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张汉基先生,祖籍广东省龙川县,出生於马来西亚,1950年回国求学,毕业於暨南大学中文系。1979年定居香港,现为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秘书长、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副会长兼司库、香港作家联会会员、香港作家协会会员、深圳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野玫瑰与黑牡丹》,散文集《四季灯》,长篇小说《野寮》、《灰影》等,其作品的主要风格为现实主义,多以反映香港底层大众的生活状况与思想动态。
张汉基先生是香港文坛“南移作家群”的代表之一。他对文学的爱好可谓是“一往情深”。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饱读中外名著,写作的兴趣便从阅读中渐渐萌芽。来香港定居後,一边为生活奔忙,一边仍笔耕不辍。其作品有小说、散文、书评等多种体裁,主要风格是现实主义,描写对象多为香港底层大众,生动地反映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思想状态。
青少年时种下的文学梦
张汉基先生祖籍广东省龙川县,1941年出生於马来西亚,1950年回国读书,中学就读於广州广雅中学。他的文学梦也就是从那里开始的。中学时代的他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从中国的四大名著等经典著作,读到外国的世界名著每每沉浸其中而不自知。从鲁迅、茅盾、赵树理,读到果戈里、莫泊桑、契诃夫、托尔斯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智慧。
“中学时就喜欢读书,那时候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就特别崇拜书中所描写的英雄,特别是醉酒打虎的武松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看《红楼梦》,就对书中描写的大观园里的‘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讚叹不已。我就仰慕这些作家,能写出这麽精彩而优秀的作品,触动之下,自己也就开始尝试写一写散文之类的,後来还写小说、书评等。”阅读,引导他迈开了追梦之路的第一步。
大学张汉基先生就读於暨南大学,如愿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中文系,1968年大学毕业,1970年分配到广东省四会县县委当幹部。时逢一个动荡的年代,生活本身就比较艰苦,加上轰轰烈烈的“文革”正在进行,他曾自我评价“唯有个性颇偏执,不夠圆滑,招致错失时机,仕途不济,命运怪蹇”。於是,他在经历了政治风浪後,於1979年申请南下来到香港定居。
初来乍到,备尝艰辛,由於学历不被承认,为了养家糊口,张汉基先生再辛苦都不怕,做过很多工作,他在工厂做过工,在大厦当看更,在银行当过文员……“在工厂做工是特别辛苦的,但是自己对文学的爱好又不想放棄,就一边工作,业餘时间就搞搞创作。”文学梦就这样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自1975年在《西江文艺》发表处女作——小说《木棉花开》起,陆续创作小说、散文、书评等多种体裁作品,现已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野玫瑰与黑牡丹》,散文集《四季灯》,长篇小说《野寮》《灰影》等。其散文作品《夏日出海钓墨鱼》还曾入选香港中学语文教材。
写尽香港社会底层大众的人生百态
在香港文壇,有一批“南移作家群”,他们大都是在70年代前後,从内地移居到香港的。他们在内地接受过高等教育,到香港後经历了艰难的谋生,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照下,特别是香港社会的贫富悬殊,使他们有着深刻的感受。他们步入香港文坛就是从描绘这一感受写起的,在内地生活多年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这些作家选取题材反映现实的视角,他们比较着重描绘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香港人(尤其是新移民)的种种遭遇,写出了他们的挣扎和奋斗,张汉基先生即是这类作家中的一位。
俗话说,艺术来源於生活。文学创作也不例外,生活是最大的素材库,只不过作者拥有一颗更细腻的心,及更善於发现的眼睛。张汉基先生就是如此,在大厦看更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群,人生百态尽收眼底,这些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事就都成了他笔下的素材。“开始都是从自己身边的事写起,写的人也都是身边的人,普通的打工者。”纵观他笔下的人物,有广告公司职员、办公室助理、普通小夫妻、警校学生、办公室主任等等,从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待人接物等等,反映底层大众的人生百态。
例如他的代表作之一——《灰影》,写的是国内某名牌大学毕业的易奇新,移居香港後,绿印天涯,学历不被承认,挣扎於社会底层,受尽了白眼和奚落。他聪明幹练,卻始终得不到赏识,反被排挤,被嘲弄。内地新移民的背景,像一张巨大的灰影笼罩着他,使他无法突破,无法摆脱这个无形的“灰影”给他带来的命运的错愕。围绕着易奇新命途的浮沉颠簸,还交织了身边红男绿女的爱恨情缘,以及权钱交易、尔虞我诈的商场爭斗,纷然杂陈。故事以线型发展,但也不乏起伏跌宕的涟漪,颇为引人入胜。
