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b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也应该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展现现实原型,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应用意识
  
  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感觉到学习的知识和他的生活经历很贴近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显得更自觉,学习就更主动。创建生活情景能把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与数学的抽象概念联系起来,把真实的生活情景转化为数学知识的背景,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从而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
  比如我在教“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尽情地欣赏一组有轴对称性质的景色和图案,让学生产生兴趣并初步地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美感,然后将画面停留在一幅有明显轴对称感的图片上,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特征并提出问题:“这幅画有什么特征?在学习和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样的图形?”并要求他们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相互补充对方的遗漏,纠正对方的差错。像这样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可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的思维习惯,同时创设实际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应用意识。
  
  二、紧密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价值,加强应用意识
  
  能够把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生活是数学教学的目标。生活自身就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现有的知识及生活的经验就是良好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探求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比如我在教“折线图”时,在分组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折线图来描述自己家的电费或水费的变化规律,然后在课上要求他们上来汇报并指出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要求他们课后分组去修改,并提出节省水电的方案,且形成书面的建议交给家长参考实施后再进行统计和分析出他们方案的实效性。在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了强烈的成就感,引发了他们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加强了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从生活到数学,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应用能力
  
  在新课程的教学观的影响下,我们要认识到课程不再是师生对教材内容的忠实讲授,而是要求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不断地开发,不断地推进。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不断尝试将教学内容的设计背景尽可能地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挂上钩,使问题富有生活气息,且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初步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圆的知识时,我根据书上的例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校有一条路穿过教学楼形成了一个过道,顶是圆弧形的,兩边的墙与圆弧顶相切,两墙之间的距离是6米,墙的高度是4米,现有一辆宽3米的大型货车拉着货(连车带货共5米高),能否从这个过道通过?这个题目不直接以现成的知识结论作为条件,而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理解题目的意思,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构建数学模型。通过解决此类问题,学生培养了应用数学的能力,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和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探索和尝试解决生活情景中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实践空间,创造实践机会,提高应用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参与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比如,股票已经成为如今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观察“股市走势图”,了解数学知识在股市中的应用,让他们看看走势图,帮股民算算一个阶段的收益情况,再谈谈他们的看法,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测量学校旗竿高度的方案,并让他们实际操作,采用小组合作完成。这样把生活情境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中就会体验应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应用数学的能力。
  一切科技都是以人为本的。数学也不例外,它源自生活,抽象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实际生活,生活才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杰出的科技人才,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教师需要将其长期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并将其才干服务于生活。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体验,总结了培养小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基本策略,阐明了儿童创新型思维的培养,相应的知识经验是基础,尊重理解是前提,引导质疑是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策略 运用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策略。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农村课堂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它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得以多样化展示,为教师提供了便捷、有效、优化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观念的更新、技能的提高及思维品质的改善,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农村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加强课文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大语文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一、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    初中学生感性思维比较强烈,教师可以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吸引学生,告诉他们这些故事就在课
摘 要: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本文主要从分析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寻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师生关系    一、现状    重视学生的作用是新课改的一个鲜明特征。按照语文新课改的要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作为一个以“面向学生主体并以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阶段要有150万字的阅读量。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它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仅仅依赖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入课外阅读的精彩世界,应该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成为伴随他们终
由嘧霉胺和2-甲氧基烟酸在乙醇介质中反应制得了化合物2-甲氧基烟酸嘧霉胺盐,经确证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1·0102(1)nm,b=0·7602(1)nm,c=2·3178(2)nm,β=
摘 要: 本文从多方面讲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脊椎动物病毒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Ⅲ型干扰素又称λ干扰素(IFN-λ),是2003年发现的一种新型干扰素家族。Ⅲ型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而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对于习惯顺向思维的学生,若及时点拨和引导他们进行逆向思维,可扩展其思维联想,对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