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这是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言。确实,音乐课凭借其厚重的历史、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滋润着学生们稚嫩的心田。在学校教学中,它应有着“美丽”的地位,音乐教育者应将追寻着这份美丽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把一节音乐课上得“美丽”?我认为要把课上到学生们的心里,让学生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内心流淌出真挚的情感。
一、快乐之美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有表达人们情感生活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给人以愉悦,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快乐,是音乐教师们执著的追求。
1.新颖的导入
音乐课的导入是一扇美丽的门,开启了这扇门,你就看见了美丽的世界。
如果把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比作一个音乐作品,那么精彩的导入就是那引人入胜的引子,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课的流程设计好后,新颖切合主题的导入环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在《走近非洲》这节课中,为了导入非洲这个地区,运用IQ大考验的方式,出示了四个简单的提示“黑奴、炎热、狮子王、南方古猿”,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激情激发了起来,气氛尤其热烈。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2.多样的形式
只有音乐课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以唱歌教学为中心,辅以乐理欣赏等内容的综合课型。做到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采用音乐游戏、音乐知识竞赛、歌舞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驱使其积极探究,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使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比如我在上《东方风情》一课时就用了音乐游戏与竞赛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小组推荐一位导游,将组内收集的关于日本、泰国、朝鲜、印度的风土人情向全班同学介绍。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整理再过渡到要学习的知识,既活跃了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大大加强了集体意识。课上学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快乐贯穿始终。
二、情感之美
音乐之美,美在情感。音乐的世界有一种纯净的美丽,这份美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它揭示出了人生的真谛,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一节好的音乐课就应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马丁路德曾经说过: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但是音乐的情感深深地蕴藏在作品之中,学生现有的欣赏水平是远远不能理解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努力让这种情感体现出来。
1.情境的创设
一个再动情的音乐作品,如果没有任何铺垫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也会淡如白水。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要讲究情真意切。入境才会有情,教师要把握教材内在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想象,引导他们步入情境。一节好的音乐课,怎一个“情”字了得。我在教学《感恩的心》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图片、背景音乐配合动情的语言,讲述了英雄教师殷雪梅、盲女孩失去母亲自立自强、《天亮了》背景故事等,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从他们晶莹的泪水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水晶般纯洁的心。情到深处,在优美的音乐中,他们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了对父母、同学、老师的感恩之情。
2.准确的范唱
有人曾经说过,假使身为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那么音乐教师如果上课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唱歌就没有做音乐教师的资格。的确,范唱是显示音乐教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课上,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声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还是以模仿为主。教师范唱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唱歌学习的积极性。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音响器材如何先进,这些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正确范唱。因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又有互相感情交流的因素,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演唱是正确的,情感是到位的。通过范唱,师生间的情感更融洽,更容易取得共鸣。
三、节奏之美
一节音乐课如果上得太平板,学生们就会索然无味,兴趣全无;如果课上得有起有伏,有鲜明的节奏,就能彰显其独特的美丽。
1.张弛有度
“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一节符合节奏韵律的音乐课,不仅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课上,简单易学的,教师可以快节奏地进行教学。内容比较难,且带有音乐专业性质的乐理知识、学歌等要来个“慢动作”。
2.动静结合
表面上看来,音乐课是以“动”为主的,其实不然,就音乐课来,“动”即学唱、讨论、展示;“静”则是指学生的思考、想象。音乐课中的“动”能激活学生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如果一堂课“动”多“静”少,就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思维很少参与学习;如果“静”多“动”少,学生就容易厌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动一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四、语言之美
有很多教师认为,音乐教师又不是语文教师,干吗把所有课都搞得诗情画意?我认为,教师的语言举足轻重,要上好课必须学会提炼教学语言。首先是平时的积累,平时大量储存,上课时便会涌入脑际,信手拈来。其次是语言要节奏和谐,抑扬顿挫,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语言还应倾注充沛、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满腔神情,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如我在教学《非洲鼓魂》说过这样一段话:“非洲,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个神秘如梦的地方,那里有浓密茂盛的热带雨林,有世界上最广袤的撒哈拉沙漠,有古朴粗犷的风俗民情,当然还有具有浓郁风情的非洲美食。就让我们以一位旅游者的身份一起走进非洲的世界,感受非洲的大漠如烟,丛林莽莽,神秘莫测吧。”优美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那个充满原始气息的非洲世界。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挖掘美,恰如其分地把音乐课美的价值体现出来。要努力用那深情的演唱、机智的提问、精辟的点拨,体现美丽,使音乐课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
