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篇“攼析”试解

来源 :古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nhu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之《仲弓》篇①,陈剑先生有《上博竹书〈仲弓〉篇新编释文(稿)》②一文引20简中一段话作:仲弓曰:'今之君子,孚(愎)过攼析,难以入谏。'此文注[21]同时对简文中'孚(愎)过'一词作了详细解释:'孚'声字与'复'声字常通,'孚'读为'愎','愎过'见《吕氏春秋·似顺》又《诬徒》等,意为坚持过失。《似顺》云'世主之患,耻不知而矜自
其他文献
<正>校勘注释与词汇研究关系密切。在《三国志》等典籍的研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与同素逆序词(构词语素相同,语素顺序互逆的一对词)相关的校勘和注释问题。现列举分析如下,以
期刊
<正>从殷商甲骨卜辞到西周青铜器铭文,否定词不仅数量有所增长(增加了&#39;无&#39;和&#39;亡&#39;),而且用法也趋于复杂。弄清这些变化和发展,是汉语史研究应当解决的问题。
期刊
<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是中国思想发展过程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而现传《春秋繁露》中,有一篇作品的题目为《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其内容与班固《汉书&#183;董仲舒
期刊
<正>陈子龙(1608一1647),字人中,更字卧子,号轶符,晚年又号大樽,自称于陵孟公,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少负奇才,&#39;其学自经、史、百家言无不窥;其才自骚、赋、诗歌、古文
期刊
家是张爱玲为笔下女性设定的最基本的活动场所,在这里,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庸庸碌碌,世俗琐碎、残缺病态、封闭、滞后的女性世界。 Home is the most basic place set by Zhang
【正】一、诗与歌曲的关系"诗"与"歌"的关系自古就十分密切,在中国古代,"诗"中就有"诗"和"歌"之分,凡是不能配乐咏唱的叫"诗",能够配乐咏唱的叫"歌",《尚书&#183;舜典》云:"
【正】佛教东渐,曾带给中土人士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最初的中土文人并未将这一外来宗教放在心上,因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已根深蒂固,况且佛教所倡行的教义很多与正统的儒家文化
<正>《论语&#183;为政》:&#39;子曰:‘君子不器。’&#39;注:&#39;包曰:‘器者各周其用,至於君子,无所不施。’&#39;邢氏《正义》申述此说,无新解。刘宝楠《论语正义》也与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