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纽约时报》对2016年中国“两会”报道的议题选择分析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GANG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中国未来发展和政策制定的关注也日益加强。通过全国“两会”了解中国已有发展成果和未来走向是西方各国采用的最重要和便捷的途径之一。由于不同媒体的定位、编辑方针等差异,致使美国不同媒体对全国“两会”的报道内容及同一事件的报道角度均有所不同。文章选取美国两个主要媒体美联社和《纽约时报》官方网站关于2016年中国“两会”的报道,分析其对2016中国“两会”的观察与解读。研究发现,美联社对全国“两会”的报道较为客观平实,倾向于“记录型”报道。《纽约时报》的报道则较为偏激和主观,倾向于“评论型”报道。
  【关键词】2016年“两会”;美联社;《纽约时报》;新闻报道
  全国“两会”是自1978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作为中央政府发布国家发展政策的权威信息源,历来被媒体高度关注和报道。随着媒体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两会”对于外媒的吸引力也逐年增强。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吸引了3200多名中外记者参与报道,其中境外记者约占三分之一。
  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经济体,中国与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毋庸置疑,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事关中国最高决策与发展形势的全国“两会”在美国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美国主流媒体对全国“两会”的关注在不断提升,以便为其国内的相应政策制定提供精细准确的观察和报道。由于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政治语境与媒体环境下,美国媒体对于全国“两会”的报道内容及报道角度的选择与国内报道有所差别。本文选取了美联社及《纽约时报》官方网站对2016年中国“两会”的报道,分析这两个美国主流媒体对2016年中国“两会”的观察与解读。
  一、涉及全国“两会”的报道篇目
  在3月3日至3月16日我国“两会”期间,美联社、《纽约时报》共发布39篇有关“两会”的新闻稿,其中,美联社发布23篇,《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上刊登了16篇文章。这些文章的报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领域。
  尽管两家媒体对“两会”的报道的领域颇为相近,关切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政策、对外政策与交往及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但是两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和风格却有着明显不同。美联社的报道倾向于“记录型”报道,即在报道中大量转述或引用会议发言,并辅以记者的采访和评论;《纽约时报》则倾向于“评论性”报道,即摘取“两会”相关报道的部分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加入记者的大量主观评论,对非政府人士进行采访,辅证其结论。下文对此展开分析,并就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二、两媒体对重要议题的报道分析
  (一)经济议题
  聚焦中国经济发展,是近年来两家美国媒体对我国“两会”新闻报道的主要议题,本年度也不例外。在美联社的报道中,共有9篇涉及经济问题。这些报道整体风格较为统一,以“记录型”报道风格对中国经济政策特别是经济增长指标进行解读。
  以3月6日美联社报道Chinese〓finance〓minister:deficit〓widening〓to〓support〓growth(中国财政部长:增赤字,促增长)为例,美联社对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会议上的发言进行了原意归纳,引用其发言传达中国对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度“我们并不想看到经济增长有大幅度下滑”,此外报道并无更多评论。在3月11日的报道中,美联社同样采取了类似的手法。如当日新闻China〓says〓slowing〓economy won't〓stop〓anti-pollution〓efforts(中国称经济放缓并不会影响环境治理),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试图重新调整经济结构,以努力摆脱因煤炭和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以便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以上内容基本做到了对会议内容的原意阐述。文章中大量引用或转述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的讲话,并将其他相关事实与会议内容并行排布对讲话进行背景介绍,如“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coal user,but its coal consumption has fallen for the past two years,and it has become the world's leading investor in renewable energy”(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使用国,但近两年来的煤炭消费明显减少,并且在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领域位居世界前列),“Last year,China's economic growth slowed to a 25-year low of 6.9 percent.This year,authorities have set a growth target of 6.5 to 7 percent”(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25年来的最低值6.9%,而今年设立的目标为6.5%-7%)。报道积极评价了中国治理污染的决心,但同样对一些问题表示忧虑,如“煤矿降速仍不明显”“结构转型面临风险”等。
