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粉和二氢杨梅素对2种水产致病菌体外抑菌研究

来源 :渔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LIJ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藤茶成分对鱼类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制效果.选取藤茶粉和二氢杨梅素对维氏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测定抑制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藤茶粉对维氏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均为6.25 mg/mL;二氢杨梅素对维氏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均为1.25 mg/mL.结果表明,藤茶粉和二氢杨梅素对维氏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为藤茶成分作为饲料添加剂治疗水产细菌病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中国对茶文化的理解、西方对茶文化的理解以及中西差异茶文化的交融,阐述中西文化对于茶文化翻译产生差异性的发展历史,并进一步研究中西文化对于茶文化翻译所存在的具体差异、文化差异背景下翻译所存在的问题、影响中西文化翻译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文化背景之下优化茶文化翻译的策略,对要点逐一论述,以期能为中西文化翻译提供借鉴参考.
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频发,食用贝类造成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贝类毒素的分析研究越来越重要.为此,本研究探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失忆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的方法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DA在0.5~2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5μg/kg,平均回收率为68.7% ~92.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在5.4% ~8.4%之间(n=6),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9% ~5.1%之间(n=6).2)采用该方法检测2020—2021年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选取17组分、73步简化的甲烷化学反应机理,对三维湍流平面甲烷射流火焰倾斜冲击壁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同湍流强度、不同Damk?hler数的两个算例.两个算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熄火,算例B的熄火现象比算例A更明显.同时,观察到当量混合分数等值面的凸起结构与火焰熄火现象存在一定关联.定量分析了火焰面平均曲率与熄火的相关性,发现在剪切流动中熄火区域的平均曲率大于燃烧区域的平均曲率;在壁面附近的熄火区域曲率的大小与壁面熄火模式相关.
本文以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GC-MS/MS)为检测手段,对不同季节厦门湾海域捕获的13种水产动物肌肉组织中有机氯及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不同评价模型对人类及中华白海豚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厦门湾海域13种水产动物肌肉组织中 ΣHCH、ΣDDT和 ΣPCB的含量范围分别为ND~1.12μg·kg-1、0.10~74.94μg·kg-1、ND~0.72μg·kg-1,DDTs为主要污染物.2)按种类比较,中华海鲶和斑鱼祭受到的污染较严重;按捕获区域比较,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港
参考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典型工况设计了微型模型非预混旋流燃烧室并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基于火焰因子对火焰标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非预混燃烧中,预混燃烧模态广泛存在且是放热的主要贡献者.不同工况中火焰面的分布位置和预混火焰的产生机制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贫燃工况中,火焰分布在内剪切层中,氧气优先向燃料侧输运从而在富燃料侧产生预混火焰;而在富燃工况中,火焰主要分布在外剪切层中,由于燃料中间产物优先向空气侧输运,预混火焰主要产生于富氧气侧.对标量通量的研究发现:非守恒标量(如2YCO)通量在各燃烧模态中均基本符合
2017年3月(春季)和11月(秋季)对泉州市崇武半岛南侧的崇武国家海洋公园内3条断面进行沙滩潮间带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有82种,其中软体动物33种,甲壳动物25种,多毛类14种,其他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和鱼类)8种,棘皮动物2种;平均栖息密度(171.3±136.2)ind/m2,平均生物量(141.44±117.20)g/m2,软体动物在物种组成、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上均占主要优势.优势种共有8种,其中肋虫昌螺(Umbonium costatum)和等边浅蛤(G
研究根据罗湖病毒(Tilapia lake virus,TiLV)编码RNA聚合酶的基因片段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检测TiL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20μL反应体系:2×Probe RT-PCR Master Mix 10μL,QN Probe RT-Mix 0.2μL,5μmol/L的引物TiLV-qF、TiLV-qR、探针TiLV-qP各1μL,模板1μL,补充RNase-free water至20μL.
本文建立了水产苗种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残留量的酶联免疫(ELISA)法.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超声提取替代涡旋振荡提取、纯水对正己烷进行饱和、红色记号笔对离心管进行标记等措施对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应用ELISA法测定孔雀石绿残留量,在0.0500~4.50 n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70,方法检出限为0.0750μg·kg-1.在基质样品添加浓度为0.0750、0.150、0.750μg·kg-1的加标水平下,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刺参、牙鲆等苗种的
针对爆轰波在浓度梯度作用下衍射、熄爆到再起爆过程,基于开源软件OpenFOAM研究了两种不同混合气在3种不同浓度梯度下流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浓度梯度增大,横向爆轰波强度会减弱,爆轰波更易解耦.前导激波与浓度梯度相互作用会使爆轰波面发生弯曲,并且改变横向爆轰波和马赫杆的传播过程.对于稳定气体(H2/O2/Ar),爆轰波在管长范围内没有成功起爆;对于不稳定气体(C2H4/O2),爆轰波成功起爆.
利用实验及数值计算研究了当量比为1的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和正十六烷/空气混合气在具有确定温度边界微管流动反应器内的着火特性.研究分析了几种直链烷烃低流速弱火焰在0.1~0.5 MPa压力下的火焰结构、热释放率及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几种典型单组分燃料有相似的火焰结构.其弱火焰呈现冷焰、蓝焰和热焰这3个反应阶段.随压力增加,冷焰位置未出现显著偏移,蓝焰位置向低温段移动,热焰向高温段偏移.以正癸烷为对象深入分析了压力对高碳直链烷烃弱火焰各阶段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增大时,冷焰热释放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