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与创新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d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在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rn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教育需要坚持新发展观,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师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振兴乡村教育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在人为,振兴乡村教育、促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教师.城乡教师队伍建设的差距,既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主要原因.rn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二是质量不高.因此,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有二:足够数量与较高质量.rn先说农村教师的数量问题.农村教育在教育形态上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主要集中在县城以上.从数量上看,学前教育教师缺编很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占用义务教
期刊
吸引、保留和发展乡村教师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难题,国际视野中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正在解决的主要问题有:职业吸引力较弱,数量不足流动性高,职业认同感不强,素质有待提高和专业发展机会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主要策略有:多方联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津补贴水平增强职业吸引力,开发适宜乡村教育的职前培养课程体系,采取多种措施补充乡村教师,利用多种方式扩充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以及注重激发与保护教师内在工作动机等.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正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国际视野中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对我国有诸多启示:进
优秀乡村教师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了解其特质对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O作为分析工具,对300位优秀乡村教师的文本数据进行整理、编码和分析,最终提取出优秀乡村教师的特质:一是情感特质“乡土情怀”,即热爱乡村、具有社会责任感;二是精神特质“韧性”,表现为坚守、淡泊名利;三是角色特质“新乡贤”,表现为公共精神;四是教学特质“基于乡土的多学科教学”.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停学”是教育惩戒措施的一种,但如何实施“停学”,特别是如何平衡其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受教育权的关系则亟待说明.为此,文章通过对日本具有与“停学”相似效果的“出席停止”制度的考察,分析梳理其制度形成、法律性质和具体内容,提出落实我国义务教育“停学”措施的具体建议:谨慎使用“停学”措施,细化“停学”适用条件,在“尽可能短”的原则下综合判断“停学”时长,完善“停学”实施程序,构建“停学”期间的多主体学生指导机制.
劳动教育政策历经教劳结合方针的酝酿与初创、教劳结合到劳动教育的话语转变与政策规范、劳动教育在相关政策内的体系深化和新时代劳动教育专项政策的独立创新四个时期.回溯百年,劳动教育政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厘定与丰富政策内容、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政策目标、整合既有资源推进政策实施、根据人的发展定位政策价值.展望未来,将继续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舵手”的方向领航,彰显劳动教育的中国特色;继续秉持“人本主义”,遵循劳动教育的中国风格;协调推进“五育融合”,优化劳动教育的中国方案;统筹推进“五维一体”,构筑
立德树人是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需明确“谁来落实、落实什么、怎么落实”的问题.本研究以此为分析框架编制问卷,调查全国24个省(市、区)的普通高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展现状,发现普通高中虽能稳步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但片面强调应试教育、唯分数唯升学率等问题仍较突出,具体表现为全员协同育人意识仍需重点加强、育人内容设计与育人评价导向仍需有效贯通、落实立德树人的方式与路径仍需优化完善.对此,着力从增强全员协同育人实效、实现育人者同心同力,明晰立德树人时代内涵、深化育人内容同理同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民办初中和小学实施的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的系列新决策、新部署相配合,明确了若干基本政策导向,将对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规范化办学、内涵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教育实践与教育空间之间存在互动建构的辩证关系.教育实践的关系属性规定了由此生成和建构的教育空间是以关系为本质的第三空间,它通过知识文化、思想观念、价值意识与精神理念等作用于教育实践意义的建构.教育实践变革作为教育释放自身能量的方式,在受教育空间力量形塑的同时,又以教育关系的持续改善为教育空间的拓展提供内生动力.教育研究要依据空间三元辩证理论,从空间的实践与学校空间的优化、空间的表征与学校实体空间的超越以及表征的空间与虚拟教育空间的建构三方面来深度挖掘教育空间的实践价值.
近年来,家庭教育因其在积累人力资本、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始走进国家政策的视野.然而,以家庭教育权为逻辑起点的家庭教育立法仅关注父母及其监护人对子女的教育权利,忽视了家庭教育问题深刻的社会原因,对于改善我国普遍的家庭教育状况助益有限.家庭教育立法只有以家庭为立法关注的基本单位,以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为立法的宗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并且在实践中明确我国家庭的道德伦理地位,弘扬我国优秀的家庭教育传统.
当年,在安徽省怀宁县皖河中学的校园里,高中语文老师路华青一直是一道最独特的风景.rn记忆中,路老师永远一手夹着一摞书或作文本,一手把着一个紫砂茶壶,几乎是脚底生风、横冲直撞、目中无人地行走在众人的眼神里.路老师有些许斜视,但我一直觉得这反而更好——这样最能体现老师傲视天下的气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