  在一些文章中,美联社的报道也有较为明显的负面态度。如3月3日题为China expected to set lower growth target at legislature(中国拟立法设定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报道,记者指出“Such gluts have led to price-cutting wars that are holding down inflation but causing companies to go bankrupt”(产能过剩导致降价大战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导致企业破产);“This week,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cuts of 1.8 million jobs in coal mining—about 17 percent of the industry's total workforce”(中国政府宣布削减180万个在煤矿行业的工作岗位,占该行业总劳动力的17%),并通过对相关学者及工人的采访,转述“我认为人们对这一政策有点不满”“这个煤矿之前正常运转,但现在关闭了,我们不得不去北京再找一份工作”等内容,来表达对实现这一增长目标所采取的新政策的质疑。   就美联社涉及经济问题的9篇报道看,“增长放缓”“结构转型”“重视环境”是美联社对“两会”经济报道的关键词。他们在经济议题上整体态度较为客观,内容及评论源于事实,相较于国内媒体的报道,美联社对于中国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问题有比较直白的批评和质疑。
  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经济议题同样是其关注的重点,在会议期间共有5篇文章涉及了对这一议题的报道,占《纽约时报》关于“两会”报道的31%。与美联社以平实描述会议内容为主的报道方式不同,《纽约时报》在其报道中除了少量引用有关“两会”的会议信息外,主要是记者对此的评论,并通过采访相同观点人士佐证其评论。这些报道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色彩,而且通常在导语部分便旗帜鲜明地亮出其观点,是一种典型的“评论型”报道。
  在China's〓hard〓target〓for〓growth〓increasingly〓seen〓as〓irrelevant(中文网标题:“中国降低年度经济增长目标:6.5%至7%”)(纽约时报中文网,3月5日)一文的开始部分,《纽约时报》便对经济增长目标进行质疑:“每年3月,中国都会公布当年的增长目标……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引擎减速,外界对中国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怀疑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中国停止设定增长目标。”有了这样的基调,其余部分基本都是通过评论与采访,对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不合理性进行批评。文章导语中接受采访的“各方”“外界”与“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中外经济学家、大学教授及相关媒体人,他们对这一增长目标均持怀疑或消极态度。但在受访者中,并未包括与制定这一政策相关的负责人,报道中没有会议发言人的原文转述,亦没有政府发言人或各部门负责人的详细解读。比较来看,美联社对这一议题的报道中,采用的是The Latest:Delegates praise Chinese leaders' economic plans(与会代表支持经济计划)的标题,在报道中受访者亦表示,“If the 6.5 to 7 percent growth should be solid and real,I think it's very acceptable,”said Liu Gexin,a delegate from Sichuan province in the southwest”(代表表示,如果这一增长数字真实可靠的话,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与大篇幅的采访与评论相反,《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所引用的事实内容“目标是一个区间,相比去年增长6.5%至7%”,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其他相关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在涉及经济议题的其他几篇文章中,《纽约时报》也采取了类似的写作方式,只在文章中摘取部分“两会”的会议内容,之后笔锋一转,对引用内容进行评论,通过采访非政府官员来佐证其评论观点。在对相同经济议题的报道中,美联社则更多引用会议信息进行现场白描,评论与采访的内容大大少于《纽约时报》。
  (二)社会、民生议题
  两家媒体对社会、民生问题也有所涉及。美联社有3篇报道涉及这一议题,约占总量的13%,分别是黑龙江省矿工讨薪事件、大学教育问题以及关于二孩政策的解读。以3月10日China〓to〓reform〓university〓programs〓to〓emphasize〓skills(中国力图改革大学教育,增强专业技能)为例,报道指出2016年中国将有760万大学生毕业,对于政府来说,安排就业岗位面临很大压力。报道引用袁贵仁部长的发言,“It's〓a〓challenge〓that〓the〓number〓of〓graduates〓increases〓while〓the〓economy〓slows”(我们一方面面对着人数增加,一方面面对着经济下行。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压力较大)。与经济报道类似,美联社的报道更多对会议或事件内容进行平实描述,无太多评论。
