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国学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儿童国学启蒙的意义,这催生了不少国学班。可在大家忙于打听哪个国学班好时,却也有人尝试自己在家给孩子启蒙。
  对家长来说,这也是一种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即便只有几岁大的孩子,也能从经济学中学到很多。  学习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之后,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会不一样,能避免感情用事,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位置,能更妥善地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能预知行动后的收益和风险,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真实——毕竟我们生活的,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  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财商,就是教给他们最朴素的经济学原理,启发孩子对金钱有正确的态度,而不是怎么理财、赚钱——这些方法的
期待已久的宝宝出生了,一同照顾新生儿的婆媳却大战数百回合,第一个争执点,就是“穿多穿少”的问题。  “穿多一点,才不会着凉!”婆婆说。  “妈,别再给他添加衣服了,你看他都热到满头大汗了!”媳妇不满地大叫。  为了穿几件衣服,半夜会不会踢被子,流汗是否吹到风,洗澡水用几度,两代之间,甚至夫妻之间,整日剑拔弩张,争论不休,就是怕孩子伤风感冒。到底古人流传下来的“着凉会感冒论”,是否合乎科学呢?  病
敲盘子(2岁)    吃完晚饭,儿子拿起勺子“叮叮当当”地敲着桌子。丈夫叫他不要捣乱,我却示意儿子再敲敲其他盘子:“你再敲敲这个听听。”  “声音不一样。”儿子说。  “怎么不一样了?”  “更响,‘梆梆梆’的。”  “那你换筷子来敲。”我提示道。  “呀!”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这声音很清脆!像妈妈的声音。”  “那刚才‘梆梆梆’的声音又像谁呢?”  “像爸爸的声音,粗粗的,响响的。”他想了想说
新手妈妈一定都听说过“发烧感冒不能吃鸡蛋”这个说法,这个说法还得到了中西医两大派的“认证”:中医派认为鸡蛋是发物,越吃越烧;西医派则认为鸡蛋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发烧时食用,易增加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不但不能使体温降低,反而会增加身体热量,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可是事实上,这个说法并未得到任何一篇专业的中西医学文献的证明。  发不发,没人说了算  中医对“发物”并没有统一的认定,对其影响也缺乏统一的
小小的回形针是大家都熟悉的常用文具,与彩色胶带相结合,可以让这些实用的彩色回形针变换出新花样。比如,增加小小创意元素,就可以做成颇具时尚感的项链和卡通趣味的书签,既实用又美观。心动不如行动,赶紧跟宝宝一起开动吧。  材料:彩色回形针,彩色胶带,剪刀。做法过程  1.按个人喜好进行色彩的排列,将回形针环环相扣,做成项链的架构。  2.我们选用了与回形针相同的粉色胶带,保留挂钩的两端,将回形针摆放在彩
有孩子的家庭,多数都会备些儿童常用药。这些药物,可能是某次生病后剩下的,也可能是经过各种推荐后购买的,很多家长都会根据孩子身体的某些状况,自行给药。但他们并不了解这样几个数据: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  来自香港的必备药,  使用时也需要辩证  广州的妈妈们,几乎都会在家里备点保婴丹和猴枣散,这两种源自香港的儿童药,一直被视
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规划控制狂,那么做妈妈就是世界上最绝望的工作——不光因为孩子理解力不足而破坏力惊人,更是因为他们多变,你控制不了,影响也有限。  因此,纪伯伦才哲学而诗意地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
微量元素检测是个精密的过程,外界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它的结果,比如温度、工作人员的衣着,甚至是空气。之所以称为“微量元素”,就是人体所需的量很小,一旦检测出现误差,盲目补充,必然带来其他危害。  所以,关于微量元素各种认识的“拨乱反正”之路,势在必行——  误区1:  花一样钱,补五六七八样?  这个广告词看起来很实惠,但却是种误导。比如钙制剂和锌制剂会竞争转运蛋白,相互影响吸收,效果反而没有单种
Tora妈妈推荐(澳门,家庭主妇)  你有没有想过,世上有可以重复使用的白纸让熊孩子们画画,不浪费纸张,可以全方位临摹,又可以玩大半天的神器?近期,根据“无纸笔书写”这一未来流行趋势,Boogie Board 推出了Play
记得有一位成功的母亲曾经说过:“我在女儿出生之前的打扮是非常随意的。但自从当了母亲后,就开始刻意地打扮自己了,因为希望女儿从小就能从母亲的形象中感受到美的教育,知道女人本来应该的样子。”  确实,大多数的女儿都会把自己的母亲当做模仿对象,包括穿衣打扮、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等等。所以,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女儿,母亲自己要率先示范,成为这样的女人,只有先做好自己,呈现最好的状态给女儿,她才会耳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