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70岁的高龄,重拾芭蕾梦,听起来会不会太不可思议?
基于漫画改编,韩剧《如蝶翩翩》讲述了一個关于追求梦想与重拾初衷的故事。70岁的沈德出决定在生命的最后,为年幼时的芭蕾梦想再拼搏一次,然而年迈体弱、家人阻拦、老师前期的百般刁难,都成了他实现梦想的障碍。如何克服外界反对的声音?如何在日渐衰退的身体上开拓更多的可能?如何去完成最初的梦想?这些话题构成了这部剧的主题。
《如蝶翩翩》探讨了一个浪漫而又现实的问题:当生命老化、枯萎,你是否愿意再次破茧成蝶,翩翩起舞?
剧情以一场葬礼开头。追悼会上,沈德出与老友们聊起了近况。有的人因为没挺过漫长的治疗期不幸逝世,有的人在照顾家中身体不佳的老伴,有的人在国外带孙子……这时一位老友突然感慨道,“我们这个年纪,要么是给自己穿尿布,要么是给孙子孙女换尿布,没有其他选择了。”
这是东亚老龄化社会的真实写照。变老是一件无法阻挡的事情,老去的生活也成了一种恒定不变的模式:身体好的老人左手菜篮子,右手小孩子,来平衡家庭的忙碌,身体差点的左手药瓶,右手拐杖来平衡自己的生活。大部分老人都习惯于按部就班的生活,就算不能帮到儿女,也绝不会给儿女添麻烦,似乎这就是老年人所应该拥有的觉悟。
追悼会结束后,沈德出准备前往养老院探望一位老友,途中偶然看见正在练习芭蕾的李采禄,曼妙而充满力量的舞姿顿时唤醒了沈德出年少时被掐灭的梦想——芭蕾,曾是他的心之所向,也是他最深的遗憾。
沈德出回忆起9岁时,他总爱趴在戏院窗台上,偷偷看人跳芭蕾。单腿蹲、大跳跃、转圈等一系列的舞步,经常让沈德出看得入了迷。可有一次,父亲出现了,揪着他的耳朵大骂,“你一个男生想抹粉跳舞?想要贫穷过一辈子吗?也不看看我是为了谁才辛苦的工作?这绝对不行”。长大后,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保住公务员的铁饭碗,沈德出选择将芭蕾梦埋藏在心底,只能偷偷将芭蕾的剪贴报剪下来,趁工作之余看多几场芭蕾舞剧。
一晃60年过去了,如今的沈德出体态丰腴,骨骼逐渐疏松,记忆力开始衰退,身体柔韧度也大不如前。他自知力不能及,“70岁学芭蕾,未免有些迟了”,所以他不敢想,不敢说,不敢试。望着舞蹈室里正在练习的李采禄,沈德出的眼神里透露出渴望、羡慕和难以言喻的忧伤。那是一个渴求起舞的灵魂,被困在年老力衰的身体里,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
后来,在沈德出70岁的寿宴上,当孙女沈恩浩问他生日愿望时,妻子崔海南抢先一步将所谓的愿望说了出来,“希望孩子们都工作顺利和身体健康。希望自己不要生病,不给孩子们造成负担”。沈德出欲言又止,继而强颜欢笑,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最大的愿望是学芭蕾。
当年因为家庭原因被沉埋的萌芽,因为生计而无法实现的梦想,现在应该将之浇灌,助以成长吗?沈德出开始陷入两难的境地。
“你还不迟,趁着脚还有力气,神志还清醒的时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在养老院的老友给出了答案。他生前是一名造船工,卖了一辈子的船,可最终却没能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船。他的梦想是坐着自己的“前进号”扬帆起航,在海上乘风破浪。
如沈德出自己所说:“人老了,自然就习惯离别了。”人老了,确实会习惯很多事情,习惯平淡如水的生活,习惯对新事物持保守态度,习惯与过去的遗憾一一和解。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拥有一个体面、优雅的终章。可老友的逝去给了沈德出极大的触动,他不想让芭蕾成为自己一生的遗憾。他说:“我希望在死之前,至少能飞翔一次。”
追梦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步就已经足够艰难。沈德出找到了李采禄的老师奇昇主,却遭到奇昇主的不理解和不接纳。“如果你的一句拒绝我就会放弃的话,那我压根就不会来的。请让我先有个开始吧。”沈德出的回应与三顾茅庐的执着最终打动了奇昇主,他将沈德出安排给了李采禄,也就是沈德出第一次在舞室见到的那个少年。
其实,奇昇主是有私心的。他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的爱徒李采禄找回跳芭蕾的热情。李采禄年仅23岁,却是一个天赋异禀的芭蕾舞者,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到达了专业舞者的水平。因为父亲入狱、母亲离世,让他缺少了情感的支持,因而他的舞蹈动作也少了很多情感,这在艺术中是可谓是“大忌”。
奇昇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他看到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沈德出为了跳芭蕾恳求的样子,他想起了四年前李采禄也曾有过一模一样的眼神。因此,奇昇主希望沈德出能够帮助爱徒李采禄唤醒对芭蕾的初心。就这样,李采禄成了沈德出的老师,而沈德出则成了他的经纪人。一开始李采禄对此表现出极度不耐烦,为了让沈德出主动放弃,他甚至设置了一个高难度的施教资格考试:双足并立,踮起,举高双臂,保持平衡1分钟,如果沈德出一星期后能做到,就答应收他为徒弟。
基于漫画改编,韩剧《如蝶翩翩》讲述了一個关于追求梦想与重拾初衷的故事。70岁的沈德出决定在生命的最后,为年幼时的芭蕾梦想再拼搏一次,然而年迈体弱、家人阻拦、老师前期的百般刁难,都成了他实现梦想的障碍。如何克服外界反对的声音?如何在日渐衰退的身体上开拓更多的可能?如何去完成最初的梦想?这些话题构成了这部剧的主题。
《如蝶翩翩》探讨了一个浪漫而又现实的问题:当生命老化、枯萎,你是否愿意再次破茧成蝶,翩翩起舞?