  相对而言,《纽约时报》对于中国的社会、民生问题更为关注,但关注点与“两会”的主要议题大相径庭。《纽约时报》并未在2016“两会”中的农业、教育、医疗等重要议题上着墨太多,而是对某些他们感兴趣的特定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并渲染一些负面看法。在事关这些问题的报道上,“两会”只作为引子或由头,其报道内容与“两会”并无太大关联。
  如《纽约时报》3月4日以China wrestles with draft law o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在华境外NGO命运或迎转机?)为题,分析境外非政府组织(NGO)的在华前景。该文导语部分直接对中国的NGO政策提出质疑,“两年多以前,中国政府拟议对NGO施加更加严格的控制,使得人们对大批在中国开展工作的团体的未来感到担忧……一些人担心,以后开展工作需要在政府部门登记,立项需要获得警方审批,资金筹集活动会遭到限制,等等”。事实上,“两会”期间,这一问题在国内媒体的关注度远低于教育、医疗等与国内民生关系更加紧密的问题,与NGO相关的唯一信息是《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仍在进行审议。《纽约时报》借题发挥的背后,是以美国为主导的NGO与国内社会的龃龉。美国在NGO领域是毋庸置疑的主导国,其各类私人基金会资助着数量可观的NGO机构,其组织形式与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相配套。从某种意义上说,NGO是“美国精神”的又一文化符号。NGO在华发展进程并不尽如人意,NGO参与的维权或政治相关活动,以及其对于境外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使得它可能带来政治文化领域的弦外之音,其目的备受质疑,也成为中美两国矛盾的一个敏感点。在NGO领域,中美两国显著的差异性与矛盾性使《纽约时报》不惜在“两会”报道中大动笔墨,借此制造舆论,向中国施压。
  无独有偶,在Officials〓in〓china〓call〓for〓national〓standards〓on〓halal〓food(中国考虑制定清真食品国家标准)一文中,《纽约时报》对中国考虑制定清真食品国家标准一事大做文章,并暗示在当前中国一些从业者并没有依据伊斯兰律法制作食物。这一事件的来源是在“两会”期间一位宁夏政协委员的提案,它能在“两会”的众多提案中脱颖而出,登上《纽约时报》的中国区专栏,还是源于这条新闻线索中所蕴含的民族及宗教元素。可以明确的是,“两会”报道中,《纽约时报》的关注点并不一定会落在当下中国最为热议的社会、民生问题上,而是更关注中美差异较大且美方长期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某些问题上,并在报道中反复渲染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所表现的美方认为的“非正义性”,如民族、宗教、人权、言论自由等问题,《纽约时报》的报道是美方对华政策上长期偏见的一种延续。美方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性报道,不断提及这些话题,强化对华刻板印象,逐渐完成对受众的意识和观念的塑造。   (三)外交、政治议题
  在经济议题及社会、民生话题上,两家媒体的关注点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但在其他领域,两家媒体的关注程度差异极大,美联社高度关注的外交问题,在《纽约时报》那里,并未给予太多注意。
  美联社的报道中,涉及中外关系问题的报道共有5篇,约占总量的22%。关注点主要聚焦于南海问题上。以3月16日报道为例,针对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有关中美关系的讲话,美联社以Chinese premier〓strikes〓mild〓tone〓on〓regional〓disputes(中国总理温和回应地区争端)为题进行报道,分析中国在“两会”中所表达出的外交政策。文章评价中国希望南海地区有稳定的周边环境,友好的睦邻关系,可以通过和平的外交途径处理分歧,并引用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他承认美国在该地区发挥的作用,并说中国愿意与美国合作,管控好分歧。李克强在表述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毫不含糊’的同时,也说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总体而言,美联社对记者招待会上的内容进行了客观陈述,并对中方的外交策略给予了较为正面的评价。与此同时,美国外交政策对中国的一些固有成见依然可以在其中寻得踪迹。在同一篇报道中,美联社称南海地区中国的工程建设引发了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抱怨”,同时钓鱼岛问题使得中日关系持续紧张。而在解释中日关系紧张的原因时,文章虽然提及了2012年日本宣布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在先,但中国针对这一事件爆发的反日游行才是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美联社的报道基本做到了客观,在外交问题上多次援引记者会上的原话,但在引用相关评论及解读时不可避免地会从本国立场出发。
  国际传播是国家意识形态竞争的重要载体,因此,国际新闻报道常常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与传播主体所在国的国家利益与媒体立场息息相关[1]。当前美国在亚太地区借周边国家牵制中国的政策不会改变,那么它对亚太地区外交议题的报道也绝不会仅仅从中国出发,而是要广泛关注“周边国家”的意见。在其他涉及中外关系的报道上,美联社也基本采取了这一思路,对中国外交保持有保留的积极评价,这一态度即与美国当前的亚太政策有关。近年来美国再提“重返亚太”战略,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既要扩大亚太事务参与度而同时又要避免中美关系紧张局面恶化。其中的核心就是南海争端问题与中日韩关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亚洲分析师马克·诺兰认为,中国的领土主张及其他行动令该地区的很多小国感到焦虑,所以他们欢迎美国介入,但他们又不想卷入中美对抗。约翰逊认为美国在该问题上须保持谨慎,因为再平衡是为了打消合作伙伴和盟友的疑虑,表明美国对军事同盟的承诺负责,但美国要避免被中国误判为再平衡是破坏中国在该地区利益的遏制战略[2]。
