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菊苣毛状根中分离得到1种新新木脂素葡萄糖苷类化合物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从菊苣毛状根中分离鉴定出1种新新木脂素葡萄糖苷.并进一步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4个已知酚类化合物和1个已知倍半萜内酯苷.干燥菊苣根粗粉(30 g)经80%甲醇提取,得甲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悬浮于水中,依次用正己烷、氯仿萃取.水溶液部分(11.5 g)经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先用水洗脱,得3个部分Fr 1-3;再用甲醇洗脱,得27个部分Fr 4-30.Fr 3 (80 mg)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用水洗脱,得假还阳参苷A(15 mg)。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是在传统中医和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将现代临床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相融合形成的既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同时又有中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心理疾病治疗体系.TIP技术有其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特点,将TIP技术用于抑郁症、失眠、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经临床检验取得了较好疗效.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心理学与心理疗法在经历近十年的发展后,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阳和汤化裁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口服强的松(浙江仙居药厂生产),40 mg/d,1个月后逐渐减量;治疗组服用阳和汤化裁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肺功能、胸部CT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9%(26/31),对照组为5
天癸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最早载于《黄帝内经》.对于天癸的概念,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见解,多集中于气、血、精、月经等.一般认为,天癸为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功能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据此概念,现代生物学解释为天癸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归纳,提出天癸的科学内涵"是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呈现青春期和衰退期的变化规律,对人体生殖功能具有整体
期刊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作为肿瘤治疗主要手段的化疗常引起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低下等反应,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并且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性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中的难题之一.在运用中医药进行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往往涉及有毒中药的应用,有毒中药因其毒性反应带来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因此,探讨有毒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急性腹膜炎是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常继发于腹腔器官炎症穿孔、损伤破裂或血运障碍坏死等,病情多危重复杂.中药治疗急腹症有悠久历史,并有其自身优势,因此,探索中药治疗的作用机理,对于提高急腹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有益.在古代文献中有类似症候的记载,散见于"肠痈"、"腹痛"、"厥心痛"、"厥逆"、"结胸"、"脾心痛"、"肠结腹痛"、"心腹痛"等的论述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厥阴之腹,少腹坚满,里急暴痛
期刊
目的 观察丹红颗粒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等容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丹红颗粒高剂量组(3g/kg)、丹红颗粒中剂量组(1.5 g/kg)、丹红颗粒低剂量组(0.75 g/kg)、复方丹参滴丸组(3 g/kg).各组均按1 ml/kg容积灌胃,1次/d,连续7d.于末次给药
目的 探讨证素在大肠癌各诊断、分期中的分布规律,分析各证素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肠癌证素的分布组合规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住院并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根据相关标准,提取脾、大肠、肾、肝、气虚、气滞、湿、热、血瘀、毒、阳虚、阴虚、血虚13个常见证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证素分布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证素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便
作者从Goniothalamus tamirensi 叶子中分离得到3个新化合物Gonitamirine、Goniotamiric acid、3,5-Demethoxypiperolide以及1 6个已知化合物.除化合物4,其余化合物均未显示出抗癌细胞活性.Goniothalamus tamirensis干燥粗粉(5.0 Kg)经25%氨水碱化,以乙酸乙酯室温提取,得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
期刊
尤在泾乃清代著名医家,将湿病的病因分天之湿、地之湿、汗之湿、人气之湿、饮食之湿,治疗分为上下内外,治疗湿病善用风药,并以微汗为宜.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医学读书记》、《静香楼医案》等著作.尤在泾居江南,深知湿邪为病颇广,从病因病机、辨证治法等方面对湿病进行了总结、归纳,形成其治疗湿病独特的诊疗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