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G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一年级的新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继续学习数学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热情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一年级的新生入学前都受到了良好的学前教育,他们上小学一年级前已经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在社会上的一部分学前教育机构办学目标不明确,在学前班或幼儿园大班时就开始教一年级的数学内容,有的新生在入学前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有时刚刚导入新课,学生就喊“我早就知道了”;有时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学生往往“不领情”,不是提不起兴趣,就是难以开展探索活动。那么,怎样激发这些刚入学的儿童学习数学的热情呢?下面谈谈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1.找准学习起点,激发学习热情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确定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教学片段一:我早就知道了(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一下)
  师:(出示钟面)同学们认识钟表吗?
  生:认识。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钟面上有几根针?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2)钟面上有几个大格?几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刚布置完探究活动,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早就知道了,钟面上有3根针,最长的叫秒针,最短的叫时针……学生的回答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后我与一部分学生交谈,他们普遍觉得现在课本上的问题早就知道了,觉得学习没意思。与教师交流时,教师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状况,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就说知道了,怎么教啊?”
  上面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课前不清楚学生的学习起点,提出的探究问题太容易,因此学生不感兴趣。其实,在生活中学生对钟面比较熟悉,但是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仍然按照教材的意图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学生哪里有兴趣?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区:“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知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之间,即不能太难或太易。而应该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使学生知识结构上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对于前面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改进:
  师:同学们,大家都熟悉钟面吧?你能在纸上画一个钟面吗?
  生:能。
  师:画钟面时,大家想一想:钟面上有几根针?这几根针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纸上画钟面,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画完后汇报展示……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后面的教学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
  2.数学载体生活化,诱发学习热情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一年级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往往将数学问题借助于一个个生动的生活场景或生活现象,以“主题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应该说,这是一种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理念的新形式,也是尊重学生认知特点、符合学生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地区、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都在使用同一套教材,他们对教材中的部分生活场景或生活现象往往感到陌生,因此,少数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例如,《l1-20各数的认识》(西师版)这一课中的主题图是一幅放羊图,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特别是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画面内容虽丰富但却难以把握“数”的内涵。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儿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我一般都不采用教材上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找”教学素材。例如:教学“14、15减几”时,我没有选用书上的例题,而是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先来做15道口算题,现在开始(板书:一共要做15道口算题)。(师逐一出示口算卡片)
  师:现在已经做了几道口算题?
  生:6道。(师板书:已经做了6道)
  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还剩多少道口算题没有做?
  师:怎样写算式?
  ……
  这样采撷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实例,由于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容易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精心设计练习,激发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年级新生由于掌握知识的水平不同,课堂练习的速度不同,因此经常有一部分学生写完了坐着没有事情,另一部分学生迟迟不能,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学《加、减混合运算》(西师版数学一上)时可以这样设计练习:
  师:大家学得怎样呢?敢不敢让老师来考考大家?
  生(很自信地回答):没问题!当然可以!尽管考!
  老师在黑板上随机板书:8+2-2
  一生迅速举手回答:先算8+2等于10,再算10-2等于8.
  又有一生迫不及待地举手说:不用这么麻烦,你看8后面是加一个2,又减一个2,2减2等于0,8加0还等于8.
  师:他是怎样算的?
  生:先算2减2等于0,再算8加0等于8.
  师:为什么要这样算呢?
  生(刚才回答的学生):因为这样一看就知道答案了。
  师:大家认为用这种方法计算怎么样?
  生:很好。
  师:真聪明!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下面的算式吗?
  学生情绪高涨。这时教师板书:4+5-51+9-910-8+8
  学生都能很快说出正确得数。
  教师又出示了6+8-6这个算式,问:会算吗?
  (这是一个超过学生知识水平的计算,涉及到进位加法了)
  生1:先算6加8等于14,再算14减6等于8.(说得有点慢,说明这个学生已经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但不是很熟练)
  师:连进位加法都会了,真了不起!(全班鼓掌给予鼓励)其余的同学你们会计算吗?
  生2:前面有一个6,后面又减一个6,这样就剩下中间的8,所以等于8.(这就是生活中经常用的抵消法,老师没有做任何评价学生们的掌声已经再次响起,这说明孩子在生活中对这样的计算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
  这样的练习设计,学生学到这里不但不会因为枯燥的计算练习产生疲惫和厌倦,反而思维异常活跃。如果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设计这样一个层次的练习,孩子的这些思维火花能产生吗?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一年级的新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继续学习数学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诱发质疑是激发互动的关键。教师要努力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励学生参与互动。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让教学活动“活起来”,真正实现师生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共识。教师要鄙弃“师者为尊”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才能实现与学生的真正沟通、交流,师生之间的知识和感情层面才能产生碰撞和共鸣,形成实质上的互动。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适时引用诗歌、谜语、对联、故事等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举例说明语文教学中课前引用谜语,能激发学生追索情趣;课中引用诗歌,能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尾引用诗歌,能让学生回味无穷。  【关键词】语文教学引用艺术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进相关资料,不仅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增强情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悟解课文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其关键在于选准资料,适时安
期刊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1.正确认识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突出了科学性,加强了直观性,显示了实用性,很好地体现了创新意识,充满着时代气息,特别是在图表、STS渗透、探究学习三方面更为突出。  1
期刊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把每一节语文课开好了头,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就犹如破竹。那么,如何开好一节语文课的头?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接下来的课文教学做好铺垫,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一个话题。本文就语文课前导入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课前导入方法    一节语文课的开头一定要讲求方法,要有吸引力,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此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实际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注意问题中,
期刊
【摘要】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感培养方法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的教学是难点,而且解答应用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归纳类比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这部分内容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此时,若教师进行正确引导,能够化难为易,把学生引进快乐学习的殿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许多年轻的家长忙于市场经济的投入,对孩子的学习疏于管理,加上农村小学受地方条件的制
期刊
【摘要】数控车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控车削刀具的优化对于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延长机床和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对数控车削加工刀具的优化设计进行析全面分析,对如何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刀具的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数控车削刀具优化    最近几年来,数控车床的应用日益广泛,机械制生产企业和各类职业院校越来越普遍地采用数控车床进行零件加工和技术培训,在生产实践
期刊
【摘要】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了少量的能量,但释放的这部分能量不足于形成一个ATP,所以,无氧呼吸产生的ATP都是在第一阶段产生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是否释放能量不能一概而论。  【关键词】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是否释放能量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P94: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但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期刊
【摘要】如何将思维渗透在教学中,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①让学案打开思维;②用课件拓展思维;③解题后反思,让思维继续飞翔。点滴的发现,都能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兴趣,长期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并让学生懂得如何学数学。为了教育的发展,为了我们的进步,让思维永不止步!  【关键词】思维渗透教学做法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是有差异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思维?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