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底膜带与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40364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基底膜带(BMZ)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在于常皮肤HE染色切片上是见不到的.用PAS染色,由于在BMZ中含有较多中性粘多糖,呈均一红染带.

其他文献
患者男,26岁,1990年4月初诊.患者于生后不久皮肤出现揭色斑片,约2岁时发生皮肤肿瘤(其母诉).尔后逐年增多.

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项研究课题.1960年Cruickshank[1]首先报告休外培养人黑素细胞以来,由于培养技术没有突破,而未能培养获得大量纯化的人黑素细胞.

期刊
对正常人和白塞病(BD)患者同时检测了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DQ抗原表达和T细胞亚群.BD患者外周血DR+,DQ+单核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活动期较静止期患者降低更明显,提示DR+,DQ+单核细胞比例降低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BD患者OKT4+细胞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且与DR+,DQ+单核细胞降低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进一步提示免疫因素在BD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病于1934年由Herlitz首先报道,患者多在生后3个月内死亡,很少能活到8个月,国内仅见林爱华[福建医药杂志 1980;1:19]报告两例,现将我们遇见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34岁.左大腿起水疱,痒痛不适一周,于1988年12月21日入院治疗.
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敬爱的老师于光元教授,他的逝世使我国医学界失去了一位近代皮肤科学的英荃者,一位受人祟敬又和蔼可亲的师长.
期刊
患者女,30岁.哮端3年,自觉诱因为接触尘土、翻旧书等,发作逐年加重,体检时发现全身(除面部,掌跖)密布斑块状及点片状红色丘疹,表面覆有云母状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阳性.追何病史,全身皮损已十余年,虽经多种药,诸如肤轻松软膏,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蒽林软膏等治疗均未消退.
期刊
患儿女,5个月.生后即发现在全身各部位有多个鲜红点,逐渐增高增大,数目增多,至3个月时已遍布全身.
患者女,35岁,因全身复发性大面积脓疱、溃疡伴疼痛于1989年5月15日收入院.1987年7月患者双下肢反复出现大小不等的脓疱,破溃后露出脓性溃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