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对枣阳市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基础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枣阳市过去10年中农村居民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村镇规划标准中的人均用地面积,对枣阳市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测算,同时对本轮规划期内枣阳市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了预测。最后得出枣阳市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为916.57公顷,基本可以满足新增城乡建设用地需求1566.73公顷的58.5%。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 农村居民点整理 枣阳市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用地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宏观政策的出台,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有效地推动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必将有利于“保持耕地总量動态平衡”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一、枣阳市开展“挂钩”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区位概况。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唐白河入汉水汇合处的东部,属汉水流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0€?0′—32€?0′,东经112€?0′—113€?0′。枣阳境内东西宽53公里,南北长78公里,版图总面积为3277平方公里,其中2005年耕地面积为12.84万公顷。2005年末枣阳市总人口109.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5.18万人,占总人口的32.03%,农业人口为74.64万人,占总人口的67.97%。
(二)枣阳市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迫切性。
1、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通过挂钩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整合农村居民点用地,改善农村原有落后的基础设施及脏、乱、差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吸纳了当地的劳动力,从一定程度上也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充分享受城市社区的基础设施与文明。
2、可以有效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
通过实施土地挂钩,可以有效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将散乱和废弃的建设用地复垦成耕地,将节约出的建设用地用于枣阳市的城镇发展,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又可用整理出的耕地及建设用用指标来解决城市发展的制约瓶颈,形成一举多得、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局面。
3、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实施土地挂钩,分散居住的农民大部分集聚到中心村,一部分开始到城镇定居。农民搬迁聚居后,可以有效促进承包土地的流转,将土地转包出去的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收入比之前有提高,而承包土地的种植大户又可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枣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分析
(一)农村居民点的变化情况分析。
从1996至1999年期间,枣阳市农村居民的呈增长趋势,在1999年的时候,达到居民点用地最高值为20814.61公顷,此后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至2005年为止,达到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最低值为20696.19公顷。
2、动态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它对比较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和预测土地未来利用变化趋势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其表达式为:
(1)
式中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的值就是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枣阳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在这里Ub为2005年末枣阳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0696.19公顷,Ua为1996年末枣阳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0701.03公顷,T为10,计算得出,K值为-0.0023%。显然,该数值反映的是从1996年与2005年这两个时点农村居民点的变化显然不大。枣阳市农村居民点一度呈与建设用地同步增长趋势,就目前而言也只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但在整个社会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人口日益减少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显然不符合集约用地的原则,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
(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2005年末,枣阳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0696.19hm2 ,农业人口为74.64万人,农村居民点人均面积为277.28m2,远高于《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2)
式中:△S——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状潜力;S现状——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S1——整理后人均用地标准;m——现状农村人口数量。
根据《村镇规划标准》,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150平方米为参考,分别将全市18个镇(因为北城街道办事处和西城开发区是枣阳市的城区部分,因此不在此评价之内,南城街道办事处只是部分属于,所以还需进行评价)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划分为5个等级(如表2所示):
根据上面枣阳市各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现状人均用地规模来看,全市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有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人均用地规模超过200平方米/人,整个枣阳市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划分为3个等级。
Ⅰ等潜力区,人均理论可整理潜力幅度最大,大于100平方米。此区现状总面积为13878.95公顷,根据《村镇规划标准》,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150平方米为参考,本区可整理潜力为7154.64公顷。Ⅱ等潜力区,人均理论可整理潜力幅度大于50平方米。此区现状总面积为6765.73公顷,根据《村镇规划标准》,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150平方米为参考,本区可整理潜力为2011.08公顷。Ⅴ等属于缺乏潜力区,理论可整理潜力较小。根据《村镇规划标准》,本区应该适当的向上提高人均用地规模,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但应控制在80—9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比较合理。
综上,枣阳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9165.72公顷。如此大规模的居民点整理是一项系统的、需要一定年限去完成的工程[5],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且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的推进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整理潜力必然会随之变化。故在此确定本论规划期内安排实施该潜力的1/10,即916.57公顷。
(三)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分析。
1、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2005年末,枣阳市建设用地面积37676.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0%。其中城乡建设用地24290.5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64.47%;交通水利用地12999.8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4.50%,其它建设用地386.5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03%。
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3594.3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4.8%,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0696.19公顷,占城乡用地面积的85.2%。
2005年底,枣阳市的城市用地面积仅为1017.16公顷,建制镇用地为1023.53,但这部分建制镇的面积布局比较分散,绝大部分分布于枣阳市各个镇的镇政府所在地。城镇内部用地拥挤,建设用地需求缺口大,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急需规划修编调补城镇用地,从而改善城市环境条件。
