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旧楼区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2012年开始,天津市利用三年时间对中心城区成片旧楼区居住功能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共涉及1340个小区,6100多万平方米住房,约310万居民受益。并专门成立了天津市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由市国土房管局、市建交委、市市容园林委、市经信委等17个部门联合组成。经过2012年、2013年两年改造,累计完成了780个小区3515万平方米整修任务,使190万居民直接受益。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今年560个小区2600万平方米住房改造工作,努力把旧楼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管护到位、群众满意的美丽社区。
一、以紧贴群众生活为重点,科学合理确定整修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天津市很多旧楼区存在设施设备老化、使用功能下降、外部环境脏乱、后期管养难到位等问题。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市指挥部把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内容列为重点整修项目,包括“更新一个信报箱;安装两道门,即楼栋门、小区门;改造三根管,即自来水管、燃气管、排水管;实现四个化,即甬路平整化、健身设施普及化、楼间环境规范化、车辆停放集中化;完善五功能,即屋面防水、供热计量节能、供电安全保护、楼道照明及相关设施整修、垃圾设施修复等”,并细化为粉刷楼道、维修更换采光窗、更换室内排水管道、规范整理强弱电管线、新建物业用房等46个子项。
二、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用行动赢得居民的真心支持
为确保民心工程真正得民心、顺民意,市指挥部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工程始终,用真心、细心、诚心赢得了群众的积极支持。坚持便民利民。现场指导各区科学调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落实文明施工措施,减少了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成立了由施工负责人、居委会主任和楼门长组成的协调小组,现场接待、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广纳民意。开工前,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提前向群众交底;施工中,三年累计聘请了2102名旧楼区监督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验收时,引入了群众评判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坚持抓实信访。实行了联动接访、双线督办等五项机制,采取了信访与验收捆绑措施,有效提高了信访办理质量和效率。全面梳理了信访流程,进一步明确了信访接待、办理、回访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时限,实现无缝衔接、闭合接访。
三、以打造优质工程为核心,形成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
通过摸索总结,天津市指挥部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科学严谨、指导性强的施工管理、检查验收的制度机制。制定并完善了《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导则》,健全了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接管验收、资金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了科学的工作机制和施工流程,为工程全面推开提供了科学指导和依据。实行施工单位自检、区指挥部检查、市指挥部抽查三级内部管控和专业监理、群众监督的监管机制,严格把好选材关、工艺关、工序关和文明施工关。坚持细节管理,开展了质量评比和互看互比活动,确保每一项标准不折不扣执行到位。细化验收标准,将规定整修内容细化为133项具体验收标准。严把验收资料申报关、现场检查验收关、群众认可关,确保小区整修质量让群众满意。
四、以制度机制为抓手,常态长效管理取得新突破
通过完善政策、健全机制、落实服务单位等措施,实现了改造一片、接管一片、管好一片的目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旧楼区提升改造后长效管理的意见》(津政办发〔2012〕97号),以及《天津市旧楼区提升改造后管理服务指导标准》等配套文件,为落实长效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实现了配建物业用房与小区整修工程同步实施,提前确定了小区管理模式和接管单位,为后期接管创造条件。按照同步验收、同步接管、同步移交的原则,整修小区合格一个、移交一个,纳入属地街道、居委会社区管理,确保整修一片、接管一片、管好一片。
五、旧楼区综合整修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通过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水清了,灯亮了,路平了,屋顶不漏了,小区安全整洁了,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面对居住环境的明显变化,广大居民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小区变美了,心情畅快了,发自内心感谢天津市委、市政府为他们办的好事、实事。他们纷纷表示,要自觉维护好小区环境,关爱自己的家园,珍惜和巩固提升改造成果。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不仅促进了新旧居住区的均衡发展,营造了生态宜居城市的新空间,更凝聚了民心民气,有力地推动了美丽天津建设。
此外,根据非成片旧楼区群众的意愿,2015年,市指挥部计划对800多个、700万平方米非成片旧楼区进行综合提升改造,让更多群众受益。
王春敏/责任编辑
一、以紧贴群众生活为重点,科学合理确定整修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天津市很多旧楼区存在设施设备老化、使用功能下降、外部环境脏乱、后期管养难到位等问题。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市指挥部把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内容列为重点整修项目,包括“更新一个信报箱;安装两道门,即楼栋门、小区门;改造三根管,即自来水管、燃气管、排水管;实现四个化,即甬路平整化、健身设施普及化、楼间环境规范化、车辆停放集中化;完善五功能,即屋面防水、供热计量节能、供电安全保护、楼道照明及相关设施整修、垃圾设施修复等”,并细化为粉刷楼道、维修更换采光窗、更换室内排水管道、规范整理强弱电管线、新建物业用房等46个子项。
二、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用行动赢得居民的真心支持
为确保民心工程真正得民心、顺民意,市指挥部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工程始终,用真心、细心、诚心赢得了群众的积极支持。坚持便民利民。现场指导各区科学调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落实文明施工措施,减少了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成立了由施工负责人、居委会主任和楼门长组成的协调小组,现场接待、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广纳民意。开工前,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提前向群众交底;施工中,三年累计聘请了2102名旧楼区监督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验收时,引入了群众评判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坚持抓实信访。实行了联动接访、双线督办等五项机制,采取了信访与验收捆绑措施,有效提高了信访办理质量和效率。全面梳理了信访流程,进一步明确了信访接待、办理、回访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时限,实现无缝衔接、闭合接访。
三、以打造优质工程为核心,形成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
通过摸索总结,天津市指挥部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科学严谨、指导性强的施工管理、检查验收的制度机制。制定并完善了《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导则》,健全了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接管验收、资金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了科学的工作机制和施工流程,为工程全面推开提供了科学指导和依据。实行施工单位自检、区指挥部检查、市指挥部抽查三级内部管控和专业监理、群众监督的监管机制,严格把好选材关、工艺关、工序关和文明施工关。坚持细节管理,开展了质量评比和互看互比活动,确保每一项标准不折不扣执行到位。细化验收标准,将规定整修内容细化为133项具体验收标准。严把验收资料申报关、现场检查验收关、群众认可关,确保小区整修质量让群众满意。
四、以制度机制为抓手,常态长效管理取得新突破
通过完善政策、健全机制、落实服务单位等措施,实现了改造一片、接管一片、管好一片的目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旧楼区提升改造后长效管理的意见》(津政办发〔2012〕97号),以及《天津市旧楼区提升改造后管理服务指导标准》等配套文件,为落实长效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实现了配建物业用房与小区整修工程同步实施,提前确定了小区管理模式和接管单位,为后期接管创造条件。按照同步验收、同步接管、同步移交的原则,整修小区合格一个、移交一个,纳入属地街道、居委会社区管理,确保整修一片、接管一片、管好一片。
五、旧楼区综合整修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通过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水清了,灯亮了,路平了,屋顶不漏了,小区安全整洁了,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面对居住环境的明显变化,广大居民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小区变美了,心情畅快了,发自内心感谢天津市委、市政府为他们办的好事、实事。他们纷纷表示,要自觉维护好小区环境,关爱自己的家园,珍惜和巩固提升改造成果。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不仅促进了新旧居住区的均衡发展,营造了生态宜居城市的新空间,更凝聚了民心民气,有力地推动了美丽天津建设。
此外,根据非成片旧楼区群众的意愿,2015年,市指挥部计划对800多个、700万平方米非成片旧楼区进行综合提升改造,让更多群众受益。
王春敏/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