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培训,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需要,利用学校本身所具有的特长,如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结合学校实际对本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活动。这种培训的主体是教师,选择或聘请有一定特长或专长的教师担任培训工作,是实现和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有效途径。
校本培训的实施包括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和方式的确定等。校本培训强调以校为本、以师为本。校本培训的目标是解决本校教师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建设,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1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校本培训主要包括教师承担学科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根据当前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教育和青年教师发展需要,笔者认为青年教师校本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1 思想道德教育。在校本培训中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育,要求青年教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同时青年教师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做到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既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因此,校本培训必须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和师德现状,对青年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
1.2 专业训练。青年教师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合理的知识结构,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青年教师所学的学科专业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然而“如何教”的问题却是学科专业解决不了的。必须在校本培训中为青年教师“补课”——补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课,切实解决青年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青年教师的专业训练应包括补充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教育方法、教育艺术、如何开展科研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包括对青年教师承担的课程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补充。
1.3 创新精神和能力。在青年教师校本培训中,要充分发扬青年教师的自身优势,以培育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①是培育青年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念,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②是鼓励和帮助青年教师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模式、学生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不断创新;③是培育青年教师的团队精神,鼓励青年教师在团结协作中开拓创新。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学识的教师共事,谦虚谨慎、通力合作、公平竞争、团结友爱,主动关心集体,关注学校发展。
2 校本培训的现状
在青年教师培训中,传统的校本培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出现了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2.1 对校本培训重视不够。许多学校十分重视岗前培训、学位培训、国内进修、出国培训等,而忽视了利用本校资源对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导致许多学校缺少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系统的校本培训计划、完善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和充足的经费保障,培训内容和形式也很随意。
2.2 校本培训流于形式。目前,青年教师校本培训主要包括:举行教师座谈会、给新教师制定导师、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教研室研讨、安排优秀教师宣讲、邀请教育专家开办讲座等等。但是就是这些简单易行的培训方式也显得形式化,组织者不重视,青年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活动处于放任状态,校本培训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
2.3 缺乏相应的评估和监督。学校对校本培训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没有对培训进行实时监督和阶段性评价。培训中和培训后也未及时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对青年教师培训后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缺少相应的跟踪及考核。因而校本培训没有起到应有的加强青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每一次对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后,都必须及时地对培训系统作出系统地评估,从培训的反映层次、学习层次、行为层次进行系统地跟踪评估。
2.4 校本培训内容功利化。往往将教师发展的重心放在知识和技能上,而忽视了对教师教育人格的塑造,例如教师的情感、责任心、态度和价值观培训较少,因而对教师外在的要求很难内化为其自身的需要。
3 坚持校本培训,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策略
3.1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和学术造诣较高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骨干作用,使其对青年教师在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上做好传、帮、带,全面提高要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尽快使青年教师成才,可尝试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3.1.1 导师的基本要求。原则上具备教授、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优良的教风,治学严谨,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师表;富有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具备指导、辅导青年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在本专业中有一定造诣,在学术上有较新的成果,在教改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3.1.2 导师的职责。全面了解所指导、辅导、培养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表现及业务水平,工作情况,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体培养方案和发展目标;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确定分段指导计划;指导青年教师的选课、备课,帮助青年教师搞好教学设计,并掌握一定的授课方法;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每学期随堂听课不少于被指导教师课时总数的十分之一学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3.2 加强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坚持“按需派遣、重点培养、提高能力、发挥作用”的原则,分批次、有计划逐年推开,把教师选派到校内工程训练实践基地、生产科研和社会实践第一线,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锻炼,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3.3 积极推进教师跟踪听课。根据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实际情况,学校对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和各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针对名专业、名师一流水平的课程和专业学习听课,各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针对校内名师课程学习听课。
3.3.1 针对性原则。通过专业课程负责人和各类课程主讲教师有针对性的跟踪听课,切实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3.2 主动性原则。凡进行跟踪听课的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利用“盯课”的机会,吸收和借鉴校内外一流专业、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3.3 递进性原则。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跟踪听校级精品课或校级省级名师的课程;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各级精品课主讲教师和各级名师到名校、名专业,跟踪听名师的课程,跟踪听一流专业和课程的建设。
校内跟踪听课: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基础课程和其他非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以随堂听课、参与教学讨论、教学研究和助课等方式,跟踪听校级、省级精品课,校级、省级教学名师的课程。
通过这样的尝试,对于打造以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教学的各项改革在发生实质改变的目标引领下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此目的的校本培训模式研究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究的(本论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1155225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卫红.运用校本培训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导刊,2009.7
