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与俄中利益

来源 :东北亚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ix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太地区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一方面,区域内的国际合作正在拓展,一个能够带来区域稳定和安全并得到普遍认同的体系正在形成。另一方面,亚太国家之间争夺地区内影响力的对抗和竞争的危险性日益加重,甚至有可能导致公开冲突并阻碍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为此,继续构建一个囊括地区内所有国家的,以合作、互信、对等安全为基础的新机制十分重要。亚太地区的发展直接影响俄罗斯联邦的利益,俄罗斯倡导要确保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以及囊括所有亚太国家的建设性合作。近年来,俄罗斯政府特别重视促进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地区是俄罗斯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开展同中国的合作,进一步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于俄罗斯贯彻经济战略、实现经济现代化、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空间,都具有原则性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2009年9月中俄两国首脑正式签署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自此,我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东部开发互动合作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在制定和落实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战略的诸多工作中,政府管理协调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除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东北振兴司负责政策制定和统一规划、协调沟通之外,东北地区缺乏地区性对俄合作的协调机构,而长期以来的对俄合作中,形成的是各自为政、独自行动甚至是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基于对俄罗斯远东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经验的分析,当前亟须建立东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形势日趋动荡。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日本的“右倾化”日益明显,朝鲜核问题错综复杂,蒙古发展“第三邻国”的关系,俄罗斯积极推进北极开发战略。上述新变化也给我国的东北亚问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为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2014年3月12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举办了“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与东北亚研究新视野”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东北亚地区形势的新变化等前沿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本刊针对美日韩同盟、
重新思考日本,已成为当前世界的一个潮流。安倍政权的一系列举措,使日本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更引发了对日本的战略争论。这些争论的持续,已使人开始重新审视战前日本和战后日本、冷战时期的日本和冷战后的日本、20世纪的日本和21世纪的日本等战略深层的问题。由此,“日本问题”已经超出了狭义的范畴,成为一个涉及层面更广泛的国际性问题。
冷战时期,在两极的格局下,核武器是超级大国博弈的工具,核打击的灾难后果,导致了拥核国家的核恐惧——任何核冲突都会导致全人类的毁灭。核灾难的可预测性避免了全球核冲突,客观上促成了全球的核势力均衡,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核不扩散体系处于可控范围下的稳定。伴随着冷战结束,全球核态势进入了新的时代。
自2012年12月日本安倍内阁上任以来,日本政府在历史认识和领土争端上采取了极富侵略性的政策,导致中日关系、日韩关系陷入持续紧张的局面。与此同时,中韩关系保持了相对良好的发展势头,中日韩三边关系出现严重的不均衡态势,也使得三国自由贸易区谈判、领导人年度峰会等事项陷入停滞局面。在这种情况下.
随着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北极地区在地缘政治与经济方面的重要性目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俄罗斯作为在北极地区拥有重要政治,经济,安全利益的大国,近年来更是不断加强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存在。而中国在2013年5月召开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被接纳为正式观察员国,从而在参与北极地区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蒙古国处于中俄两大邻国之间,特殊的地缘安全环境,决定了其要采取开放的、不结盟、等距离、全方位的“多支点”外交。2011年蒙古国政府颁布了新《外交政策构想》,进一步明确和肯定了其“第三邻国”外交,把它看作维护蒙古国独立、主权和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第三邻国”外交的本质,就是借助美、
如果每天都关注新闻,就会很容易对东北亚经济合作感到悲观。进展缓慢,且令人失望的挫折的消息总是被新闻媒体耸人听闻地报道出来,特别是有关朝鲜。这使人很难相信东北亚合作将会有很大进展。然而,笔者认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最近发生的事件表明,有利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外部条件确实已经获得很大改善。可以断言,经过2012午的各国领导层换届后,未来的合作前景相对于今天变得更加光明。为证实这一点,我将对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其他的机遇期进行对比。以往的每一个机遇期都是备方努力推动的结果,却都无果而终。个中原因可以使我们了解到
朴槿惠政府创造性地将其对朝政策命名为“半岛信任进程”,坚持以“信任”为基本概念,以牢固的安全体系为基础,强调原则,又体现灵活,融合保守与进步,避免了以往韩国政府换届对南北关系的冲击,也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和国内支持。未来南北关系要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对一些核心问题给予逻辑自洽的回答,如,对朝政策是建立在朝鲜政治稳定的判断之上,还是建立在朝鲜越来越“不可预测”的判断基础之上?如何在强调强化韩美同盟的同时增进与朝鲜的信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