一、快乐之美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有表达人们情感生活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给人以愉悦,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快乐,是音乐教师们执著的追求。
1.新颖的导入
音乐课的导入是一扇美丽的门,开启了这扇门,你就看见了美丽的世界。
如果把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比作一个音乐作品,那么精彩的导入就是那引人入胜的引子,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课的流程设计好后,新颖切合主题的导入环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在《走近非洲》这节课中,为了导入非洲这个地区,运用IQ大考验的方式,出示了四个简单的提示“黑奴、炎热、狮子王、南方古猿”,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激情激发了起来,气氛尤其热烈。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2.多样的形式
只有音乐课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以唱歌教学为中心,辅以乐理欣赏等内容的综合课型。做到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采用音乐游戏、音乐知识竞赛、歌舞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驱使其积极探究,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使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比如我在上《东方风情》一课时就用了音乐游戏与竞赛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小组推荐一位导游,将组内收集的关于日本、泰国、朝鲜、印度的风土人情向全班同学介绍。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整理再过渡到要学习的知识,既活跃了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大大加强了集体意识。课上学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快乐贯穿始终。
二、情感之美
音乐之美,美在情感。音乐的世界有一种纯净的美丽,这份美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它揭示出了人生的真谛,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一节好的音乐课就应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马丁路德曾经说过: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但是音乐的情感深深地蕴藏在作品之中,学生现有的欣赏水平是远远不能理解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努力让这种情感体现出来。
1.情境的创设
一个再动情的音乐作品,如果没有任何铺垫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也会淡如白水。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要讲究情真意切。入境才会有情,教师要把握教材内在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想象,引导他们步入情境。一节好的音乐课,怎一个“情”字了得。我在教学《感恩的心》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图片、背景音乐配合动情的语言,讲述了英雄教师殷雪梅、盲女孩失去母亲自立自强、《天亮了》背景故事等,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从他们晶莹的泪水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水晶般纯洁的心。情到深处,在优美的音乐中,他们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了对父母、同学、老师的感恩之情。
2.准确的范唱
有人曾经说过,假使身为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那么音乐教师如果上课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唱歌就没有做音乐教师的资格。的确,范唱是显示音乐教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课上,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声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还是以模仿为主。教师范唱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唱歌学习的积极性。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音响器材如何先进,这些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正确范唱。因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又有互相感情交流的因素,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演唱是正确的,情感是到位的。通过范唱,师生间的情感更融洽,更容易取得共鸣。
三、节奏之美
一节音乐课如果上得太平板,学生们就会索然无味,兴趣全无;如果课上得有起有伏,有鲜明的节奏,就能彰显其独特的美丽。
1.张弛有度
“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一节符合节奏韵律的音乐课,不仅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课上,简单易学的,教师可以快节奏地进行教学。内容比较难,且带有音乐专业性质的乐理知识、学歌等要来个“慢动作”。
2.动静结合
表面上看来,音乐课是以“动”为主的,其实不然,就音乐课来,“动”即学唱、讨论、展示;“静”则是指学生的思考、想象。音乐课中的“动”能激活学生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如果一堂课“动”多“静”少,就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思维很少参与学习;如果“静”多“动”少,学生就容易厌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动一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四、语言之美
有很多教师认为,音乐教师又不是语文教师,干吗把所有课都搞得诗情画意?我认为,教师的语言举足轻重,要上好课必须学会提炼教学语言。首先是平时的积累,平时大量储存,上课时便会涌入脑际,信手拈来。其次是语言要节奏和谐,抑扬顿挫,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语言还应倾注充沛、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满腔神情,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如我在教学《非洲鼓魂》说过这样一段话:“非洲,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个神秘如梦的地方,那里有浓密茂盛的热带雨林,有世界上最广袤的撒哈拉沙漠,有古朴粗犷的风俗民情,当然还有具有浓郁风情的非洲美食。就让我们以一位旅游者的身份一起走进非洲的世界,感受非洲的大漠如烟,丛林莽莽,神秘莫测吧。”优美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那个充满原始气息的非洲世界。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挖掘美,恰如其分地把音乐课美的价值体现出来。要努力用那深情的演唱、机智的提问、精辟的点拨,体现美丽,使音乐课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