短篇小说集《野玫瑰与黑牡丹》与散文集《四季灯》,这两部作品也从不同侧面生动地展现了香港社会百态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面貌。例如《野玫瑰与黑牡丹》主要是以生活在香港“寮屋区”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为题材的。
文学创作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在张汉基先生的作品里,也能清晰地看到他的影子。例如小说《灰影》可以说或多或少都带有作者的自传性,写的是新移民的故事,他本人也是新移民中的一员,写易奇新的遭遇,字里行间何尝不是融注了他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人生的喟叹。而写寮屋区人们的生活,张汉基先生最初来香港时,就曾在寮屋区居住了三年。正是由於他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社会观察,所以能在作品中真实而準确地描绘出生活在寮屋区人们的各种心态。
热爱是坚持创作最大的动力
谈及是怎样的一种信念让他一直坚持文学梦不放棄,张汉基先生直言说:“那就是一直以来对文学的爱好。”热爱,是他坚持创作最大的动力,即使生活的重担压迫着他难以大喘气,他从没有过放棄的念头。文学梦之於他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以前在内地,记者、作家都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自己当然也很崇敬。憧憬着自己也能在报刊杂誌等发表自己的文章,並能署上自己的名字,这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语的。”
他还参加了许多社团,例如香港作家联会、香港文化促进会、香港中华文化协会等,以文会友,开展文化交流等。退休後,张汉基先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创作中,平日的生活里,他依然坚持阅读,看看报纸,看看文学类书籍,这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閒时,他会翻出以前的文章,修修改改,让作品更加精炼。旅遊也是他的一大爱好,美国、东南亚、新疆、甘肃、云南、贵州、大连等许多地方都留下过他的足跡,通过他善於观察和发现的眼睛,旅途中总能增添他创作的灵感。
“到晚年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搞搞纯文学,青少年是做的不醒的文学梦,到老的时候,终能一圆,这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夫复何求?”巴桐先生曾在为《灰影》写的序里如此感叹道。这正是张汉基先生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执笔写人生,书尽心中事,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张汉基先生,祖籍广东省龙川县,出生於马来西亚,1950年回国求学,毕业於暨南大学中文系。1979年定居香港,现为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秘书长、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副会长兼司库、香港作家联会会员、香港作家协会会员、深圳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野玫瑰与黑牡丹》,散文集《四季灯》,长篇小说《野寮》、《灰影》等,其作品的主要风格为现实主义,多以反映香港底层大众的生活状况与思想动态。
张汉基先生是香港文坛“南移作家群”的代表之一。他对文学的爱好可谓是“一往情深”。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饱读中外名著,写作的兴趣便从阅读中渐渐萌芽。来香港定居後,一边为生活奔忙,一边仍笔耕不辍。其作品有小说、散文、书评等多种体裁,主要风格是现实主义,描写对象多为香港底层大众,生动地反映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思想状态。
青少年时种下的文学梦
张汉基先生祖籍广东省龙川县,1941年出生於马来西亚,1950年回国读书,中学就读於广州广雅中学。他的文学梦也就是从那里开始的。中学时代的他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从中国的四大名著等经典著作,读到外国的世界名著每每沉浸其中而不自知。从鲁迅、茅盾、赵树理,读到果戈里、莫泊桑、契诃夫、托尔斯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智慧。
“中学时就喜欢读书,那时候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就特别崇拜书中所描写的英雄,特别是醉酒打虎的武松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看《红楼梦》,就对书中描写的大观园里的‘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讚叹不已。我就仰慕这些作家,能写出这麽精彩而优秀的作品,触动之下,自己也就开始尝试写一写散文之类的,後来还写小说、书评等。”阅读,引导他迈开了追梦之路的第一步。
大学张汉基先生就读於暨南大学,如愿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中文系,1968年大学毕业,1970年分配到广东省四会县县委当幹部。时逢一个动荡的年代,生活本身就比较艰苦,加上轰轰烈烈的“文革”正在进行,他曾自我评价“唯有个性颇偏执,不夠圆滑,招致错失时机,仕途不济,命运怪蹇”。於是,他在经历了政治风浪後,於1979年申请南下来到香港定居。
