内部条件
首先,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内部發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状况限制着潜能的实现。人生而蕴有“各端”,但是这些可能性并不是都能实现的。最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发展人。不同的阶段人的智力发展有所不同,不同的个人智力也有所差异。我们不能要求一年级的学生掌握中学数学知识。它违背了学生智力发展规律,也就是忽视潜能实现的内部条件。不合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只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导致潜能的遮蔽。所以,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规律,了解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学生智力间的差别,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发展人的可能性。
其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是高度发展的动物,具有发达的大脑,有自我意识,能对事物进行反思,并进行选择。教育活动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技能,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有着“自我意识”,能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建构,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同时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活动,它需要学生不断地“操练”、“实习”,如果没有学生自身建构知识的活动,没有个人的努力,那么教育活动也无法使学生潜能得以绽放。
2.潜能实现的外部条件
首先,教育观念是影响人的潜能实现的关键因素。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动。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教育政策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教育政策制定者心目中,已经有了人之成为人,教育之成为教育的形式。于是这一潜在的形式经由政策的制定与颁布实施,形成了教育实践活动,便使政策制定者心中的人的本质、教育的形式成为现实。从微观层面来看,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假手者”,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必然影响他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果教育政策制定者、教师对教育本真理解上具有偏差,这将导致人发展的“片面化”、“单向度”,从而导致人之潜能的晦暗。如果认为教育是培养“知识人”,那么教师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用知识获得的多少来衡量学生;如果认为教师是培养“道德人”,那么教师着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道德标准来评价学生。所以,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教师都要对教育的本质有正确的理解,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充分地发展人的潜能”、“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观。 其次,教育条件制约着人的潜能的实现。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资源的支持,没有硬件支撑的教育活动其教育水平也难以保证。这就像“种子”需要土壤一样,肥沃的土壤的“种子”可以茁壮成长,而贫瘠的土地上的“种子”较之于前者更孱弱。教育活动也需要“土壤”,在发达地区的学生,由于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对教育的投入也更多,学生能享受到的资源也更多,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等。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资金少,教育活动经费受影响,学校的硬件设施难以得到保证、教师工资水平低等一系列因素都制约着这一地区教育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的潜能的实现。这就要求国家要均衡发展教育,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补助。
最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影响着学生潜能的实现。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他们传授知识、澄明学生的潜能并促使潜能得以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也影响着学生潜能的实现。教师只有拥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对课堂的掌控能力等,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出其潜能,促使其全面而充分地发展。教育教学的高水平是以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基础的,没有专业知识为基础了,教育教学活动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根基;而只有专业知识,没有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不能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将会遮蔽学生的潜能,使其处在潜而未发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加大学习的力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育本真的回归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是有理知的动物,人的潜能即有理知的潜能。亚里士多德在“潜能与实现”中提到,有理知潜能与无理知潜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理知潜能可有起相对反作用。即教育有全面发展人的潜能之可能,也有片面发展人的潜能的可能。由此可见,教育活动有实现相对反潜能的可能。
教育的本真是“全面而充分地发展人的潜能。”然而,当代教育的本真正逐渐走向歧途,它走向忽视个体的“种潜能”,注重人的“类潜能”的实现;走向忽视人的潜能的全面实现,注重人的潜能的“单向度”实现;走向忽视人本真的存在,导致人的“夷平化”。
首先,当代教育注重人的“类潜能”的实现,忽视个体的“种潜能”的实现。当代中国教育实践活动关注的是“抽象的人”,而不是“具体的人”。“‘抽象的人’……是把‘人’当作与客体相对立的独立主体,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由遗传与环境这些不能由发展主体控制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突出教育目标的划一性、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教育过程的操作性”[7]。“抽象的人”对应于人的“类潜能”。我国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看作统一的整体,毫无区别,使用相同的教育方法、用统一的教育标准,实现统一的“潜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学生失去了自身特有的“个性”[8]。这样的教育活动更像是生产线,教育目标是“应试的”,教育衡量标准是“分数”;学生被统一的标准要求,生产出的教育产品是同一的、无特色的;教育不是“育人”,而是“制器”。人异化为“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这样的教育压抑了个体个性的发展,忽视作为“具体的人”的“种潜能”。
其次,当代教育注重“单向度”潜能的片面实现,忽视人的“全面”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潜能生而有之,潜能有各种各样的,有生理潜能、情感潜能、认知潜能、审美潜能、道德潜能等等。我国教育活动只注重人的认知潜能的充分实现,而忽视了其它潜能的发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化知识,把學生培养成为“知识人”。“知识被看成是人的惟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学生是用知识一片一片搭建起来的,充塞于学生心灵的惟一就是知识”[9]。这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出了一批批“知识的容器”,尽管学生学富五车、博学多识,但是它是以其它潜能的“遮蔽”为代价的。学生失去了发展其他潜能的机会,从而培养了一批批“单向度”的人。
最后,当代教育人的“夷平化”。在这样注重共性、忽视个性;片面发展人的认知潜能、忽视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下,培养出的人成为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作为人的存在,生存是人的存在形式,这种形式潜藏着超越存在的可能。但是“此在”可能是本真的存在,也可能是非本真的存在。教育的应然状态是使人本真地存在,使人的潜能或可能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彰显,使人向着未来,向着完满的生活,向着完善的自我发展。然而,在实然状态下的教育却使人异化为“机器”、“容器”,教育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化”。“所谓时代的教化意识也就是在一个时期内支配学术思想的认知模式和教育观念”[10]。教育的统一化、标准化,使每一个学生便成了“没有脸的人”,他们没有表情、没有个性,他们就这样消失在“常人”之中。作为“常人”的他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批判创新的能力,失去了反思的能力,更失去了超越自身的能力。他们在“共在”中迷失自我,却无从知晓;他们在“常人”中沉沦于流行文化、闲言碎语;他们在“教化”中逐渐成为鲁迅先生所说的“庸众”;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将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丢弃在“常人”之中,而“常人”是“无此人”,最终是“无人负责”。于是,在现实中,人的“潜能”被遮蔽了。
“潜能”之于人是与生俱来的,人是面向未来的,具有非规定性、超越性。动物依靠“本能”去生存,而人类依靠“潜能”的实现去生存。然而,潜能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潜能的实现呼唤本真的教育。教育的本真是使人成为人,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能。人在实现自身潜能的同时,不断得到意义感;在追寻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人在一次次超越中实现着自身的潜能,追寻更广阔的世界、更好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幸福。尽管人不可能达到完满的“人”,但可以不断接近完满的人的“形式”。
教育的本真应是面向“具体的人”,面向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不同的“潜能”,他们有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可能。教育的本真就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而不是“他人”;教育的本真激发人的潜能,引导人的潜能、发展人的潜能,使潜能得到全面、充分地实现。
参 考 文 献
[1] 张远宏.亚里士多德“潜能”“实现”思想述评[J].哲学研究,1983(7):61-67.
[2] [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 黄顺基,刘炯忠.论辨证思维的形成和它的范畴体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30.
[5] [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
[6]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9:65.
[7] 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4):7.
[8] 刘楠,姜正国.教学共生—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J].当代教育论坛,2013(3):79.
[9]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3.
[10] 张一兵.教化:今日的被解释状态——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13.
(责任编辑 陈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