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去松质骨截骨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脊柱去松质骨截骨(VCD)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凸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2月实施VCD的32例僵硬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18岁(10~56岁).手术技术包括多节段VCD,切除顶椎区域残留椎间盘,对脊柱侧凸畸形进行矫形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随访时除行常规X线片检查外,部分病例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截骨部位融合情况进行评估.通过术前术后X线片对矫形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平均切除2.1个椎体,平均固定融合10.6个节段(范围:8~13个节段).平均手术时间270 min(215~380 min).术中平均出血1560 ml(范围:900~4800 ml).4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出现一过性神经症状2例,脑脊液漏1例,硬膜外血肿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1个月.术前冠状面Cobb角92°~138°,平均108°,术后矫正至32°~51°,平均42°;平均矫正率为61%.矢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82.0°,术后矫正至28.7°.所有患者截骨部位获得坚固融合,没有发现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单纯后路VCD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凸畸形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期刊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膜先天缺陷疾病,以幼儿或青少年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黄疸及脾肿大,30%~50%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2008年1月至3月,我院共收治同一家系5例HS患者,均实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治疗;其中4例合并胆石症者联合胆囊切除,1例行胆道探查,疗效满意.现将我们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随班就读,指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在义务教育学校普通班就读,意在发挥集体教育的优势,在教师的正向干预下,通过同龄学生的交往互助,让随班就读生在班级中感受关爱、帮助和激励,从而模仿、学习,并逐渐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和规范的行为举止。书面上的知识全面而专业,而投射在工作中的点滴才充满烟火气味,我在一线工作多年,有幸享受到了这一份特别的烟火味,开启了我与诚诚的师生情谊。初识·愿你能被温柔以待  2
期刊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联合营养支持对克罗恩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165例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克罗恩病患者的资料.按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肠内营养支持组、全肠外营养支持组、联合营养支持组,每组各55例,各组入院后除营养支持外其余治疗措施无明显差异,比较联合营养支持与全肠内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与全肠内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联合营养支持组
近年来,随着初次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KA)手术数量的快速增长,TKA翻修术也呈大幅上升趋势[1],其中骨溶解是导致TKA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之一.Peters等[2]在1992年最早报告了TKA术后骨溶解,他们在176例非骨水泥型螺钉固定的TKA患者中发现,术后1~5年骨溶解发生率为16%;胫骨平台孔洞、固定螺钉被认为是碎屑播散的途径.自1994年起,临床研究发现骨水泥固定型假体也可以发生骨溶解。
期刊
在过去的20年里,腹部损伤的诊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诊疗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现结合自己临床工作的经验体会和对近年文献的回顾,就当前腹部损伤处理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予以探讨。
期刊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是Lipocalin家族的新成员,在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1],成为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NGAL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已全面启用“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管理系统”,本刊既往采用的纸版投稿及Email投稿方式已经终止。为了便于作者网上投稿,我们已将“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管理系统”与《中华外科杂志》官方网站(www.cmacjs.com.an)建立了链接。作者点击网站首页“网上投稿”版块即可进入投稿的具体操作。
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动脉栓塞(PE)的预防和治疗是外科医师非常关注、重视的问题.腔静脉滤器作为治疗DVT并有效预防PE的方法之一,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与普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不尽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相关概念、理念,进一步规范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在既往学术会议对相关问题的讨论的基础上,本刊编辑部邀请我国血管外科部分知名专家,于2010年8月11日在北京召开了"腔静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