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江苏“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明确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这是从我省省情出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新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谋划。
人均GDP过万美元是国际上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重要节点,此间乃经济转型和自主创新的关键阶段。我省目前接近于这个阶段。为此,本栏推出一组介绍日本、以色列经济转型的有关做法以及浙、皖两地的相关文章,供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二次大战后,日本在先后经历了1955~1965年引进技术和投资拉动的快速工业化阶段、1966~1975年消费引领的黄金10年阶段后,进入了1976~1985年因石油危机而实现产业结构轻型化和国家经济节能化的新阶段,该阶段是日本从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转型期。
当年日本经济转型的两大背景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资源匮乏,为实现经济增长,限于当时的条件,采取了加工贸易的基本国策。由于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日本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日元不断升值,容易造成出口锐减,引发通缩,日本政府分阶段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充分保证加工贸易国策的顺利实施。然而,其“急风暴雨式”的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又引发了与多国的贸易摩擦。1973~1985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3.1%,而出口则年均增长8.5%,几乎相差3倍。加工贸易国策受到严峻挑战,需要扩大内需以平衡经济。
除了国际金融体系调整对日本发展战略提出的新挑战外,当年石油危机对日本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本经济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的高速增长模式,因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而走到了尽头。1973~1975年间,日本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15个月,跌幅达到20.6%。危机过后,经过没有繁荣感的景气回升,1980年又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一起陷入新的经济危机中。石油冲击带来了“物价狂升”,1975~1981年物价上涨了34%,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了44%。因此,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当年日本经济转型的五个特点
产业结构集约化。“减量经营”是当年日本经济转型发展的显著特征。面对石油危机后的恶劣环境,必须改善企业臃肿的体制,努力压缩原材料费、人事费、财务费用等成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著名的“丰田看板管理”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为配合企业行动,日本政府采取了限制原材料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钢铁和石油化工等资源、能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的原材料工业,通过行政指导及各种限制措施,削减其生产能力,或引导其关停并转。
高新技术革命化。自上世纪60年代日本企业技术革新一直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中,家用电器等产业中新的技术不断涌现。1980年,日本政府把计算机技术等作为“通向科技立国之路”,促进微电子、新型原材料、生物工程三大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电子工业、高精度机械工业等资源、能源消耗少、需要高技术、能形成高附加值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则列为“振兴”产业,在税收上给予优待,实行特别折旧制度,并由政府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促进这些产业发展。至80年代中期,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全面超过欧美国家。
国民经济节能化。面对两次石油危机的教训,为避免高度依赖的风险,日本从7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省能源化”,积极推行能源节约措施较早的有家电、汽车、化学,相对迟缓的有运输、能源和钢铁业等。许多能源高消耗型产业积极采取了节能技术。如在钢铁业,采用高炉炉压发电设备、引进连续铸造设备、转炉采用废气回收装置等;在石油化学工业中,采用加热炉的废气、余热回收技术;水泥业中引进悬浮预热器等技术。此外,还积极开发太阳能、原子能等新能源,发展各种节能技术。如在住房产业中,通商产业省就大力推动住房安装太阳能设备。
消费需求服务业化。这一时期日本国民收入进入稳定增长状态,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热点已经由60年代政府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所带来的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物质性消费大幅提升,转为70年代中后期的向高层次的服务业消费转型升级。餐饮业、超市和方便店、旅游业等发展迅猛,整个国家进入休闲时代。同时,人均GDP6000~10000美元时的代表性服务性消费产业,如艺术市场、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保障、交通通讯等需求均出现繁荣景象。
资本投资国际输出化。从1982年开始,日本的对外投资规模大幅度扩大,尤其是向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日本产业政策调整需要,对某些耗能多、公害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政府鼓励企业转移到海外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二是国内低利率和日元升值进一步加速了资本输出;三是对外投资可以有效回避日本与世界主要贸易国的贸易摩擦;四是国内投资市场趋于饱和,出现“过剩”资本。
当年日本经济转型的三点经验
创新驱动。在日本人均GDP超万美元过程中,企业通过增加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完成了从50年代的技术引进、60年代的技术改良,到70年代向自主技术转变的过程。1973~1983年,推行研究开发的企业由10170家增加到17631家,增长了73%。有70%以上的民间企业设有独立研究所。
政企配合。在政策实施中努力寻求企业的积极配合,注意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日本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同。在石油危机这一外部压力下便于企业产生凝聚力只是~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企业对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有良好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转向产品技术含量的竞争。
动态调整。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日本政府紧跟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把产业结构升级目标定位在建立世界一流制造业上,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相对于采取渐进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来说,这种调整方式一步到位,可使企业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不走弯路。
