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_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意志力,养成勇敢学习的精神,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提问的多次修改,扩大问题的难度和增大思考容量,以及作文全过程反复修改。
  关键词:语文教学;意志力;培养
  
  培养意志力,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在现代生活中,要竞争,没有意志力不行;遇到挫折,没有意志力不行;需要创新,没有意志力不行。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明确树立“吃苦”的旗帜,这是培养语文学习能力,锤炼健康人格的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习的意志力呢?
  
  一、提问的多次修改
  
  在课堂上,提倡学生发问,但经常是只满足于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其实,“提问”大有讲究,问得有无质量,问得是否恰当,问得是否新颖,富有艺术性等,都值得探讨。比如学习鲁迅的《故乡》,学生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木偶人呢?”这个问题不着实,因为“为什么要写”是作者思想深处的东西,只能大致地推测。如果改做“木偶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些描写表达些什么?”就有针对性了。一般说来,人们把这样的问题看作是教师的事,其实让学生在反复思索与推敲中提炼最佳的问题,是促进其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提问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会问的能力。会问往往是会学的先兆。这一点开掘了,益处甚大。顺便谈谈对“回答”的修改。课堂上,我们提倡学生踊跃答问,但往往是简单化处理。一生答完,对,即作肯定;错,即令其坐下再换一人。其实,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开掘的的环节,即要求学生针对第一位学生回答的正误,总结其得失,或讨论“他这样回答误在何处、如何修改?”一次修改不行,反复修改。这样做了,既是进一步求得正确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不断思考、砥砺的过程。
  
  二、扩大问题的难度,增大思考容量
  
  上《石钟山记》,有这样一个问题:“苏轼认为‘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你有没有另一种看法?”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苏轼认为凡事均要耳闻目见不一定正确,因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嘛。如果哪位学生这样回答了,老师会表扬他答得好!其实,这个问题不能这样答。因为苏轼用了“臆断”一词,秀才再聪明,也不能“臆断”天下事。究竟该如何发问呢?应分三步走:第一步,问学生:苏轼这句话很有哲理,强调了“耳闻目见”即实地考察、躬行践履的重要。但苏轼有一首诗又是这样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此山中”不就是“耳闻目见”吗?为什么又“不识”“真面目”了呢?这一问学生卡住了。最后明确:耳闻目见是正确的,旨在强调亲历对于认识的作用;有的时候,单亲历不行,还要变化角度,从整体上认识。第二步再问:苏轼考察石钟山既亲历了解,也注意了整体的考察,而且综合了前人的的认识,为什么到了清代俞樾又出来纠正呢?俞樾认为,苏轼考察是在涨水期进行的,枯水期看石钟山,内中是空的,确实“如钟履地”,因此,因“形”名之才对。苏俞相悖,我们怎么看?有的同学说,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很正常。乍一看,这个问题回答得有道理;思考一番,又错了。因为苏俞两人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来分角度认识石钟山的。最后讨论明确:认识事物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三步是让学生写一篇《认识石钟山》小论文,依据认识原理生发其他。所以如此,是让学生的思考火轮不停地螺旋式上升地飞转,而不是围着一个肤浅的问题做一番游戏后的轻松。
  
  三、作文的全过程反复修改
  
  讲快速作文,我不反对;但对于学习写作者而言,我以为还是“慢速作文”为好。一节课写一篇千字文,好不好?要看质量;一学期只写一篇千字文,好不好?要看实效。笔者的体会是,一些写作能力很差的学生,如果让他一学期只写一篇往往很有作用。有一种现象很常见,也很有趣:某位差生平时最懒于作文,考试了,半小时也快速诌成一篇。分数不高,但也不见得打得底。扣题了,有头有尾了,能给个及格。结果反而与中等水平的平时苦练作文的的学生差距不大,如此,懒学生依旧懒下去。如果平时训练,抓住他不放,一篇作文写8次又如何呢?我做的实验能反映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我是“野蛮”逼他写;没有变化,重写;只变化一二处,重写。第二阶段,我是出注意诱导他写;变得对不对?点一点;变得好不好?点一点。为什么不上来就走这一步呢?我是想让学生自己体会一下求变的难处,真正感到“难”了,有了“愤悱”之意,第二步就有效了。第二阶段的“变得好”不过是相对而言而已,还必须有第三步的重写,即想办法促使他写得美一点。这自然也有弹性,只要有进步就好。
  以上介绍了三种做法,举例而已,还有“变化记忆”、“阅读长文”、“抄读”、“一文多写”、“一材多用”等等,只要有益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力,教师的办法总是很多的。当然,磨练要讲究科学和艺术,一篇千字文抄写一百遍那可就是摧残了。
  当前,人们正在进行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创造,涉及积累、方法、品格等问题。不论怎么说,真正的创造者都必定是一个意志坚强、富有探索韧性的人。因此,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当不是一个小问题。
其他文献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若干意见,普及社科知识,丰富“七彩的夏日”暑期青少年活动内容,引导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了解镇江城,8月10日下午2点,镇江博物馆社教部
1937年12月8日,镇江沦陷。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在茅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扬中亦为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为了执行党中央关于新四军向北发展的方针,陈毅与管文蔚在扬中军民的配合和支持
扶正祛邪方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450006)孙宝军,周振来,邵静一、临床资料1991年2月~1993年5月选择62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主要指鳞、腺)患者,均经X线胸片或CT扫描、纤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正确把握和处
<正> 儒家哲学从孔子初创开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为一个发展完备的哲学流派,它包罗极广,从天命观、宇宙观、历史观到人生观、认识论、道德观,在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涉足。经过长期的历史的选择和沉淀,儒家哲学成为中国封建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但最主要的一条则是由于它为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的合法性奠定了比较牢固的思想基础。适应封建社会的需要,儒家哲学论证的核心是天命观和道德观。其中天命观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它虽然几经变换形态,但始终围绕着这样一
<正>农民所经营的农业生产是“以土地的植物性产品或动物性产品的形式,或以渔业等产品的形式,提供出必要的生活资料。”①它是依靠动植物的生活机能并在外界自然环境的协同作用下进行的。因此,农业的生产形式要“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②并同“自然的再生产
随着“自媒体时代”发展,信息传播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了双向传播,信息渠道、信息源头、信息发布、信息内容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司法事件受自媒体的影响,极易成为热点事
利用广西龙滩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6年9月-2013年7月1284次ML1.0级以上地震波形资料,采用Brune (1970)模型,通过几何扩散校正,介质衰减校正,仪器校正等将速度记录谱归算为震源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为格林-巴利二氏综合征,为病毒变态反应,或是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痿证范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二年
【正】 一、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第一步日本大陆政策的提出,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了。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开始推行“武国”方针,以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为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