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案例:
小雅今年15岁,正上中学,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虚荣心特别强,平常的言行和穿着都很夸张。喜欢听赞美,不愿听批评,如果别人说话不顺她的意,她就特别暴躁。
小雅的这些行为举止让家人越来越感到担心。今年暑假,小雅不参加同学活动,喜欢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她在房间里不做别的,就是对着镜子模仿明星走路,身上穿着不知从哪弄来的戏装,或穿着颜色特别鲜艳的衣服,头上戴着鲜花,嘴上抹着口红。
一开始,小雅的母亲认为女儿长大了,渐渐注意打扮,这也是正常的。可是小雅穿着这些奇装异服,还总是要家人说她好看。如果别人不称赞她,她就发脾气。有一次,她穿了一件与年龄不符的衣服,母亲说,这衣服看起来不是特别适合少女穿,小雅听了就特别烦躁,甚至接下来几天都不跟母亲讲话。
小雅的母亲发现女儿对别人的评价在意得有些过分。如果有人夸她,她就觉得人家很好。如果得不到她自己认为该有的称赞,她就特别不高兴,甚至使小性子,如不吃饭或睡在床上不起来,严重时竟不肯去上学。
另外,小雅跟别人聊天时,如果别人谈到别的话题,她就会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别人说其他任何事情,她都心不在焉。
小雅这样的个性,使她的朋友越来越少,很多同学都不愿意与她交往。特别是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哪怕再婉转,小雅也不能接受,而且如果有人说了她,她还会记仇。只要跟别人讲话,她都要占上风,就算是她自己理亏,也要强词夺理争个赢。小雅的母亲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会这样。说起来,小雅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她讲的话竟然很幼稚,讲话表情夸张,甚至有时候走在路上,她还会故意用尖叫来引起别人注意。为此,母亲很为女儿的今后发愁,常常想:小雅患上了什么心理疾病吗?
心理分析:
由小雅的这种症状来看,她很可能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或称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此型人格障碍以人格的过分感情化、以夸张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为主要特征,较多发生于青少年期后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逐渐趋向成熟,至中年达到明显缓解。
产生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原因目前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表演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本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反应模式有下述特点:
(1)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不甘寂寞。例如,在人多的场合,愿意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2)与他人交往时感情用事,感情胜过理智。
(3)常常奇装异服,在服装上追时髦、赶新潮,目的是吸引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4)具有表演才能,平时与人接触交往,就像一位戏剧表演家在舞台上演戏一样,表情丰富,谈话内容过分夸张。
(5)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中只考虑自己的需求,丝毫不考虑别人当时的实际情况,为此常常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6)对人际关系的亲密性看得超过实际情况。例如,认为自己有很多知心朋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能说这是他(她)一厢情愿而已。
(7)在人际关系遭受挫折或受到刺激的情况下,较易产生自伤行为。
(8)暗示性增强,很容易接受他人或周围情景的影响。一般而言,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会使有些人在童年、少年时就出现上述某些表现,有些人则开始于成年早期。
心灵处方:
一般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会逐渐减轻。当然,要改变小雅的这种现状,首先要运用认知提高法,承认她聪明、活泼,接受能力较强,但是也要指出,她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她的认识偏差不会自行克服或纠正,所以我们要帮助她提高认知能力和自知力。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今后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发作。
其次是运用自省法。如果你有上述情况,可以写日记、周记,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日常心理行为。如哪些情绪表现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对别人讨厌的要坚决予以改进,而别人喜欢的则在表现强度上力求适中,对无意识的表现,可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自我提醒。此外,还可请亲朋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自己,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作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
第三是运用升华法。因为表演型人格患者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我们不妨因势利导,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原有的蓄积能量在表演中得到矫正与升华。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演员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因此,患者多报名参加歌唱、舞蹈、朗诵等表演培训,也是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小雅今年15岁,正上中学,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虚荣心特别强,平常的言行和穿着都很夸张。喜欢听赞美,不愿听批评,如果别人说话不顺她的意,她就特别暴躁。
小雅的这些行为举止让家人越来越感到担心。今年暑假,小雅不参加同学活动,喜欢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她在房间里不做别的,就是对着镜子模仿明星走路,身上穿着不知从哪弄来的戏装,或穿着颜色特别鲜艳的衣服,头上戴着鲜花,嘴上抹着口红。
一开始,小雅的母亲认为女儿长大了,渐渐注意打扮,这也是正常的。可是小雅穿着这些奇装异服,还总是要家人说她好看。如果别人不称赞她,她就发脾气。有一次,她穿了一件与年龄不符的衣服,母亲说,这衣服看起来不是特别适合少女穿,小雅听了就特别烦躁,甚至接下来几天都不跟母亲讲话。
小雅的母亲发现女儿对别人的评价在意得有些过分。如果有人夸她,她就觉得人家很好。如果得不到她自己认为该有的称赞,她就特别不高兴,甚至使小性子,如不吃饭或睡在床上不起来,严重时竟不肯去上学。
另外,小雅跟别人聊天时,如果别人谈到别的话题,她就会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别人说其他任何事情,她都心不在焉。
小雅这样的个性,使她的朋友越来越少,很多同学都不愿意与她交往。特别是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哪怕再婉转,小雅也不能接受,而且如果有人说了她,她还会记仇。只要跟别人讲话,她都要占上风,就算是她自己理亏,也要强词夺理争个赢。小雅的母亲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会这样。说起来,小雅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她讲的话竟然很幼稚,讲话表情夸张,甚至有时候走在路上,她还会故意用尖叫来引起别人注意。为此,母亲很为女儿的今后发愁,常常想:小雅患上了什么心理疾病吗?
心理分析:
由小雅的这种症状来看,她很可能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或称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此型人格障碍以人格的过分感情化、以夸张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为主要特征,较多发生于青少年期后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逐渐趋向成熟,至中年达到明显缓解。
产生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原因目前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表演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本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反应模式有下述特点:
(1)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不甘寂寞。例如,在人多的场合,愿意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2)与他人交往时感情用事,感情胜过理智。
(3)常常奇装异服,在服装上追时髦、赶新潮,目的是吸引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4)具有表演才能,平时与人接触交往,就像一位戏剧表演家在舞台上演戏一样,表情丰富,谈话内容过分夸张。
(5)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中只考虑自己的需求,丝毫不考虑别人当时的实际情况,为此常常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6)对人际关系的亲密性看得超过实际情况。例如,认为自己有很多知心朋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能说这是他(她)一厢情愿而已。
(7)在人际关系遭受挫折或受到刺激的情况下,较易产生自伤行为。
(8)暗示性增强,很容易接受他人或周围情景的影响。一般而言,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会使有些人在童年、少年时就出现上述某些表现,有些人则开始于成年早期。
心灵处方:
一般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会逐渐减轻。当然,要改变小雅的这种现状,首先要运用认知提高法,承认她聪明、活泼,接受能力较强,但是也要指出,她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她的认识偏差不会自行克服或纠正,所以我们要帮助她提高认知能力和自知力。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今后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发作。
其次是运用自省法。如果你有上述情况,可以写日记、周记,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日常心理行为。如哪些情绪表现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对别人讨厌的要坚决予以改进,而别人喜欢的则在表现强度上力求适中,对无意识的表现,可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自我提醒。此外,还可请亲朋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自己,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作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
第三是运用升华法。因为表演型人格患者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我们不妨因势利导,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原有的蓄积能量在表演中得到矫正与升华。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演员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因此,患者多报名参加歌唱、舞蹈、朗诵等表演培训,也是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