初来乍到,备尝艰辛,由於学历不被承认,为了养家糊口,张汉基先生再辛苦都不怕,做过很多工作,他在工厂做过工,在大厦当看更,在银行当过文员……“在工厂做工是特别辛苦的,但是自己对文学的爱好又不想放棄,就一边工作,业餘时间就搞搞创作。”文学梦就这样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自1975年在《西江文艺》发表处女作——小说《木棉花开》起,陆续创作小说、散文、书评等多种体裁作品,现已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野玫瑰与黑牡丹》,散文集《四季灯》,长篇小说《野寮》《灰影》等。其散文作品《夏日出海钓墨鱼》还曾入选香港中学语文教材。
写尽香港社会底层大众的人生百态
在香港文壇,有一批“南移作家群”,他们大都是在70年代前後,从内地移居到香港的。他们在内地接受过高等教育,到香港後经历了艰难的谋生,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照下,特别是香港社会的贫富悬殊,使他们有着深刻的感受。他们步入香港文坛就是从描绘这一感受写起的,在内地生活多年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这些作家选取题材反映现实的视角,他们比较着重描绘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香港人(尤其是新移民)的种种遭遇,写出了他们的挣扎和奋斗,张汉基先生即是这类作家中的一位。
俗话说,艺术来源於生活。文学创作也不例外,生活是最大的素材库,只不过作者拥有一颗更细腻的心,及更善於发现的眼睛。张汉基先生就是如此,在大厦看更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群,人生百态尽收眼底,这些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事就都成了他笔下的素材。“开始都是从自己身边的事写起,写的人也都是身边的人,普通的打工者。”纵观他笔下的人物,有广告公司职员、办公室助理、普通小夫妻、警校学生、办公室主任等等,从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待人接物等等,反映底层大众的人生百态。
例如他的代表作之一——《灰影》,写的是国内某名牌大学毕业的易奇新,移居香港後,绿印天涯,学历不被承认,挣扎於社会底层,受尽了白眼和奚落。他聪明幹练,卻始终得不到赏识,反被排挤,被嘲弄。内地新移民的背景,像一张巨大的灰影笼罩着他,使他无法突破,无法摆脱这个无形的“灰影”给他带来的命运的错愕。围绕着易奇新命途的浮沉颠簸,还交织了身边红男绿女的爱恨情缘,以及权钱交易、尔虞我诈的商场爭斗,纷然杂陈。故事以线型发展,但也不乏起伏跌宕的涟漪,颇为引人入胜。
短篇小说集《野玫瑰与黑牡丹》与散文集《四季灯》,这两部作品也从不同侧面生动地展现了香港社会百态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面貌。例如《野玫瑰与黑牡丹》主要是以生活在香港“寮屋区”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为题材的。
文学创作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在张汉基先生的作品里,也能清晰地看到他的影子。例如小说《灰影》可以说或多或少都带有作者的自传性,写的是新移民的故事,他本人也是新移民中的一员,写易奇新的遭遇,字里行间何尝不是融注了他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人生的喟叹。而写寮屋区人们的生活,张汉基先生最初来香港时,就曾在寮屋区居住了三年。正是由於他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社会观察,所以能在作品中真实而準确地描绘出生活在寮屋区人们的各种心态。
热爱是坚持创作最大的动力
谈及是怎样的一种信念让他一直坚持文学梦不放棄,张汉基先生直言说:“那就是一直以来对文学的爱好。”热爱,是他坚持创作最大的动力,即使生活的重担压迫着他难以大喘气,他从没有过放棄的念头。文学梦之於他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以前在内地,记者、作家都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自己当然也很崇敬。憧憬着自己也能在报刊杂誌等发表自己的文章,並能署上自己的名字,这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语的。”
他还参加了许多社团,例如香港作家联会、香港文化促进会、香港中华文化协会等,以文会友,开展文化交流等。退休後,张汉基先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创作中,平日的生活里,他依然坚持阅读,看看报纸,看看文学类书籍,这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閒时,他会翻出以前的文章,修修改改,让作品更加精炼。旅遊也是他的一大爱好,美国、东南亚、新疆、甘肃、云南、贵州、大连等许多地方都留下过他的足跡,通过他善於观察和发现的眼睛,旅途中总能增添他创作的灵感。
“到晚年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搞搞纯文学,青少年是做的不醒的文学梦,到老的时候,终能一圆,这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夫复何求?”巴桐先生曾在为《灰影》写的序里如此感叹道。这正是张汉基先生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执笔写人生,书尽心中事,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