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形势下,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指在既定的现实大文化的背景下,在社会先进文化的指引下,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建并共享的,反映在校学生校园生活情况,体现其身心特点,为其共认、共有、共享的校园群体文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 催化 促进 校园 思政教育
一般认为,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现象,它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政治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革命的英雄主义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支柱,以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等民族精神为根本特征构成了一个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观念体系,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先进文化。
一、思政教育的困惑
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随处可见的是“课桌文化”“墙壁美术”“短信文化”。细看这些被同学美其名曰的“文化”,相当部分都是一些下流、低俗、落后的言语。校园是人类的一块圣地,是陶冶情操、广博学识、明辨事理的地方,而不是发泄私愤、表达下流、泛滥低俗的领地。但是校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做着破坏校园环境、俗化校园文化的事情呢?为什么这些现象屡禁不止呢?为什么这些现象还能被搬到学生寝室津津乐道呢?学生们对清除垃圾文化的行动持何种态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雷锋”曾经是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坐标。在今天的校园里,也许很难找到一个所有人共同敬仰的崇高的精神偶像。一位学生在网上所表达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我崇敬他,也会向他学习,但是我不会幻想达到他的精神境界。”学生的偶像崇拜观念折射出了当代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个体性,但是他们表达的其实是一个与偶像无关的精神世界。在现实的生活中,以自我体验为第一要素的现代生活观念实际上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很多学生把实现个人的幸福与成功看得更为重要。他们的动力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主导思想就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
二、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校园红色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红色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具有教育的鲜明性。红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源于革命实践,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我党和革命群众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先进文化特质,同时,它还蕴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2)红色文化以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载体,具有内容的丰富性。红色文化在校园的兴起,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来实现,它是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3)红色文化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具有作用的生动性。唱红色歌曲,听红色故事,等等诸多内容,娱乐性强,都是师生喜闻乐见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红色文化包括红色资源及红色精神,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客观载体,属于显性内容,是指那些历经风雨、饱受沧桑的战场等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遗物等纪念物,以及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红色精神由红色资源所承载,包括人民群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依靠的知识、信仰、价值、精神和规范,它是红色文化的精髓,具体表现为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等;传播的生动性,红色文化以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载体,如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红色电影、红色小说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生动性、文艺性和娱乐性和较强的吸引力。在网络已经成为第一媒体的社会背景下,红色网站也成为一个崭新的传播手段,网上开设的红色文化论坛、红色网络博客、红色专访、红色段子等板块和栏目可以做到图、文、声、形、景并茂,极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
三、发展校园红色文化催化思政教育
(一)依托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效果
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个人的道德素质是重要一项。通过依托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将红色文化延伸到各种活动中,这样既可继承前辈所留下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财富,同时又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创新校园红色文化教育形式
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将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好办法,利用网站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它是一种直接、高效的教育阵地,能够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无形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各学校举行的“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组织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红歌会、红色图书漂流活动、在烈士陵园举办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等,富有创新和教育意义。
(三)完全免费开放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统筹解决好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免费参观问题,逐步向全社会完全免费开放。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又可以降低学校教育成本,减轻学校经济负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完善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规划,让各种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在校园上唱响主旋律,利用校园红色文化对师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催化思政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程东旺. 红色文化与心灵洗礼——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实现机制[J]. 继续教育研究,2006(03) .
[2]亢文祥.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对我国德育的冲击及对策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2008.
[3]王小妮.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理论思考[D]. 西安理工大学,2008.
[4]海莉花.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2008.
【关键词】红色文化 催化 促进 校园 思政教育
一般认为,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现象,它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政治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革命的英雄主义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支柱,以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等民族精神为根本特征构成了一个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观念体系,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先进文化。
一、思政教育的困惑
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随处可见的是“课桌文化”“墙壁美术”“短信文化”。细看这些被同学美其名曰的“文化”,相当部分都是一些下流、低俗、落后的言语。校园是人类的一块圣地,是陶冶情操、广博学识、明辨事理的地方,而不是发泄私愤、表达下流、泛滥低俗的领地。但是校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做着破坏校园环境、俗化校园文化的事情呢?为什么这些现象屡禁不止呢?为什么这些现象还能被搬到学生寝室津津乐道呢?学生们对清除垃圾文化的行动持何种态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雷锋”曾经是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坐标。在今天的校园里,也许很难找到一个所有人共同敬仰的崇高的精神偶像。一位学生在网上所表达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我崇敬他,也会向他学习,但是我不会幻想达到他的精神境界。”学生的偶像崇拜观念折射出了当代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个体性,但是他们表达的其实是一个与偶像无关的精神世界。在现实的生活中,以自我体验为第一要素的现代生活观念实际上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很多学生把实现个人的幸福与成功看得更为重要。他们的动力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主导思想就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
二、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校园红色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红色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具有教育的鲜明性。红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源于革命实践,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我党和革命群众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先进文化特质,同时,它还蕴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2)红色文化以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载体,具有内容的丰富性。红色文化在校园的兴起,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来实现,它是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3)红色文化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具有作用的生动性。唱红色歌曲,听红色故事,等等诸多内容,娱乐性强,都是师生喜闻乐见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红色文化包括红色资源及红色精神,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客观载体,属于显性内容,是指那些历经风雨、饱受沧桑的战场等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遗物等纪念物,以及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红色精神由红色资源所承载,包括人民群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依靠的知识、信仰、价值、精神和规范,它是红色文化的精髓,具体表现为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等;传播的生动性,红色文化以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载体,如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红色电影、红色小说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生动性、文艺性和娱乐性和较强的吸引力。在网络已经成为第一媒体的社会背景下,红色网站也成为一个崭新的传播手段,网上开设的红色文化论坛、红色网络博客、红色专访、红色段子等板块和栏目可以做到图、文、声、形、景并茂,极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
三、发展校园红色文化催化思政教育
(一)依托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效果
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个人的道德素质是重要一项。通过依托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将红色文化延伸到各种活动中,这样既可继承前辈所留下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财富,同时又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创新校园红色文化教育形式
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将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好办法,利用网站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它是一种直接、高效的教育阵地,能够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无形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各学校举行的“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组织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红歌会、红色图书漂流活动、在烈士陵园举办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等,富有创新和教育意义。
(三)完全免费开放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统筹解决好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免费参观问题,逐步向全社会完全免费开放。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又可以降低学校教育成本,减轻学校经济负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完善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规划,让各种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在校园上唱响主旋律,利用校园红色文化对师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催化思政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程东旺. 红色文化与心灵洗礼——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实现机制[J]. 继续教育研究,2006(03) .
[2]亢文祥.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对我国德育的冲击及对策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2008.
[3]王小妮.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理论思考[D]. 西安理工大学,2008.
[4]海莉花.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