在死之前,至少能飞翔一次
剧情以一场葬礼开头。追悼会上,沈德出与老友们聊起了近况。有的人因为没挺过漫长的治疗期不幸逝世,有的人在照顾家中身体不佳的老伴,有的人在国外带孙子……这时一位老友突然感慨道,“我们这个年纪,要么是给自己穿尿布,要么是给孙子孙女换尿布,没有其他选择了。”
这是东亚老龄化社会的真实写照。变老是一件无法阻挡的事情,老去的生活也成了一种恒定不变的模式:身体好的老人左手菜篮子,右手小孩子,来平衡家庭的忙碌,身体差点的左手药瓶,右手拐杖来平衡自己的生活。大部分老人都习惯于按部就班的生活,就算不能帮到儿女,也绝不会给儿女添麻烦,似乎这就是老年人所应该拥有的觉悟。
追悼会结束后,沈德出准备前往养老院探望一位老友,途中偶然看见正在练习芭蕾的李采禄,曼妙而充满力量的舞姿顿时唤醒了沈德出年少时被掐灭的梦想——芭蕾,曾是他的心之所向,也是他最深的遗憾。
沈德出回忆起9岁时,他总爱趴在戏院窗台上,偷偷看人跳芭蕾。单腿蹲、大跳跃、转圈等一系列的舞步,经常让沈德出看得入了迷。可有一次,父亲出现了,揪着他的耳朵大骂,“你一个男生想抹粉跳舞?想要贫穷过一辈子吗?也不看看我是为了谁才辛苦的工作?这绝对不行”。长大后,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保住公务员的铁饭碗,沈德出选择将芭蕾梦埋藏在心底,只能偷偷将芭蕾的剪贴报剪下来,趁工作之余看多几场芭蕾舞剧。
一晃60年过去了,如今的沈德出体态丰腴,骨骼逐渐疏松,记忆力开始衰退,身体柔韧度也大不如前。他自知力不能及,“70岁学芭蕾,未免有些迟了”,所以他不敢想,不敢说,不敢试。望着舞蹈室里正在练习的李采禄,沈德出的眼神里透露出渴望、羡慕和难以言喻的忧伤。那是一个渴求起舞的灵魂,被困在年老力衰的身体里,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
后来,在沈德出70岁的寿宴上,当孙女沈恩浩问他生日愿望时,妻子崔海南抢先一步将所谓的愿望说了出来,“希望孩子们都工作顺利和身体健康。希望自己不要生病,不给孩子们造成负担”。沈德出欲言又止,继而强颜欢笑,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最大的愿望是学芭蕾。
当年因为家庭原因被沉埋的萌芽,因为生计而无法实现的梦想,现在应该将之浇灌,助以成长吗?沈德出开始陷入两难的境地。
“你还不迟,趁着脚还有力气,神志还清醒的时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在养老院的老友给出了答案。他生前是一名造船工,卖了一辈子的船,可最终却没能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船。他的梦想是坐着自己的“前进号”扬帆起航,在海上乘风破浪。
如沈德出自己所说:“人老了,自然就习惯离别了。”人老了,确实会习惯很多事情,习惯平淡如水的生活,习惯对新事物持保守态度,习惯与过去的遗憾一一和解。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拥有一个体面、优雅的终章。可老友的逝去给了沈德出极大的触动,他不想让芭蕾成为自己一生的遗憾。他说:“我希望在死之前,至少能飞翔一次。”
唯有热爱,才能抵挡岁月漫长
追梦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步就已经足够艰难。沈德出找到了李采禄的老师奇昇主,却遭到奇昇主的不理解和不接纳。“如果你的一句拒绝我就会放弃的话,那我压根就不会来的。请让我先有个开始吧。”沈德出的回应与三顾茅庐的执着最终打动了奇昇主,他将沈德出安排给了李采禄,也就是沈德出第一次在舞室见到的那个少年。
其实,奇昇主是有私心的。他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的爱徒李采禄找回跳芭蕾的热情。李采禄年仅23岁,却是一个天赋异禀的芭蕾舞者,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到达了专业舞者的水平。因为父亲入狱、母亲离世,让他缺少了情感的支持,因而他的舞蹈动作也少了很多情感,这在艺术中是可谓是“大忌”。
奇昇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他看到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沈德出为了跳芭蕾恳求的样子,他想起了四年前李采禄也曾有过一模一样的眼神。因此,奇昇主希望沈德出能够帮助爱徒李采禄唤醒对芭蕾的初心。就这样,李采禄成了沈德出的老师,而沈德出则成了他的经纪人。一开始李采禄对此表现出极度不耐烦,为了让沈德出主动放弃,他甚至设置了一个高难度的施教资格考试:双足并立,踮起,举高双臂,保持平衡1分钟,如果沈德出一星期后能做到,就答应收他为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