  美国对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向来极为关注,时值“两会”报道,这个议题自然也要给予很大的注意力。
  “两会”期间美联社共撰写了两篇文章Tibetan〓delegates〓to〓China〓congress〓wear〓loyalty〓pins(西藏代表佩戴领导人胸章参加“两会”)及Officials〓from〓china's〓Xinjiang〓region〓say〓extremism〓waning(新疆官员表示:极端势力正在削弱)对民族问题进行报道。在报道中,与会代表对当前的环境表示满意,并积极评价了中国的民族政策。对于一直热衷于民族、宗教问题,并对中国多持负面批判的美国媒体来说,美联社在本次“两会”报道中对民族问题进行正面报道显得难能可贵。但与此同时,在美联社同样没有摆脱其对民族问题的“先入为主”,在有关西藏代表的文章中,其对于负面信息的报道远多于其他新闻,如指出“1950年西藏解放以来,该地区一直冲突频发”;以及“外国媒体在2008年之后被要求‘报喜不报忧’”,预设立场依然存在。
  《纽约时报》对政治领域颇为关注,包括政府和两院工作报告的审议、人大代表的表现,以及香港问题和新疆问题。除此之外,还多次强调了“中国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管控趋紧”,并列出了所谓的宣传部规定的媒体在“两会”期间不能报道的“十大话题”。[3]在报道风格上,《纽约时报》更多是对中国政治体制问题进行解读,而对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忽略。其中对于言论自由的关注和人大会议机制的运行是《纽约时报》关注的重点,而这些报道与经济报道类似,同样存在着预设立场、缺乏事实,以及持负面观点的人士大量接受采访等问题。
  三、报道差异成因分析
  美国两家媒体对于“两会”的报道基本都会涉及本国利益,对中国的重视与偏见,是与当前美国与中国既竞争又合作的两国关系以及国际形势密不可分的。在这个前提下,任何的国际间的新闻报道本身就自然带有国家的立场与烙印,其报道常常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我们相信,这种差异的背后,有着复杂、交织的政治、经济、新闻理念、编辑方针以及受众定位的因素,在此,仅作一浅析。
  (一)介质属性
  作为媒体的通讯社,是新闻代理或服务机构,其功能是向多家媒体供稿。作为美国的最重要通讯社之一,美联社不仅为美国的1500多家报纸,6000多家电台、电视台服务,还为世界11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新闻媒体供稿。因此,通讯社具有更强的国际性和通用性,影响范围较广且深。美联社新闻作品的直接受众是美国的各种国家媒体,甚至被其他国家媒体所引用,这一媒介特性决定了它的稿件需要有更强的客观性与权威性,以保证多家媒体可以采用。
  《纽约时报》在媒介属性上与通讯社有较大差别。首先,其受众定位与美联社有本质区别,作为美国国内的主流大报,《纽约时报》的受众多是美国民众,其报道方针要迎合读者兴趣,在国际报道中营造出“故事性”以及与美国国情不同的“相异性”就显得异常重要;其次,《纽约时报》历来以严肃的政治报道及国际新闻报道著称,其政治性远胜于美联社,《纽约时报》可以不在乎政府的感受,但它不会不在乎美国民众的感受,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是《纽约时报》必须恪守的边界。[4]《纽约时报》的这一“政治正确”的特点使得其在报道中会置美国利益性于新闻真实性之上,中国与美国利益竞争较为激烈,意识形态相异,因而在《纽约时报》报道中中国经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随着近些年中国国力的快速强大以及文化领域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在国际社会越发具有话语权,相应的冲突也越发明显。同时,批判性报道是《纽约时报》典型的报道风格,《纽约时报》不只对于国外的诸多事件进行批评、指责,即使是国内事务也多在批评的范围之内。   总之,《纽约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的编辑方针是“传递给受众最想看的政治/国际新闻”。在这一前提下,媒介框架的生产者们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和策略,在国际新闻的框架中挖掘出一些涉及新闻接受者切实利益的、迎合其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内容,以保证媒介框架的高效。[5]在其国际新闻报道中挖掘或杜撰出一些与民主、自由等“美国精神”相悖的内容,制造矛盾,报道负面新闻,以此反衬美国国家和制度的优越。
  (二)与报道国的关系
  美联社对华报道风格的中立与其和中国政府及媒体的合作态度分不开。事实上,美联社在近年来一直积极与中国政府及主流媒体接洽,在2014年、2015年,美联社记者即在当年的“两会”报道中参与了提问。在今年3月“两会”报道结束之后,3月20日,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在世界媒体峰会期间会见美联社社长加里·普鲁伊特,商议双方进一步加强在媒体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创新合作事宜。同时在美联社的官方网站上,也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企业腾讯的LOGO,美联社与中国密切的合作与交流使得美联社会拥有更多的国际化视角,对于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使其报道相对客观。美联社对中国报道的偏差与负面看法更多体现在其对事件的选择与评论上,在对事件本身的描述中,美联社的报道较好地遵循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而《纽约时报》与华关系在近几年持续紧张,且对华态度较为强硬。《纽约时报》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两会”以及2014年新疆暴恐事件等事件报道中就存在严重歪曲事实的情况,其不断地宣扬“美国立场”“美国利益”“中国劣根性”“中国缺点”等观点,受到中国主流媒体的强烈指责。在这一背景下,本次“两会”,《纽约时报》依然延续其近几年来的报道风格,基本上没有从正面角度或积极意义上进行的报道,甚至没有一篇站在中立的立场进行的报道。
