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是创作诗歌的黄金时光,写诗,合乎中学生的天性。当前,很多中学生对新诗有着一定的兴趣,但对新诗又缺少必要的了解,对新诗只能“爱”而远之。中学生对新诗的困惑主要有两点:一是读不懂,读不出诗句的言外之意和深层含义;二是不会写,写出来的就像分行的散文,没有余味。
其实,中学生读不懂新诗和不会写新诗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新诗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技巧缺乏必要的了解。诗歌的语言虽然来自日常语言,但又超越日常语言。正如宋代诗论所言:“作诗,不可太熟,亦须令生。”诗歌的语言就是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和陌生化。诗人创作时往往有意调用一些写作技巧,来使诗歌的语言偏离日常习惯,达到陌生化的效果,从而传达出微妙的诗思。因此,要想学会赏析和创作新诗,了解以下七种常见的表达技巧尤为必要。
一、精选动词
诗歌创作时锤炼表现意象动态的动词十分重要,因为动态的意象较之静态的意象更能凝聚读者的审美注意,一个恰切的动词会让诗歌意象变得灵动鲜活,从而使整首诗歌的艺术水准跃升到更高层次。如陈敬容的《哲人与猫》:“雨锁住了黄昏的窗,让白日静静凋残吧。”“锁”这个动词形象地点化了大雨的滂沱和给人的心灵造成的阴影,白日因这雨的紧“锁”而静静凋残。
二、移就活用
在新诗中,诗人常常故意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移用于乙事物,一些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词性也会被临时改变。通过移就和活用,可以扩大词汇的意义空间,挖掘词语的表达潜能,增强诗歌的审美表现力,使诗歌意象出现新奇、陌生的形态。例如,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中的“让我们和更多的人一块走吧/祖先在风中诉说着青葱的愿望”一句,“青葱”本是用来形容植物浓绿的词语,而“愿望”常用“美好”等词语来形容,诗人用“青葱”来形容“愿望”,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恰到好处。又如杨雅涵的《清明》中的诗句:“三月的轻烟细雨/淅沥着千年的缅怀/鲜活着生命的庄严。”其中“淅沥”、“缅怀”、“鲜活”、“庄严”四个词语都属于词类活用,哀思充溢字里行间。
三、一词多义
小说、散文的语言一般为了避免歧义,往往只显示一种意义,而在诗歌语言里,诗歌作者为了制造意象的多义和内涵的丰富,却有意创造一词多义的诗句。如食指的《相信未来》这样写道:“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里的“紫葡萄”分明是指希望的果实,“鲜花”表面是指“恋人”,实质是指“自己收获的果实”。一个词隐含着两层不同的意义,诗句自然显得蕴藉多情。
四、省略跳跃
新诗写作通常要做到言简意赅,讲究简约之美。因此,诗歌中常常充满了意义省略和情绪跳跃,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往往没有可以觉察的联系,需要依靠形象思维和生活经验仔细加以体会。这些意义省略和情感跳跃为读者预留了发挥想象的巨大空间,也使诗歌意蕴无限,经得起多次阅读与阐释。如顾城的《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诗人的诗情是跳跃的,“鸟儿”、“少年”、“葡萄藤”与“海浪”彼此并不搭界,它们的情态从四个侧面反映了“弧线”带给人的审美思考。
五、语序倒装
倒装是为了加强语势、协调音节或错综句法,是故意颠倒词句次序的一种修辞方式。变化后的句子会显得异常新奇、突出,往往能增强语势,构成豪迈的笔力,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例如郑愁予《错误》中的两句“你的心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按照通常语序应为“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通过倒装,显得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向晚”放在句子的末尾,仿佛让人看到黑暗慢慢浸染了天地,可是盼望的人儿却没有踪影。我的心好像也顺着青石的街道在暮色中痛苦地延伸下去。“紧掩”倒装更突出了那女子的心有多么封闭。
六、近比远比
所谓“近比”,是指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关系极为明显,读者读后可以马上接受。如顾城的《生命幻想曲》中的诗句“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把“阳光”比作“瀑布”,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而所谓“远比”,是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不明显,二者跨度很大,读者粗看起来一时难以接受,这种比喻陌生化效果强烈,给读者带来的审美刺激也更大。例如舒婷的《致橡树》:“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红硕的花朵”与“沉重的叹息”之间的差别很大,显然属于“远比”。
七、感觉挪移
感觉挪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感”。当诗人的各种感觉沟通后,诗中的意象常常出现奇妙的组合,诗歌也变得摇曳多姿,韵味实足。在新诗创作中,通感的运用极为频繁。如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在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上芬芳地走吧。”用嗅觉来写动作,“芬芳”表达出诗人愉快兴奋的情感。
