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板块式教学中的“语用”实践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小语三下的课文,文章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课文末尾以含蓄蕴藉的方式表达了意味深长的哲理。针对文本特点,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依据学生学情,本课的課型宜定为阅读积累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不懂的提出疑问;知道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去枝条是为了增加产量的知识,初步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理念和文本的目标定位,我们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运用活动板块式教学的思路,站在儿童的角度设置了以下活动流程。
  1. 活动板块一:自主质疑,激活内驱。平日里常说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身边的一人一物、一花一草也都是藏着学问的,课题的重点便落在“学问”上了。“学问”一词在学生心中似乎藏着某种玄机,有着神秘色彩,也是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的热门话题。看到课题之后,学生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于是生疑和质疑变成了学生对课题的“需要”。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需要时,手捧课文的那一瞬间,阅读理解《剪枝的学问》一文的强烈愿望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自主阅读,通过初读文本,学生自己便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讨论的基础上,提炼出本篇课文的主问题:剪枝到底有什么学问?这个问题紧扣文章的中心,直指文章的重点,至此,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文本解决问题,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自主质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点燃思维的火花。这一环节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不仅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激活了学习内驱力,为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2. 活动板块二:任务驱动,练习叙述。阅读记叙文,就是要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本课以任务为驱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支架。学生通过自主品悟、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思维层层深入,逐步打通文字和情感的血脉。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逐渐揭示王大伯为什么要剪枝的道理。《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中指出,中年段学生应具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能力。因此,笔者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其一,找时间词,了解线索。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抓住“冬”“春”“夏”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感悟时间顺序是文章的一条叙述线索。其二,循文入境,读中悟理。让学生处于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状态,在文中找出在冬、春、夏季节“我”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学生一边提取知识信息,一边生成思考感悟。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把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熏陶下,咀嚼语言的滋味,用心体悟文字蕴含的思想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中悟情,读中悟理,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体验。
  其三,同桌练说,串联文本。将“我”在冬、春、夏季节的所见所闻连起来,便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同桌两个人用上课文中的话,互相说一说课文的内容,练习叙述。开展适当的言语实践活动,在关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更要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创设学生能说、会说的情境,为学生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从而能够运用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真正体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重在一个“用”字上。学生在活动板块中既解决了问题,又积累了文本语言,习得了言语表达方式,也体会到了文字背后的东西。
  3. 活动板块三:精读对话,明理悟情。在课文第2~3自然段对话部分的读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课文是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剪枝的学问”的,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揣摩、感悟、理解,无须做过多琐碎的讲解或提问。其二,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联系课文情境,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文本,反复朗读体会,并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以读代讲,以读促悟。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一边读一边进行想象和体会。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阅读之后尽力去感悟文章内涵,体会语言文字运用之妙,在朗读中初步感悟文本所传达的道理。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提升了自身的认知能力,慢慢学会了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在语用实践中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学会通过课文中语言的运用去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学习作者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以至于能在自己的习作中学以致用,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这三个板块的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语用”实践为主线,以思维的深入为指向,使学生真正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南京市考棚小学)
其他文献
笔者2005/2008年对选择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13例患者采用了骶管输药冲击疗法,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有关高等教育绿色化问题的研究正在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而培育绿色人才作为建设绿色大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更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所谓绿色人才是指具备了和谐存在意识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由于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ITP的发病机制也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本文将从血小板免疫、分子模拟、基因调控失衡、Fas/FasL凋亡途径缺陷、Fcγ受体、HLA遗传多态性、细胞因子多态性、Th1/Th2类细胞漂移、自身T细胞功能缺陷等多个角度,对ITP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都强调诵读,且注重诗歌的积累,每个学段都对诗文背诵做出具体的篇数要求。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读才是诗歌教学的落脚点。一、读顺诗词,初识大意  书只有读熟,意思才会领悟。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在初读环节,重点纠正易错读音,读通、读熟、读正确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比如,在教学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时,我重点让学生读准“星辰”“恐惊”“夜宿”,注意平翘舌音、前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89-01  政治课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但思想性,时代性,社会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达成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我觉得应该运用新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一、课前预习,收集资料  正是
【摘要】PBL是基于拟真情景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能促进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文中讨论了外科案例教学过程中,对PBL教学模式的探索应用、效果及经验体会。  【关键词】PBL教学法 ; 外科教学 ; 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6.7-4 【文献标识码】B 【
生活中的信息随时间不断变化,数据库中记录的信息大都也带有时间维,对带有时间维的数据进行挖掘逐渐成为数据挖掘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研究课题,周期模式作为时态数据库中用于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95-01  数学一直以来便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关,抽象,难懂,运算复杂等问题也是让众多学子望而生畏。既然问题由抽象导致,那么解决这个问题自然就要求数学教学应该生活化。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92-02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由此可见,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认字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又该怎样去教导孩子们识字呢?  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
2010年结识管建刚老师,我办起了班级作文周报《浅草周刊》,至今已经实践9年.每周由学生写稿、投稿,教师选稿、编辑、出版.实践证明,周报不仅提高了学生习作能力,还实现了在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