  (三)美国“大选”的时间影响
  毋庸置疑,中美关系是两国都颇为重视的关系。今年恰逢美国大选,“两会”期间美国总统竞选正处于初选阶段,与大选相关的文章占据了美国政治新闻的头版头条。而总统选举中对于中国的攻击与抹黑是美国政客们乐此不疲的拉票手段,希拉里等总统候选人一直是对华强硬政策的支持者。在此前提下,《纽约时报》在这一时期对中国进行批评也就成了美国当下“政治正确”的行为。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不惜多次报道广受美国民众诟病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与中国的关系,将其媒介形象描绘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试图利用总统大选的“公敌”进一步渲染与中国的矛盾关系。
  四、结语
  作为美国两大媒体的美联社和《纽约时报》,由于其受众定位、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编辑方针、身处的特定环境,对中国2016年“两会”报道的角度、结果均有所不同。对其所有数量的报道的分析发现,总体而言,美联社对于2016年的“两会”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其关注重点在于中国经济与外交这两个领域。在报道整体基调上,在经济层面视中国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交层面强调美方的中心性与正义性,对于中国在经济及外交上的一些政策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积极评价,文章以“记录型”报道为主。
  《纽约时报》的关注重点锁定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领域。无论是报道角度还是态度评价上,相较于美联社都显得较为激烈。其报道和评论多以美国“政治正确”为第一要义,文章多是“评论型”报道。议题构建上与国内媒体、美联社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不乏具有明显主观性的刻意攻击,这给美国民众带来的更多的是误导而非介绍。
  以上差异是美国与中国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长期对中国在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所持的偏见及媒体自身定位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独家数据|解读英美德日韩五国媒体如何报两会”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A1OTA0Ng==&mid=404547854&idx=1&sn=09387380c32b7fafe68c2164afc3376d&3rd=MzA3MDU4NTYzMw=
  =&scene=6#rd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美媒:2016年美国亚太战略面临多重障碍”http://cccla.mofcom.gov.cn/article/i/jyjl/l/201512/201512012177
  70.shtml
  [3]“独家数据|解读英美德日韩五国媒体如何报两会”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A1OTA0Ng==&mid=404547854&idx=1&sn=09387380c32b7fafe68c2164afc3376d&3rd=MzA3MDU4NTYzMw=
  =&scene=6#rd
  [4]邵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邵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其他文献
【摘要】猴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了人们和各新闻媒介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火爆原因、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分析,探寻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及其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旨在为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  一、引爆各种媒介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  2016年2
期刊
在传媒方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法律新闻因其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对合法权益予以保护、预防犯罪等不同于普通新闻的社会效应,而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法律新闻是最为关键的信息媒介,能够进行舆论引导,同时也具有监督反馈功能。因此,法律新闻具有更强的规则性与道德要求,在新闻传播中,如何在重视传播效应的同时,强化法律责任,坚守法律准则,使新闻传播工作始终同弘扬社会道德达到高度统一,这是媒体及新闻人应高度重视
期刊