人均GDP过万美元是国际上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重要节点,此间乃经济转型和自主创新的关键阶段。我省目前接近于这个阶段。为此,本栏推出一组介绍日本、以色列经济转型的有关做法以及浙、皖两地的相关文章,供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二次大战后,日本在先后经历了1955~1965年引进技术和投资拉动的快速工业化阶段、1966~1975年消费引领的黄金10年阶段后,进入了1976~1985年因石油危机而实现产业结构轻型化和国家经济节能化的新阶段,该阶段是日本从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转型期。
当年日本经济转型的两大背景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资源匮乏,为实现经济增长,限于当时的条件,采取了加工贸易的基本国策。由于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日本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日元不断升值,容易造成出口锐减,引发通缩,日本政府分阶段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充分保证加工贸易国策的顺利实施。然而,其“急风暴雨式”的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又引发了与多国的贸易摩擦。1973~1985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3.1%,而出口则年均增长8.5%,几乎相差3倍。加工贸易国策受到严峻挑战,需要扩大内需以平衡经济。
除了国际金融体系调整对日本发展战略提出的新挑战外,当年石油危机对日本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本经济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的高速增长模式,因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而走到了尽头。1973~1975年间,日本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15个月,跌幅达到20.6%。危机过后,经过没有繁荣感的景气回升,1980年又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一起陷入新的经济危机中。石油冲击带来了“物价狂升”,1975~1981年物价上涨了34%,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了44%。因此,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当年日本经济转型的五个特点
产业结构集约化。“减量经营”是当年日本经济转型发展的显著特征。面对石油危机后的恶劣环境,必须改善企业臃肿的体制,努力压缩原材料费、人事费、财务费用等成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著名的“丰田看板管理”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为配合企业行动,日本政府采取了限制原材料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钢铁和石油化工等资源、能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的原材料工业,通过行政指导及各种限制措施,削减其生产能力,或引导其关停并转。
高新技术革命化。自上世纪60年代日本企业技术革新一直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中,家用电器等产业中新的技术不断涌现。1980年,日本政府把计算机技术等作为“通向科技立国之路”,促进微电子、新型原材料、生物工程三大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电子工业、高精度机械工业等资源、能源消耗少、需要高技术、能形成高附加值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则列为“振兴”产业,在税收上给予优待,实行特别折旧制度,并由政府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促进这些产业发展。至80年代中期,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全面超过欧美国家。
国民经济节能化。面对两次石油危机的教训,为避免高度依赖的风险,日本从7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省能源化”,积极推行能源节约措施较早的有家电、汽车、化学,相对迟缓的有运输、能源和钢铁业等。许多能源高消耗型产业积极采取了节能技术。如在钢铁业,采用高炉炉压发电设备、引进连续铸造设备、转炉采用废气回收装置等;在石油化学工业中,采用加热炉的废气、余热回收技术;水泥业中引进悬浮预热器等技术。此外,还积极开发太阳能、原子能等新能源,发展各种节能技术。如在住房产业中,通商产业省就大力推动住房安装太阳能设备。
消费需求服务业化。这一时期日本国民收入进入稳定增长状态,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热点已经由60年代政府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所带来的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物质性消费大幅提升,转为70年代中后期的向高层次的服务业消费转型升级。餐饮业、超市和方便店、旅游业等发展迅猛,整个国家进入休闲时代。同时,人均GDP6000~10000美元时的代表性服务性消费产业,如艺术市场、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保障、交通通讯等需求均出现繁荣景象。
资本投资国际输出化。从1982年开始,日本的对外投资规模大幅度扩大,尤其是向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日本产业政策调整需要,对某些耗能多、公害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政府鼓励企业转移到海外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二是国内低利率和日元升值进一步加速了资本输出;三是对外投资可以有效回避日本与世界主要贸易国的贸易摩擦;四是国内投资市场趋于饱和,出现“过剩”资本。
当年日本经济转型的三点经验
创新驱动。在日本人均GDP超万美元过程中,企业通过增加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完成了从50年代的技术引进、60年代的技术改良,到70年代向自主技术转变的过程。1973~1983年,推行研究开发的企业由10170家增加到17631家,增长了73%。有70%以上的民间企业设有独立研究所。
政企配合。在政策实施中努力寻求企业的积极配合,注意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日本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同。在石油危机这一外部压力下便于企业产生凝聚力只是~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企业对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有良好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转向产品技术含量的竞争。
动态调整。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日本政府紧跟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把产业结构升级目标定位在建立世界一流制造业上,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相对于采取渐进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来说,这种调整方式一步到位,可使企业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