(作者单位:响水中学)
其实,中学生读不懂新诗和不会写新诗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新诗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技巧缺乏必要的了解。诗歌的语言虽然来自日常语言,但又超越日常语言。正如宋代诗论所言:“作诗,不可太熟,亦须令生。”诗歌的语言就是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和陌生化。诗人创作时往往有意调用一些写作技巧,来使诗歌的语言偏离日常习惯,达到陌生化的效果,从而传达出微妙的诗思。因此,要想学会赏析和创作新诗,了解以下七种常见的表达技巧尤为必要。
一、精选动词
诗歌创作时锤炼表现意象动态的动词十分重要,因为动态的意象较之静态的意象更能凝聚读者的审美注意,一个恰切的动词会让诗歌意象变得灵动鲜活,从而使整首诗歌的艺术水准跃升到更高层次。如陈敬容的《哲人与猫》:“雨锁住了黄昏的窗,让白日静静凋残吧。”“锁”这个动词形象地点化了大雨的滂沱和给人的心灵造成的阴影,白日因这雨的紧“锁”而静静凋残。
二、移就活用
在新诗中,诗人常常故意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移用于乙事物,一些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词性也会被临时改变。通过移就和活用,可以扩大词汇的意义空间,挖掘词语的表达潜能,增强诗歌的审美表现力,使诗歌意象出现新奇、陌生的形态。例如,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中的“让我们和更多的人一块走吧/祖先在风中诉说着青葱的愿望”一句,“青葱”本是用来形容植物浓绿的词语,而“愿望”常用“美好”等词语来形容,诗人用“青葱”来形容“愿望”,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恰到好处。又如杨雅涵的《清明》中的诗句:“三月的轻烟细雨/淅沥着千年的缅怀/鲜活着生命的庄严。”其中“淅沥”、“缅怀”、“鲜活”、“庄严”四个词语都属于词类活用,哀思充溢字里行间。
三、一词多义
小说、散文的语言一般为了避免歧义,往往只显示一种意义,而在诗歌语言里,诗歌作者为了制造意象的多义和内涵的丰富,却有意创造一词多义的诗句。如食指的《相信未来》这样写道:“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里的“紫葡萄”分明是指希望的果实,“鲜花”表面是指“恋人”,实质是指“自己收获的果实”。一个词隐含着两层不同的意义,诗句自然显得蕴藉多情。
四、省略跳跃
新诗写作通常要做到言简意赅,讲究简约之美。因此,诗歌中常常充满了意义省略和情绪跳跃,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往往没有可以觉察的联系,需要依靠形象思维和生活经验仔细加以体会。这些意义省略和情感跳跃为读者预留了发挥想象的巨大空间,也使诗歌意蕴无限,经得起多次阅读与阐释。如顾城的《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诗人的诗情是跳跃的,“鸟儿”、“少年”、“葡萄藤”与“海浪”彼此并不搭界,它们的情态从四个侧面反映了“弧线”带给人的审美思考。
五、语序倒装
倒装是为了加强语势、协调音节或错综句法,是故意颠倒词句次序的一种修辞方式。变化后的句子会显得异常新奇、突出,往往能增强语势,构成豪迈的笔力,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例如郑愁予《错误》中的两句“你的心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按照通常语序应为“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通过倒装,显得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向晚”放在句子的末尾,仿佛让人看到黑暗慢慢浸染了天地,可是盼望的人儿却没有踪影。我的心好像也顺着青石的街道在暮色中痛苦地延伸下去。“紧掩”倒装更突出了那女子的心有多么封闭。
六、近比远比
所谓“近比”,是指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关系极为明显,读者读后可以马上接受。如顾城的《生命幻想曲》中的诗句“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把“阳光”比作“瀑布”,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而所谓“远比”,是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不明显,二者跨度很大,读者粗看起来一时难以接受,这种比喻陌生化效果强烈,给读者带来的审美刺激也更大。例如舒婷的《致橡树》:“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红硕的花朵”与“沉重的叹息”之间的差别很大,显然属于“远比”。
七、感觉挪移
感觉挪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感”。当诗人的各种感觉沟通后,诗中的意象常常出现奇妙的组合,诗歌也变得摇曳多姿,韵味实足。在新诗创作中,通感的运用极为频繁。如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在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上芬芳地走吧。”用嗅觉来写动作,“芬芳”表达出诗人愉快兴奋的情感。
(作者单位:响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