《钢琴教学论》一书是由樊禾心教授以教学论为出发点,对钢琴各个方面的教学进行的总结和讨论。《钢琴教学论》一书在内容上包含了对钢琴教学任务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教材、所采用的方法以及钢琴演奏方法的训练等。虽然此书并不是专门为我国各个音乐类院校和高校开展钢琴教学而编写的,但由于其基本上涵盖了钢琴教学的要点,因此也适用于在高校中开展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是一项系统性教学内容。目前来看,大多数与钢琴教
期刊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媒体为汉服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汉服爱好者主要借由论坛、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信息互换、共情交流、文化拓展和认同建构,从而形成以汉服和汉文化为核心的趣缘共同体。兴趣、审美、文化等元素成为汉服趣缘共同体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连接共同体成员,使其之间进行互动。新媒体中的互动与现实生活中的互动相辅相成。这种互动共同推进公共精神的发展、增强共同记忆的认同、促进非物质文化的
期刊
【摘要】从NWICO,WSIS到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方案”体现了全球传播领域一条清晰的历史和地缘政治的演进脉络。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其共同使命是一以贯之的:减轻乃至破除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传播内容、平台和技术上的“被迫依赖”,让“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在理论基础上,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交织着中国传统的“天下”哲学、“大同”理想和发端于古希腊的“世界主义”理念。具
期刊
处于网络大环境背景之下,因网络传播的便捷及高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高校的固有教学模式受到网络传播的冲击,钢琴教学传统模式的封闭性及单一性已不适应目前高校钢琴教育的发展需求。丰富的网络资源及迅捷的传播,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处于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面对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社会,如何使钢琴教学跟上快捷的时代步伐,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从而使钢琴教学突破传统、区域的束缚,创新模式,为教学
期刊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一书是杜士英教授为我国各高校的设计类、美术类专业的学生编写的一本以视觉传达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此书从视觉心理、符号的运用等已有理论出发,对视觉传达、视觉元素以及视觉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讨论。尤其是针对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一情况,《视觉传达设计原理》一书特意对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比于现阶段应用在我国各高校设
期刊
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文化在自身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日益呈现出崭新的特点和生机,在社会化大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已经成为主要潮流。正是由于上述背景,教育行业为了实现自我的突破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压力和挑战,如何在多元化文化传播的前提下实现自身教学的发展变革,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亟须研究与探讨的重点课题。对于美术教学而言,由于美术这一学科本身与社会文化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从社会文化
期刊
【摘要】以手机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这种便利也常常会演化成一种诱惑、一种嗜好、一种依赖。当今,用户对手机媒介的依赖日益加深,以至于新媒介已经成为空气、水、阳光、电之外对现代人最重要的必需品。“媒介的奴隶主义”这个词组真实反映了人类对新媒介特别是手机媒介的过度使用和依赖的状态。这在整体上或者眼下或许还可以视为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是,在局部地区,在部分人群中,这已经
期刊
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所约定俗成的相关理念、规定和方法。由于体育文化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精神内核,因此在当前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教育人员应当更多地重视体育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正是有鉴于此,吴江先生在编写《体育教学与文化融合》一书时,有意识地将体育文化的相关概念引入到体育教学论中,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原理和方法增加了新的内容和生机。本书不仅对于体育教学的相关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