2 王德勋.教师校本培训的原则及模式探究.成人教育,2009.8
3 周敏等.校本培训模式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中国青年研究,2008.8
校本培训的实施包括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和方式的确定等。校本培训强调以校为本、以师为本。校本培训的目标是解决本校教师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建设,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1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校本培训主要包括教师承担学科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根据当前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教育和青年教师发展需要,笔者认为青年教师校本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1 思想道德教育。在校本培训中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育,要求青年教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同时青年教师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做到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既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因此,校本培训必须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和师德现状,对青年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
1.2 专业训练。青年教师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合理的知识结构,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青年教师所学的学科专业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然而“如何教”的问题却是学科专业解决不了的。必须在校本培训中为青年教师“补课”——补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课,切实解决青年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青年教师的专业训练应包括补充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教育方法、教育艺术、如何开展科研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包括对青年教师承担的课程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补充。
1.3 创新精神和能力。在青年教师校本培训中,要充分发扬青年教师的自身优势,以培育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①是培育青年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念,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②是鼓励和帮助青年教师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模式、学生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不断创新;③是培育青年教师的团队精神,鼓励青年教师在团结协作中开拓创新。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学识的教师共事,谦虚谨慎、通力合作、公平竞争、团结友爱,主动关心集体,关注学校发展。
2 校本培训的现状
在青年教师培训中,传统的校本培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出现了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2.1 对校本培训重视不够。许多学校十分重视岗前培训、学位培训、国内进修、出国培训等,而忽视了利用本校资源对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导致许多学校缺少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系统的校本培训计划、完善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和充足的经费保障,培训内容和形式也很随意。
2.2 校本培训流于形式。目前,青年教师校本培训主要包括:举行教师座谈会、给新教师制定导师、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教研室研讨、安排优秀教师宣讲、邀请教育专家开办讲座等等。但是就是这些简单易行的培训方式也显得形式化,组织者不重视,青年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活动处于放任状态,校本培训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
2.3 缺乏相应的评估和监督。学校对校本培训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没有对培训进行实时监督和阶段性评价。培训中和培训后也未及时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对青年教师培训后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缺少相应的跟踪及考核。因而校本培训没有起到应有的加强青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每一次对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后,都必须及时地对培训系统作出系统地评估,从培训的反映层次、学习层次、行为层次进行系统地跟踪评估。
2.4 校本培训内容功利化。往往将教师发展的重心放在知识和技能上,而忽视了对教师教育人格的塑造,例如教师的情感、责任心、态度和价值观培训较少,因而对教师外在的要求很难内化为其自身的需要。
3 坚持校本培训,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策略
3.1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和学术造诣较高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骨干作用,使其对青年教师在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上做好传、帮、带,全面提高要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尽快使青年教师成才,可尝试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3.1.1 导师的基本要求。原则上具备教授、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优良的教风,治学严谨,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师表;富有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具备指导、辅导青年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在本专业中有一定造诣,在学术上有较新的成果,在教改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3.1.2 导师的职责。全面了解所指导、辅导、培养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表现及业务水平,工作情况,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体培养方案和发展目标;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确定分段指导计划;指导青年教师的选课、备课,帮助青年教师搞好教学设计,并掌握一定的授课方法;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每学期随堂听课不少于被指导教师课时总数的十分之一学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3.2 加强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坚持“按需派遣、重点培养、提高能力、发挥作用”的原则,分批次、有计划逐年推开,把教师选派到校内工程训练实践基地、生产科研和社会实践第一线,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锻炼,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3.3 积极推进教师跟踪听课。根据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实际情况,学校对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和各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针对名专业、名师一流水平的课程和专业学习听课,各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针对校内名师课程学习听课。
3.3.1 针对性原则。通过专业课程负责人和各类课程主讲教师有针对性的跟踪听课,切实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3.2 主动性原则。凡进行跟踪听课的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利用“盯课”的机会,吸收和借鉴校内外一流专业、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3.3 递进性原则。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跟踪听校级精品课或校级省级名师的课程;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各级精品课主讲教师和各级名师到名校、名专业,跟踪听名师的课程,跟踪听一流专业和课程的建设。
校内跟踪听课: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基础课程和其他非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以随堂听课、参与教学讨论、教学研究和助课等方式,跟踪听校级、省级精品课,校级、省级教学名师的课程。
通过这样的尝试,对于打造以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教学的各项改革在发生实质改变的目标引领下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此目的的校本培训模式研究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究的(本论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1155225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卫红.运用校本培训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导刊,2009.7
2 王德勋.教师校本培训的原则及模式探究.成人教育,2009.8
3 周敏等.校本培训模式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中国青年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