2、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对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采用分类用地汇总法,即分别测算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以及独立工矿用地规模,汇总得到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通过确定人均城镇用地指标及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通过预测得出2020年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从而可得出2020年的城镇用地规模为5344.7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16690.89公顷。独立工矿规模预测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GDP和独立工矿用地之间的关系计算出2010和2020年的独立工矿用地规模分别为588.51公顷和1429.23公顷。二是依据枣阳市在规划期内对工业发展要求,测算出单位独立工矿用地第二产业产值,来对枣阳市的独立工矿用地的用地规模进行预测,由此得枣阳市2020年的独立工矿用地的规模是9370.62公顷。根据两种方法的合理性分析,运用权重的方法得出,2020年的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3811.65公顷。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 农村居民点整理 枣阳市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用地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宏观政策的出台,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有效地推动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必将有利于“保持耕地总量動态平衡”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一、枣阳市开展“挂钩”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区位概况。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唐白河入汉水汇合处的东部,属汉水流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0€?0′—32€?0′,东经112€?0′—113€?0′。枣阳境内东西宽53公里,南北长78公里,版图总面积为3277平方公里,其中2005年耕地面积为12.84万公顷。2005年末枣阳市总人口109.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5.18万人,占总人口的32.03%,农业人口为74.64万人,占总人口的67.97%。
(二)枣阳市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迫切性。
1、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通过挂钩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整合农村居民点用地,改善农村原有落后的基础设施及脏、乱、差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吸纳了当地的劳动力,从一定程度上也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充分享受城市社区的基础设施与文明。
2、可以有效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
通过实施土地挂钩,可以有效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将散乱和废弃的建设用地复垦成耕地,将节约出的建设用地用于枣阳市的城镇发展,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又可用整理出的耕地及建设用用指标来解决城市发展的制约瓶颈,形成一举多得、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局面。
3、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实施土地挂钩,分散居住的农民大部分集聚到中心村,一部分开始到城镇定居。农民搬迁聚居后,可以有效促进承包土地的流转,将土地转包出去的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收入比之前有提高,而承包土地的种植大户又可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枣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分析
(一)农村居民点的变化情况分析。
从1996至1999年期间,枣阳市农村居民的呈增长趋势,在1999年的时候,达到居民点用地最高值为20814.61公顷,此后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至2005年为止,达到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最低值为20696.19公顷。
2、动态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它对比较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和预测土地未来利用变化趋势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其表达式为:
(1)
式中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的值就是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枣阳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在这里Ub为2005年末枣阳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0696.19公顷,Ua为1996年末枣阳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0701.03公顷,T为10,计算得出,K值为-0.0023%。显然,该数值反映的是从1996年与2005年这两个时点农村居民点的变化显然不大。枣阳市农村居民点一度呈与建设用地同步增长趋势,就目前而言也只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但在整个社会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人口日益减少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显然不符合集约用地的原则,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
(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2005年末,枣阳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0696.19hm2 ,农业人口为74.64万人,农村居民点人均面积为277.28m2,远高于《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2)
式中:△S——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状潜力;S现状——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S1——整理后人均用地标准;m——现状农村人口数量。
根据《村镇规划标准》,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150平方米为参考,分别将全市18个镇(因为北城街道办事处和西城开发区是枣阳市的城区部分,因此不在此评价之内,南城街道办事处只是部分属于,所以还需进行评价)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划分为5个等级(如表2所示):
根据上面枣阳市各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现状人均用地规模来看,全市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有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人均用地规模超过200平方米/人,整个枣阳市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划分为3个等级。
Ⅰ等潜力区,人均理论可整理潜力幅度最大,大于100平方米。此区现状总面积为13878.95公顷,根据《村镇规划标准》,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150平方米为参考,本区可整理潜力为7154.64公顷。Ⅱ等潜力区,人均理论可整理潜力幅度大于50平方米。此区现状总面积为6765.73公顷,根据《村镇规划标准》,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150平方米为参考,本区可整理潜力为2011.08公顷。Ⅴ等属于缺乏潜力区,理论可整理潜力较小。根据《村镇规划标准》,本区应该适当的向上提高人均用地规模,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但应控制在80—9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比较合理。
综上,枣阳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9165.72公顷。如此大规模的居民点整理是一项系统的、需要一定年限去完成的工程[5],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且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的推进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整理潜力必然会随之变化。故在此确定本论规划期内安排实施该潜力的1/10,即916.57公顷。
(三)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分析。
1、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2005年末,枣阳市建设用地面积37676.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0%。其中城乡建设用地24290.5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64.47%;交通水利用地12999.8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4.50%,其它建设用地386.5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03%。
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3594.3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4.8%,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0696.19公顷,占城乡用地面积的85.2%。
2005年底,枣阳市的城市用地面积仅为1017.16公顷,建制镇用地为1023.53,但这部分建制镇的面积布局比较分散,绝大部分分布于枣阳市各个镇的镇政府所在地。城镇内部用地拥挤,建设用地需求缺口大,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急需规划修编调补城镇用地,从而改善城市环境条件。
2、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对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采用分类用地汇总法,即分别测算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以及独立工矿用地规模,汇总得到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通过确定人均城镇用地指标及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通过预测得出2020年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从而可得出2020年的城镇用地规模为5344.7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16690.89公顷。独立工矿规模预测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GDP和独立工矿用地之间的关系计算出2010和2020年的独立工矿用地规模分别为588.51公顷和1429.23公顷。二是依据枣阳市在规划期内对工业发展要求,测算出单位独立工矿用地第二产业产值,来对枣阳市的独立工矿用地的用地规模进行预测,由此得枣阳市2020年的独立工矿用地的规模是9370.62公顷。根据两种方法的合理性分析,运用权重的方法得出,2020年的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3811.65公顷。